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7236231 上传时间:2022-03-30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单位: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上海申元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二O一O年一月目 录概述1第一章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11.2项目建设单位11.3项目建设地点11.4项目建设内容11.5项目建设进度21.6项目投资估算21.7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31.8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4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62.1项目建设的背景6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5第三章建筑设计方案283.1概述283.2总平面353.3建筑383.4结构40第四章项目建设基地条件434.1项目选址434.2自然环境434.3市政基础设施44第五章节能475.1能耗指标与分析475.2项目主要节能降耗措施,及其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48第六章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506.1环境保护及措施506.2劳动安全516.3卫生防疫52第七章项目建设的组织与实施计划547.1项目法人和建设的组织547.2项目实施进度计划54第八章工程招投标与物料供应558.1工程招投标558.2项目运作框架558.3发包模式及总分包的界定568.4物料供应56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79.1项目估算依据579.2估算条件579.3估算范围579.4投资估算589.5资金筹措59第十章经济效益分析6010.1营业收入6010.2成本费用6010.3税金6010.4投资效益测算6110.5投资效益评价62第十一章社会效益分析63第十二章结论和建议6412.1项目的结论6412.2项目的建议64附表及附件66附表66附件66附图67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单位: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上海申元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证书编号: 工程咨询甲级11020070047董事长: 刘 嘉总经理:奚耕读项目负责人:彭胜林编制成员:彭胜林、李旭东、刘骊、张玲淋、戎小虎校对人:王 超审批人:刘 嘉编制日期二一年一月概述项目名称: 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设单位: 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项目性质: 新建研发中心总基地面积: 18407平方米可用建设用地面积:157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23876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 2364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 235平方米总投资: 28730万元项目评价: 可行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1.2 项目建设单位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3 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位于嘉定工业区北区0721号地块,厂区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15米。该地块位于嘉定区胜辛北路的东北侧,新开西泾河的东南面,用地规划性质为产学研用地,基地西临胜辛北路,北接宝马汽车研发中心。1.4 项目建设内容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总用地面积184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876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364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3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9206平方米,容积率1.28,绿地率21%,集中绿化率7.7%,建筑密度50%,机动车停车位4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00个,建筑高度23.30米。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研发楼、二期技术中心和门卫三部分,其中二期技术中心和门卫将在项目二期中设计并实施。本报告仅针对一期研发楼。研发楼主要用于办公、小试实验和中试试验,共设约20个实验室和一个中试车间。中试车间位于研发中心的南侧,主要由果汁生产线和罐头生产线组成,中试车间的原辅料的进货车由西南角的次入口进入,由叉车运至冷库进行储藏供生产使用,经过中试车间加工的实验成品,由叉车送至贮藏室,由货车从东南角运出研发中心。 1.5 项目建设进度本项目前期工作于2009年10月开始。预计2010年1月初开工建设,2011年8月项目竣工。计划建设周期约20个自然月。详见附表1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表。1.6 项目投资估算本次可行性研究对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行了估算,预计本项目建设总投资为:28730万元(人民币)。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为:13155万元;其它工程费用为:1822万元;预备费为:749万元;土地费用为:870万元;研发中心专业设备费用为:4500万元;产品生产试验设备为:4000万元;办公家具为:800万元;流动资金为:1800万元;建设期利息为:1033万元;详见附表2:项目投资估算表。本项目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的20%部分由项目法人自筹,其余80%部分通过银行贷款解决。