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0731425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4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XX职业技术学院45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1(一)行业背景1(二)人才需求3(三)建设基础4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6(一)总体建设目标6(二)具体建设目标6三、建设主要内容8(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8(二)依托“新大陆物联网学院”,完善“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10(三)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11(四)师资队伍建设25(五)实训基地建设28(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34(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37四、建设进度与预期成果37(一)预期成果37(二)进度安排39五、资金预算44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组长: 李宏达 教授,教务处处长 项目副组长: 周 几 高级工程师,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林 源 高级工程师,福建省电子信息教育中心主任赵雨镜 教授级高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主任 项目组主要成员:胡锦丽 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陈继欣 高级项目经理,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教育中心经理 赵 民 工程师,福建中教电公司总经理 刘 芳 讲师,信息系统监理师 陈 晖 实验师,信息系统监理师 张超峰 讲师,实训基地主任一、专业建设基础(一)行业背景物联网即 Machine to Machine,旨在实现人、设备与系统间的智能互连,在业界被认为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1、国内外发展现状:(1)在政府层面,美国总统对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给予了积极回应,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武器, 使“物联网”概念开始走入大众视线。此后,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各国相继出台了自己的物联网战略,例如欧盟的物联网行动计划,日本的i-Japan计划,以及中国国家总理温家宝提出的“感知中国”计划;(2)中国在以互联网技术为先导的上一次科技发展浪潮中未占先机,在目前的物联网研发中要力争抢占先机,把握主动权,分享新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恩惠。而抢占先机最关键的是人才培养,中国要想成为物联网强国,必须加快本土物联网人才的大规模培养,改变互联网时代人才总是从国外引进的局面。(3)推动物联网在我国的发展,也是在经济社会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体现。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的那样:“实现科学发展,必然要求我们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当前我国发展物联网,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创新发展与中国创造的水平,加快社会进步的步伐。实践证明,创新发展与中国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源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科学发展的光辉结晶。另一方面,发展物联网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2、我省物联网发展现状:福建的物联网产品在全国城市网络、网格管理、智能监控、食品追溯、水质监测等系统应用较为广泛。与此同时,技术研发部分也在全国领先。在电子回执、2.4G射频识别、自助终端、物联网操作系统级中间件平台、智能家居系统等领域的研发位居国内领先水平。依托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立了3个RFID应用研究中心。福建的物联网阵营已将技术研发与市场运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00多亿的销售额使这一产业成为福建新兴产业中的老大,而备受福建各方的重视。福建省信息化局资料显示,福建目前在物联网产业链上,已聚集了50多家从事研发、生产、应用、培训等机构和企业。近年来,生产物联网相关设备的厂商年增长率达35%50%,做应用系统的厂商年增长率高达100%200%。福建省信息化局报送的关于促进我省物联网加快发展的意见以及福建省物联网发展工作座谈会均表示,政府领导支持福建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高站位、高起点地加快物联网发展。福建省期待通过加快物联网的推广应用,带动硬件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指出:海西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快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建设宽带接入网和业务支撑网,统筹3G移动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物联网。”在由福建省信息化局制定、省政府颁发的福建省加快物联网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指出了福建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目标:到2012 年,争取福建全省物联网相关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物联网示范应用和技术研发及产业发展部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重点行业示范应用效益明显,重点示范区域智能管理和民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福建将重点建设129工程,即1个物联网产业集群、2个物联网重点示范区和9类物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工程。1个物联网产业集群是指以示范应用带动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以市场资源开展招商引资,推动闽台深度对接,努力培育并争取形成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传输网络等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逐步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集群。重点扶持一批目前在全国领先的骨干企业,支持设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专区,形成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集聚区。2个物联网重点示范区包括鼓楼示范区和武夷山示范区。9类重点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包括工业控制类、农业精细生产类、交通物流类、商贸流通类、城市管理类、民生保障类、环保节能类、安全监控类、公共服务类。(二)人才需求到2015年底,我国拟实现以下目标:建立国家代码解析服务系统(Code Solution Service, CRS);建立国家物联网管理中心;积极引导生产、流通、物流行业或者长三角、珠三角等基础条件好的行业或者区域开展试点应用,建立行业或区域物联网管理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溯源、防伪、跟踪等物联网公共服务。