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与知识管理期末考试宋富美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7769448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教学与知识管理期末考试宋富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网络教学与知识管理期末考试宋富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网络教学与知识管理期末考试宋富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问答题一、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可以通 过哪几种方式来完成?(请举例说明)网络教学过程中, 教学互动方式主要包括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和学生与资源之间的互 动。师生互动的方式具体可以包括发布作业、点评作业、问卷调查、问题解答、论坛交流、 Email 交流几种。教学过程中,虽然细节的考虑不可或缺,但教师更为关注的应该是整个教 学设计的框架结构和问题的开放性, 应该尽力营造一个开放的、 宽容的学习交流环境, 鼓励 学生进行互动。 师生互动过程中, 教师的角色不是教学信息资源的垄断者、 知识的传授者和 教学过程的主宰者, 更多的是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导航者、 学生发展认知能力的帮助者、 学 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学资源的合作开发者。(1)加强对网络课堂学习过程的控制,以免偏离学习目标。当学生在应用网络时, 由于信息太多, 不容易进入学习角色, 容易被网页繁多的内容所 干扰。网络中过多的信息大大超过了师生可接受的程度。 为了防止学生会被其他信息转移学 习的注意力,要加强对网络课堂学习过程的控制。(2)加强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搜集、处理、整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设计、制作专 题网页学生浏览网页、 练习作业、 通过网络交流意见等, 都必须较熟练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 操作的技术, 所以教师的信息素养制约着网络教学的发展而且要求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 色,根据教学内容寻找网络教学的切入点, 让实践活动既轻松活泼又卓有成效。 通过了解学 生对网络自主、 互动学习的意见和要求, 了解教师对组织网络教学的体会、 经验, 为了减少 网络环境对教学的负面影响,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者利用网络来进行交流互 动的技能, 需从多方面进行改善,既要重视师生与计算机交互,也要重视学生与教师、 学生 与学生的交互。 在自主探索与网上协作环节中注重师生传统的语言和情感交流, 才能极大地 促进了课程教学中师生多维互动。(3)改变教学模式,重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和互动性 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培养也是教师培训的一项内容。 首先对信息技术本身进行培训, 提高 操作技能另外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信息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养 成。以安全科技概论 课程为例, 我们采取的是以下的互动教学方法,提高与学生在网络 环境下的互动教学。利用多媒体的演示系统帮助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就事故原因进行讨论, 制定预防措施。 随时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 通过调查问卷、 答疑讨论、 邮箱答疑等方式, 重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让学生分析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 减少网络 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 适量布置作业及时批改, 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定期 发布在线测试, 了解学生学习的进度,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坚持写教学笔记,教师们共同对 网络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和总结。二、为什么说“网络教育过程也是教师不断掌握新知识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有什么新的要求?1. 因为网络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 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由计算机 或计算机网络代替, 相反教师在这种模式下的重要性更大了, 计算机只是一种信息加工和呈 现的工具, 教师唯一选择是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 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教 学组织是单个教师所不能完成的, 需要教师的群体协作。 所以说网络教育过程也是教师不断 掌握新知识的过程。2.网络教育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1)网络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角色的改变是从“师道尊严” ,转变为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生生人际关 系环境。教师的教从“传导、解惑” ,转变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与同学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的方法与途径。 让同学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掌握知识;在探究中发展能力,还学习的主 动权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网络教学中教师与教学资源的关系在发生变化, 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 他的主要工 作不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 教师要通过他和他人合作开发的网络软件、 设计的网络版课 程等等, 让学生去充分利用国际信息网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去参与学习。