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唐后期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67998494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唐后期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国古代史:唐后期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国古代史:唐后期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朝(下)唐朝(下)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一)晚唐初唐(骆宾王)、盛唐、中唐初唐(骆宾王)、盛唐、中唐晚唐(安史之乱)晚唐(安史之乱) (二)危机(二)危机(三)改革(三)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二)危机(二)危机1 1、均田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化)、均田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化)贵族贵族 缙绅缙绅地主(玄宗、卢从愿、多田翁)地主(玄宗、卢从愿、多田翁)军功贵族(郭子仪)军功贵族(郭子仪)富商大贾(地租)富商大贾(地租)编户齐民编户齐民流民流民佃户佃户国家摊逃国家摊逃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二)危机(二)危机2 2、均田制的破坏导致的社会问题、均田制的破坏导致的社会问题第一,租庸调制的破坏。第一,租庸调制的破坏。 第二,府兵制的破坏与募兵制的兴起。第二,府兵制的破坏与募兵制的兴起。第三,唐后期庄园经济的兴起。第三,唐后期庄园经济的兴起。 结果: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结果: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减少。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府兵制的破坏与募兵制的兴起府兵制的破坏与募兵制的兴起 “府兵之法浸(府兵之法浸(jn)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宰相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宰相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张说乃请一切募士宿卫”。 新唐书新唐书京师:长从宿卫京师:长从宿卫彍(彍(gu迅疾)骑)骑地方:长从兵地方:长从兵 (长征健儿)(长征健儿)唐水晶坠金字铁刀募兵制带来的问题募兵制带来的问题军费激增、战斗力下降、将帅专权军费激增、战斗力下降、将帅专权“当唐盛时,天下户口八百余万,而府兵四当唐盛时,天下户口八百余万,而府兵四十万,皆自食其力,不赋于民,凡民之赋,十万,皆自食其力,不赋于民,凡民之赋,租、调以奉公上者,二十分之十几,其一为租、调以奉公上者,二十分之十几,其一为兵,是以国富民裕,亦不失其兵强也。均田兵,是以国富民裕,亦不失其兵强也。均田既坏,府兵亦废,而唐有养兵之苦。既坏,府兵亦废,而唐有养兵之苦。” ” 宋宋 朱礼朱礼汉唐事笺后汉唐事笺后史 料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二)危机(二)危机3 3、唐后期的庄园经济、唐后期的庄园经济 庄园、庄宅、庄田、田园、别业、别墅庄园、庄宅、庄田、田园、别业、别墅 在这些相对独立的有限区域内,以土地所有在这些相对独立的有限区域内,以土地所有者的房舍为中心,内部构成契约式生产关系,庄者的房舍为中心,内部构成契约式生产关系,庄课多少要听从于主人的安排。课多少要听从于主人的安排。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三)改革(三)改革1 1、税制的变革、税制的变革 盐法盐法 常平法常平法 两税法两税法 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盐法(肃宗)盐法(肃宗)1 1、第五琦、第五琦榷盐法榷盐法官收官销官收官销盐院盐院 、亭户、政府专卖(亭户、政府专卖(1010文文110110文)文) 2 2、刘宴、刘宴榷盐法榷盐法官收商销官收商销盐院盐院 、亭户、盐商、亭户、盐商改革效果:代宗大历末年,收入比初行盐法时提高改革效果:代宗大历末年,收入比初行盐法时提高6060倍。倍。