目前,中国已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国家发展战略为我国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契机和推动力。物联网的发展是应用驱动的,渗透性很强,会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催生应用需求,给物联网带来新的产业机遇。物联网业务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产业链长,涉及通信网络、信息系统集成、自动控制多个领域,需要系统配合。正是因为如此其带动性强,会带动微电子、软件、信息技术的诸多领域发展。从发展看会带动成千上万亿产业的发展。物联网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相关行业的大量人才。中国物联网白皮书相关数据显示,无线传感器网络产业规模在未来两年内将增长15倍,在2015年达到200亿元市场规模。同样,一份来自于工业与信息化部的资料显示,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正在快速增长,国内市场对物联网相关产品的需求增长明显。物联网将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高科技市场,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有研究机构预测,两年之内,物联网所指对象车辆、设备、摄像头、车道、管道的数量将会突破一万亿大关;10年后,物联网可能会大规模普及,届时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比例将高达301,成为下一个一万亿美元级的通信业务。根据福建之窗对中国物联网的需求数据调查表明:十二五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社会公共事业、金融与服务业、智慧城市、国防与军事等。其中智能交通未来5年约有20万的人才需求,智能物流至2013年人才缺口在20万人以上,未来5-10年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电力产业人才将达到百万人,智能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市场需求将超出百万,智能工业人才需求目前缺口约需50万人,智能农业的各类专业人才在现代农业“十二五”当中的缺口1000万人以上。产业发展,人才先行,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由于物联网起步伊始,目前,我国从事该行业的人才极其匮乏。为了在这个新兴行业中争得先机,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都在纷纷抢占物联网人才资源。福建省加快物联网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指出福建省将重点实施“129工程”,必将带动“工业控制类、农业精细生产类、交通物流类、商贸流通类、城市管理类、民生保障类、环保节能类、安全监控类、公共服务类”等9类物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实施。迫切需要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维护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每年3万人以上。福建省物联网人才建设要依托省内高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合作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建设实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共同培养物联网应用人才。总之,发展物联网不仅是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断定,国家对物联网行业的推动及其本身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滋生对该行业人才的巨大需求,我国必须积极加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三)建设基础1、现有基础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与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的系部有软件工程系、电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3个系。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专业主要有: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其中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为省级精品专业,也是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学院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办学优势,在国内教育同行中具有良好声誉和较大影响力,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建设具备了良好的条件。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于软件工程系。软件工程系于2003年被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确定为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005年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07年被福建省教育厅确定为“中职骨干教师(网络技术)师资培训基地”。 网络技术专业在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认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建设专业。网络技术专业在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认为国家骨干院校建设专业。2008年软件工程系成立了产学研合作指导委员会,加强校企合作。2010年被福建省信息化局批准为“福建省软件人才重点实训基地”, 2010年省发改委支持我院建立了“福建省先进制造业信息化软件系统应用平台”,为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打下良好基础。2011年与新大陆科技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成立“物联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以突出物联网应用技术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着重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实施、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三大行动领域的核心职业能力,开展了以校企合作、双证制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体,理论与实践结合、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的机制,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课程体系,开发了产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现有相关教师8人,其中专任教师6人,实训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研究生毕业6人。该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通信类相结合的师资结构,其中:检测技术级仪器仪表1人,无线电通讯1人,网络技术1人,计算机技术3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总数7人。兼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人。