1.7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1.7.1 编制依据 国家、上海市相关的法令、法规、政策、技术标准、规范、定额、税费等有关文件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上海地区同类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基础资料 政府有关部门关于本项目的土地规划选址意见书; 建设用地红线图; 参照同类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 参照类似项目的设备选型及装修标准; 财政部关于印发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国家财政部财建(2002)394号文; 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 国家发改委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改委计价格20021980号文; 其它有关资料。 1.7.2 编制范围 项目的主要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项目总体建设方案 项目投资估算和项目资金筹措 项目社会与经济效益分析1.8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通过研究,本项目得出以下结论: 1项目建设必要本项目建成后效益显著:“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建成后,将满足公司食品研发的需要,创造广阔的产品市场,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将提供先进的水果加工技术,解决工艺技术落后的问题,有利于我国水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农业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与推动三农产业化发展;且项目建设符合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人们对饮料需求的日益增长。2项目建设条件具备上海嘉定工业区具备建设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处于工业化建设发展的大好时机。3项目效益良好鉴于我国水果加工产业发展机械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大力研究和推广高新技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解决水果加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使产品生产逐步实现现代化成为推动水果加工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和未来的运作将创造先进的水果加工生产线,提供先进的水果加工技术,解决工艺技术落后的问题,有利于我国水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将对地区的城市建设、制造业环境以及整个工业区的设施配套能力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其社会效益显著,具有重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影响重大而深远。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2.1.1 建设单位概况熙可集团成立于1996年,其总部设于中国上海,是致力于中国供应链管理业、制造业兼顾高科技领域进行创业投资的专业机构。目前,熙可集团已在农业产业化、食品加工业、医疗器械、供应链管理、IT、园艺产品、餐饮管理等多个产业进行投资,其中对水果加工及市场营运、医疗器械销售、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投资获得了巨大成功。熙可集团控股的国内食品工厂,专注从事水果类食品加工,专营酸性落叶水果整个产业链开发、经营、进出口贸易等;其下控股国内5家食品加工企业,产品远销欧美日澳。无论从市场营销、还是技术革新方面而言,都已成为国内水果加工产品领域的领头羊。目前,熙可集团已在湖南、安徽、山东、浙江、江西、重庆、四川、海南等省市拥有投资项目,共有合资、独资公司22家,其中包括水果加工工厂5家,具有年加工15万吨各种水果制品的生产能力,并已成为中国水果加工产品的领导品牌;园艺产品加工工厂1家;医疗器械加工工厂1家;餐饮概念店2家;全国拥有11家分支结构以及32家分销中心。熙可自成立13年来,累计投资额达到近1亿美元,累计销售收入达到60亿人民币。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2.15亿元人民币,其中农业投资实现销售收入9.45亿元人民币。至2009年10月底,自有、合同、合作果园共计6万余亩,每年带动超过12000户农户实现销售收入3.45亿元人民币。 熙可集团未来1520年的远景规划1实现60亿美元的销售目标,使熙可能够成为全球知名的食品供应商;2实现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转变,通过国际化,实现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全球研发创新服务,真正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熙可集团农业产业化事业核心价值主张1与世界主要市场上数一数二品牌的战略伙伴关系;熙可集团第一位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强大的获取订单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得益于熙可特有的商业模式。1996年,熙可在决定投资进入中国的果品加工业前,对国内以及国际市场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考察。熙可首先发现,中国作为果品生产大国,具有果品资源丰富、熟练劳动力资源丰富以及巨大的成本优势。但是,在国际市场中,中国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却微不足道。通过分析,察觉到中国的果品生产以一家一户的农户以及小规模企业作为主体,而农户、小规模企业没有能力对国际市场需求进行了解与分析,造成生产与国际市场需求的隔断。正是这种隔断造成了中国的果业生产在品种上与国际市场需求不匹配、在生产工艺上与国际市场需求不匹配、在产品上也与国际市场需求不匹配,阻碍了中国水果加工制品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因此,熙可选择进入中国水果加工行业的立足点,就是要在国内果品生产与国际市场需求间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这个桥梁是一手牵着国内的广大农户,一手牵着国际市场,通过不断的引进适合国际市场的品种、产品与生产工艺,将中国果业生产所具有的潜在竞争优势变为实实在在的市场订单,从而提升中国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也为中国千家万户的农户带来收益,为中国的水果加工业创造价值。携农致富就是对熙可在中国营运的最好诠释。