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文年鉴整汇编补充规定2013选读

上传人:泽*** 文档编号:73366028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水文年鉴整汇编补充规定2013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水文年鉴整汇编补充规定2013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水文年鉴整汇编补充规定2013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水文年鉴资料整汇编补充规定( 2013 年 10 月)1 总 则1.1 适用范围为了满足水文年鉴资料汇编刊印工作的需要,根据水文年鉴汇编刊印规范(SL460-2009)和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247-2012)(以下简称 规范),结合淮河流域水文年鉴资料整汇编补充规定 (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特制定本规定。1.2 适用范围本补充规定适用我省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蒸发站和辅助站等水文测站的地表水资料整编。1.3 各种关系线和过程线1.3.1 应用计算机定线的站,各种关系线和过程线应以文件方式存贮并打印输出,人工不再绘制。1.3.2 图纸尺寸:采用计算机绘制的为 A4 纸;人工绘制的用 3550cm 图纸,比例尺的分母应是 1、2、5 的 10n 倍数, n 为整数。1.3.3 人工绘定的各种关系线、过程线的读数误差:读数误差应2.5%。为方便查读,关系曲线、过程线的水文要素应放大至只估读最后一位有效数字。时间查读为非整小时、半小时时,应放大至能直接读出十分钟。1.3.4 洪水期的单一线、临时曲线、流量系数曲线测点 10个时,应进行符号检验、适线检验和偏离数值检验。当曲线测点 5 个时,计算标准差。检验结果应打印后附在图纸上。1.3.5 若某站原确定的关系曲线、 系数率定曲线需校测时, 当校测点 5 个时,必须用实测点与原曲线做 t 检验,若检验结果接受假设,原曲线仍可使用并将计算结果打印后附在图纸上;若拒绝假设,应另定曲线并做上述三种检验,计算标准差。1.3.6 绘制 6 至 9 月洪水期实测水位、流量、含沙量(单沙或断沙)逐时过程线。堰闸站应加绘 6 至 9 月洪水期的开高、开孔逐时过程线;水库站用坝上水位点绘6至9月水位过程线。如用计算机打印输出,应采用A4 纸。1.4 整编成果表1.4.1 各类资料均整编逐日表,水位、流量逐日表应将上年末和下年初一天的逐日值抄录于表框与当年资料衔接处。1.4.2 全年河干或流量为 “ 0的”站,相应的逐日表均应整编。571.4.3 汛期站需在附注栏中说明。 我省的部分常年站,枯期泥沙测验属于按规定 “停测”,整编时按“规范”执行。1.4.4 实测成果表附注中,测速、取样的相对位置,应以“水面、半深、河底”表述。如:水面流速系数为0. ,半深流速系数为0. ,河底流速系数为0. 。1.4.6 观测物符号与整编符号同时使用时, 顺序为先观测物符号后整编符号。 如:1.5BQ,B。1.5 合理性检查图表编绘分工1.5.1由各市局进行初做,并于次年 2 月底报有关负责汇总的市局。1.5.2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由滨州市水文局负责,聊城、德州市水文局配合。1.5.3小清河由淄博市水文局负责,济南、滨州、东营市水文局配合。1.5.4潍河、弥河、白浪河等由潍坊市水文局负责。1.5.5胶莱运河、大沽河由青岛市水文局负责,潍坊市水文局配合。1.5.6胶东半岛沿海诸小河由烟台市水文局负责,威海市水文局配合。1.5.7沂河、沭河及滨海诸小河由临沂市水文局负责,淄博市水文局、日照市水文局配合。1.5.8大汶河由泰安市水文局负责,莱芜市水文局配合。北大沙河、玉符河由济南市水文局负责。1.5.9 运河、泗河、南四湖流域由济宁市水文局负责,菏泽、枣庄市水文局配合。1.5.10 负责汇总对照的市水文局,应于次年复审资料时将汇总的合理性对照资料报送省局。1.6 各市市水文局应向省局报送的资料执行水文资料整编规范第5.1.1 条,并附资料清单。2 综合规定2.1 汛期界定。淮河流域 5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 我省为 6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均需在附注说明。2.2 保证测站编码的唯一性,测站编码一经使用不得更改。2.3 测站迁移时的资料处理2.3.1 当基本水尺断面在同一河流迁移时,如迁移前后的各级水位差一般不超过3cm,且集水面积或年径流量变化不超过3%,则站名不变。2.3.2 当基本水尺断面在同一河流迁移时,如迁移前后的各级水位差超过3cm但水位相关关系良好,断面以上集水面积或断面年水、沙量变化一般一类精度站在5%内,二58三类精度站在 10%内,则原断面的站名不变,新断面的站名之后用括号注明断面序号。当年的水位应换算到资料较长的断面整编。2.3.3 当基本水尺断面迁移较远以致超过上述标准,或水系河流发生变化,应作新设站处理。新、老断面当年资料应分别整编。2.3.4 降水量、水面蒸发量观测地点迁移时, 平原站在 5km以内,山区站在 2.5km 以内,山丘区垂直高差不超过 50m,且迁移前后的地形、气候条件基本一致,站名不变。