与该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组装维护、计算机网络基础、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与技术、中小型网络的构建、管理与实施等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JAVA程序设计为院级精品课程。软件工程系实训基地是我院近年重点投资建设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现已拥有嵌入式实训室、恒锋综合布线系统展示厅、综合布线实训室、神州数码网络实训室、星网锐捷网络实训室、软件人才重点培训基地、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室、数字电路实训室、网络服务架构实训室等,并在新大陆科技集团、神州数码网络有限公司、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福建恒锋电子有限公司、福建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2、存在不足(1)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尚处于筹备阶段,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创新研讨,以适应人才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2)“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还需不断推进。(4)教学团队建设还有待加强。 (5)物联网实训室尚未建立,需要进一步投入资金建设,以达到专业课程实训要求。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总体建设目标围绕福建省重点支持建设的物联网产业,与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方式,创建“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以“物联网应用实施、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为核心能力,以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技能为主线、以项目任务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立满足基本技能训练、项目导向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及运行管理机制;通过“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建成一支专兼结合、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以福建省信息产业教育集团为依托,共建中高等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与有条件的中职院校相衔接,开展“3+2”的办学模式试点改革;探索以物联网应用工程项目为主导的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产学合作的长效机制。力争在2年内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成特色鲜明的、立足福建,服务海西,在同类教育中具有带头作用的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二)具体建设目标1、政企校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核心,建立健全政企校三方合作模式,推进政企校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带动专业群建设。重点建设物联网应用技术学院,完善章程,细化制度,强化管理,互利共赢。进一步巩固“企亦校、校益企、校企一家”的办学理念,坚持“互利共赢,企业优先”的校企深度融合原则;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实教师密切联系企业的责任,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生产服务教学,教学推动生产”互利共赢的合作效果。2、建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以培养职业岗位技能为目标,基于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建立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突出学生关键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从初学到熟练的成长过程,由浅入深设置公共基础模块、职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技能拓展模块、技能强化模块、顶岗实习模块等六个教学模块,每学期安排一个模块,每个模块围绕工作过程实施分项目教学。依托“实务专题”课程,结合学生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开展生产性综合训练,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实施、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三个方向的物联网应用技术职业能力,并组织学生考取相应技能证书。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及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的设计工作。大力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加大核心课程建设,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到2013年重点建设物联网综合实训教程、智能家居应用技术、RFID系统开发与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4门专业主干课程,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与企业合作编写4本配套教材及课件。力争2年内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4、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通过引进、培养、聘请高层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派遣教师到企业中实践,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等途径,建设一支由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30名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的4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中青年教师占80%以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具“双师”素质的应占90%以上,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到50%。5、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年内计划投入330万元,建设完成物联网综合实训室、物联网智能家居实训室、物联网应用实训室3个实训室。建成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实验、实训、科研和服务基地;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尤其是与省内外大型知名企业开展深层次、紧密型合作,在现有4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到2013年共建6家相对稳定、深度合作的校外教学基地。6、以福建省信息产业教育集团为依托,共建中高等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与有条件的中职院校相衔接,开展“3+2”的办学模式试点改革。考生前3年在对口中专学校学习,毕业后发给普通中专学校毕业证书。如考生还想继续学习,后2年可以到本校学习,毕业时发给高职院校毕业证书。