为了达到以上的目标,熙可采取了有别于国内任何一家水果加工企业的策略,不仅投资建设工厂,而且有选择地与国际主要市场上数一数二的品牌进行战略合作,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将这些品牌在中国以外的生产能力逐步转移到国内,利用中国丰富的原料资源以及熟练劳动力优势,向国际市场提供优质的水果加工产品,并为中国水果产业创造价值。正是这种与数一数二品牌的战略合作关系保证了熙可拥有长期稳定的订单。熙可的市场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欧洲等。其客户包括以下知名品牌: 2研发与创新;研发与创新是熙可能够在中国水果加工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另一个关键成功因子。熙可聘请国内外知名的水果以及食品生产领域的顶级专家,以及行业内最优秀的研发人员进行农业品种的研发、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以及食品产品的研发。通过研发与创新,在过去的13年中,熙可推出了多种创新性产品,引进了多个适合中国自然条件的优秀品种,推广了多种高效生产工艺,很多已经成为国内水果加工业的行业标准。持续不断的研发与创新投入,使熙可的农业产业化整体竞争优势领先国内同行10年以上。在某些尖端科技上,即使与国际知名食品企业相比,仍领先不止5年。国外专家所带来的国际化的视野以及国内专家所具有的丰富的种植与加工经验是熙可研发与创新保持长久活力的坚实保障。3卓越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食品安全一直是阻碍中国农产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制定了远高于国内产品的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国内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非常不利于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实行。熙可从进入中国水果加工行业起,就一直倡导实施标准化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不仅从自身做起,在熙可控股的工厂、果园实践食品安全控制的标准化体系,而且协助相关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制定、建立、实施统一的食品安全控制标准。 作为国内食品安全控制系统的先行者,熙可已经利用IT技术,率先在国内建立了食品生产的追索系统以及农残控制系统。迄今为止,熙可从未受到任何客户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以及索赔。4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系统;熙可基于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商业模式,提供给客户从农场到货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熙可追求精益生产和精益供应链管理,专注于在供应链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降低成本,为供应链上的所有相关利益者创造价值。熙可的供应链管理理念,为熙可在农业产业化上成功提供了运营的平台。5SIMIS公司;熙可是知识型企业,SIMIS是熙可合作伙伴、为农业产业以及全社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的高度综合。SIMIS代表着Service, Innovation,Management,Investment与Solution。 它意味着服务、创新、管理、投资与解决方案。熙可通过自己的市场营销、研发与创新为所有的合作伙伴提供关于农业运营、食品生产管理以及投资、服务的整套解决方案。熙可的全球化运营,依靠的是全球化的人力资源系统。熙可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招聘雇员,并且与国内、国际知名学校以及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为员工提供高质量的各种培训,以便员工能够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发挥更大的能力、创造更多的价值。 熙可生产基地 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熙可苗圃、果园 熙可产品综上所述,熙可集团拥有一流的技术与管理团队,具有超强的综合实力。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熙可拟在上海嘉定工业区建设研发中心项目,并成立项目法人单位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由其全权负责本项目的整个项目的开发建设过程。2.1.2 项目建设的区域背景上海嘉定工业区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试点工业园区。园区地处上海西北部,位于沪宁发展轴上,北与江苏太仓接壤,南与嘉定新城相连,西邻上海国际汽车城和江苏昆山,东界上海宝山,是长三角十五个城市群的中心地带。 上海嘉定工业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园区分南区和北区两大重点开发区域,南区成立于1992年10月,已开发面积24.8平方公里。北区成立于2003年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开发区域32.4平方公里。目前,园区的道路、水、电、天然气等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已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环境认证。经过多年的发展,嘉定工业区的规模和品牌效应不断扩大,已先后建立了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嘉定分区、国家留学生嘉定创业园、上海中科高科技园区、上海嘉定出口加工区、复旦复华高科技园区、上海大学国家科技园等六个国家级的园区。目前,园区已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链,集聚了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家投资商落户,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美元。其中,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超过80,一批著名的跨国集团纷纷入驻工业区,如美国杜邦、国际纸业集团、德国宝马、大陆集团,意大利菲亚特集团、瑞典山特维克、萨帕等。嘉定工业区正以建设“技术先进、产业集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园区为己任,努力把园区打造成满足跨国生产与全球技术转移需求,具备优势现代服务业配套体系,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化园区。(1)区位优势 沪宁发展轴上海嘉定工业区地处上海市西北部,位于沪宁发展轴上,雄踞长三角十五个城市群的中心地带,是市场辐射的聚合点。