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 系上,教师在知识教学方面从传统教学的传道、授业,即信息直接提供者的位置上退下来, 他与学生的关系转变为组织者、 指导者、 研究者等等。教师所组织、设置的网络教学环境更 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他们的指导, 使学生善于建构自 己的学习活动, 使学习活动得以不断改进, 如选择自己的学习活动, 使学习活动得以不断改 进,如选择自己的学习项目, 设定自己的学习步骤; 他对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和 反思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适时的监控、 纠正。 以上种种教师职能的变化, 对教师提出了 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教学内容, 更要熟悉学生, 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很多学 生喜欢网络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隐秘性很强, 没有与老师面对面的紧张感, 这就需要 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氛围, 吸引住 学生。 同时,教师还承担着在线专职信息查询顾问的角色, 这一角色要求教师自身不仅要掌 握多媒体技术以及与此相关的网络通讯技术, 学会在网上查找信息, 能够设计开发先进的教 学资源,还要将它们融于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最佳的学习环境。此外,教师还 必须帮助学生学会怎样获取信息资源,从哪里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2)网络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网络学习者, 取决于一系列因素, 包括学会学习的技巧、 网上交往能 力、参与学习活动、遵守礼仪、掌握计算机文化等。 学会学习与课堂教学环境下相比, 网络学习中学生的最大的不同是具有很大的自主性, 他可以选 择何时、 何地、以何种方式来学习。 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学生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伴随着这种自主性的是责任感, 学生必须具有动机和自律来完成学习, 学会一些基本的学习 技巧,例如时间的安排、目标的制定、进行自我评价等。还有如何有效地使用软件,进行网 络搜索,利用通讯方式如电子邮件、 公告板等。一些网络课程中讲到了这些软件的使用,但 大多数课程中,需要学生自己学会掌握。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基本的写作和通讯技巧也是进行网络学习的学生必需具备的,尤其是在小组交互学习 中。要在网络学习中成功的学生必须善于学会学习。 当今世界教育的最大难题是信息变化太 快,大多数学科领域有大量的新观点、 新思路、新方法,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方式经常变化, 网络教学的性质也经常变化。学生必须善于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来适应这些变化。 网上交往能力网络学习不仅仅是人机对话,而且是人与人之间跨时空的对话与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学习,尤其是参与协作式学习, 交往的能力与技巧是很重要的。网络学习中的人际环境与实际的人际交往的环境不一样,需要新的交往技巧和行为方式。 参与能力网络学习应该以大家互相认识来开始,通常是要求学生在讨论平台上张贴自己的背景介绍。另一种方式是要求学生讨论对本门课程的期望和目标。要求学生学会成组地参与讨论一个基本问题,或对一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网上礼仪在网上与他人交往需要一些特别的通讯方式一一可被称作网络礼仪。学生要理解这些礼仪,使他们能全心专注于交流。适应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计算机文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必须掌握计算机文化与操作使用以便在学习中有效学习。三、简述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的几个过程及其网络教学资源评价的几个原则?1. 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既要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的指导下进行, 又要结合软件工程的思想基础, 从而提高网络资源的开发效率和质量, 避免不 必要的重复劳动和浪费。 因此, 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合理的 设计, 以及详细分工和加强协作。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初步分析、设计规划、 具体 制作、测试评价和修改五个阶段。决定了后续工作的开展。 该阶段主要 论证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并根据教学资源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要设计工作主要包括资源的教学设计和软(1)初步分析 初步分析阶段是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进行教学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分析和学习者的需求分析, 对所要开发的网络资源功能进行定位。(2)设计规划 在完成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并确定了选题后, 求等进行设计规划,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脚本的编写。 件的系统设计。(3)具体制作 具体制作阶段就是实际操作阶段, 需要根据制作脚本进行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 程序 编码,并实现与教学支持环境的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网络教学资源。(4)测试评价、修改 初步完成的网络资源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运行、 测试调整, 这是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的 一个重要步骤。2. 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 要根据不同的学科成立各学科的资源评审小组和综合学科小组。 