中高职院校一起参与企业调研,探讨制定人才培养。中专学校以职业基础课和部分技能课为重点,发挥好基础性作用;高职院校以高技能专业课和专业拓展课为主,并与企业合作,组织学生考取相应技能证书,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发挥引领作用。7、社会服务平台建设扩大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对外服务功能,为本地区职业院校提供实训场所、实训指导、师资培训,为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中、高级技能鉴定,到2013年,每年培训和鉴定200人次以上。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生产服务,到2013年,每年技术生产服务收入达10万元以上。三、建设主要内容(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根据“互惠互利”的原则,双方通过友好协商,对各自的职责与权利以协议文件的方式作了明确规定。如,共同成立了新大陆物联网学院,确立组织机构和人员,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互派师资、共同开展培训认证、共同开发教材、共同制定校企合作制度等。1、建立校企合作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按照学院的“学院-系-专业三级校企合作体制架构”设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成立由企业专家、专业带头人、校友代表等组成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探索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下设不同的校企合作工作组,负责校企合作中具体工作的落实。如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结对子,组成课程小组,负责具体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负责学生实务专题的制作及顶岗实习指导等工作。在建设期内,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新大陆物联网学院”为抓手,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各项工作。2、建立“校企融合、互惠共赢”的新大陆物联网学院新大陆物联网学院实行院长负责制。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周几副总经理任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李宏达教授任副院长,以新大陆物联网学院为主轴,下设教学部、社会服务部、技术研发部和物联网实训基地;选派专人参与学院日常运行;引进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参与教学部、社会服务部和技术研发部的管理,与行业企业共同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借助该学院要达到如下目标:深化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企业根据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参与制订、修改、执行合作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学校依照企业标准共建实训基地,把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引入实验实训室;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教学部为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开展一系列教学工作对接,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企业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物联网工程师等工业和信息化部或教育部的相关认证,同时指导校企合作工作组对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做好衔接协调工作,融合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的合作伙伴及代理商等企业资源,通过校企双方共聘共管,聘任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社会服务部为校企双方共同合作挖掘开拓教学资源服务功能并使之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开展的工作有:企业指导校企合作工作组并配合学校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校企对接会,使学生能在岗位实习过程中,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能得到全面提升,形成社会效益,同时为企业开展在职人员的培训、生产技术服务,形成经济效益。技术研发部为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开发教学科研项目,主要开展的工作有:协助教学部做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物联网实训基地为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完善“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基地建设,主要开展的工作有:定期调研,关注专业发展的趋势,把握新技术潮流,为实训基地建设论证会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时参与“校中厂”实训基地的设备更新,配合社会服务部开展对外培训工作。3、建立健全校企合作规章制度、经费保障机制制订和修订新大陆物联网学院院务工作会议制度、新大陆物联网学院课程设置和开发管理办法、新大陆物联网学院专、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新大陆物联网学院学生职业资格鉴定管理办法、新大陆物联网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校企合作制度,以保障重点建设项目顺利开展,实现专业和企业人才共育、师资互动、基地共管、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深度合作的典范。通过2年建设,完成系级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工作手册、文件汇编、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及规章制度。项目建设配有专项经费保障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详见表1。表1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经费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完成时间建设经费(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投入学院自筹合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学校企业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运行机制建设20135510101020赵雨镜陈继欣2新大陆物联网学院组织机构建设201355555515李宏达周几3校企合作规章制度、保障措施建设201355105515胡锦丽林志强总计1510252002000050550(二)依托“新大陆物联网学院”,完善“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1、专业定位根据海西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素质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通过与物联网应用技术行业企业合作,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发展及海西经济区信息化建设的状况,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确立了物联网应用系统实施、开发和维护三个行动领域,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实施、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三个方向的物联网应用技术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能够适应海西经济区物联网建设需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专业定位。