2.4 全年未过水的站 ,若为常年站, 则应编入一览表, 并编制相应的逐日平均流量表,流量为“ 0”;若为大洪水年份的分洪断面, 则不编入一览表, 在编印说明中说明断面及资料成果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动情况。2.5 月、年平均水位、流量、输沙率 与对应的月、年逐日平均值总数除以月、年日数所计算的月、年平均水位、流量、输沙率应完全一致。2.6 月极值发生在 “0”时日分界点 ,发生日期记为后一日。2.7 各成果表项的说明或附注内容 仅有一条,不加条目序号。各成果表的说明或附注内容,执行规范( SL460-2009);规范( SL460-2009)中没列举的说明或附注内容,参照规范( SL247-2012)和本补充规定所列举的说明或附注格式。同类问题的说明或附注,语言、格式应卷册统一。2.8计量单位4383蓄水量采用 10 m;径流量、时段洪水总量、蓄水变量:正文资料10 m,调查资料43310 m;含沙量统一采用kg/m ;输沙量统一采用 t 。2.9 大断面的起点距保留一位小数。2.10 整编成果数字质量标准2.10.1 资料差错率卷册资料差错率依审查发现的一般错的数量与卷册字组数的相对万分率表示。一个系统错和一个特征值错分别折合为 20 个和 10 个一般错。2.10.2 系统错 各类逐日表连续10 日及以上改动,按省略规则造成的改动不在此列。 实测表类每版15 处及以上改动或单个测次有5 处以上改动。 其他表类,每版15 处及以上改动。 某项错误引起3 类及以上表连带改动。2.10.3 特征值错 逐日平均水位 (潮位)表月年统计栏中, 水位错误值与正确值相差0.10m 及以上。59其它逐日表中除发生日期以外的其它水文要素,错误值与正确值相比超过20%(不含绝对值相差0.5 以下情况)。测站编码、水系、河名、站名(不含断面序号错)、集水面积、基面名称、基面差值、水准点编号、水准点高程。关键性或控制性的文字或数字错误,如:计量单位、负号遗漏、文字含义与实际资料成果相反。其他错:漏摘洪水特征值的场次洪水;漏摘场次洪水过程中的最大(高)值;漏摘年最大降水特征值的场次降水过程。2.10.4 一般错不属于系统错及特征值错,但必须进行改正的错误。2.10.5 字组数统计综合表说明资料和基本资料均按900 字组 / 版统计,调查资料类 600 字组 / 版统计。3 综合说明及图表3.1编印说明3.1.1 测站(断面)变动(迁移),整编成果表项变动和河名(包括流入河名)、站名更改或变动一律在 “测站及编刊资料成果变动情况”标题下说明。新设站、测站迁移(需更改站名),当年应编制测站考证图表。3.1.2 堰闸站率定流量系数所用计算公式(规范公式、经验公式)均按编号列出。3.1.3 水文情况概述:描述本卷册各水系水、流、沙时空分布概况,特殊的水、流、沙情应着重叙述;本卷册各水系平均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进行比较,并列出本卷册各水系最大、最小年降水量及发生站名。3.2 水位、水文站一览表3.2.1 河名填测验断面所在的河(渠)名称,流入何处填河流直接流入的河流河名,流入灌渠一般填灌区名称。 有合成断面的站, 集水面积填在合成断面; 合成断面的河名、流入何处、断面地点、地理坐标等任其空白。3.2.2 断面地点一般填四级,除断面迁移外不宜改动;对历史上所填不够四级的可保持现状,若作更改,更改当年应在编印说明中说明。如:站断面地点自本年起改为省县 乡 村,断面位置没变动。3.2.3 冻结基面与绝对基面高差值的负号不得省略,如:-0.136;0.000 和正高差,数值前不加 “+,”如:0.000、0.178。3.2.4 绝对或假定基面名称填法: 黄海基面一律填 “黄海 ”,1985 国家高程基准一律填 “ 85 基准 ”,假定基面填 “假定 ”。603.3 降水量、水面蒸发量站一览表观测场地点一般填四级,除站迁移外不宜改动,若迁移应说明迁移距离和地形、高程变化;对历史上所填不满四级的保持现状,若作更改,更改当年应在编印说明中说明。如: 站观测场地点自本年起改为、 村,观测场位置没变动。3.4 月年平均水位对照表从逐日平均水位表中抄填,选列干支流主要站(断面)月年平均水位及年特征水位、冻结基面与绝对基面高差及绝对基面名称。冻结基面与绝对基面高差及绝对基面名称的填法同 3.2.3 和 3.2.4。编制月年平均水位对照表的站一经确定应保持长期稳定。3.5 月年平均流量对照表3.5.1 不论资料能否对照,应将有月年平均流量的站全部列入;其它卷册有对照关系的站应列入。3.5.2 上游干支流若干断面月年平均流量代数和,若各断面河名不同时,代数和行的河名任其空白;当其中有一个断面资料不全时,即:空白、“、”“() ”,对应月、年代数和均应加不全统计符号“() ”。3.6 各时段最大洪水总量统计表3.6.1 选列干支流主要站(断面)各时段最大洪水总量及开始日期。各类站均从逐日流量表中滑动挑选填入。3.6.2 各时段最大洪水总量应 Wt+ tWt。当出现矛盾时, 自矛盾时段及以后的各时段不再统计洪量,任其空白。3.7 各站月年降水量对照表的河名、单位不可省略。4 考证资料4.1 测站说明表 中的工程项目各种指标按最新公布的数字填写,并说明数字来源。4.2 测验河段平面图4.2.1 图纸尺寸:一律用 A4 纸。4.2.2 图幅边框尺寸:纵向15.5cm,横向 24.6cm。4.3 测站以上(或区间)主要水利工程基本情况表4.3.1 根据水文调查资料填制本表。4.3.2 按测站为单元填制,河流最上游测站填该站以上流域内的水利工程;下游测站填制上游测站至本站区间内的水利工程。4.3.3 水利工程内容及填制标准范围。水库: 200km2 以上的测站填制至小型以上水库工程;小于200km2 的测站填至小型水库工程;特小面积站填至塘坝以上蓄水工程。