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与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

上传人:s**** 文档编号:7095468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与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第六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与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第六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与工程项目实施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 主要工程施工方案6.1 施工测量方案6.1.1 工程测量概述本节主要对工程轴线控制、高程测量、监测等方面进行阐述。由于专业队伍多,各专业施工控制点统一由项目经理部提供控制点,以保证标高及轴线的统一。1、总体思路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分级测设。首先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的总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根据一级控制网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在基坑外围建立控制网;地上施工平面测量均采用控法,将轴线控制网投测在首层楼面上,用激光垂准仪将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并采用外控法进行校核。建筑物的各细部尺寸控制以轴线控制网为基准对建筑物各细部控制点进行加密,建立三级控制网。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数字水准仪进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网。2、 测量依据(1)国家地方现有规。(2)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资料及相关技术文件、施工规等。3、 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4、 主要测量仪器详见第四章相关容。5、人员组织 根据本工程的总体施工部署,将投入以下测量人员:测量工程师2人.6、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 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7、布设原则及精度(1)平面控制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3)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8、平面总控制网平面轴线控制网分地下施工阶段和地上施工阶段两部分进行投测,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其中地下室按轴线设置控制点,控制点在建筑物外侧布设点位,距轴线距离具体按照现场情况定。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分别在各单体建筑物设置控制点,建立控制网,逐层向上引测。9、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 控制点的埋设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施工阶段的平面总控制网点上均拟布设4个控制点,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2) 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6.1.2 土方工程测量1、平面测量进场后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采用经纬仪复核基坑土方开挖轴线的准确性。 2、高程测量在基础高程测量施工时,深度利用主体高程控制或利用支撑标高进行测量。3、基底土方开挖标高控制在基础底板余土及基础承台、基础梁土方方开挖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基底深度进行实时测量,用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6.1.3 地下结构工程测量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校测仪器采用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为1mm+1ppm的全站仪。2、平面测量(1)垫层轴线放样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复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控制线,投测允许误差2mm.(2)楼层轴线放样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向轴线各不得少于两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轴线及细部线。(3)轴线复核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3、高程测量标高引测:在向基坑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引测所需的标高。楼层标高控制点布设:采用50m钢卷尺水准法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高程点,与各层标高控制点作相互校核,每次校核不少于4个点,校核后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段施工标高的控制点,引测到附近的立柱上进行标识,以便施工中使用。