经过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学生的逐步成长为: 物联网应用系统基础设施实施人才-物联网应用实施工程师; 物联网应用系统、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人才-物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 物联网应用运行维护人才- 物联网应用维护工程师。2、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新大陆科技集团公司等知名的物联网应用企业合作进行订单培养,培养学生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实施、开发、维护”能力。第一学年,在校内实训室由专任教师主导以基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具备网络基础、程序设计基础等基本能力,并考取信息处理员证书;第二学年,由专任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校内实训为主,以真实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实施、开发、日常维护的最基本能力,并考取物联网初级工程师证书;第5学期,安排校内综合实训为主,企业顶岗实习为辅的教学内容,由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结对子,以真实项目开发和物联网应用综合项目为主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具备物联网应用实施、开发、维护所需的能力。第6学期全部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完成真实工作任务为主要教学目标,由企业兼职教师为主,校内专任教师为辅进行职业技能指导。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要注重加强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深造能力。可按照企业物联网应用项目施工计划需要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按企业兼职教师时间安排适时调整授课时间,采取工学交替、分阶段等形式,弹性、灵活地组织与实施教学,保障学生能够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的开发与施工,增加对企业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知识的理解与职业素养的养成。(三)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1、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并结合高职生的认知特点和职业成长规律,分析学习领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环境和对象的复杂程度,形成物联网应用的实施、开发、维护为核心 “三线并重”系统化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过程置身于“工作过程”中,完成岗位职业技术能力的训练。与职业技术鉴定全面接轨,保证学生具有“双证”。积极开展职业资格证书认证,鼓励学生参加并要求通过专业资格相关认证;大力推行“一专多能”工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术和技能,增加新的就业优势。保证学生在毕业时除了具有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毕业证之外,还将具有信息处理员、物联网初级工程师等证书。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能胜任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岗位工作的高技能人才。(1)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开发教学科研项目,加强与企业合作,走工学结合道路,进一步推进订单培养,结合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能力需求,按照高职学生的一般认知特点和规律,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组织召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成员参与专业调研及课程体系的开发。经充分的社会调研,联合企业,聘请专家,分析研讨物联网应用技术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得到对应“物联网应用实施、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三个行动领域的职业岗位群:物联网应用实施工程师、物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物联网应用维护工程师与物联网应用技术支持人员等。通过对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课程体系,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互相渗透,密切结合,初步形成了物联网应用技术的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表。如表2所示。表2 “岗位能力课程”表职业岗位能 力 要 求课 程 名 称物联网应用集成工程师C1-1:能够读懂系统说明书并编写相关文档C1-2:掌握传感器的分类选择、安装使用C1-3:掌握感知节点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C1-4: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C1-5:掌握PC平台与传感网的接入C1-6:掌握网络组建与布线的基本能力C1-7:现场调试的能力传感器技术与应用RFID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无线网络及其应用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服务器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工程布线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物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C2-1:与用户沟通并收集、整理和准确分析用户的业务需求C2-2:感知层的数据采集及控制C2-3:掌握PC平台的数据采集处理C2-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编程能力、手机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能力C2-5: 