十二月中旬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巩固阶段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6577926 上传时间:2022-05-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月中旬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巩固阶段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十二月中旬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巩固阶段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十二月中旬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巩固阶段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月中旬教师资格考试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学巩固阶段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盲人的触觉、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参考答案】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存在于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此题干是说互补性在生理机能的不同方面的体现。2、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A、管理能力B、组织能力C教育能力D教学效能感【参考答案】D3、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本【参考答案】B解析】:考查课程计划的定义。4、()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A、初中B、婴儿C小学D幼儿园【参考答案】C5、学科课程标准就是()A、课程计划B、教学目的C教学大纲D教科书【参考答案】C6、校园文化属于一种()A、隐形课程B、显性课程C学科课程D学校课程【参考答案】A【解析】: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的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隐性课程。7、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参考答案】C【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8、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下列教学过程特点中的()。A、引导性B、间接性C简捷性D交往性【参考答案】B【解析】:学生通过认识书本知识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的间接性的特点。9、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提出这一观点的学者是()。A、弗洛伊德B、华生C桑代克D巴甫洛夫【参考答案】A10、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A、做好管理工作B、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C提高学生成绩D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答案】D【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很多,其根本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1、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的是()A、形式型策略B、问题化策略C结构化策略D综合型策略【参考答案】C【解析】:结构化策略强调知识结构,主张抓住知识的主干部分,削枝强干,构建简明的知识体系。1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参考答案】B【解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予以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13、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实现爱国教育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参考答案】C【解析】: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14、在汉语中最早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人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参考答案】B15、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学生自愿选择的【参考答案】B【解析】:课外校外教育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点与课内教育一致。16、我国最早的小学产生于()时代。A、夏朝B、殷周C三国D秦朝【参考答案】B【解析】: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西周时期,周天子建立了小学,这是我国最早的小学。17、某教师上课过程中发现一个学生分心,便在讲课的同时用目光凝视这个学生,引起了他的注意,促使其重新专心听讲。这位教师运用的是()。A、直观技能B、体态表达技能C提示技能D批评技能【参考答案】B18、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参考答案】C【解析】: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19、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参考答案】D【解析】:由效度的概念可知。20、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A、分层教学B、合作学习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参考答案】D【解析】:题干所述是复式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的特点是:直接教学与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由于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重,因而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复杂的要求。21、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A、教学目的B、教学计划C教学课程D教学大纲【参考答案】D【解析】:学科标准是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教学大纲。22、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和二级课程指的是()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参考答案】C23、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A、宪法B、素质教育法C义务教育法D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参考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24、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第一本书是()。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B、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C凯洛夫的教育学D斯宾塞的教育论【参考答案】C【解析】: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25、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参考答案】D【解析】: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其主要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26、我国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A、田径B、乒乓球C武术D游泳【参考答案】C【解析】:武术是我国具有强烈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27、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生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组合形式是()A、传授一接受教学B、传授一发现教学C问题一发现教学D问题一接受教学【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授一接受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的定义。28、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义务教育法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参考答案】B【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9、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A、课程目标B、课程标准C课程计划D教科书【参考答案】C【解析】: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课程计划。30、提出“三纲五常”、“正谊明道”的我国古代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参考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A、长期B、近期C中期D远期【参考答案】B,C,D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三种。2、社会改造课程理论主张把课程的重点放在现实社会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计划及学生关心的社会问题上,应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主要代表人物有()。A、布鲁纳B、施瓦布C卢梭D布莱梅尔德E、弗莱雷【参考答案】D,E3、教师劳动的特点是()。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E、自私性【参考答案】A,B,C,D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和长期性是教师劳动的特点。4、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基本教育能力素养有()。A、语言表达能力B、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