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3170397 上传时间:2022-04-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早晨,从(),从(),从(),走来了许多小学生。2、同学们向()打招呼,向()问好,向()敬礼。3、我国有()个民族,其中有()个少数民族, 有()族、()族、() 族、()族和()族,我是()族人。4、这时候窗外十分(),树枝不()了,鸟儿不()了,蝴蝶()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课文。5、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花朵()时,它是()的,草地也是();花朵()时,()的花瓣被包住,草地也就变成()的了。这段话中的()和()是反义词。6、我站在()脚下()头望:啊,()这么高,在()上面哩!我()得上去吗?再看看()的(),石级边上的(),()是从天上()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段话写了天都峰两个特点:又()又()。“我”心里()。7、()月,槐树打了(),那花苞()般大小,散发着()的(),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它们一点儿也不(),却是槐乡孩子的()。8、蓬头(), ()。路人(),怕得()。第二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两只()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的。它们在树枝间()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列宁()走到白桦树下,都要()下来,()这三只()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 ()。2、高尔基()站起来,小男孩()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喊道:“()。”(从高尔基的动作和他的说话中,可以体会到()。3、高尔基拿了张报纸, 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小男孩()了很久很久, 说:“一切()停当。”高尔基(),对着他()。3、李四光提出了哪些相关联的问题?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是谁()?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 。它应该()。可()?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 ?李四光发现这块大石头后,先是问(),又去问()。长大以后,他专门(),从课文中,你能体会到李四光是个()的人。4、()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他先后找到了 ()、()、()等大油田,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5、学了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小庆龄是个()的孩子。6、()被海内外公认为20 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在她的关心下创办了 ()。7、藏字一共有()画。第十三画是()。“藏”是多音字,读()时可以组词(),读()时可以组词()。8、聪明(),天才()。(),只要肯登攀。为()之崛起而()。任何成就都是()的结果。书籍是()。第三单元按课文填空1. 萧萧(),()。(),()篱()。这首诗是()朝诗人()写的。诗中的“挑”读(),在诗中的意思是()。“促织”就是()。作者看到(),料想是(),由此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2.()代有位诗人17 岁时孤身在长安,恰逢节日,这让他倍感孤独。不由得想起家乡亲人,写下了。(),()。(),()茱萸()。我知道诗中的“异客”是(),“佳节”指的是农历()月()日的()节。诗中的()一句,现在常被远离家乡的人所引用。3.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 ,带给小朋友的是()。4.秋天的雨,是()。秋天的雨,有()。秋天的雨,藏着()。秋天的雨,吹起了()。5.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黄黄的叶子像 (),(),()。它把红色给了(),红红的枫叶像(),(),()。金黄色是给(),看,()像()。橙红色是给(),橘子、柿子(),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6.()也叫纸鸢。我知道山东潍坊是著名的()。7.天对(),()对(),大陆对()。()对() ,()对苍穹。(),晚霞红,()对(),雨中(), 灯下()。第四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鲜花朵朵,(),()。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吹起了紫色的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七点,睡莲();中午十二点左右,()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傍晚六点,()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自己的花瓣;()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我知道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植物开花的时间往往跟()相吻合。2.昙花的花瓣(),白天(),(),空气(),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3听说蜜蜂有()的能力,无论(),它总是()。“我”通过实验证实了(),蜜蜂的这种能力,靠的不是(),而是()。我知道做这个实验的人是()国昆虫学家(),昆虫记就是他写的。4,列文虎克玩(),玩出了()。我知道“玩出了大名堂”是指()。5.列文虎克发现,除了我们平时看到的世界,还有另一个平时看不到的世界。那是一个()。()里的(),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连英国女王和俄国沙皇也千里迢迢前去拜访他,欣赏他的“玩具”,并从“玩具”里观看新世界里的 “居民”。这句话中的 “玩具”指(),“小人国”指(),“居民”指()。6.正月(),();三月韭菜长得旺,();五月(),();七月()头朝下,八月辣椒();九月(), 十月();(),腊月蒜苗正泛青。