网页设计能力C2-6: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能力C2-7:程序调试的能力程序设计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手机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实训物联网应用维护工程师C3-1:掌握智能设备的安装与使用C3-2:物联网平台的日常更新、维护、统计报告C3-3:物联网应用系统配置维护C3-4: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C3-5:物联网应用项目功能培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物联网技术概论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实务专题上述职业岗位还应具有的基本能力C0-1: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C0-2: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C0-3:具有较强的信息搜索与分析能力C0-4:具备较好的文档处理和管理能力C0-5: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C0-6:具备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能力C0-7:具备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C0-8: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C0-9:具有一定的营销理念C0-10:具有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英语IT职业英语计算机数学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产品销售与市场推广职业沟通与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体育与健康(2)课程体系结构课程是专业技能的灵魂,为了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具备物联网应用“实施、开发、维护”三个行动领域的职业能力,项目建设小组选出若干主干课程成立课程小组,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通过对职业岗位行动领域及职业能力认真分析研讨,开发出 “两个平台、三个方向”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公共基础平台道德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体育就业指导大学英语毛邓三概论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物联网应用实施RFID技术与应用无线网络及其应用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专业基础平台计算机电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物联网技术概论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数据库原理与应用IT职业英语物联网应用维护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网络服务器安装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WEB应用开发手机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实训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实务专题图1 课程体系结构根据表2的4个职业岗位的能力分析,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训、实务专题、顶岗实习等,共同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学习能力、团队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等),建成“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基干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合作设计课程的教学项目,按项目的工作过程实施课程教学,课程体系的实施过程遵循职业发展规律。 依据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发挥的不同作用,选取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起关键性作用、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起核心作用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起主导作用的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在培养学生物联网应用实施、开发、维护的能力过程中,确认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传感器技术及应用、RFID技术及应用、无线网络及其应用、Web应用开发、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7门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2、课程建设任务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新大陆物联网学院教学部的职能,选取若干主干课程成立课程建设小组,指定课程负责人,课程小组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分工协作。校内教师进行课程的教学过程、知识要点、考核方式、教学安排等设计;企业的兼职教师把工作过程中很多的案例提供给教师,根据企业标准制订能力要求、实训要点和技能考核标准,并参与实训课程指导;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实施。在课程建设方面,结合人才总体培养目标和本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需要,根据高职教育模式的特点,在选用教育部规定教材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家级的出版社开展合作,组织有经验的专业教师编写并出版与本校专业课配套的具有专业培养特色的教材;同时将积极与企业合作,结合课程进程为学生编出一批与专业课程相配套的实验实训指导书,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体系。确保学生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得到动态的、及时的更新。课程小组开发课程及教材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 课程小组开发课程及教材的示意图遵从物联网应用项目的技术规范、职业标准、工作流程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每个课程小组结合典型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和校企双方的优势教学资源,设计出能够进行课程教学的案例项目,并按项目的工作过程分别在校内专业实训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以新大陆物联网学院为支撑,2年内与企业专家合作重点建设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实训教程、智能家居应用技术、RFID技术及应用、嵌入式应用开发4门课程。专兼职教师结对子共同开发课程对应关系如表3所示。表3专兼职教师合作开发课程对应表专任教师兼职教师课程名称赵雨境李文亮智能家居应用技术胡锦丽葛鹏RFID技术及应用王永刚卢佩华嵌入式应用开发赵雨境林志强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实训3、实务专题建设大力开展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资讯学院签订了“校校企”合作协议,选派教师和学生去台湾进行短期专业交流和学习,借鉴或引进台湾技职院校的实务专题课程,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及物联网行业技术岗位特点,将实务专题课程纳入了必修课程;该课程运用所学的物联网技术专业知识与职业岗位技能,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以 46位同学为一组,在专、兼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学生共同努力,完成一个具有创新或改良的项目专题作业或作品,如“食品追溯系统工程实施”、“智能交通系统管理”、“旅游导览系统开发”等实务专题项目。