常平法(肃宗)常平法(肃宗)刘宴刘宴巡院(雨雪、丰歉)巡院(雨雪、丰歉)籴(买籴(买didi)粜)粜( (卖卖tiaotiao) ) 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 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两税法(德宗、杨炎、两税法(德宗、杨炎、780780)1 1、改革原因、改革原因2 2、改革内容、改革内容3 3、改革意义、改革意义 4 4、改革影响、改革影响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1 1、改革原因、改革原因 第一,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国家第一,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国家控制的人口数减少(丁男),租控制的人口数减少(丁男),租庸调制无法实施,影响财政收入。庸调制无法实施,影响财政收入。 第二,对西北、西南以及国内各第二,对西北、西南以及国内各地的平叛战争,需要财政收入的地的平叛战争,需要财政收入的增加维持。增加维持。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2 2、改革内容、改革内容 第一,以大历十四年(第一,以大历十四年(779779)全国税收)全国税收总额作为新税征收的标准,分摊于各总额作为新税征收的标准,分摊于各州,以后则按照州,以后则按照“量出制入量出制入”为原则,为原则,根据财政支出制定总税额,以后历朝根据财政支出制定总税额,以后历朝遵循。遵循。 第二,废除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主要第二,废除租庸调及一切杂税,主要征收户税(户等)和地税(义仓税)。征收户税(户等)和地税(义仓税)。 第三,依照丁和财产的多少,包括田第三,依照丁和财产的多少,包括田亩和杂赀的多少定户等,户税按照户亩和杂赀的多少定户等,户税按照户等征收,地税按照田亩纳粮。等征收,地税按照田亩纳粮。 第四,无固定居所的行商,由征收其第四,无固定居所的行商,由征收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为税。收入的三十分之一为税。 第五,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第五,两税法分夏秋两次征收,夏税收麦,限六月(收麦,限六月(813813)缴纳完毕。秋税)缴纳完毕。秋税收稻,限十一月(收稻,限十一月(1919)缴纳完毕。)缴纳完毕。两税法得名原因两税法得名原因3 3、改革意义(人丁、改革意义(人丁土地与财产土地与财产 ) 第一,缓解贫富不均的现象。第一,缓解贫富不均的现象。 第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扩大赋税承第二,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扩大赋税承担面。担面。 第三,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削弱。第三,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控制削弱。 均田制,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基均田制,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基本措施是按人头征收,人和土地的关系本措施是按人头征收,人和土地的关系紧密结合。紧密结合。 两税法,则按照资产征税,对人丁束两税法,则按照资产征税,对人丁束缚减弱。缚减弱。 第四,土地兼并不再受任何限制,土地第四,土地兼并不再受任何限制,土地集中趋势更加严重。集中趋势更加严重。 第五,国家调整了财政分配情况。地方第五,国家调整了财政分配情况。地方留存一部分(地税留存一部分(地税义仓),地方州义仓),地方州郡长官对地方财政权的支配能力增强,郡长官对地方财政权的支配能力增强,藩镇割据有了经济基础。藩镇割据有了经济基础。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三)改革(三)改革2 2、唐朝中枢体制的演变、唐朝中枢体制的演变唐初:学士为顾问唐初:学士为顾问武则天:北门学士(修撰、参议)武则天:北门学士(修撰、参议)玄宗:翰林学士院(拟诏)玄宗:翰林学士院(拟诏)德宗:内相(学士陆贽)德宗:内相(学士陆贽)宪宗:改革翰林院,设翰林承旨(翰长),宪宗:改革翰林院,设翰林承旨(翰长),称内制(中书舍人外制)。称内制(中书舍人外制)。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一、晚唐时期的危机与改革(三)改革(三)改革2 2、唐朝中枢体制的演变、唐朝中枢体制的演变宪宗:宪宗:枢密使(宦官)枢密使(宦官)宣宗:枢密院、帖黄宣宗:枢密院、帖黄 影响:影响: 翰林院拟定诏书,枢密院传达外朝官执翰林院拟定诏书,枢密院传达外朝官执行,外朝宰相权力下降。