小组成员主要由学科教 学专家、资源用户(教师、学生、家长) 、技术人员、统计人员(对资源评审抽样结果进行 统计)组成;根据评审目标确定资源评价方案, 对评价的依据标准、 方法途径、 实施程序等作出设计 和安排;设计教学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 包括确定评价要素、 建立评价标准、 确立价值取向的原 则及指标加权等;实施评价, 通过编写和发放问卷或调查表,收集评价数据。问卷发放对象不同,内容也 有所不同,应该根据资源建设专家、学科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对象,使网络教学 资源建设与应用结合,进行相应的调查和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包括对资料的评分处理、统计、分析和解释等。(1)全面性与代表性原则 网络教学资源库包含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因此, 在对教学资源库进行评价时,一方 面要根据系统论的观点, 评价指标要尽可能的涵盖资源库的各个方面和层次, 不能以偏概全, 以局部代替整体;另一方面,要依据评价目标,分清主次,考虑评价指标对评价目标的贡献 度及与其他评价指标的关联程度,合理分配评价指标及相应的权重系数。(2)科学性和促进性的原则 教学资源库的评价要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 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在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对象的选择和评价实施过程中,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综合考虑各评价者之间的价值观念, 要始终确立资源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促进资源的建设、 更 新、完善和使用。(3)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中一方面要以现代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成果作指导,要体现教育教学的新思 想、新理念和新观点,具有先进性和导向性, 能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起到指导作用;另 一方面, 评价体系本身应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 尽可能简单, 以便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评价 数据与资料,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使评价过程的实施和评价 数据的处理尽可能采用网络化、电子化、自动化等技术手段,提高评价广泛性、科学性、准 确性和高效性。(4)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资源库的评价中既要有定性评价, 又要定量分析, 即在注重结果评判的同时, 又注重 评价过程, 要有具体的评价指标、技术参数和观测点,要以数据来反应资源建设的质量,这 样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5)以“学”为主的原则 资源库中教学资源的组织应以教学活动为主线,要在教学活动中将资源进行有效关联,技能提升库。 因此, 资源的评要体现学习者对知识的构建过程,最终将资源库变成知识库、 价应以满足学习者的有效学习(知识获取、能力提升、素质培养)程度为根本目标。(6)体现知识管理的原则资源的本质是知识。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管理与使用(知识) 以最恰当的方式传递给最恰当的人, 以便使本质上教学资源库是知识的集合, 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能够将最恰当的资源 支持、 提升用户核心竞赛力。因此, 教学资源库的评价应体现知识管理的技术要求,如资源 入库标准、 资源的管理与组织、 资源的使用与创新、资源的共享与交流、资源的价值标准等 方面。 根据以上原则, 知识管理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评价体系结构由四个层次组成, 最底层 的是教学资源, 可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和国家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库 资源建设规范 等相关文件制定具体的评分指标; 第二层是技术支持, 主要包括最基本的数 据库技术以及在其上的数据挖掘算法和自然语言处理算法; 第三层是知识管理, 主要包括实 现资源中“概念元” 提取和实现 “概念元”之间的关联以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关联等相 关技术; 第四层是使用效果, 主要是指用户使用教学资源库过程中的体验。 这里的用户包括 学生、教师、资源管理者。用者能够利用这些资源获得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 能够创造价值, 能够为用户提供决策四、传统的知识管理与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有何区别与联系(可以从知识管理的组织,知识管理的过程和知识管理的对象等方面加以阐述)知识管理划分为如下四个基本过程: 知识的汲取、 知识的提取、 知识的关联和知识的应 用。其中, 知识的汲取过程实质是知识的获取和储存,这相当于达文波特所说的知识的产生和编码, 知识的提取和关联过程实质是知识的配置, 相当于达文波特所说的知识的协调和传 递,最后一个过程则是知识的应用。(1)传统的知识管理可以使组织的管理正规、集中,但是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这种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实行单独管理,组织的学习与培训等活动与其自身的知识管理系统是相互分离的。没有形成一体化管理,并且知识管理系统往往与组织的交流和创新相脱节。这样的管理模式方便了垂直管理但最终却造成权力的集中,剥夺了基层的“发言权”。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基层化、 集中化。集中式管理,使得其所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广泛,适合于学习所用。这样的方式使得更多的个人得以参与有关组织话题的讨论,充分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较之传统的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加之知识种类比较集中, 是一个自下而上的集中的知识库,使知识管理自下而上成为可能。(2) 传统的知识管理压制了基层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不能完全实现知识共享。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可促进知识共享。强调知识的交流,特别在信息社会,只有建设成学习型组织才能在现代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而知识共享恰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前提。