下图显示了嘉定工业区的区域位置。 辐射长三角园区北与江苏太仓接壤,南与嘉定新城相连,西邻上海国际汽车城和江苏昆山,东界上海宝山,是辐射长三角的聚集点。下图显示了嘉定工业区在周边地区的相对位置。(2)规划优势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国内已经逐渐形成各种经济聚集区,成为经济国际化的先导。经济聚集区域内的产业聚集水平已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按照2003年嘉定区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嘉定全区以功能定位划分为中、南、西、北“四大板块”,中部是嘉定新城板块,西部是上海国际汽车城板块,南部是现代物流中心板块,北部是先进制造业板块。上海嘉定工业区,是嘉定区北部的先进制造业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嘉定工业区,以创新的发展思维“ideal”打造一个具备优势现代服务业配套体系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满足跨国生产与全球技术转移需求的产业创新中心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化园区。上海嘉定工业区(北区)于2003年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重点试点园区,是先进制造业基地,核心区域面积32.4平方公里。根据世界园区经济发展的趋势,结合嘉定新一轮发展定位,上海嘉定工业区全面提升发展理念,以运营现代城市的思维发展一个新的园区,以规划未来城市的理念营造一个新的高增长平台,并做如下发展定位:运营定位:以人为本,用运营现代城市的思维,发展一个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城市化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发展汽车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出口加工等产业,培育新的产业高地,满足跨国生产与全球技术转移需求,形成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 配套定位:以工业设计为主的2.5产业,衔接二、三产业,配备产业研究、物流配套、教学研究、国际认证机构等先进制造业服务体系,获得市场制高点及最高产品附加值。服务定位:以市场为依托推动市场发展服务体系,结合行业协会等民间服务体系,为区内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商务配套服务。(3)总体布局北区总体布局:促进全区整体快速发展,以“两条功能发展轴,四个发展象限”为基层格局。“两条功能发展轴”即沿宝钱公路方向为东西向发展主轴、沿沪嘉浏高速公路为南北向发展主轴。“四个发展象限”为基层格局。“两条功能发展轴”即现状宝钱公路和沪嘉浏高速公路将本规划区划分成四个发展片区。 东南组团产业创新中心区产业创新中心区,作为上海嘉定工业区(北区)启动的核心地块,是以核心技术开发、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研究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该区域根据功能主要划分为产业板块、总部经济办快、公共服务板块、政务管理板块等四大板块,具备产业研发、示范、总部经济、配套服务、政务管理等多种功能。产业创新中心区,凭借核心技术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产业研究及先进管理等优势,开发新产品,占领相应主要市场,优化地区产业链,实现“设计力=经济力”,为上海嘉定工业区(北区)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确立其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配套服务中心地位。 产业创新中心区以基地中部南北中心轴为主线展开,以在建的政务大厦为核心,沿汇源路沿线为开发面,形成南北向上、中、下;东西向左、中、右的区域规划结构。 东北组团、西南组团综合工业区综合工业区,以汽车零部件、光电子、精密机械制造、出口加工等产业为主,是上海嘉定工业区(北区)的发展未来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增长极。综合加工区域产业创新中心的配套服务业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快速、集中、高效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整个园区经济的发展。目前已有大批企业入驻,如凤凰光学、小糸车灯、大众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强邦印刷、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荣海模具等已经建成,台振企业、宫后电子、嘉塘光电子、韩华综合化学、芬纳密封件、卓越紧固系统等四十多个项目正在建设中。基地北部在建的政务大厦隔汇源路与新区主题公园相对,并与规划城市雕塑共同构成新区市政广场,形成新区公共服务区、会务展示区,西侧为行政商务配套区,东侧为总部经济区,构成新区的政务管理平台;基地中部商务休闲区处于地块核心区的有利位置,可同步服务于周边地块,西侧为公共服务平台及工业设计中心,东侧为会务展示中心及高科技创业园区;基地南部由西至东依次为企业研发中心、预留被用地、都市工业园区,为新区的多样化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西北组团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将直接拉动地方制造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上海嘉定工业区的出口加工区将带来全新动力,其通关时间短、速度快、手续简便。 出口加工区满足综合工业区、产业创新中心在短期内快速交货和企业零库存管理的需求,使“上海嘉定制造”的产品在国际上快速市场化、且独具竞争力。 物流配套全区东临沪嘉浏高速公路,西至盐铁河,南靠宝钱公路,北达张江门泾。规划用地303公顷,其中建设用地248公顷 ,规划一期开发128公顷,获国务院批准,享有保税、便捷通关等优惠政策,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4)产业优势上海嘉定工业区(北区),按照以核心辐射全区的规划思想,以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启动地块规划布局。产业创新中心区,作为上海嘉定工业区启动的核心地块,是以核心技术开发、应用技术创新和产业研究为核心的产业聚集区。该区域根据功能主要划分为产业板块、总部经济板块、公共服务板块、政务管理板块等四大板块,具备产业研发、示范、总部经济、配套服务、政务管理等多种功能。产业创新中心区,凭借核心技术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产业研究及先进管理等优势,开发新产品,占领相应主要市场,优化当地产业链,实现“设计力=经济力”,为上海嘉定工业区(北区)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确立其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配套服务中心地位。