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6921026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编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编高考地理课标版一轮总复习检测: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 编 精 品 地 理 资 料 2019.4第二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基础题组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1.(2016北京顺义文综统练一)图中()A.甲山地成因与喜马拉雅山相同B.乙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丙岩层受到挤压断裂抬升成山D.丁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2.(2015江苏地理,5,2分)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A.沿经线方向发育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地形倒置是地表起伏与地质构造起伏相反的现象,也称逆地形。读喜马拉雅山东段地貌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3.甲、乙、丙、丁中属于倒置地形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丁4.甲处()不适合选做水库坝址从地质构造上看属于背斜谷地质条件适合开凿隧道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A.B.C.D.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多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构成辫状。读图,完成下面两题。5.(2016福建三明5月质检)关于扇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发育在河流入海口B.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大C.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D.周边水体一定是湖泊6.(2016福建三明5月质检)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下蚀作用为主,河道较深B.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多河道C.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小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流量稳定提升题组 下图为某褶皱山地区域等高线图,图中虚线所示为颜色鲜明的红色砂砾岩岩层,据此回答下面两题。7.(2016南京师大附中、天一、淮阴、海门中学5月调研测试)图中甲地的海拔可能是()A.150米B.800米C.1 000米D.1 300米8.(2016南京师大附中、天一、淮阴、海门中学5月调研测试)关于图中乙丙两地的地质构造说法正确的是()A.丙点位于向斜山脊B.乙点位于向斜山脊C.丙点位于背斜山脊D.乙点位于背斜山脊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完成下面三题。9.(2016安徽皖南八校三模)图示信息显示()A.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B.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C.5 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D.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10.(2016安徽皖南八校三模)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A.太阳辐射能B.土地利用方式C.水能资源D.年降水量11.(2016安徽皖南八校三模)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A.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B.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C.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D.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12.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F1F2、F3F4的地质构造,并说明判断理由。(5分)(2)判断该地区的主要地形,及F1F2、F3F4形成之前,该地区完整地质构造。(4分)(3)说明图中河流成因及该河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的主要原因。(6分)(4)从地质构造条件考虑,该地区地下水分布可能较多的是处,理由是。(5分)13.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河谷形态差别很大,分别说明其河谷形态。(4分)(2)判断C处典型的河流地貌并说明其成因。(5分)(3)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推测河口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并说明原因。(8分)(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试分析该地区聚落沿河、沿海岸分布的原因。(6分)答案全解全析基础题组1.D读图知,甲为断块山,而喜马拉雅山属于褶皱山,二者成因不同;乙处岩层上拱,为背斜;丙处岩层凹陷,为向斜;丁处为背斜,其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地。2.C本题考查板块构造知识。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处,而两板块边界呈南北狭长分布,形成南北狭长的安第斯山脉。故选C。3.B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为断层,乙为背斜谷,丙为向斜山,丁为单斜山,故属于倒置地形的是乙和丙。4.D从地质构造上看,甲处属于断层,不适合选做水库坝址和开凿隧道,甲处地貌是谷地,该谷地是由于断层构造上地壳破碎,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5.C根据扇三角洲形成过程知其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6.B结合题干材料,辫状河流形成于河流冲出峡谷后,且多河道、多分叉,水量减小,流速变缓,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提升题组7.C结合甲地闭合等高线位置知,甲地海拔高度要么介于300600米之间,要么介于9001 200米之间,据此结合选择项即可确定结论。8.A结合等高线形状知甲、丙位于山脊部位;结合局部放大图知,由山谷谷地向山脊岩层由新变老,据此推知丙位于向斜山脊。9.C读图可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随高程变化较明显,故A错误;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减少,故B错误;5 000米以上的河流源头地区人口密度接近0,所以可能有大片无人区,故C正确;从图中无法得出流域内人口南北分布的态势,故D错误。10.B人口分布密集地区,土地生产力一般比较大,所以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土地利用方式。11.A读图可知,在东南、正南、西南三个向阳方位,乡镇级居民点更多,乡镇级居民点对坡向的选择较村级居民点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故A对,B错。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采光时间上,较长时间的采光不仅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也有利于居民家庭能源的节省,因此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在坡向的选择上会明显受到流域内山体走向的影响,故C错;乡镇级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西北方向,故D错。12.答案(1)断层。F1F2、F3F4两侧的同一种岩层发生断裂位移。(2)山谷。向斜。(3)岩层断裂后遭侵蚀而成。该河沿线多急流或瀑布,不利于发展航运。(4)A此处为向斜构造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知,图中F1F2、F3F4两侧的岩层发生断裂,并有明显的位置移动,说明图中F1F2、F3F4的地质构造为断层。(2)图中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说明该区域主要地形为山谷;根据该区域岩层的新老关系判定其完整的地质构造。(3)断层构造岩石破碎,易受侵蚀发育成河流。结合河流航运条件分析沿途居民点很少或居民点规模很小的主要原因。(4)向斜部位是地下水的聚集之地。13.答案(1)“V”型;槽型。(2)冲积扇;河水流出谷口,速度放慢,泥沙堆积形成。(3)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与1949年相比,该地2012年耕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携带的泥沙增多,在河流入海口处,河流流速减缓和海水的顶托作用,使泥沙的沉积增多,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4)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的发展。解析第(1)题,A位于河流的上游,河流的下蚀作用强,河谷呈“V”型;B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呈槽型。第(2)题,C处位于河流出山口处,流速减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几十年来,该地区耕地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小,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重,导致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第(4)题,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原因主要与地形、土壤、水源和水运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