行,外朝宰相权力下降。二、安史之乱(二、安史之乱(755763)(一)背景(一)背景1 1、朝廷内部的政治纷争、朝廷内部的政治纷争 唐玄宗、武惠妃、寿王李瑁唐玄宗、武惠妃、寿王李瑁 (momo) 杨玉环杨玉环 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杨钊)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杨钊)行次成皋(行次成皋(gogo)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有隋政昏虐,群雄已交争。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先圣按剑起,叱咤风云生。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饮马河洛竭,作气嵩华惊。克敌睿图就,擒俘帝道亨。克敌睿图就,擒俘帝道亨。顾惭嗣宝历,恭承天下平。顾惭嗣宝历,恭承天下平。幸过翦鲸(幸过翦鲸(jng)地,感慕神且英)地,感慕神且英。 李隆基李隆基唐玄宗年号:先天、开元、天宝唐玄宗年号:先天、开元、天宝杨贵妃像杨贵妃像 古代画像古代画像汉皇重色思倾国,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资料资料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与与“从此君王不早朝从此君王不早朝” 古代君王理政的主要方式:古代君王理政的主要方式:第一,上朝。第一,上朝。 早朝,就某问题公开议政。早朝,就某问题公开议政。 午朝,早朝的辅助,只是重要人物参与。午朝,早朝的辅助,只是重要人物参与。第二,批答奏章。第二,批答奏章。多由宰相草拟意见,皇帝大多采纳,例行公事。多由宰相草拟意见,皇帝大多采纳,例行公事。李林甫与李林甫与“口蜜腹剑口蜜腹剑” “ “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口有蜜,腹有剑剑。” 宋宋司马光司马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唐玄宗唐玄宗天宝元年天宝元年二、安史之乱(二、安史之乱(755763)(一)背景(一)背景2 2、地方藩镇势力开始膨胀、地方藩镇势力开始膨胀第一,设兵镇。(九节度使第一,设兵镇。(九节度使/ /一经略使)一经略使) 第二,募兵制兴起。(兵将合一)第二,募兵制兴起。(兵将合一) 第三,军事布防政策。(内轻外重第三,军事布防政策。(内轻外重10501050)第四、重用蕃将。第四、重用蕃将。 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天宝十节度使分布图边镇兵:边镇兵:49万万中央军:中央军:9万万安禄山兼平卢、范阳、安禄山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兵力过河东三镇,兵力过18万万姓名姓名民族民族担任或曾担任职务担任或曾担任职务安禄山安禄山粟特突厥混血粟特突厥混血平卢节度使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哥舒翰哥舒翰突厥于阗(突厥于阗(tin)混血混血河西节度使河西节度使陇右节度使陇右节度使高仙芝高仙芝高丽高丽安西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安思顺安思顺突厥突厥朔方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西节度使河西节度使二、安史之乱(二、安史之乱(755763)2 2、经过(三个阶段)、经过(三个阶段)第一,(玄宗)天宝十四年第一,(玄宗)天宝十四年天宝十天宝十五年:一边倒阶段。五年:一边倒阶段。第二,(肃宗)至德元年第二,(肃宗)至德元年上元元年:上元元年:长期相持阶段。长期相持阶段。第三,(代宗)上元二年第三,(代宗)上元二年宝应元年:宝应元年:唐军取得胜利。唐军取得胜利。二、安史之乱(二、安史之乱(755763)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天宝十四年天宝十四年天宝十五年:一边倒天宝十五年:一边倒安禄山、史思明安禄山、史思明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潼关)、杨国忠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潼关)、杨国忠范阳范阳 (北京)(北京)洛阳洛阳潼关潼关长安长安 马嵬(马嵬(weiwei)坡之变(太子策划说、李辅国)坡之变(太子策划说、李辅国) 玄宗玄宗四川四川太子(肃宗)太子(肃宗)甘肃甘肃二、安史之乱(二、安史之乱(755763)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肃宗)至德元年(肃宗)至德元年上元元年:长期相持上元元年:长期相持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归义王)、史朝义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归义王)、史朝义郭子仪、李光弼、鲁炅郭子仪、李光弼、鲁炅、张巡、许远、鱼朝恩张巡、许远、鱼朝恩唐军收复长安、洛阳(损失惨重唐军收复长安、洛阳(损失惨重/ /二次失守)。