采用松散型教学方式,每位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修实务专题课程,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统一时间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借此课程,其一,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团队合作、独立思考及创新、论文撰写与沟通表达、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和运用,进一步缩短理论与实际间的差距,并由此提供学生一个提升自我能力及训练的机会,也使得学生毕业踏入社会之后,能更容易融入实务的环境中;其二,促进校企更密切的合作,经由校企双方的不断接触、沟通、确实掌握产业界的发展方向、人才规格需求等;其三,实务专题课程今后将逐渐取代原先的毕业设计,并与专业导师工作并轨。4、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方位,拓展于课堂教学内外。在课堂教学方面,通过开设一系列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职业指导课、心理健康教育课、体育课以及文学欣赏、影视鉴赏、音乐欣赏等课程,为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课外活动方面,精心组织以“创新、创意、创业”为主题的“三创”活动,上半年以“文化艺术节”为载体,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演讲、沙龙、文艺表演等各种活动,充分展现和培养学生才艺,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下半年以“科技技能节”为载体,以推进“百项技能大赛”和“实务专题” 为重点,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5、课程教学改革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导,企业兼职教师为辅助,教师主要起过程指导作用,逐步实现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具体的工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基于物联网实施、开发、维护学习领域课程学习,逐步掌握具体工作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积累了工作经验,同时也获得了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企业文化等工作过程性知识,增强了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最后通过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实际项目岗位进行工作学习,由企业按企业员工标准进行工作考核,具备实际岗位的职业能力,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培养。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渐进式培养物联网专业技术领域岗位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改革。(1)教学过程设计课程小组讨论分析各个学习领域课程,包括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分析,达到该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并结合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情况,企业实际岗位的工作内容,开发和设计各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采用项目教学。教学项目分为真实项目和单元项目,一门课程围绕一个真实项目或多个单元项目开展教学,教学内容打破理论知识加课程实验,以项目为导向,按照具体项目的“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六个工作过程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置身“工作过程”,通过工作学习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如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学习情境如表4,其它课程将陆续开发。表4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部分课程学习情境汇总表序号学习领域学习情境1学习情境2学习情境3学习情境4学习情境5学习情境61RFID系统开发与应用认识RFID应用RFID应用开发技术RFID资讯系统开发RFID应用方案设计为了更好地实施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必须进行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该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课程学习目标、工作和学习的内容、学习组织形式与设计、学业评价等。以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该课程的教学设计,见表5所示。表5 RFID系统开发与应用课程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学习领域):RFID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时间安排:54课时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职业行动领域):网络用户提出RFID应用系统的要求,应用开发技术人员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针对用户要求开展需求分析,明确应用系统的内容,服务的对象,各种不同对象使用的权限,然后设计合理的RFID应用系统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并按工作计划开始实施,实施结束,依照用户各方面的服务要求开展测试,对于不能满足的系统功能及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改,最后经过相关评价小组的评估,形成验收报告提交给用户。学习目标:1.学会与用户的沟通交流,能针对用户要求,协助进行需求分析。2.能根据需求分析,协助编制RFID应用系统的解决方案。3.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于实训指导书,制定工作计划,并按工作计划完成各项RFID应用项目的开发。学完该课程了解自动识别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种识别码、理解RFID的概念、发展史、基本原理及特性等基本知识;掌握RFID标签及读写器基本知识、了解RFID技术标准与通讯协定、了解RFID资讯平台及其使用、掌握RFID行业应用及应用系统实现;了解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工作与学习内容工作对象:1.网络用户提出的RFID应用功能需求2.选购自动识别、RFID设备及标签3.RFID应用系统的开发4.RFID应用系统的测试与维护工具:1.自动识别、RFID设备、标签及设备说明书2.应用系统任务书3. RFID资讯平台软件4.国家RFID技术标准及其它相关资料工作方法:1.与用户沟通交流,明确用户需求,针对需求进行分析。2.制定工作计划,按计划安排项目成员开始实施项目。3.填写验收报告,提出验收申请,通过验收。4.按用户要求完善系统,协助后期运行维护。劳动组织:1.由项目小组长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需求分析讨论2.出现不明确问题与网络用户进行沟通交流3.制定工作计划,分配项目组成员实施工作任务4.工作任务完成后,由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完善5.由监理员进行项目验收对工作的要求:1.组内成员之间、各项目小组之间、员工与完成任务涉及的其他部门相关人员之间进行熟练的专业沟通。2.从安全性、快速、可扩展性及满足顾客的需求来确定RFID应用的解决方案。3.满足顾客对RFID应用的功能要求。4.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RFID技术标准规范。5.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评价与反馈。6.具有服务意识。