(5)经济概况嘉定工业区以打造“未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光电子、机电制造和新型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在世界排名前500家企业中,有20多家在嘉定工业区投资办企业,如德国大众、宝马、大陆,美国杜邦、中沪国际纸业、意大利菲亚特、日本富士通等。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嘉定工业区紧紧依托制造业的优势和嘉定新城建设的契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在南区,工业区结合嘉定新城南门商务圈的建设,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业态,完善商业设施,提升地区品位,各种经济类型的商业企业得以竞相发展。在北区,工业区以产业创新中心、总部研发基地、广告创意产业总部为重点,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的现代服务业。嘉定工业区围绕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不断优化农产品结构,并通过创建农业合作社,扶持粮食专业户。现在,嘉定工业区内的灯塔草莓、雨化黄瓜、旺泾韭菜等都显现了农业基地化、规模化建设的成果。(6)园区环境嘉定工业区水秀地灵,新兴休闲场所遍及城乡。在南区,随着嘉定新城的崛起,工业区内既有荷花园这样亲近自然的好去处,又有南门商务圈这样的现代化购物、娱乐、休闲场所。在北区,上海最大的动迁农民集中居住区“海伦小区”气势恢弘,嘉宝片林、沥江果园、雨化桂花园等等现代农业观光区也值得一睹。2.1.3 项目建设的产业背景1我国果汁加工现状分析我国饮料工业从80年代才得以迅速发,1980年全国饮料产量30万吨,到1994年已达600万吨,14年增长了20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饮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对营养丰富,色、香、味俱佳的天然果汁饮料特别青睐。国际上果汁工业近10多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如日本果汁饮料产量增长近20倍,德国果汁销售额增长1.6倍,欧洲及其它发达国家罐装果汁饮料的增长达400%。国际果汁贸易量300多万吨,金额达40多亿美元,发达国家每年人均摄取果汁达34升。国际市场对果汁饮料十分注重营养保健和嗜好,果汁饮料由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以清爽利口、低甜度、高果汁、低热值为代表。我国果汁饮料生产起步较晚,在整个饮料生产中只占6%8%。近年来,从国外引进50多条果汁(包括浓缩)生产线,产量、质量有很大提高,代表性的果汁饮料有杏仁露、椰子汁、札果汁、苹果汁、称猴桃汁、果茶等。复合果汁、混合果汁刚刚起步,浓缩汁只有几千吨,仅占世界产量的0.2%左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优质原料基地;工艺技术不够先进;技术装备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企业规模小、产量低,全国果汁饮料约40万吨,年人均仅0.33升;品种也只有几十个,与国际上300多个品种相比,差距甚大,产品质量不太稳定,果汁变色、沉淀,营养成分、维生素C的保存率不高等问题尚未很好解决,名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有时还有假冒伪劣产品出现,这远远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据此提出以下建议:(1)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优势,选育优良制汁品种;我国地域辽阔,果品资源十分丰富,如苹果产量达1100万吨、梨达400万吨、李子103万吨(均居世界第一),柑桔700万吨(居世界第三),称猴桃23万吨(仅次于新西兰)。应筛选出适于制汁的品种,使宝贵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要建立优质原料基地,选育和推广加工专用良种,如优良葡萄制汁品种庚可、康拜尔早生优良苹果制汁品种华冠等。(2)加强饮料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高技术装备,使工艺技术逐步达到现代化;据资料介绍,我国饮料企业的规模都较小,5万吨以上的企业只几十家,且机械化程度不高。虽然近十年来从国外引进几十条饮料生产线,但有的因缺乏配套等原因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技术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高装备能力,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要大力研究和推广高新技术,如高压技术、生物技术、膜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和无菌灌装技术等,提高工艺技术水平,解决果汁生产中变色、沉淀等关键问题,提高维生素C的保存率,使果汁生产逐步实现现代化。同时研究并开发新产品, 推动果汁工业的发展。(3)搞好果汁半成品保存, 延长果汁加工期;果品季节性强,耐贮性差,一般果汁厂均以半成品保存来延长加工期,扩大生产规模。限于条件大都采用防腐剂或防腐剂结合冷藏保藏半成品,这对人体健康不利,和国家发展天然绿色食品的宗旨相悖。建议创造条件,采用冻藏冻成冰块和无菌大包装技术保藏半成品。(4)大力发展浓缩果汁, 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浓缩汁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贮运、再加工方便等优点,是国际果汁贸易的重点,贸易额每年达30多亿美元。畅销的品种有柑桔汁、苹果汁、葡萄汁等。我国的苹果、柑桔、葡萄、山植、称猴桃有丰富的资源是值得开发利用的。(5)制定和完善果汁饮料标准;对高档产品制定营养指标,提高检测手段,防止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利益。(6)搞好综合加工和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原料和装备, 在生产果汁的同时应考虑生产果酱、果冻、果晶等产品, 并利用果皮生产蜜饯、色素、柠檬酸、果胶、果酒、活性碳、饲料等, 有的果实种子可以精炼食用油。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原料, 又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2我国水果罐头行业产业组织分析我国罐头加工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罐头产业开始形成规模并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水果罐头品种和产量最多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水果罐头生产工艺方面不断创新,产品的品质风味均达到一流水平,橘子罐头等一批出口强势品种,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已成为我国出口罐头品种的“常青树”。