二次失守)。鲁炅(鲁炅(jing)守南阳(河南邓县)、襄阳。)守南阳(河南邓县)、襄阳。张巡、许远守睢(张巡、许远守睢(suisui)阳城)阳城。九节度使讨伐安庆绪,溃败。九节度使讨伐安庆绪,溃败。 二、安史之乱(二、安史之乱(755763)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代宗)上元二年(代宗)上元二年宝应元年:唐军取得宝应元年:唐军取得胜利胜利玄宗玄宗肃宗(张皇后、李辅国)肃宗(张皇后、李辅国)代宗代宗 仆固怀恩仆固怀恩 史思明、史朝义(自杀)史思明、史朝义(自杀)二、安史之乱(二、安史之乱(755763)3 3、影响、影响(1 1)经济影响。(北方)经济影响。(北方/ /南方)南方)(2 2)政治影响。)政治影响。第一,地方藩镇处于独立于半独立状态。第一,地方藩镇处于独立于半独立状态。第二,地方行政机构被迫改组。第二,地方行政机构被迫改组。第三,文官地位下降,武将地位上升。第三,文官地位下降,武将地位上升。 第四,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第四,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 藩镇割据的产生:藩镇割据的产生:“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三、藩镇割据三、藩镇割据(一)唐代藩镇类型:(一)唐代藩镇类型: 第一,叛镇。成德、魏博、卢龙三镇,时第一,叛镇。成德、魏博、卢龙三镇,时称河朔三镇。称河朔三镇。 第二,东南藩镇。第二,东南藩镇。 第二,中原型藩镇。第二,中原型藩镇。 第三,边疆型藩镇。第三,边疆型藩镇。 中间状态。与中央存在摩擦,但未达到割中间状态。与中央存在摩擦,但未达到割据的程度据的程度中原防遏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边疆御边型中央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中央直接控制,为唐后期立国之根本东南财赋型东南财赋型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虽名藩臣,羁縻而已虽名藩臣,羁縻而已 ” ”河朔型河朔型卢龙、成德、魏博卢龙、成德、魏博三、藩镇割据三、藩镇割据(二)唐代藩镇之乱(安史之乱后)(二)唐代藩镇之乱(安史之乱后)1、四镇之乱、四镇之乱德宗德宗 、李宝臣、李惟岳、李宝臣、李惟岳 成德、魏博、淄青、山南东道(治襄阳)成德、魏博、淄青、山南东道(治襄阳)泾原镇兵哗变泾原镇兵哗变奉天(陕西乾县奉天(陕西乾县)、李怀光、梁州(陕西汉中)李怀光、梁州(陕西汉中) 李晟(李晟(shng) 、收复长安、收复长安德宗态度:裁抑转为姑息德宗态度:裁抑转为姑息 三、藩镇割据三、藩镇割据(二)唐代藩镇之乱(安史之乱后)(二)唐代藩镇之乱(安史之乱后)1、四镇之乱、四镇之乱德宗德宗 、李宝臣、李惟岳、李宝臣、李惟岳 成德、魏博、淄青、山南东道(治襄阳)成德、魏博、淄青、山南东道(治襄阳)泾原镇兵哗变泾原镇兵哗变奉天(陕西乾县奉天(陕西乾县)、李怀光、梁州(陕西汉中)李怀光、梁州(陕西汉中) 李晟(李晟(shng) 、收复长安、收复长安德宗态度:裁抑转为姑息德宗态度:裁抑转为姑息 三、藩镇割据三、藩镇割据(二)唐代藩镇之乱(安史之乱后)(二)唐代藩镇之乱(安史之乱后)2 2、淮西之乱、淮西之乱宪宗宪宗 、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吴元济吴元济李愬(李愬(ss李晟李晟子)、裴度)、裴度 元和中兴(宪宗被杀)元和中兴(宪宗被杀)四、宦官专权四、宦官专权1 1、南衙与北司之争、南衙与北司之争 2 2、二王八司马之变、二王八司马之变3 3、甘露之变、甘露之变南衙与北司之争南衙与北司之争 第一,掌握禁军。肃宗用李辅国典禁军。德宗设护第一,掌握禁军。肃宗用李辅国典禁军。德宗设护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由宦官充任,统领禁军,宦军中尉二人,中护军二人,由宦官充任,统领禁军,宦官掌典禁军成为定制。官掌典禁军成为定制。唐代宦官为祸最烈,掌握废立皇帝。宦官专权的原因(制度原因):宦官专权的原因(制度原因):玄宗玄宗肃宗肃宗代宗代宗德宗德宗顺宗顺宗宪宗宪宗穆宗穆宗敬宗敬宗文宗文宗武武宗宗宣宗宣宗懿宗懿宗僖宗僖宗昭宗昭宗哀帝(禅于朱温)哀帝(禅于朱温) 第二,参与军国要政。