61堰闸:填至测站所在河流的下一级支流上的堰闸工程。渠道: 200km2 以上的测站填至灌溉面积在3000 亩以上工程;小于200km2 的测站填至 300 亩以上工程。抽(扬)水站及虹吸管:200km2 以上的测站填至灌溉面积在1000 亩以上工程;小于 200km2 的测站填至 100 亩以上工程。5 水位5.1 水位考证表凡观测水位的站均整编本表。水准点栏可参照测站说明表填制,引据水准点不填入本表。所有水准点均填两行,第一行填列最近一次(逢 5 年份)的测量成果,若此年后有变动,则填列变动的测量成果;第二行填列最近的校测成果。水尺编号从年初开始, 以使用时间为次序, 将本年内使用的水尺编号依次填入,若某支水尺年内曾变动而重新设立, 应按变动前后分别填入, 附注栏中说明相互关系。新设立水尺按启用月日插入填制。起止日期为某支水尺最早及最后使用日期。原用零点高程:为水尺零点高程变动前水尺使用的原零点高程,若水尺零点高程未变化,原用零点高程测量日期,应填最早测量日期。校测零点高程:为本年校测的零点高程,日期填校测日期。取用零点高程:为本年取用的零点高程。引据基点号数:填最新测量时间对应的水准基点号数。报废水准点不再列入,但应在附注中说明。5.2 逐日平均水位表5.2.1 凡观测水位的测站均整编本表。5.2.2 按规定几日观测一次水位的,停测之日的日平均水位值用其前后观测值插补,不能空白。5.2.3 编制保证率水位的站应保持稳定,全年资料不全的站不统计各种保证率水位。5.2.4 本表不填记冰情符号。 河道站应按规定填制停滞、 逆流、顺逆不定符号。堰闸(上、下游)站关闸期间逐日平均水位表不加停滞符号,开闸期间同河道站。5.2.5 附注填写汛期站、新设站应在附注中说明,表述如 “汛期站, 月日至 月日观测。 ”,“新设站, 5 月 1 日起开始观测。 ”人工观测水位站, 逐日平均水位表应加说明, 表述为 “表内水位采用人工观测资62料整编。 ”。非人工观测水位站,逐日平均水位表应加说明。如:“表内水位采用自记资料整编。 ” ,“1月 1 日至 2 月 28 日、 10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采用人工观测资料整编,其他时间采用自记资料整编。”。停测、缺测或临时改变观测设施等应在附注中说明,表述如 “关闸期间停测 ”,“水位 22.50m 以下停测 ”。5.3洪水水位摘录表摘录年主要场次洪水水位过程(变幅较大或涉及年最高水位),摘录点据应包含过程变化转折点, 每日 8 时值尽量摘入。 以能控制水位变化过程为原则,尽可能减少摘录点据。5.4潮位资料5.4.1 潮水位站均整编逐时潮位表、逐潮高低潮位表和潮位月年统计表。5.4.2 逐时潮位表填列每日 0 23 时逐时潮位,并用24 次算术平均法计算日平均潮位。逐月时平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 0、 1、 2、23 时的平均潮位。逐月平均依据各日日平均潮位,用算术平均法计算。表中总数为各日日平均之总和。年平均潮位依据各月月平均潮位,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填在 12 月份整编成果表附注栏内。5.4.3 逐潮高低潮位表,潮位排列方式应同潮别排列方式(高低潮位错位排列);如本月 1 日首先出现时高潮,则第一行低潮的潮别栏不得空白。6 流量6.1 实测流量成果表6.1.1 连续多次流量、最大流速、平均流速为“ 0的”测次,只保留起止为 “ 0的”测次,其余省略,施测号数不变。省略的测次在表末说明。确认不可靠的资料不再填列,需要附注说明。6.1.2 除 6.1.1 和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列入测次外,所有实测流量均应整编,列入实测流量成果表。6.1.3 实测流量成果表中,部分测次编制合并断面中,应在本实测流量成果表的表末说明。如:本表中 或测次编制在 站实测流量成果表中,施测号数为或。6.1.4 当采用实测断面时,时间间隔较短的相邻测次,同水位的断面面积、水面宽、平均水深、最大水深不应有较大矛盾,否则应在表末说明原因。63示例 1:施测号数 7 11、4447 测次水道断面的死水部分未参加计算;示例 2:施测号数 20、56 测次最大水深因受淤积影响,最大水深相差较大。6.1.5对于具有特殊性的河道 (如新沂河、邳苍分洪道, 中低水位分为两个断面过水,高水时合二为一),应清楚说明断面实测流量的刊布位置,以利资料使用。6.1.6堰闸站因不能准确率定流量系数的测次,如果编入实测流量成果表,应在实测流量成果表的表末对堰闸流量率定测次进行说明。示例 1:2008 年黄口集闸(闸下游)站,全年实测流量 48 次,其中施测号数 15、8 11、26、27、42、43、 4648 测次能够率定流量系数,刊布在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中,其余不能率定流量系数的测次刊入实测流量成果表。则在实测流量成果表的表末应说明:施测号数 15、811、26、27、 42、43、46 48 测次在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中刊印。6.1.7 附注示例:示例一: 1. 流速仪测法:全年为桥测。 2. 流速系数:水面流速系数 0.70 ,半深流速系数 0.90 ,均为经验值。 3. 全年借用断面。 4. 施测号数 2946、132 137、155 158 测次实测流量、最大流速连续为“ 0”,省略。示例二:1. 流速仪测法 : 分别为船测、水文缆道。 2. 流速系数 : 半深流速系数 0.90 ,中弘浮标系数,均为经验值。 