2006年,我国水果罐头总产量已达120万吨,占罐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出口52.98万吨,出口额达到3.5亿美元。在这种形势下,重新审视水果罐头行业的发展状况,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加以研究,对我国水果罐头市场产业组织优化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水果罐头行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而且反映在品种、技术、企业和市场等方面的变化中。我国水果罐头加工技术日益成熟,主要罐头生产企业在工艺和设备方面有了较大改进,配套行业发展迅速。我国罐头行业在马口铁、空罐、密封胶、涂料、玻璃瓶和易拉盖等方面,都有技术先进的专业生产企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完全可以满足罐头工艺的需要。以柑橘罐头为例,我国在柑橘罐头生产工艺方面不断创新,并采用连续滚动低温杀菌、自动酸碱溜槽去除柑橘襄衣等先进技术,部分出口生产厂推行GMP和HACCP等标准,产品的品质风味均达到一流水平。综上所述,我国水果罐头行业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正在不断进步提高,市场集中度也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是水果罐头行业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我国水果罐头行业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关键因素。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正确引导消费观念。水果罐头在生产过程中,经过高压条件下充分杀菌,在包装真空的条件下,完全可以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即可以达到保质效果,这是世界公认的一种安全可靠的食品保藏方法。但事实上,由于媒体对伪劣罐头的局部暴光以及罐头行业缺乏安全、健康、营养等宣传意识,导致了消费者对水果罐头产生安全顾虑。水果罐头行业必须加大对产品的宣传力度,逐渐消除消费者对罐头食品的安全误解,从根本上带动水果罐头的消费;二是整合罐头品牌,走品牌化道路。我国有着众多的水果罐头生产企业,罐头品牌多、杂并且不响亮,没有影响力。对品牌进行整合,将一个省或几个省的罐头品牌整合为一个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品牌少而响亮,才能深入人心,才能够极大地提高产品的国内外综合竞争力;三是规范行业秩序,杜绝无序竞争。必须规范水果罐头行业秩序,由国家有关部门严格进行监管。通过行业协会正确引导企业规范、合理、科学使用着色剂、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原料、加工、市场、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安全保障,合理使用和按照工艺正确操作,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任何安全隐患,杜绝问题产品流入市场。此外,企业应自觉遵守行规法则,树立长期产品安全意识,确保市场正常、有序进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本项目的建设是满足企业食品研发的需要,将提供先进的水果加工技术,提升产品的差异化,创造更加广阔的产品市场,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对水果实行了放开价格、多渠道经营的政策,使中国果品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中国果树总面积和水果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1998年全国果园面积已达853.51万公顷,产量5452万吨,约占世界水果总产量的11%左右。其中苹果和梨的产量均居世界之首,柑橘产量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到2005年中国水果产量已超过1.6亿吨,水果产业已成为种植业中位列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产业。目前,我国水果加工产业发展机械化程度不高。虽然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众多生产线,但大部分因缺乏配套等原因还未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加强技术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提高装备能力,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大力研究和推广高新技术,提高工艺技术水平,解决水果加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提高营养元素的保存率,使产品生产逐步实现现代化。随着水果加工产品出口门槛的日益提高以及市场营销的需要,企业更加需要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寻求出路。这主要体现在包装、质量、口味上。因此,为了拓宽和稳定市场份额,企业产品的差异化将是关键之举,本项目的建设是对水果加工生产线的研发,将创造先进的水果加工生产线,促进企业产品的差异化,为企业创造更加广阔的产品市场,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我国水果深加工产业的发展。2.2.2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农业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与推动三农产业化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相当大,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农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现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才能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和实现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而增加农民收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农业发展方向,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与推动三农产业化的发展。