标高控制线放样:待模板拆除后,用水准仪在高程控制点以外的柱子上抄测每层结构+1.000m 线,作为该层结构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6.1.4 地上结构工程测量1、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布设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依据基坑边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在0.000m楼面布设轴线控制基准点,并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校核精度后作为地上部分平面控制依据。随着施工的进程,主楼部分轴线控制基准点分阶段向上传递转换。2、控制点传递原则为了使固定在底板面上的控制点精确传递至施工层,以控制施工层的各轴线,为保证传递精度,竖向传递必须分段投测。3、控制点传递方法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楼面基准点上,对中、整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基准控制点与激光接收靶中心重合后确定控制点的点位并加以保护.6.1.5 楼层测量1、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序号项 目允许误差(mm)1每 层32高度(H)H30m530m7米,跨中起拱L/600。3、模板体系的设计(1)柱模:框架柱采用多层板拼装,柱模采用四块拼装法,后背50100枋。木方间距300mm。柱箍均采用钢管柱箍,柱箍间距从柱子底部至柱子1/3处为450,从2/3柱处至柱顶间距为500mm,中间柱箍间距不大于600mm。为了加强柱模的整体刚度,边长在700mm以上的框架柱均应设置对拉螺栓,对拉螺栓直径12,呈“+”字、“丰”字等形状排列,间距为450500。(2)墙体模板墙模板采用多层板拼制成分片大模板,以方木作背肋,钢管支撑固定,采用12的对拉螺栓加固,间距500(竖向)(横向)500mm。(3)梁模板采用18厚多层板,50100木方配制成梁侧、梁底模板。梁支撑用扣件式钢管和门式脚手架,侧模背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间距400。梁底模木方间距沿梁宽不大于300,钢管支撑一般沿梁纵向间距500mm1000mm,沿梁宽间距500mm左右,钢管水平连系杆每1.8m一道。梁底模和柱部位连接的端部,采用定型木模,中部配以多层板模,梁侧模和顶板模选用多层板模,板缝粘贴胶带纸,板表面刷脱模剂,保证脱模后有清水砼的效果。当梁高小于700mm时,梁侧模可用支撑板模的水平钢管顶撑,同时用一部分短钢管斜撑;当梁高大于700mm时,增加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沿梁高350mm,横向600mm设置一排,保证梁的侧模板不会变形。因梁的截面尺寸较大,梁的自重过大,在梁底增设一排支撑立杆,以消除梁底模变形。(4)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撑采用门式脚手架,纵横间距为9001200mm。主龙骨为双钢管,次龙骨为50100木方,间距500,上部铺设18厚多层板,用钉子钉牢。4、支模前的准备工作(1)做好定位基准工作。a、根据控制轴线用墨斗在结构板面上弹出柱、墙结构尺寸线及梁的中轴线。b、在柱墙坚向钢筋上部50cm标注高程控制点,用以控制梁板模标高。c、设置模板定位基准:根据构件断面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点焊在主筋上(以勿烧主筋断面为准),并按二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以保证钢筋与模板位置的准确。(2)按施工需用的模板及配件对其规格、数量逐项清点检查,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3)经检查合格的模板,应按照安装程序进行堆放。重叠平放时,每层之间加垫木,模板与垫木上下对齐,底层模板离地面大于10cm。(4)模板安装前,向施工班组、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在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5)做好施工机具及辅助材料的保养及进购等准备工作。5、柱模板安装 柱模的安装顺序是:安装前检查侧模安装检查对角线长度差安装柱箍全面检查校正整体固定柱头找补。安装前要检查模板底部砼表面是否平整,若不平整应先在模板下口处柱底四周用水泥砂浆找平,以免砼浇筑时漏浆而造成柱烂根。同时要弹出支模控制线。按图纸尺寸在地面先将柱模分片拼装好后,根据柱模控制线钉好压脚板,由塔吊直接吊到位,用钢管临时固定,吊线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最后紧固柱箍和对拉螺栓。6、梁板模安装工艺支模顺序:复核轴线位置及标高支梁底模(按规规定起拱)绑扎梁钢筋支梁侧模支板模绑板钢筋检查验收。(1)在钢筋砼柱子或其它便于操作的构件上弹出轴线和水平线。(2)根据模板设计,安装工具或钢支柱或48钢管和水平拉杆及斜支撑,若群体梁时,水平拉杆可与柱、墙水平拉杆相连接,柱中间拉杆或下边拉杆要纵横设置,但不能与操作脚手架相连接。(3)安装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于中间每隔4m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4)板夹缝贴海棉贴条。板的铺设要横平竖直拼缝严密。7、墙模板安装工艺:支模顺序:支模前检查弹线绑扎钢筋支两侧模板校正模板位置紧固对拉螺栓支撑固定检查验收。将预先拼装好的模板一面安装就位,安装水平支撑或斜撑,若墙板是纵横行成群体时,水平支撑要互相连接,但不能与操作脚手架相连接;安装对拉螺栓固定墙体厚度,也可采用新工艺制作的对拉螺栓(即能固定墙体厚度,又能拉紧双面模权的对拉螺栓)进行固定,其规格和间距在模板设计中确定,另一面墙体模板按上述程序进行操作,但要预先清扫垃圾,才能组装另一面模板。8、模板的拆除拆模时砼强度应达到下列要求:(1)不承重的模板(如柱、梁侧模),其砼强度应在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害时,方可拆除。(2)承重模板应在砼强度达到施工规所规定的强度时拆模。所指砼强度应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3)虽然砼达到拆模强度,但强度尚不能承受上部施工何载时应保留部分支撑。(4)楼梯间模板与支撑在其砼强度达到90%以上方可拆除9、模板施工注意事项(1)砼浇筑前认真复核模板位置,柱模板垂直度和梁板标高,准确检查预留孔洞位置及尺寸是否准确无误,模板支撑是否牢靠,接缝是否严密。