3. 断面位置在基本水尺断面的测次全部借用断面。6.2 实测大断面成果表6.2.1 河道、堰闸水文站的流速仪测流断面、比降断面(有比降资料),应整编本表。6.2.2 河道、堰闸水文站的基本水尺断面(不兼流速仪测流断面)、水位站基本水尺断面、水库站测流断面及溢洪道测流断面,有较大变动的年份和逢“5年”份应整编本表。6.2.3 测时水位:凡以测时水位与实测水深计算河底高程的,均应填写测时水位。测时水位应与成果表中水边点高程相对应。直接用水准测量测得各垂线河底高程,当为河(渠)干时测时水位填 “河(渠)干 ”,并删去单位 “m”;否则,测时水位可任其空白。6.2.4 断面名称: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上(中)(下)断面、比降上(中)(下)断面、基本水尺断面兼浮标测流上(中)(下)断面、基本水尺断面兼比降上(中)(下)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兼浮标测流上(中)(下)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兼比降上(中)(下)断面、临时测流断面。6.2.5 实测大断面成果表中的起点距整米数上下行相同时均不省略; 断面桩有两高程时其起点距均应填写。6.2.6 全年河干或流量为 “ 0的”断面,非逢 “ 5年”份不整编本表。6.2.7 某断面整编次数,以过水面积三分之一以上垂线年内高程变化分级确定。64断面变化不大,年内变化在 0.20m 以内,整编汛前一次。断面变化较大,年内变化在 0.20m0.50m 之间,整编汛前及冲淤变化最大各一次。断面变化很大,年内变化在 0.50m 以上,除按上述要求整编外,还应加列大洪水冲淤过程中变化转折的过水断面若干次。6.2.8 垂线号数左岸、右岸断面桩高程,一般只填断面桩桩顶高程。若断面桩埋设超过附近地面高程 0.10m 时,应分两行填列断面桩桩顶高程(先填)及附近地面高程,其起点距照填列。断面桩与陡坎一起时,陡坎不能作为断面桩处理,仍应按顺序编号。两岸无断面桩时,表中应填列“左岸 ”、“右岸 ”,并在 “附注 ”中说明。大断面和过水断面中的水边点及相应起点距应有实测点填入。6.2.9 出现负河底高程时,其负号和整米数均不得省略。6.2.10 表末 “附注 ”内容:河床组成一般为第一项内容。一年中同一断面位置有多次大断面的,且河床组成基本不变,河床组成只填列在第一次的附注说明中。不同位置的则应分别附注说明。有明显冲淤变化的,每次应加以说明,如 “左岸略有淤积 ”,“略有冲刷 ”,“右岸略有冲淤 ”, “较大冲淤 ”。除 “砂礓 ”用文字 “砂 ”外,其余使用 “沙”。需要附注护坡或岸边特征的,需指明岸别。 例一 附注:河床由沙壤土组成。 例二 附注: 1.主槽由卵石组成,滩地由沙壤土组成。 2.水位 9.00m 以上漫滩,两岸有河堤控制。 例三 附注: 1.河床由砂礓组成。 2.因河道整治和退堤,断面变化较大。 例四 附注:河床由浆砌块石组成,两岸块石护坡。6.3 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6.3.1 能准确计算堰闸流量系数的实测流量成果均应编入本表,并编率定次序。列入本表的测次不再列入实测流量成果表。6.3.2 水头、水位差不得省略整米数。6.3.3 断面面积、平均流速应填写,不得空白。6.3.4 用总流量的分裂流量计算流量系数,只对总流量编率定次序,分裂的流量数值应加括号。6575%以上的点子6.3.5 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中,水位差(Z)计算:水位差 Z=Z uZl,当不符合此公式计算的水位差,均应说明。如:本表水位差为 Z= Zl Zu;本表水位差为 闸下(游)减本站闸上(游)水位。6.3.6 堰闸流量率定成果表孔流流量系数,可以采用表中的闸孔过水面积代入公式计算,也可用 B、 e 值代入公式计算,但应卷册统一。6.3.7 不同闸孔合填一张表的应说明各闸孔数、孔宽和闸底高程,表述如:1.浅孔共 12孔,每孔宽 12.0m,闸底高程 25.76m。2.深孔共 4 孔,每孔宽 10.6m,闸底高程 20.50m。上面填写不开,只填简单部分,其它内容填在说明中。6.4 水电(抽水)站流量率定成果表6.4.1 能计算效率系数的流量成果均编入本表,并编率定次序;不能计算或不能准确计算效率系数的流量成果可编入本表,但不编率定次序。率定公式及符号应严格按规范执行。6.4.2 效率系数:用百分数表示,表头 “效率 ”加单位 “(%) ”。效率系数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一位,如: 92.8、2.7。非效率系数相关,将数值填入附注列对应行,并在表末说明。如:本站采用水头(水位差)与单机流量相关,表中附注栏数值为单机流量。6.4.3表头 : 9.8QH 改为 9.8Qh, 9.8Qh 取三位有效数字,小数不过一位。6.4.4水电(抽水)站流量率定成果表站名下左端 “发电机(抽水机)台数 ”:按该站资料实际选择 “发电机 ”或 “抽水机 ”;当为抽水机时则将括号删除。6.4.5水电(抽水)站流量率定成果表中,水位差 Z 计算:水位差 Z=Zu Zl ,当不符合此公式计算的水位差, 应说明。如:本表水头或水位差采用站下水位减去站上水位。 6.4.6 水电(抽水)站流量率定成果表 “说明 ”内容:主要对多台不同额定功率和流量测法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如 6.4.2 和 6.4.5 中应作的说明)。