2.2.3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水果产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人们对果汁饮料需求的日益增长; 随着我国水果业的迅速发展,每年上市鲜果量大且时间集中,极容易造成积压腐烂。而目前我国目前水果加工量只占果品总产量的10%左右。因此,开发水果深加工,既可以缓解一些地方出现的产销矛盾,又可以提高果品的附加值,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目前果品加工项目主要有果汁加工、果干加工、果酒加工、药物加工、提炼加工等,水果深加工乃我国水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随着消费者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及消费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纵观果品市场需求发展轨迹,水果加工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亲睐。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水果产业向水果深加工发展的趋势,将满足人们对饮料需求的日益增长。综上所述,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第三章 建筑设计方案鉴于公司对本项目的高度重视,项目邀请了两家国际知名设计公司进行项目的规划设计工作STUDIOS和SWA。STUDIOS architecture是一家国际知名设计公司,拥有多个分布在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纽约和巴黎的海外分公司和办公室。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总体规划设计,战略咨询,环境制图和设计等综合服务。公司知名项目主要包括3 COM headquarters、SISCO systems、EBAY、GOOGLE campus、UC SAN FRANSISCO Bay Campus、IAC headquarters、AIA headquarters、Shanghai Grand Theatre、Shanghai Culture Square等。SWA一直是景观建筑、规划、城市设计专业中公认的世界级领导者,项目范围遍及全球五十多个不同国家,专业项目中获得超过五百多个不同的奖项,公司的董事皆为业界公认最具天分以及专业经验的设计师与规划师。在1959年Sasaki,Walker and Associates合并的基础上,其西岸公司于1975年正式命名为SWA集团。公司知名项目主要包括city of Beijing,China、city of Beverly Hills,CA、city of Dallas,TX、city of Houston,TX、city of Las Vegas,NV等。3.1 概述3.1.1 设计方案的依据 关于核发工0721号地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通知嘉规划(2007)777号 批准用地机关及批准文号:嘉定区人民政府沪嘉府土2008278号 建设用地批准书:嘉定区市(县)2009嘉府土书字第133号 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研发中心新建工程的设计技术要求3.1.2 设计范围 研发楼 总平面、外管线 景观设计3.1.3 厂址和建设规模本地块位于嘉定区胜辛北路的东北侧,新开西泾河的东南面,用地规划性质为产学研用地,基地西临胜辛北路,北接宝马汽车研发中心。基地用地面积为1840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3876平方米。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职工总人数为520人。3.1.4 研发中心工艺流程及说明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要用于办公、小试实验和中试试验,共设约20个实验室和一个中试车间。中试车间位于研发中心的南侧,主要由果汁生产线和罐头生产线组成,中试车间的原辅料的进货车由西南角的次入口进入,由叉车运至冷库进行储藏供生产使用,经过中试车间加工的实验成品,由叉车送至贮藏室,由货车从东南角运出研发中心。3.1.5 公用基础工程1供电(1)负荷等级本项目均为三级负荷。应急照明、消防水设备、排烟风机、4度和零下20度冷库按二级负荷供电。应急照明及疏散标志灯第二电源由自带蓄电池提供,其余设备第二电源均由自备柴油发电机提供。 (2)电源及外部条件根据目前提供,变压器安装容量约3200 kVA。本工程供电电源电压为10kV,电源由邻近公网T接。(3)供电参数厂区内主配电电压为10kV,车间配电电压0.23/0.4kV。按负荷分布设置动力箱或MCC。2给排水(1)给水水源本设计拟从基地南侧的市政路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设水表及防污隔断阀)作为生产生活及消防水源,并在基地内形成消防环网。同时引入管上接出DN100的生活用水引入管至地下室的生活蓄水池,作为生活用水水源。市政自来水供水最低压力0.15MPa。(2)生活给水水量本设计研发中心按520人,同时预留二期技术中心250人、二期管理用房20人。序号用水部门用水定额用水单位数最大小时用水量(m3/h)平均小时用水量(m3/h)日用水量(m3/d)1研发用水6.002.0016.002锅炉用水12.007.2057.63生活用水100L/人520人9.756.5052.004绿化用水2L/平方米/日3820平方米3.820.967.645二期技术中心用水200L/人250人5.212.0850.006二期技术中心用水350 L/人20人0.530.297.00小计37.3119.03190.247未预见用水以上的15%5.582.8528.545合计42.8921.88218.78经统计,生活日用水量为218.78m3,最大时用水量为42.89m3。(3)给水绿化用水直接由市政自来水供给,其他用水由于市政给水水压不能完全满足水压要求需二次加压,采用市政水管生活蓄水池变频水泵用水点的方式供水。地下水泵房内设50m3生活水池一座,并设变频生活给水泵组(水泵三台,两用一备,Q=25m3/h,H=35m,N=4kW/台、一期工程安装两台)一套,从水池抽水后直接供各用水点用水。市政引入管的生活给水接出总管设置总水表。1)消防 消防水量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自动喷淋按中II危险级,其水量为30L/s。火灾延续时间:消火栓按2小时计,自动喷淋按1小时计,一次消防水量396立方米。 消防水源本设计从基地南侧的市政道路上引入一根DN200给水管作为消防水源,在基地范围内形成室外消防环状管网。由于只有一路水源,因此消防用水须全部储存,消防水池兼做景观水池。 室内消防室内消火栓及喷淋系统均采用稳高压系统,地下水泵房内设室内消火栓及喷淋加压泵组,其中消火栓泵2台(一用一备,Q=15L/s,H=42m,N=15kW;消火栓稳压泵2台(一用一备,Q=5L/s,H=51m,N=7.5kW)及稳压罐(V=50L), 喷淋泵2台(一用一备,Q=30L/s,H=69m,N=30kW;喷淋稳压泵2台(一用一备,Q=2L/s,H=75m,N=4kW)及稳压罐(V=50L)。