7微生物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 和()都是微生物。8. ()观察带齿的草叶,发明了();牛顿观察落地的苹果,发现了();()观察水烧开后的茶壶,发明了()。第五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 孔子,名(),字(),生活在()多年前的()。他是我国伟大的()和()。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编成()。孔子在三十岁的时候,离开家乡曲阜,去()拜大思想家()为师。我知道孔子的名言:、。2.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师的(),也敬重他们的()。3.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请找出这句话中的反义词:()()()近义词:()4.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和();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他的双眼变成 (),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 ();他的肌肤,变成了(),他的血液变成了();他的汗毛,变成了();他的汗水变成了()人类的老祖宗(),用他的()创造了()。5.赵州桥的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使(),又()。6.这座桥不但(),而且()。桥面两侧有(),栏板上雕刻着():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有的刻着两条(),前爪相互抵着,();还有的刻着()。所有的龙似乎都在(),真像活了一样。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是我国宝贵的()。7.学了第五单元,我们了解了丰富的传统文化, 知道了谦虚好学的()、诲人不倦的()和具有献身精神的();我们参观了位于河北赵县的() ,他是隋朝的()设计和参加建造的;我们还欣赏了名画() 。8.()时候,()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9.请按顺序默写出生肖:()()()()()()()()()()()()第六单元按课文填空1.望天门山作者():(),碧水东流至此回。(),孤帆一片日边来。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欲把西湖比西子,()。2.西沙群岛是()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那里(),(),是个()的地方。3.西沙群岛一带海水(),():有(),(),(),()。一块块,一条条,相互()。因为海底(),有(),有(),海水(),从海面看,()就不同了。4.海底的岩石上长着()的珊瑚,有的像()的花朵,有的像()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地蠕动。大龙虾(),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5.鱼()地在珊瑚丛中(),好看极了。有的全身();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游动的时候();有的眼睛(),身上(),鼓起气来()。各种各样的鱼()。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6. 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上有天堂,()。五岳归来不看山,()。峨嵋天下秀,()。(),阳朔山水甲桂林。7. 春天,树木抽出(),长出()。山上的积雪(),雪水(),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小鹿在溪边(),它们有的俯下身子(),有的侧着脑袋欣赏()。8. 夏天,树木长得(),()的枝叶把森林封得 ()的,()了人们的视线,()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整个森林()乳白色的浓雾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一样的金光,()树梢,()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的野花,()、()、()、(),真像个()。9. 冬天,雪花在空中()。树上()白雪。地上的雪(),(),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刮过树梢。10.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 是一座(),也是一座()。11. 明月松间照,()。()()鸟逾白,()花欲燃。()()莺啼绿映红,()山郭酒旗风。()山重水复疑无路,()。()(),山后山前处处梅。()12. 我知道家乡的迷人风景: ()、();富饶物产:()、()。第七单元按课文内容填空1. 盾的优点是(),矛的优点是()。发明家把矛和盾的优点(),发明了(这说明()的道理。)。2. “木匣是我 _埋的,那时候我还小, _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_,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岁,而是 _。”3.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人(),步子()。周围的一切,()吗?”4.()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常常奚落它。陶罐说:“我们生来就是(),并不是来()。”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 ()。5.鹿叹了口气说:“两只()差点儿送了我的命, 可()却让我()。”由这件事,鹿明白了()。6.千里之行,()。百尺竿头,()。(),眼见为实。金无足赤,()。7.在铁屋子上(),从洞里()进攻的“矛”枪口和炮口。 这铁屋子还要(),得()轮子,()履带。这样就发明了()。它把盾的(),矛的()(),在战场上()第八单元按课文填空1.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使我()。2.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3.我()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还送给我们()、()、()和(),以及一个()的笑脸。4. (),性本善。性相近, ()。(),非所宜。幼不学,()。玉不琢,()。人不学,()。(),方少时。亲师友,()。我还知道三字经里的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