6.5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6.5.1 定线原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应结合测站特性、河流水情特点、水力因素等条件而选用线型。推流方法不能单纯用连时序法,应尽可能采用精度较高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或进行单值化分析,综合为全年单值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或分阶段确定几条单值型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当分时段定线时,应以峰谷实测点结合水情特点定线。各线及年初年末关系曲线之间,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线段衔接。对偏离关系曲线的实测点,要进行分析批判。定线精度指标:指关系点子分布成一带状,无明显系统偏离,66与关系曲线的偏离相对误差限度。无明显系统偏离: 即各种定线,允许短时间、 少数点子系统偏离关系曲线2%3%。临时曲线法定线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6.5.2 水位流量关系图除输水洞、干渠、渠道站、工程站、辅助站及堰闸站用率定系数外,用水位流量关系整编的站,应将全年测点点绘总图一张,总图不定关系线,不编线号,图号编为“1。”若某测站全年为一张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时,可用此图兼作总图。各条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间衔接水位流量必须相同,并在图纸上方注明衔接时间及水位流量。每张图纸每条曲线,从年初开始依次编制图号,图纸号位于图纸右上角处。6.5.3 浮标流量定线时, 应分析采用的浮标流速系数是否合理,高水定线时应结合历史洪水进行,并严格审定关系曲线。无条件进行浮标系数比测试验的站,按GB 5017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的规定计算系数。在整编资料复审时可参照下列系数。均匀水面浮标小河流的流速系数:顺风0.700.74无风0.75逆风0.760.80大、中河流可比照上述系数略大0.01 0.05,最大的系数不能超过0.85。6.5.4 比降面积法的流量定线,应审查糙率选用是否恰当,关系线上部应与历年关系曲线进行比较审定流量定线。6.5.5 高水流量缺测或测次不足及定线方法特殊等, 均应在图纸上方用文字详细说明定线方法和依据。6.5.6 单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在一张图纸上应绘制三条关系曲线,从左到右依次为水位流量、水位面积和水位流速关系曲线。若参加定线的测点是不同断面施测的,水位面积和水位流速关系只点绘测点不定线。6.5.7 采用绳套曲线、连时序曲线整编时,在一张图纸上亦应绘制三条关系曲线,从左到右依次为水位过程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水位面积或水位流速关系曲线。6.5.8 采用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改正水位过程线、改正系数过程线整编时,必须绘制水位过程线及影响定线的其它要素过程线。点绘的实测流量过程线通过实测点时,读取数值应与实测值一致。6.5.9 关系曲线的推流时段应该是连续的,若其中采用别的方法推流时应在图纸上说明。6.6 堰闸(水电、抽水)流量系数率定曲线676.6.1 图纸尺寸、比例尺、图纸编号均同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要求。6.6.2 定线精度要求一般允许误差在 10% 15%。当水头、水位差、开高0.20m 时,放宽到 20%。辅助站放宽到 25%。巡测站定线允许误差,执行SL195-97水文巡测规范。6.6.3 用逐步图解法推求流量系数时,应将最后确定的流量关系点绘在双对数图纸上,并注明 A、的数值。6.6.4 年内某个时段用堰闸系数直接推流时,应在推流关系(系数)曲线图纸上注明采用系数值及起止时间。6.7 逐日平均流量表6.7.1 水库站各出口断面能分清下泄水流去向,应分别整编流入河道部分和流入渠道部分的逐日平均流量表, 若有向城市供水或工业供水的,应单独整编其逐日平均流量表。上述三部分流量的合计应为该水库的总出库流量。6.7.2 当有引进(出)水量或库(湖)蓄水变量加入径流深度、径流模数计算时,径流量代数和保留所有位数计算年径流深度、年平均流量;年径流模数则用取有效位数后的年平均流量计算。例如: 站以上流域面积10000km2,2009 年年径流量 101.3 108m3,年引出水量为0.0501 108m3,加入年径流深度、年径流模数计算,则用101.3501 108m3 计算年径流深度 1013.5mm,而不能用 101.4 108m3 计算年径流深度1014.0mm;用 101.3501 108 m3计算得年平均流量(过渡值)为321m3/s,再计算年径流模数,而不能用101.4 108m3计算得年平均流量(过渡值)为322m3/s 来计算年径流模数。6.7.3 水库、堰闸站能计算出年蓄水变量的,均应在附注栏内列出年蓄水变量。年蓄水变量为次年 1 月 1 日 8 时坝(闸)上水位对应的蓄水量与当年 1 月 1 日 8 时坝(闸)上水位对应的蓄水量之差,其中负号不得省略。