喷淋加压泵、稳压泵和消火栓加压泵、稳压泵从景观水池抽水(总进水管上设过滤器),加压后供室内消防用水。建筑物单体室内各层出入口或楼梯间等处设置室内消火栓,并配备消火栓箱,根据不同情况分单栓和双栓两种。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按10m计,室内消火栓的布置确保建筑物内任意点均处于最近消火栓的两股水柱保护范围内。研发中心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II级设计。自动喷淋系统的湿式报警阀组,集中设置在地下水泵房内。建筑物内各层、各防火分区内均设水流指示器及信号阀各一只。喷头采用68玻璃球吊闭式喷头;厨房内采用93闭式喷头。 室外消防室外消火栓给水采用低压制。室外消防管网环状布置,从基地南侧市政道路上引入一根DN200市政给水管作为消防水源。室外消防管网上合理布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米。室外消防环网管径采用DN200。 灭火器的配置室内根据规范配置贮压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4)排水室内采用污、废水合流排水系统。室外采用雨、污水分流排水系统。污、废水量按总用水量的90%计,为196.9 m3/d,其中约14.5 m3/d为生产排水(SS:120150mg/L、BOD:120-150 mg/L、COD:300-500 mg/L、PH:67)。食堂废水经隔油处理、卫生间粪便污水净化粪池处理后与其它污、废水汇总排入市政污水管。雨水采用重力有组织排水系统,经屋面雨水斗、地面排水沟或雨水口流入雨水窨井,汇总后分两点排至市政雨水管。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如下:雨水设计重现期采用1年,总径流系数采用0.65。3供热本工程采用两台燃气蒸汽锅炉,单台蒸发量为2t/h,压力暂定为1.27MPa,并采用减温减压装置适应该工程不同用汽压力需求。卫生间、淋浴室设热水供应,采用容积式电热水器。4空调与通风(1)空调1)二期技术中心空调采用变制冷剂流量(VRV)小型中央空调系统提供,室内外机组通过铜管连接。小型中央空调系统室外机统一布置在屋面上。2)研发楼拟采用三台风冷冷热水机组,机组放置于屋面。热泵机组夏季提供7冷冻水,冬季提供45热水。空调供回水为闭式循环系统,二管制,采用膨胀罐定压。3)空调总冷负荷约为:3800 KW空调总热负荷约为 :2700 KW(2)通风1)卫生间均设置集中机械排风系统,通过竖井至屋顶排放,每层分别设置防火阀,排风量按10次/小时设置。2)档案室、复印及会议室等均设置集中机械排放系统,通过竖井至屋顶排放。3)电梯机房均设置机械通风装置,有防雨雪及小动物进入措施。4)食堂餐厅厨房炉灶上方设油烟过滤罩,烟气通过设在屋面的厨房油烟净化处理设备后排放。5)贮藏室均设机械排风系统。6)研发楼试验室设局部机械排风。7)冷库冷凝机组设局部机械排风。(3)防、排烟系统1)靠外墙的楼梯间每五层内的自然通风面积均大于2m 2,并在该楼梯间顶层均设有不小于0.8 m 2的自然通风面积。2)研发楼不满足自然排烟的房间均设机械排烟系统设计。3)不满足自然排烟的研发楼走道均设机械排烟系统设计。4)不满足自然排烟的仓库设机械排烟系统设计。(4)制冷系统研发楼内的冷冻库及冷藏库均采用整体式冷库,其冷源由其单独配带。5压缩空气本工程的压缩空气最大需要量约为40Nm3/h。拟选择一台风冷空压机组,排气压力约为0.80 MPa。6天然气本工程天然气供应由市政中压管网接来,经调压站(箱)调压后,一路供应燃气锅炉,最大小时总用气量为518 m3/h,日用量为1554 m3,压力为10000Pa;另一路供应食堂餐厅,最大小时用气量为24m3/h,日用量为41.5 m3,压力为2500Pa。7维修本工程在研发中心一层内设置了机修间。主要生产设备和通用机械的精密零部件、大型机件加工以及生产车间大修任务将通过外协部门解决。电器和仪表的日常维护可由维修部门承担。8工作制度和定员年工作日 :220天每班工作小时:8小时生产班次 :1班全厂定员:346人3.2 总平面3.2.1 厂址 本工程选址上海市嘉定区工0721号地块,厂区东西长约160米,南北宽约115米,用地面积18407平方米。基地西临胜辛北路,北面近新开西泾河,东面与其他地块相邻,南面为20米宽道路。本项目为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嘉定区工0721号地块的新建工程,建成后将,构成一个集办公、小试研发和中试实验的基地。3.2.2 总体规划(1)规划要求建筑物后退基地边界线不少于5米,建筑高度不超过60米。(2)项目组成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对研发中心由研发楼、二期技术中心和门卫三部分组成,其中二期技术中心和门卫将在二期中设计并实施。(3)人流、物流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人流、车流、货流的流线组织为一期、二期同步规划设计的。人流:主要人员出入口设置在北侧,职工经过架设在新开西泾河上的桥进入公司的主入口,此处流水潺潺,绿树成荫,良好的景观将现代化的建筑衬托得更富有生机,也进一步彰显了企业文化,同时与隔路相望的宝马汽车研发中心相互呼应。职工的次要入口,即主要为中试车间的职工服务的入口设在基地的东南角,与中试车间位置接近,方便使用。车流:展示中心、办公室、实验室所使用的客车由北部主入口进出,厨房使用的小货车由东南角的次入口进出,中试车间进原料的进货车由西南角的次入口进入,将实验成品运出的出货车由东南角出去。客车和货车流线清晰简洁,没有交叉。机动车停车位设于基地的东侧,与同设于基地东侧的非机动车停车位之间以绿化相隔,非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紧贴研发楼东墙,非机动车的人流与机动车车流之间没有交叉。整个基地的交通规划职工人流和货流互不干扰、交通流线清晰明了,又考虑了今后扩建规划的合理性。在总体设计中,对今后的扩建工程进行了规划,并考虑向基地以北方向进行扩建。各单项工程防火间距和建构筑物与道路、围墙退距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和当地规划部门要求执行。(4)绿化设计绿化是现在每个企业非常重视的,既减少了道路尘埃和噪声的影响,同时又为欣赏本工程主体建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绿色环境,建成后本工程的总绿化率将达到21%。沿建筑和四周道路将铺设优质草皮,并配以必要的灌溉系统。熙可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的绿化设计考虑中西结合的方式,在主入口处采用西式的绿化风格,喷泉加乔木;在研发中心主楼围合的庭院处则采用中式的绿化布置方式,幽幽小径,竹影摇曳。中西文化交融,为职工提供了舒适优美的工作环境。在停车场和自行车停放处将种植常青类树木,并在该区域播撒草种。(5)总平面消防设计本项目除基地南侧借用城市道路作为消防车道外,在场地内部均设有消防车道,基地北侧和南侧的消防车道与机动车车行道路合用,西侧应与城市道路距离达37米,故另设4米宽消防车道。研发楼围合的内庭院为了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年版)第6.0.2条的规范要求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