知识的交流与创新都离不开知识的互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使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广泛,适合于学习用,可以为组织的动态知识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平台,将动态知识和静态知识结合起来进行有效管理。(3) 都重视技术的应用,但传统的知识管理忽视隐性知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数量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加,加之传统知识管理的集中性,这就必须应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应对组织知识的增长。传统知识管理对现代信息技术产生了很大程度的依赖,这就对组织人员的学习过程增加了技术难度,这样的知识本身就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人与人之间的隐性知识交流则被忽略,隐性知识本身并不能被现代技术记载,这一点更是阻碍了组织内部知识交流。网络环境下知识管理不仅重视显性知识,也重视隐性知识;不仅重视知识创新,也重视知识利用。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能够使人们把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的心得、 体会及经验及时记录下,用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经过不断积累、修改、讨论、总结 和整理的过程,有效地聚积起那些本来难以结构化的零散性的隐性知识,使其日益精准、有序和系统,在共享思想的引导下,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4) 在知识管理的分割管理模式下,组织既有的显性知识很容易就得到分类管理,而且层次得当,易于查找。 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而且知识之间的相关性也日益提高,传统的知识管理模式只能涉及本组织内部的知识,与其相关的知识则很难涉及。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查找知识方便快捷。现代信息社会中,熟悉外部知识的变化就可以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 因此在众多纷繁的知识当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显得相当重要。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的是显性知识,是承载知识的实物,如文档、邮件、报告等。它通常表现为某种或某几种媒体,如文字、符号、声音、视频等。这些媒体既可以存储于纸 张等传统介质上,也可以存储在光盘、 磁盘等可以被计算机处理的介质中。对显性知识的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显性知识管理可以极大地提高知识传递和复用的效率, 但在效力和质量方面往往并不尽如人意。人与人之间的点对点交流虽然在效率上不太划算, 但其效果往往更好。所以,在知识管理中,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点对点交流还是必不可少的。 在某些情况下,这也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一种重要策略,即“人格化策略”。显性知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组织中的显性知识能够得到井然有序的存储,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方便快捷地重新检索到。(5) 传统的知识管理层次多, 对外在知识更新反映缓慢。 传统的知识管理多是垂直的 管理体系,这在静态知识较多、更新缓慢的情况下,确实使得知识的管理条理、规范,即使在知识稍显增加,由于应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组织也能够及时地对知识更新做出反应, 于 是人们就忽略了管理体系的问题。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是在集中管理下,促进各层次之间以及各层次内部的知识交流,使组织内部相对分散的资料知识汇集在一起,实现集中管理和建设。从知识管理的目标看,知识管理是为了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以及知识应用。无论是 对显性知识的编码、 保存,提供给人们检索和使用,还是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促进隐性 知识的传播和使用, 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即实现充分知识共享基础上的知识创新, 并最终使 知识得以应用,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管理与传统的知识管理相结合, 可互为补充,协同管理,共同完成组织的有效知识管理。1. 知识管理的组织所谓知识组织, 就是综合应用信息管理科学、 人工智能、 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先进 理论与技术, 基于知识和知识检索, 融合知识处理和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多种方法与技术, 充 分表达和优化用户需求, 能高效存取所有媒体类型的知识源, 并能准确精选用户需要的结果。2. 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科学管理,它包括文献信息知识的显性知识管理和管理工作者潜在的 隐性知识的管理。 帮助科技工作者获取最新科技信息, 直接参与科技研究, 促进知识传播与 交流来实现知识创新。知识管理主要体现三个功能:一是对显性知识的序化,建立知识库; 二是对隐性知识的挖掘, 要充分调动文献资源管理者的知识、 智慧和创新能力, 培养知识型 馆员, 建立人才库; 三是用知识管理思想指导图书馆服务, 充分体现服务的价值和知识的价 值,走知识服务之路。网络环境下知识管理不仅重视显性知识, 也重视隐性知识; 不仅重视知识创新, 也重视知识 利用。它关注知识是如何在一个社会组织与机构中运作发挥作用的。 而知识组织是数字图书 馆管理的基础内容, 虽然也对隐性知识感兴趣, 但它主要关注的是显性知识是如何采集、 整 序、储存、加工、交流、接受的。也就是说, 知识组织所重视的知识是可以编码的、 外显的、 公共领域的、理论性的知识;知识管理所看重的却是动态的、难以编码的、内隐的、个人领 域的、实务性的知识,是与企业营运目标与管理目标紧密相关的“ Know-how ”。因此,知识 管理的精髓在于如何把存在于员工大脑中的内隐性、经验性、未编码性的知识加以外显化, 以便分享、 管理, 成为组织的智慧资本。 如果把知识管理的知识流程分为生产、 收集、整理、 储存、组织、传递、利用、分享至创新 (再利用 )一连串知识活动的话,那么,数字图书馆的 知识组织偏重在知识的收集、储存、重组阶段,而知识管理则更重视知识在生产、传递、利 用、分享与创新的阶段。