如:本年水库(闸上)年蓄水变量为3.025 108m3 或 -0.3865 108m3 。6.7.4 逐日平均流量表列有集水面积站,径流深度、径流模数任其空白时,要在附注栏说明未计算原因。如:上游蓄水工程控制的面积超过本站集水面积15%(调节水量超过年径流量的 7.5%),不再计算 径流深度 和径流模数 。6.7.5 逐日平均流量表 “附注 ”内容:推求流量的方法、水位流量关系线的标准差(临时曲线分时段附注或只列出主要曲线的标准差)、蓄水变量和引进(出)水量,不计算径流深度、径流模数的原因, 流域内工农业用水量的调查成果、 影响流量成果的筑坝、垮坝、分洪、决口及发生日期。68 填写内容汛期站首先说明;水库站要说明由哪几部分合成;其次,说明推流方法,表述如:“表内流量为临时曲线法推求。 ”;若为临时曲线法推流要说明标准差。合成断面一律不需说明整编方法。 填写说明标准差,以百分数表示,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多条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标准差附注说明:按多条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标准差范围说明,不说明线号及时间范围。合成表附注:应填写下列内容水库站合成流量表中的合成数值由哪几部分组成,如:水库站能分清去向的填“表内流量为 (流入河道部分)站、 (流入渠道部分)站合成,其他断面未过水。 ”,当一个站合成时如 “表内流量为 (溢洪闸)站流量。 ”;分不清去向的填为 “表内流量为 (东输水洞)站、 (西输水洞)、 (溢洪闸)站站合成,其他断面未过水。 ”。水库站:按水文资料整编规范 P149 的 A6.5.4 规定:需计算径流深的站附注说明 “水库年蓄水变量为 0.3220 108m3,已参加径流深度、径流模数的计算。 ”。不需计算径流深的站说明原因。人为控制调水的时间、水量在本表附注栏中说明。推流方法的表述:一般水库溢洪闸流量没有率定系数线,为公式法;有流量系数率定曲线的为 “堰闸流量系数法 ”;电站输水洞用电功度数推流的为 “合并效率法。 ” 抄录资料的站,一律填为: “表内流量采用 部门提供资料整编。 ”。例子例一 1.表内流量采用连时序法和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推求。2. ( )站引出水量18.41 108m3,已参加径流深度、径流模数的计算。例二 1.表内流量采用临时曲线法和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推求,主要曲线标准差4.7%。 2.上游蓄水工程控制面积超过本站集水面积15%,不再计算径流深度和径流模数。例三 1.表内流量采用临时曲线法和连时序法推求,主要曲线标准差 2.9%4.6%。2. 引入水量 31.19 108m3,调节水量超过年径流量 7.5%,不再计算径流深度和径流模数。例四 表内流量采用白浪河水库管理局提供资料整编。 例五 表内流量分别采用不同流态的水力因素法率定线推求,其中由堰线标准差3.7%;由孔线标准差5.0%。69 例六 表内流量分别采用水力因素法率定线和连实测流量过程线法推求,其中效率系数线标准差 3.9%。 例七 表内流量为白莲河(坝下)站、白莲河(东干渠)站、白莲河(西干渠)站合成。水库年蓄水变量为-2.332 108m3,已参加径流深度、径流模数的计算。例八 临时曲线低水部分以断流水位为控制作低水延长。例九 汛期站, 6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测验,不计算径流深度和径流模数。例十 因上游抗旱引水,本站年径流量为负值,不计算径流深度和径流模数。6.8 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6.8.1水文年鉴汇编刊印规范 ( SL460-2009)4.6.6 规定的摘录洪峰原则和方法, “洪峰总量最大的峰”,一般要求包括1、 3、 7 日最大洪量。6.8.2 洪水水文要素摘录点据以能控制水位、流量、含沙量的变化过程,每日8 时值尽量摘入,以最少的摘点控制洪水过程为准。各要素应对应摘录,其中含沙量只摘录实测值及转折点数值。各要素与对应站逐日(平均)表相应时段的数值一致。6.8.3 一般站洪峰水位发生时间 0.5h,必须摘录滞时水位;特小面积站滞时 0.5h,按实际发生时间摘录水位。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中各要素数值应与原始记载、逐日表中相应数值一致。6.8.4 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过程中,其洪峰含沙量、洪峰流量、洪峰水位出现时间应依次发生。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定线欠妥而推求上述成果不合理,应修正过程线使之合理;若其过程线为特殊情况时,应在过程线图纸及水文资料整编说明中说明原因。6.8.5 当一次洪水过程含沙量全为“ 0时”,只填列洪水起止时间相应的“ 0含”沙量。6.9 堰闸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6.9.1 摘录年内几次主要泄洪过程(流量较大、洪量较大) 。表中洪水过程一般应上下游配套摘录。6.9.2 闸门变动前和变动结束应有摘点,过程摘录要求同6.8。6.9.3 当一次开闸至关闸含沙量过程全为“ 0时”,应将开闸、关闸时的“ 0填”列。