学习组织形式与设计: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由教师设计的典型教学单元项目,包括RFID设备的选型、串口使用、RFID初始化、RFID设备读写、RFID钱包管理、RFID应用系统、RFID方案设计等项目,学生4-6名组成一个项目小组,每个项目小组指定一名项目负责人,教师采用现场教学法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传授,到计划的实施阶段,则以项目小组为主体,教师指导项目小组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实施项目,让学生从完成项目的工作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业评价:加强对各学习环节的考核,由教师和项目小组成员参与,采取项目实施过程考核和各子项目技能考核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学生综合专业技能掌握的情况及工作态度及团队合作能力。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根据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校企合作共同设计开发出RFID行业应用、RFID设备、串口使用、RFID设备初始化、RFID设备读写、RFID钱包管理、RFID应用系统开发、RFID方案设计等教学单元。1RFID行业应用2 RFID设备3 串口使用4 RFID设备初始化5 RFID设备读写6 RFID钱包管理7 RFID应用系统开发8 RFID方案设计RFID系统开发与应用图3RFID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单元结合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资源,对每个单元项目进行具体的学习情境设计,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实施场所、实施时间安排、实训环境准备人员、指导教师、评价小组成员、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学生基础、项目说明、项目教学过程、项目验收标准等,以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单元3“串口使用”为例,如表6所示。表6 单元3“串口使用”的具体教学设计表教学单元名称DHCP服务器的架构与管理实施场所物联网实训室课时4课时环境准备人员实训教师指导教师专任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评估小组成员专兼职教师、各小组组长教学目标:通过项目教学使学生了解串口的通讯编程和工作原理,具备使用串口进行通讯的能力,具备编程的基本知识能力学习任务:根据项目设计的开发场景,进行串口使用的规划,方案设计,并按计划进行串口设备的安装、配置,经过测试进行功能验证和故障排查,达到项目验收要求。学生基础:经过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掌握c#的windows应用程序基本开发知识,了解程序调试的方法。项目说明:1、 项目场景介绍 某串口通信要借助两个串口来实现,请设计一个如上图所示的应用程序完成两个串口间的通讯,已测试串口是否可正常完成通信。2、项目任务:在c#中实现以上项目场景的要求。项目教学过程:将学生分为9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每组46人,一个实验平台,按照项目的 “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 六个工作过程环节来开展教学,实现边做边学,从做中学。1.资讯教师给出项目,分析项目的网络场景,让学生了解串口通信的过程,明确学生这个教学项目要完成的任务。2.计划要求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项目说明进行讨论、分析,规划串口通讯的功能实现的各项内容配置。3、决策制定出串口功能实现的方案,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由小组长安排小组成员工作任务,明确项目开发的步骤及完成的时间。4、实施小组成员按方案和工作任务安排进行项目开发实施。5、检查项目开发完成后,小组成员对串口的通讯测试检查,通过查找两个串口的是否可以发送与接收,如果未达到要求,则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分析和排除,并记录测试检查日志。6、评估项目经过自己检查,提交给评价小组进行验收,评价小组将对项目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评分,并要求小组提交所有的项目过程材料(包括方案和排障日志)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中指导,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回答和解释学生提出的疑问,从而让学生学习到该教学项目所应该掌握的部分知识内容。教学项目验收标准:1、必须在正确配置两个串口的基本参数,如果没有对应设备,应掌握用虚拟串口来实现。2、必须保障串口可以发送与接收数据。3、必须排除串口是否被占用。4、在程序必须给出适当的注释或错误处理。5、分别给出一组数据进行测试。6、用口监视程序验证所接收到字符为发送串口所发送。RFID技术及应用课程强调实践技能的考核,通过引入企业考核标准,建立项目实施过程考核与项目成果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具体如表7所示:表7RFID系统开发与应用考核表考核项目素质考核项目建设方案等资料评价项目实施过程考核项目成果评价评分比例10204030实施方法由评价小组根据各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情况综合考评由评价小组根据各小组制定的各项项目建设方案及项目实施的过程材料的合理性和完整性进行综合考评由指导老师根据各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情况、操作测试、答辩情况进行评分由评价小组根据各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测试与验收的达标情况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工作认真,无缺课,迟到次数不超过2次(扣0.5分/次),遵守工作纪律和工作规范、能与小组成员团结合作(810分)项目建设方案合理可行,方案方案书写有条理,内容完整(1012分)、项目实施的过程材料的合理和完整(68分)操作熟练,符合规范(1620分)在指定的选题中选取一道操作题,在指定的时间内,对题目进行分析并进行配置操作。能较熟练地按要求进行配置操作,并能流利地回答问题(1620分)项目按时完成,能达到用户需求和验收标准(1620分),能按要求熟练地进行测试(810分)工作较认真,迟到次数不超过4次(扣0.5分/次),缺课次数不超过2次(扣1分/次),工作态度较端正,小组成员合作较好(67分)项目建设方案较合理可行,方案方案书写较有条理,内容较完整(79分)、项目实施的过程材料的基本合理、较完整(46分)操作较熟练,基本符合规范(1215分)在指定的选题中选取一道操作题,在指定的时间内,对题目进行分析并进行配置操作。基本能按要求进行配置操作,并基本能正确回答问题(1215分)项目大部分能按时完成,基本能达到用户需求和验收标准(1215分),能按要求较熟练地进行测试(67分)迟到一次扣0.5分,缺课一次扣1分,上课做与本课程无关的内容一次扣1分。态度不端正,两次以上屡教不改的,或缺课超过1/3课时,此项目不给分。项目建设方案不合理,无可行性,方案方案书写杂乱无条理(16分)、项目实施的过程材料的不完整(13分),无项目方案(0分),无项目实施过程材料(0分)操作不大熟练,有的不符合操作规范(611分),操作不大熟练,大部分不符合操作规范(15分),不会操作(0分),在指定的选题中选取一道操作题,在指定的时间内,基本能按进行一些配置操作,对提出的问题能做一些回答(611分),配置操作只能完成小部分,回答问题不正确(15分),无法操作,回答不出问题(0分)项目有小部分未完成,未能很好地能达到用户需求和验收标准(614分),项目大部分未完成(15分),项目未完成(0分),基本能按要求进行测试(15分),不知如何测试(0分)备注(2)教学方法改革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等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校企合作专兼职教师共同结对子开发教学项目,完成教学及技能指导。教学安排上,以专任教师为主导;教学执行上,任务明确。兼职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