(2)梁柱接头处是模板施工的难点,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砼的外观质量,此处采用定型木模,精心制作,固定牢靠,严禁胡拼乱凑。(3)胶合板大片模板、定型木模在使用前靠砼的一面须涂脱模剂,使砼在拆模后达到清水砼的效果。(4)砼施工过程中安排木工看模,出现问题及时处理。(5)在砼施工前,应清除模板的一切杂物。6.4.3 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1)机具准备及检查:砼浇注前,对料斗、串筒、振动器及振动棒、砼泵等机具设备按需要准备落实。对易损机具,应有备用,所用的机具均应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同时配有专职技工以便随时维修。(2)保证水电供应:在砼浇筑期间,要保证现场水、电、照明不中断。可事先与水、电供应部门取得联系。为防止停电,应备发电机。(3)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对气象部分加强预测预报的联系工作。在每一施工段浇砼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尽量避开雨天,以确保砼的浇筑质量。(4)检查模板、支架、钢筋和预埋件:在砼浇筑之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应符合施工规要求。在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模板的标高、位置和构件的截面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所安装的支架必须稳定,支撑和模板的固定必须可靠;砼浇筑前,模板的垃圾、木片等应清除干净。(5)作好技术准备,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请业主/监理人员对隐蔽部位进行验收,填好隐蔽验收记录。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2、混凝土泵管铺设(1)混凝土输送管道的直管布置应顺直,管道接头应密实不漏浆,转弯位置的锚固应牢固可靠。(2)混凝土泵与垂直向上管的距离宜大于10m以抵消反坠冲力和保证泵的振动不直接传到垂直管,并在垂直管的根部装设一个截流阀,防止停泵时上面管混凝土倒流产生负压。(3)凡管道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或木垫枋等垫固,不得直接与模板、钢筋接触,若放在脚手架上,应采取加固措施。(4)垂直管穿越每一层楼板时,应用木枋或预埋螺栓加以锚固。(5)对施工中途新接驳的输送管应先清除管杂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浆润滑管壁。(6)尽量减少转移次数,每次移位前应先清出管混凝土拌合物。(7)浇注混凝土时,要避免对侧面模板的直接冲射。(8)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起始混凝土输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损较少的管。3、混凝土泵送(1)在砼泵送前,先用适量的水湿润泵车的料斗、泵室及管道等与砼接触部分,经检查管路无异常后,再用1:1水泥砂浆进行润滑压送。(2)开始泵送时,泵机宜处于低速运转状态,转速为500-550r/min。要注意观察泵的压力和各部分工作情况,输送压力一般不大于泵主油缸最大工作压力的1/3,能顺利压送后,方可提高到正常运转速度。(3)泵送砼工作应连续进行,当砼供应不足或运转不正常时,可放慢压送速度,以保持连续泵送。慢速泵送时间,不超过从搅拌到浇筑完毕的允许延续时间。(4)当遇到砼压送困难,泵的压力升高,管路产生振动时,不要强行压送,应先对管路进行检查,并放慢压送速度或使泵反转,防止堵塞。当输送管堵塞时,可用木槌敲击管路,找出堵塞管段,将砼卸压后,拆除被堵管段,取出堵塞物,并检查其余管路有无堵塞,若无堵塞再行接管。重新压送时,先将空气排尽后,才能将拆卸过的管段接头夹箍拧紧。(5)泵送过程中,应注意料斗砼保持不能低于料斗上口200mm。如遇吸入空气,应立即使泵反向运转,将砼吸入料斗排除空气后,再进行压送。 (6)在泵送砼过程中,看泵送中断时间超过30min或遇压送困难时,砼泵应做间隔推动,每45min进行4个行程的反转,以防止砼离析或堵塞。4、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本工程每层一般采用先浇筑墙柱混凝土,后浇梁板混凝土两次施工方法;视情况梁板墙柱砼也可一起浇筑。(1)墙柱混凝土浇筑a.本工程柱、墙砼可采用塔吊配合运输,减少装拆泵管次数,提高工效。b.墙、柱砼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且上下层间不超过砼初凝时间,不允许留设任何规允许外的水平施工缝。c.柱、墙砼浇筑采用导管下料,使砼倾落自由高度小于2m,确保砼不离析。(2)梁板混凝土浇筑a.梁板混凝土应同时浇筑。先将梁的混凝土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达到板底标高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不断延长,板的浇筑也不断前进,当梁高度大于1m时,可先将梁单独浇筑至板底以下23cm处留施工缝,然后再浇板。b.为防止板出现裂缝,先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捣,直到表面泛出浆为止,再用铁滚辗压,在初凝前,用铁抹子压光一遍,最后在终凝前再用铁抹子压光一遍。c.本工程每次浇砼浇捣面积较大,应加强楼板平整度控制,做好标高控制网。5、混凝土的振捣(1)在浇筑砼时,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可以避免蜂窝麻面通病,必须认真对待,精心操作。对墙、梁和柱均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在梁相互交叉处钢筋较密,可改用HZ6X-30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对楼板浇筑砼时,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捣。(2)当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a.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砼上下振捣均匀。b.