6.10 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6.10.1 摘录时段一般为5 月 31 日 8 时至 10 月 1 日 8 时,其他时段发生洪水应加摘,摘录完整的洪水期出库流量过程,出库流量为总出库流量,摘录要求同6.9.2。6.10.2 洪水期水库溢洪道(闸)溢洪时,若溢洪道(闸)出流及坝下河道出流与水库总出库流量不一致时,应单独整编 “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 ”或“堰闸洪水水文要素摘录表”。6.10.3 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 应将上一年末8: 00 和下年初一天的8:00 水位及相应蓄水量填入表内,下年初一天的0:00 水位若与前后摘录水位不同,应摘录。706.10.4 “附注 ”内容:注明所用水位容积曲线的来源、测量日期及其它事项。 例一 附注:水位容积曲线系根据山东省水文总站水文测量队1976 年施测万分之一库区地形图量算,于1978 年 1 月 1 日启用。 例二 附注:水位容积曲线为 (80)鲁水文第 6 号文件公布成果。6.11 反推入库(湖)洪水流量表6.11.1 反推入库(湖)洪水流量表作为基本资料汇编刊印,编排在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之后。6.11.2 反推入库(湖)洪水的洪峰流量超过 300m3/s 时,可选择 13 场较大的洪水流量过程编制反推入库洪水流量表。6.11.3 反推入库(湖)洪水 流量表中,出库流量的过程应与水库水文要素摘录表中相应的出库流量过程一致; 按调节流量过程计算的水量应基本等于该过程始末的库(湖)容变量。6.11.4 反推的入库(湖)洪水过程应连续光滑,与上游主要入库(湖)站所对应的实测入库(湖)洪水过程无明显矛盾(峰现时间及流量过程),按入库(湖)洪水流量过程计算的水量,与相应时段的出库(湖)水量和库(湖)容变量应基本吻合(不超过3%);场次洪水过程中的时段水量误差适当放宽。7 泥沙、水温、冰情7.1 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7.1.1 采用单断沙关系或近似法推求断面平均含沙量的站,施测断面输沙率时,应同时施测单样含沙量。(测验要求)7.1.2 输沙率校测年份, 应将全部测次填列本表, 并将 t 检验是否接受假设填入附注栏。未作 t 检验时应说明原因。7.1.3 输沙率关系曲线7.1.3.1 不论用何种方法推求输沙率,均应绘制输沙率(含沙量)关系曲线。近似法整编时结合逐时过程线绘制其过程线,可不另绘关系线。 图纸图号、曲线号同 3.3.5.2 款。7.1.3.2 用单断沙关系曲线推沙时, 应在图纸上方说明本年测点总数、 测点偏离 15%的百分数。关系散乱时,可将上述误差放宽到 20%25%,并在图纸上说明。巡测站定线允许误差,执行 SL195-97水文巡测规范 。7.1.3.3 用历年单断沙关系曲线推求输沙率时,第一次使用时必须报送该单断沙关系曲线,并进行上述三种检验、标准差计算,经省局审批后使用;间测年份应附该单断沙关系曲线,以便复审验收资料。7.1.3.4 单(断)沙过程线的绘制,应参照水位、流量过程线。个别测点因测验误差较71大与水位、流量过程不对应时,应根据雨情水情进行分析,若过程线确有异常或其他原因,应在图中说明。7.1.3.5 河道站河干后发生洪水和洪水过后发生河干,其含沙量过程开始和终了点不一定为 “0,”不能简单地以 “0处”理。7.1.3.6 堰闸站开闸后和关闸前的含沙量,应根据开闸后及关闸前实测含沙量趋势顺延过程推求,不能简单地以“0处”理。7.1.3.7 当含沙量 0.05kg/m3 时,仍按实测值整编。无实测“0含”沙量时,以目测水清的时间作为 “0含”沙量处理。7.1.3.8 当单(断)沙过程线通过实测点时,读取数值应与实测值一致。7.1.3.9 当单断沙关系点散乱,有 25%以上的点子与关系曲线偏离的相对误差 25% 时,应改用近似法整编输沙量、含沙量。7.1.3.10 采用实测单沙过程线法整编输沙率、 含沙量时,绘制的含沙量过程线为单沙过程线。7.2 逐日输沙率表列有集水面积的站 ,年输沙模数任其空白时,应附注说明原因。 例一 “汛期站, 6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测验,不计算年输沙模数。 ” 例二 “因 ,对年输沙量影响超过10%,故不计算年输沙模数。” 例三 “1.表内输沙率空白之日, 按规定停测。 2.因上游水利工程调节影响年输沙量超过 10%,故不计算 年输沙模数。 ”7.3 逐日平均含沙量表的附注内容,填推求断面含沙量的方法、单断沙关系线的系数及关系线标准差、单位含沙量的年取样次数、取样方法和取样位置。推沙方法、比例系数和单断沙关系曲线标准差一般为第一项内容。比例系数是原使用的单断沙关系的值。比例系数取3 位小数。采样次数、仪器设备、位置为第二项内容。断面位置记至整数。逐日平均含沙量为 “0的”表,仍要说明测沙方法、取沙次数。例一:1.断面平均含沙量采用单断沙关系线法推求,单断沙关系曲线标准差5.0%。2.全年取样 73 次,使用横式采样器, 在基下 105m 断面起点距 210.0m 处,固定一线三点混合法取样(注意与实测悬移质输沙率成果表的单沙测验方法一致) 。例二: 1.汛期站, 6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测验。 2.断面平均含沙量采用 单断沙关系线法推求,单断沙关系曲线标准差6.0%。3.共取样 30 次,使用器皿,在基本水尺断面处,水边一线水面一点法取样。例三: 1.表内含沙量空白之日,按规定停测。2.断面平均含沙量采用近似法推求。2.