代宗以后,以宦官二人充内第二,参与军国要政。代宗以后,以宦官二人充内枢密使,掌管机密,承宣诏旨;宦官权势日重,任免将枢密使,掌管机密,承宣诏旨;宦官权势日重,任免将相,产生南衙北司之争。相,产生南衙北司之争。四、宦官专权四、宦官专权2 2、二王八司马之变(永贞革新)、二王八司马之变(永贞革新)顺宗(顺宗(200200被杀)、王叔文、王伾(被杀)、王叔文、王伾(pp)柳宗元、刘禹锡柳宗元、刘禹锡 第一,割断宦官与外朝联系,取消第一,割断宦官与外朝联系,取消“宫宫市市”,停止地方节度使的进奉。,停止地方节度使的进奉。 第二,抑制宦官军权,任命朝官担任行军第二,抑制宦官军权,任命朝官担任行军司马。司马。 第三,对藩镇进行限制,选拔老将,尽可第三,对藩镇进行限制,选拔老将,尽可能地收回财政权。能地收回财政权。 俱文珍(宦官)、宪宗俱文珍(宦官)、宪宗四、宦官专权四、宦官专权 3 3、甘露之变甘露之变 文宗、李训、郑注、王守澄、韩约、仇士良文宗、李训、郑注、王守澄、韩约、仇士良 “文宗时,诏以李白之歌诗,裴旻(文宗时,诏以李白之歌诗,裴旻(mnmn)之剑舞,张旭之草书为三绝之剑舞,张旭之草书为三绝”。 新唐书新唐书李白传李白传) 五、朋党之争五、朋党之争1 1、 两党主要人物两党主要人物 牛党牛党牛僧孺、李宗闵牛僧孺、李宗闵 李党李党李德裕(父李吉甫)李德裕(父李吉甫)2 2、时间:宪宗、时间:宪宗宣宗(宣宗(4040多年)多年) 文宗:文宗:“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五、朋党之争五、朋党之争3 3、两党争论的问题、两党争论的问题第一,对待藩镇问题。第一,对待藩镇问题。李党:坚决打压平定,维护李唐政权一统性。李党:坚决打压平定,维护李唐政权一统性。牛党:反对,并不是藩镇的代表,是因为朝廷牛党:反对,并不是藩镇的代表,是因为朝廷没有可行的办法,提倡其他形式。没有可行的办法,提倡其他形式。第二:科举制。第二:科举制。李党,多出身显贵门第,反对科举制。李党,多出身显贵门第,反对科举制。牛党,势力多来源于地方,提倡科举制。牛党,势力多来源于地方,提倡科举制。六、唐末农民运动六、唐末农民运动1 1、浙东起义(裘甫)(、浙东起义(裘甫)(859859年)年)2 2、庞勋起义(、庞勋起义(868868年)年)3 3、王仙芝、黄巢起义(、王仙芝、黄巢起义(875875年年884884年)年) 不第后赋菊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黄巢黄巢军流动作战示意图黄巢军流动作战示意图881881年年1 1月,起义军攻占月,起义军攻占潼关,进入长安,黄巢潼关,进入长安,黄巢即皇帝位,国号即皇帝位,国号“大大齐齐”,年号,年号“金统金统”。六、唐末农民运动六、唐末农民运动七、隋唐史研究的代表学者、机构与七、隋唐史研究的代表学者、机构与推荐阅读书目推荐阅读书目(一)学者(一)学者 1、陈寅恪、陈寅恪18901969 2、吕思勉、吕思勉18841957 3、唐长孺、唐长孺19111994 4、史念海、史念海19122001 5、严耕望、严耕望19161996七、隋唐史研究的代表学者、机构与七、隋唐史研究的代表学者、机构与推荐阅读书目推荐阅读书目(二)机构(二)机构 1、北京大学(吴宗国、荣新江)、北京大学(吴宗国、荣新江) 2、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黄永年)、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黄永年) 3、武汉大学(唐长孺)、武汉大学(唐长孺) 4、兰州大学(敦煌学)、兰州大学(敦煌学) 5、清华大学(张国刚)、清华大学(张国刚) 6、厦门大学(隋唐经济史)、厦门大学(隋唐经济史) 七、隋唐史研究的代表学者、机构与七、隋唐史研究的代表学者、机构与推荐阅读书目推荐阅读书目(三)推荐阅读书目(三)推荐阅读书目 1 1、剑桥中国隋唐史剑桥中国隋唐史,较为清晰地揭示,较为清晰地揭示了隋唐时期政治历史的基本特点,及其在了隋唐时期政治历史的基本特点,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2 2、陈寅恪:、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对,对隋唐政治制度渊源有深入研究。隋唐政治制度渊源有深入研究。 3 3、荣新江:、荣新江: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是,是研究这一时期中西交通、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这一时期中西交通、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成果。前沿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