从知识管理的目标看, 知识管理是为了实现知识共享、 知识创新以及知识应用。 无论是对显 性知识的编码、 保存,提供给人们检索和使用,还是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促进隐性知识 的传播和使用, 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即实现充分知识共享基础上的知识创新, 并最终使知识 得以应用,创造出有价值的成果。而以知识单元为基础的组织方式是经过精心评价、筛选、 提取和测试之后获得3. 知识管理的对象五、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您觉得理想的网络教学是怎样 的?网络教学是否优于传统教学? (先阐明自己的观点, 然后论证。 例如: (一)我觉得理想的网络教学是 -。(可以从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课件内容和资源,在线 交流和答疑,在线作业和考试等方面加以论述) (二)我认为网络学习优于传统教学。主要 有以下几点: 1.-2.-3.-)(一)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觉得理想的网络教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随着现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软硬件水平的提高, 教学资源的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多种多 样。随之出现了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我们需要的是高效的网络教学资源, 要能够将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有层次、有组织、科学地组织起来, 并提供一个易用、快捷的 应用平台,发挥教学资源的长处,让教学资源成为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2. 开发适合于网络教学的资源如媒体素材、题库、网络课件库、网络课程库、案例、文 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3. 网络课程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课程介绍: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形式等。教学内容: 主要是指电子教材和相关的教学资源。 要基于教学大纲建设, 并体现出网络 学习的教学设计思想的互动式多媒体教材。 课程应通过充分的实例和演示等来说明、 解释主 要的课程内容。合理进行教学安排: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等 在线测试:提供包括形成性练习、总结性练习、成绩显示和结果分析等。教学论坛: 提供师生交流的平台, 通过论坛教师可发布信息或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 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也可以到论坛去提问题与教师、同学探讨和交流。教师可定期发布讨 论题,组织学生讨论,达到师生的实时互动。网络资源: 通过搜集整理, 把与课程有关的网上资源站点集中在一起, 并建立超级链接, 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并可共享网上的学习资源。帮助:清晰地呈现课程的系统结构、提供学习指导和学习导航,配套的学习指南等。4. 在网络教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中应特别强调学习者是网络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就网络课程来说, 学习者参与网上讨论的主动性、 对被讨论问题的跟踪参与及所表现出来的解决 问题与分析问题的专业知识能力是评价其网络学习绩效的重要方面。 对网络平台运作情况的 评估也是网络教学质量考核的一部分。(二)我认为网络学习优于传统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1. 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享有充分的灵活性,可以由自己安 排学习进度, 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 解决的学习 者学习时间不一致的问题。2. 网络教学学习内容丰富,有充足的互动式多媒体课程材料。学习者可以通 过网络的超文本链接功能方便地获得大量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其它信息或材料。3. 网络教学可以方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同步或异步交流。 通过电子邮件和网上聊天室, 可以使学生能够很容易地从教师那里获得个别化的 学习指导和帮助, 可以使身处异地的学习者能够共享学习经验和体会, 共同探讨 或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培养学习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进 他们协作互助的能力。(1)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教育信息的共享; 学习不受时空限制; 多媒体多感官刺激效果好; 便于合作、协商、求助; 学会自主学习,加大学生的参与度。(2)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同步和异步教学; 课程的素材更易于更新,易于被学习者接受和使用; 课程大纲、 教学进度、教学讲义放在网上可供学生随时参考, 并可以明确 告知学生学习目标; 通过网络进行答疑和讨论,增强课程的交互性; 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化辅导; 积累课程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六、美国远程教育著名专家迈克尔穆尔指出:“人们通常把远程教育当成技术来看待,其实不然,技术只是远程教育 的驱动力而已。 远程教育本身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教与学的范式, 是有关教师和学生, 学生和学生之间一种新的关系, 有些人是没有机会受教育的, 而远程教育却能把这种机会向 更多人开放” 。目前美国许多结构开始提供 E-learning 的服务,穆尔针对其中出现的不良现 象和苗头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忠告: “远程教育从 19 世纪诞生开始, 它的使命就是减少教育不 公平现象, 为那些不能接受常规教育的人提供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 但目前这个使命在新 出现的提供者那里好像变了, 远程教育成了一种奢侈品, 只要消费者具备购买力就可以买到。 在网络时代,远程教育很可能会拉大知识拥有者和匮乏者之间的鸿沟。 ”(1)如何理解“技术只是远程教育的驱动力而已,远程教育本身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教与学 的范式,是有关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一种新的关系”?(2)如何理解“远程教育成了一种奢侈品,只要消费者具备购买力就可以买到”?(3)迈克尔穆尔教授的观点对您有何启发?( 1)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和实施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多媒体教学资源研发、 教学平台开发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和支撑, 远程教育发展的驱动力之 一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固然重要, 但仅靠技术进步支撑现代远程教 育却是不可能的, 教育归根到底是人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教育作为社 会的一个子系统, 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其他子系统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 现代远程教育同样 离不开其它子系统的支持。教育面对的是学习者 “整个人” 的发展, 而不仅仅是某类知识和某种技能的提高。 教育 过程中, 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对学习效果来说非常重要, 在某种程度上, 对学习者的关爱 和帮助要通过某种技术手段来达成, 现代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更要借助于一定的技 术手段来实现, 对技术的依赖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但仅有现代的技术手段并 不代表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就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在这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师的形象、 态度、理解和信任。英国开放大学教授大卫西沃特在谈及教学资源对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时曾说到: “课程材料是远程教育的主要产品, 归根结底, 正是课程材料标志着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系 统之间的明显差异。 ”教学资源建设对现代远程教育来说至关重要,网络课程、网络课件、 音视频资源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至关重要, 教学资源短缺和质量问题已是制约当前我国现代 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 大力发展现代技术媒介的教学资源本无可厚非, 但是舍弃相对来 说发展程度较好的传统教学资源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却十分有害。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 技术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除去技术这条线 外,还有许多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远程教育本身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教与学的范式, 是有关教师和学生, 学生和学生之间一 种新的关系。 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 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 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 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 现代远程教 育则是指通过音频、 视频 (直播或录像) 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 送到校园外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程度, 对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应有的效果至关 重要,而对教学过程的控制除去教师根据教学安排自我把握外, 更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及时 调整教学进度,从而控制教学过程。(2)远程教育要求学生能接触并知道如何使用适当的技术,有时费用昂贵。目前,对 于有多少学生使用远程教育知之甚少, 而远程教育学员的情况就知道得更少了。 没有上述信 息,就无法知道在那些无法接受教育的人们中是否真正地开展了远程教育, 也就无法知道远 程教育是否只适于那些有条件接受远程教育的人。有些人认为远程教育是一种提供中等后教育的经济方式,但有关费用的信息却欠缺不 足。一些证据表明这些费用节省并不被普遍认可。在上述情况下,值得注意的是60以上的院校没有信息技术相应的财政计划。事物总是分为两方面, 技术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和挑 战。媒体技术的应用, 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拉大不同地区的差距, 导致数字鸿 沟或技术鸿沟, 技术不适当的应用会拉大知识拥有者和匮乏者之家的鸿沟。所以,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的同时一定要防止产生新的鸿沟或扩大已有的鸿沟。(3)远程教育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 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快, 需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知识、 新技 术。一次性的学校教育,越来越不能满足个人终身的社会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生活、 工作的节奏。现代远程教育为所有求学者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 使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享有的权 利,而是个体生存的基本条件;教育资源、教育对象、教育时空的广泛性,为大众的终身学习提 供了可能性。接受教育不光是学习知识, 还要学会学习, 为以后继续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必要 的学习技能。 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 对今后不断地获取知识和提高教育层次将是 非常有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