共取样 24 次,使用器皿,在基本水尺断面处,水边一线水面一点法取样。727.4 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7.4.1 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分为断沙颗粒级配表和单样颗粒级配表,按实际选用成果表。7.4.2 实测悬移质颗粒级配成果表中分析方法应填写,不得空白。7.5 水温、冰情资料7.5.1 有水温观测任务的站均应整编逐日水温表。7.5.2 按规定几日观测一次水温时,停测之日应空白,月统计按实际观测日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月平均值,挑选极值。7.5.3 有冰情观测任务的站均应整编冰情统计表。按实际观测项目填列该表。7.5.4 填有解冻日期,应填有实际封冻天数。7.5.5 第一次封冻发生在上半年,应在附注中说明其日期。第一次解冻日期发生在下半年应在附注中说明其日期。7.5.6 实际封冻天数为 “ 0的”站,实际封冻天数栏任其空白。8 降水量8.1 逐日降水量表8.1.1 观测降水量的站均整编本表。8.1.2 对应用固态存贮仪或报汛数传仪采集的资料,要进行合理性分析。月降水量与人工观测值对比,月降水量 12.mm5(分辩力为 0.5mm)或月降水量 10mm(分辩力为0.2mm)时其相对误差 4%;月降水量 12.5mm(分辩力为 0.5mm)时其绝对误差0.5mm;月降水量 10mm(分辩力为 0.2mm)时其绝对误差 0.4mm,要分析原因。确定是固态存贮仪或报汛数传仪采集的资料有误时,按人工观测值进行改正。8.1.3 日量中出现 “雹”符号时,尽可能在本表附注中注明降“雹”的平均粒径和最大粒径。(基本水文站必须填写)8.1.4 附注其他内容例一:汛期站, 6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观测。8.2 降水量摘录表及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表8.2.1 汛期全摘、非汛期配套摘录的站,只要 5 月份有观测资料并符合摘录段制要求,应自 5 月份摘录,与汛期相连的 4 月末、 10 月初降水(时间间隔不超过 24h),若符合摘录段制要求,应连续摘录。8.2.2 降水量摘录表的场次之间空一行,表示之间有降水量未摘录。8.2.3 发生降雹时,应在该降雹的时段降水量上加“ A”。8.2.4 降水量摘录表中时段降水量右侧不加“改正 ”或 “插补 ”符号。738.2.5 相邻时段,无论降水强度大小均不合并摘录(仪器故障除外)。各站摘录段制一经确定应保持长期稳定(允许由低段制向高段制改变)。8.2.6 非汛期降水与洪水配套摘录的降水,涉及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表的场次降水,以及日降水量 50mm的场次降水,只要观测段制不小于2 段制应编制相应场次降水量摘录表;相应场次降水量过程应摘录完整(相应场次是指时间间隔不超过24h 为同场次降水)。8.2.7 做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的站名见附表。除附表规定的站外,用固态存贮仪或报汛数传仪的站亦应整编本表。当自记雨量计或固态存贮仪或报汛数传仪发生故障,确实无法整编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应改为整编各时段最大降水量表,并在资料整编说明中说明。8.2.8 当自记雨量计或固态存贮仪或数传仪发生故障,无法取得短时段降水量,只有较长时段降水量时,其处理方法为:用本站已观测的较长时段降水量与邻站自记或固态存贮仪或数传仪记录相应时间的降水量求得比例系数,反求本站各时段降水量。若无法用比例系数求得各时段降水量时,但较长时段降水量平均降雨强度为本年最大降雨强度时,应采用此平均降雨强度计算时段降水量,挑选各时段降水量。上述两种方法挑选的时段降水量均需加“() ”。8.2. 9 非汛期发生较大降水量 ,虽未观测到短时段降水量, 但平均降雨强度为本年最大降雨强度时,应采用此降雨强度计算时段降水量 ,挑选为时段最大降水量 并加“() ”。8.2.10 该表一般计算为连排表格,但不是同一册资料应分别计算打印。9 水面蒸发量9.1 逐日水面蒸发量表9.1.1 分时间段使用不同型式蒸发器观测资料整编, 换算时,应在附注栏中注明与 E601 型蒸发器的换算系数。9.1.2 逐日水面蒸发量结冰期内的填制方法:只要前一日水面蒸发量栏含有“ B,”即使次日 8 时观测时无冰,也应当作结冰处理(注意:结冰B 不能单独出现一日,即某日8 时观测为结冰,则前后两天均结冰)。9.1.3 初冰在上半年出现,或没有初冰,则初冰日期任其空白,附注中说明表述如:下半年没有结冰。全年无结冰,不加附注。9.1.4 示例: 1.1 月 1 日至 2 月 28 日、 12 月 1 日至 31 日用 20cm 口径蒸发器,采用称重法观测。 2.20cm 口径蒸发器观测资料未经换算。9.1.5 有合并观测值的月极值挑选,按规范中有关条款执行。7410 调查资料10.1 水量调查站(点)一览表(含资料索引)及分布图10.1.1 按国家水文站以上或区间为单元填列。第一行填列某水文站以上或某水文站某水文站区间,其下填列区域内各类大、中型蓄水工程。引排水工程,以及辅助站、渠道站、工程站内容。调查的小型水利工程按区域汇总填列在各单元的最后一行。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各类标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