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71899896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整理、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叱咄(ch I du o)俟(si) . . 媵人(y ing)衾(q in)一、文学常识。1、5、6、致:得到。2 、假借:借。3 、走:跑。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_。弗,不。4 、以是:因此。之,指代抄书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_。7、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_。硕,大。负箧曳屣(qi e) Xj)皲裂(j宙)容臭(xi u) 烨然(y_e)緼袍敝衣(yin)序: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 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三、解释&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9、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_。叩,请教。10、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_。11 、叱咄:训斥。,呵责_。12 、至:周到。13、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_。援,弓I、提出。 质,询问。14、 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15、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 辞色,言语和脸色。16、俟:等待。17、穷冬:隆冬。18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_。19、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_。20、汤:热水。21、舍:这里指学舍,书馆_。22、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_。23、寓逆旅:住在旅店。 逆旅,旅店。24、沃灌:浇洗。25、衾:被子。26、缨:帽带。27: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_。28、腰:腰佩。腰,用作动词_。29 、容臭: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_。30、 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_。緼,旧絮。 敝,破。31、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_。慕艳,羡慕。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四、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2、同舍生皆被绮绣3、日再食4、与之论辨32、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_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_。支:通“肢”,肢体。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食”通饲”,给饭吃。“辨”通“辩”,辩论1欢迎下载五、古今异义词。录毕,走送之走古义:跑;今义:表仃走。媵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古义:借;今义:表虚伪的,不真实的。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趋:古义为奔向;快步走。这里有“奔”的意思。今义 常用作表趋向)六、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手自笔录(手、笔: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录”所用的工具:动手、用笔)不必若余之手录(与上句同)主人日再食(日,名词作状语,每天)县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时间名词“日”、“岁”均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有” 的经常性:每天、每年)2、名词作动词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袍、衣:名词作动词,穿着蕴袍敝衣)腰白玉之环(腰:名词活用为动词,挂在腰间,腰佩。)3、形容词作动词是可谓善学者矣(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4、动词作状语录毕,走送之(动词“走”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走”的状态:跑着,赶快)余立侍左右(动词“立”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侍”的状态:站着)四、古今异义臭:古义:气味今义:难闻的气味博士:古义: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今义:一种学位名称再:古义:两次今义:一次又一次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熟后的汁水。穷冬烈风(穷:深;今常指贫乏财物或尽、完,达到极点)七、一义词多以 以衾拥覆(用) 以中有足乐者(连词,因为) 俯身倾耳以请(相当于“而”)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把)_ 家贫,无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 从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 当余之从师也(跟从)一其 俟其欣悦(他) 门人弟子填其室(他的)至 礼愈至(周到)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到,到底)_若 烨然若神人(好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助词,的) 走送之(代词,它,指书) 当余之从师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动词)无冻馁之患矣(患,忧患,名词)质 援疑质理(质,询问,动词)非天质之卑(质,智力、天资、本质,资质,名词)道 益慕圣贤之道(道,学说。名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谈,讲。动词) 八、句式1、判断句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表原因的判断,“者”字提示原因。“者”后第一个分句为否定判断,第二个分句为肯定判断)是可谓善学者也(判断格式:也)2、宾语前置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副词,不。之:代词,指学习。“弗之怠”即弗怠之,否定句式代词宾语前置句。“弗”前面省略主语“余”。可译为:不敢放松学习。)3、介词结构后置句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结构“于藏书之家”放在动词“假借”后作补语,“于”相当于“向”) 今诸生学于太学凡所宜由之书皆集于此(介词结构“于太学”、“于此”分别放在动词“学”、“集”后作补语,“于”相当于“在”)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介词结构“于学”放在做谓语的动词词组“用心”后作补语,“于”相当于“在方面”)4、省略句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既加冠,以慕圣贤之道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以上三句句首均省略主语: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此句省略主语:余。“与”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与”字前面省略主语:余。“言”字前面省略主语:其一一书生)撰长书以为贽(“撰”前面省略主语:马生。“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一一长书)余则蕴袍敝衣(“则”后面省略谓语:衣)余立侍左右行深山巨谷中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寓逆旅主人(“立”、“行”“坐”、“寓”后面均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5、固定格式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无从”同“无以”,即“没有用来的办法”)七、重点句子翻译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译: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译: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译: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带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4、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译: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_5、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译: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6、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译: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_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译: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_9、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译: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_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又苦于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八、课文内容理解。1、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叙述了自己青少年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2、 统领全文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文章开头的“嗜学”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统领 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3、作者勤奋学习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a、余幼时即嗜学。b、益慕圣贤之道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 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借书之苦;求教之难。5、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是为了鼓励马生勤奋学习。6、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答:(1)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_:家贫,但自己却“嗜学”学习上“无书”和“无师”学艰难,穷冬时节,穿行深山雪谷, “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一日粗茶淡饭只有两顿。 (2)克服的方法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以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长趋百里外,从师叩问。_ (3)用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_.从未动摇求学的意志。_7、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遇老师叱咄则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 如何看待这种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答:我赞成宋濂的学习态度_.因为宋濂从小就“嗜学”,成年以后,“益幕圣贤之道”,他学习能够刻苦和持之不懈的原因就在于此古人言:“大志得中,中志得小,小志不得”志向、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成功的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宋濂“以中有乐为足者”故可“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我们要乐中学,学中乐, 学习效率才会提高。_但是,宋濂的尊师方式,我有些不同意他尊重老师固然重要, 但也没必要在老师面前 “毕 恭毕敬,不敢出言”,而我个人认为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师错,学生也错,学生没有反驳的机会,所以,我们当遇到老师有错误的时候,应该大胆、有理、有礼地向老师提出,这样,我们才可以和老师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关系。&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 目的是什么?答: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目的: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_9、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写自己緼袍敝衣,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对比反衬自得其乐。说明精神上的富足,能战胜物质上的贫困10、文章将同舍生的豪华衣饰和自己的蕴袍敝衣作对比,更为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体 现他不慕虚荣、不畏艰难、刻苦读书、勤奋求知的精神。11、 归纳作者最终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12、你觉得“先达”对学生“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答:答案一:不可取。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信任,共同学习,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学习和成长。答案二: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生。同时,尊师长是传统美德。13、写出有关“勤学”的诗句、事例、成语和名人名言。勤学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_,白首方悔读书迟。勤学事例:唐朝李白铁杵磨成针西汉匡衡凿壁偷光战国时代孟柯改过勤学勤学成语:囊萤映雪(车胤、孙康)悬梁刺股(孙敬、苏秦)凿壁偷光(匡衡)韦编三绝(孔子)圆木警枕(司马光)勤学的名人名言: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14、作者对老师的态度是“俯身侧耳以请;或遇起叱咄,色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 悦,则又请焉。”对此,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答:这是中国旧式教育的普遍现象。其中有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和老师平等交流,甚至可以激烈的讨论。因为老师也不是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15、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哪些学习的秘诀?答:学习要勤奋;求师要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16、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 什么启示?答: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因此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17、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答: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_。九、对比手法的使用作者从四个方面与将自己当年求学情行与当今太学生求学的情况形成对比: 衣食(生活条件):廩稍之供、葛裘之遗一一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组袍敝衣住宿(学习环境):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从师:(师资条件)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有问而不告一一未尝稍降辞色、叱咄书籍:(图书资料)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一一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经过四层对此显而易见昔日艰难和今日条件的优裕。在昔日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 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的太学生如果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