砼分层浇筑时,每层砼的厚度应符合规要求。在振捣上层砼时,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同时在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前进行。c. 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砼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砼尤其要注意。一般应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d.振动器使用时,振动器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器作用半径的0.5倍,也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应力筋、预埋件等。(3)当使用平板式振动器时a.在正常情况下,平板式振动器在一点位的连续振动时应以砼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移动振动器时应成排依次振捣前进,前后位置和排与排间相互搭100mm,严防漏振。b.板式振动器在无筋和单筋平板中的有效作用深度为200mm;在双筋的平板中约为120mm。c.振动倾斜砼表面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振动密实。6、混凝土的养护为保证已浇好的砼在规定的龄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控制砼产生收缩裂缝,必须做好砼的养护工作。(1)养护时间不小于14d。(2)设专门的养护班组,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3)水平梁板采用覆盖麻袋浇水养护,并应在砼浇筑完毕后12h左右进行。浇水次数应根据能保证砼处于湿润的状态来决定。(4)对于竖向构件采用挂麻袋浇水养护或涂刷养护液。(5)冬季施工时,平均气温低于5,不能浇水养护,应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草袋,保温保湿,蓄热养护。如气温过低,为防止砼被冻坏,还应给砼辅助加热保温,如用温水拌合砼,在浇筑完砼的结构楼层,封闭各通风口,生火取暖等方法。7、混凝土试块留置(1)每一施工段的每一施工层,不同标号的混凝土每100m3(包括不足100 m3) 取样不得少于一组抗压试块。并留适量同条件试块。(2)抗渗试块的留置:浇筑量为500 m3,应留两组抗渗试块,每增加250500 m3留两组。其中一组标养,另一组同条件下养护。(3)每个梁板浇筑台班多留置两组试块,龄期7天、10天后进行试压,作为拆除梁板模的依据。8、注意事项(1)如墙、柱和梁板分二次浇筑,在浇楼层梁板砼前必须将墙、柱施工缝中松散的砼面层凿除,露出坚实的粗骨料并用水冲洗干净。(2)框架大梁钢筋比较密集的部位,为保证砼浇捣密度,应对砼粗骨料粒径做硬性规定专门配置,同时在浇砼前先确定下振动棒位置并做出标记。(3)浇梁板砼过程中,要派专人看护钢筋,预埋件,防止偏移损坏。(4)浇筑砼框架梁时,一定要严格派专人看护支撑和模板。(5)结构施工除把好原材料关外,养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制定专门的养护措施。6.4.4 高支模施工 1、概况本工程在G-B/17-20轴和M-J/17-20轴设计架空层,层高13.5m架体支设高度高,最大梁bh=3501050mm,施工活荷载和构件恒荷载大,模板支设架体考虑了施工方便、质量易控、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材料易组织等因素。在方案选择上采用满堂支撑架钢管支撑体系和砼整浇的施工工艺,为了避免架体承载力受扣件抗滑和偏心受压而降低,在架体立杆顶部设可调支托,使立杆成为典型的轴心受压构件,充分发挥立杆的承载能力。2、模板的设计(1)梁模板 a.梁(截面尺寸3501050)模板采用钢管支撑,支撑立管沿梁纵向间距400;钢管水平连系杆每1.5m一道。因梁的截面尺寸较大,梁的自重过大,在梁底增设支撑立杆,将梁底立杆沿梁宽方向设置三根,以消除梁底模变形。采用18厚多层板,50100木方配制成梁侧、梁底模板。侧模背次龙骨木方沿梁纵向布置,间距300。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沿深梁纵横向均匀设置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以确保整体稳定。b.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梁底模板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通线找平调直。因梁底板跨度大于4m,跨中梁底按千分之二起拱。c.梁侧模板: 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侧模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来确定。深梁截面高为1050mm,则梁侧增加对拉螺栓固定,对拉螺栓横向400mm沿梁高每350mm设置一排,保证梁的侧模板不会变形。(2)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支架采用满堂脚手架,本部位板厚100mm,钢管立管间距一般为800;大横杆步距控制在1500以下;为确保模板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立杆均设扫地杆,周边每6m间距设剪刀撑。主龙骨采用钢管,次龙骨为50100木方,间距300,上部铺设18mm厚多层板,用钉子钉牢。满堂脚手架四周必须与浇筑好的柱子每隔3m进行刚性连接。3、施工准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于一层梁板,在对应有三层梁板高支模的部位,梁板底部支撑保留不予拆除,三层高支模脚手架支撑在一层混凝土梁板上。(1)材料准备a.18mm厚多层板b.50X100mm木方c.支撑系统:钢管和扣件、木方、对拉螺栓等。d.脱模剂(2)机具准备:水准尺、线、线锤、钢卷尺、水准线、经纬仪、墨斗和操作人员的工具及配合模板安装的起重机械。(3)模板设计准备:a.根据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及施工难度及现场条件,对复杂的节点模板进行设计。b.模板预制拼装准备c.对进场的模板,凡是使用过的模板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