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上传人:ph****6 文档编号:66855565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内容提要 播音创作活动的复杂性以及播音学科中的综合性和边缘性,使其表现出了以下的几点属性:播音创作是一种特殊语言活动具有语言传播的性质;播音创作是一场新闻实践活动,具有新闻性;播音创作是一场艺术创作活动,具有一些艺术属性;播音创作是一场技术性的活动,离不开各种技术手段。播音创作是集语言、艺术、事件、技术于一身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播音创作中,想要表达的情感是声音的基础,情感体验作用的人体器官中,与发音之间相联系的就是人的呼吸器官。情感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气息的变化。所谓“气乃声之本”因此,气息的变化又会引起气息的变化。情、声、气的基本关系就是“气随情动、声随情走”,三者是有声语言创作中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本文所要阐述的就是情、气、声的有机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包括对创作主体、创作素材、创作对象以及其在播音创作中的体现。关键词情声气;播音创作;节奏;色彩;创作个性目录引言3一、情、声、气结合是播音创作的基础3(一)播音创作中的情、声、气3(二)播音创作中情、声、气的关系4二、情、声、气结合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5(一)自如性与控制性的统一6(二)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6三、情、声、气结合影响整个播音创作体系7(一)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创作主体的创作能力7(二)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创作素材的适应范围8(三)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创作对象的适应能力9四、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体现10(一)体现色彩变化10(二)体现节奏变化10(三)体现创作个性11结语11引言播音是以有声语言为创作手段的传播行为。广义来说是指电台、电视台等电子传媒所进行的一切有关于声音语言和副语言传播信息的活动。狭义来说是指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传播信息的创作型活动。其中“创作”是核心,要求在充分理解稿件的基础上,融入播音员、主持人自己的感知和情感,从而使稿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传达的主题立意得以升华。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创作主体必须要掌握一项业务素质,是实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的前提保障,是得到受众普遍认可的重要法宝,只有灵活运用情、声、气的结合,播音创作活动的价值和魅力才能真正的展示出来。 林光耀.播音中的意境创造与情感把握J.视听界,2013,06:101-102. 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意义。一、情、声、气结合是播音创作的基础有声语言存在与生存空间、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三种空间中。其中的生存空间是出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需要和一种生存的本能,对于语言和声音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规范空间是为了使得语言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使用,对于语言有了一定的标准,比如语音、语法、词汇等,越是贴合这种标准,语言的使用的范围就越大;而对于审美空间,就要求播音员要给与听众以美的享受,在规范性的基础上,对有声语言进行艺术和美的创作,达到愉悦共鸣的传播效果。播音创作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给人以发挥幻想的空间,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着受众。播音创作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其中情、气、声的结合是其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只有做到情、气、声的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播音创作。 许晋.论播音创作中的文化品味J.现代视听,2007,05:50-52.(一)播音创作中的情、声、气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情感沟通和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声音和气息,而应用在播音学中就是播音创作中的情、声、气。“情”是指播音员出于播讲的目的,在播音过程中,由特定的的主题或者文章触发,并通过有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贯穿始终不断起伏变化着的情感。“声”是指播音员根据特定的主题或文章并通过电声设备等传播的,使用发声器官和播音技巧来表达出大量的信息及个人的想法和感受,传播出经过规范的训练、艺术的加工美化的有声语言。“气”指的是在播音过程中为了使有声语言更生动准确地传达出播音员的情感,播音员要做到在使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获得发声动力时自如控制。(二)播音创作中情、声、气的关系在播音创作中,必须牢牢把握情、气、声三者的关系,做到三者的有效结合。在播音创作中,“气”是动力,是桥梁;“情”是主导,是内涵;而“声”是载体,是形式。情、声、气的存在形式虽然是独立的,但在有声语言表的中,它们却是不可分割的,缺少任何一个播音创作活动都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我们将播音创作比喻成盖房子,情,就相当于建筑图纸,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完成图纸的设计,受图纸的支配和引导;声,就是建筑材料,是房子得以建成的基础;气,则充当着建筑工人的角色。没有图纸的引导,建筑工人拿着建筑材料也是无从下手,只能按照最传统的方法堆砌,只是架构出一个空壳,毫无美感可言,有时甚至章法大乱也不自知,即使最后将“房子”搭建完成也是漏洞百出,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更不能称之为“创作”。没有质量过硬的建筑材料,即使图纸设计再精妙,建筑工人技艺再高超,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经过千锤百炼,精心打磨的材料才能支撑起琼楼玉宇。而建筑工人则是可以用建筑材料将设计图纸得以实体化,从平面转化为立体的重要媒介,没有建筑工人,建筑材料与设计图纸永远是两张皮,是无法完成转化的。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在播音创作中,情、声、气缺一不可。气随情动,声随情出,气生于情而又融于声,这就是情、气、声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播音创作中,情占据主导地位,播音员在感情色彩的作用下,指导着气息和人体发声器官共同协调运作,这样才能发出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感染受众的声音来。因此,在播音创作中要尤其注意做到以情代声、以声传情,绝对不能前后颠倒,以声造情。这种方法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会让人觉得晦涩、虚假、不能打动人心,感染别人。 韩丹,王伊默.浅谈播音创作J.职业技术,2007,18:41.播音创作,是播音员、主持人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进行的二度创作,但并不意味着只是进行文字语言向有声语言的简单转化,播音员必须带着思考进行的创作,也就是说必须通过自己的语言将稿件的精神实质表达清楚,要在完全理解、感受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和创作目的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的将原始创作素材的内涵和深意展现出来,同时又要在二度创作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知,使自己的创作个性在二度创作中得以表达,从而使创作素材所展现的情感更加丰富,更具表现力,更能感染受众。这就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要掌握情、声、气的结合,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深入一线,深入生活,增强认知能力,在受到文字、画面的刺激后能迅速调动自己的情感世界。言由心生,我们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通常是根据稿件或者特定的话题托物起意、触景生情,把自己的主观世界当做语言艺术表达的对象,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变得对象化、客观化,把自己的内在思想和情感转化成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使受众能够真切的体会到、感受到、聆听到发自你内心的声音。 王嘉佳.浅谈新闻播音创作的内外部技巧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100-101二、情、声、气结合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我们都知道,语言除了客观的描述事物、事件的作用外,总是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是语言发出者不自觉的附加在语言中的,使得语言就有一定的情态意义。语言中的情态意义需要依靠声音的不同形式来表现,感情色彩越丰富多样,则语言表达形式发生的变化也就越多。情感,丰富细腻;声音,可塑多变;气息,带动调配,它们之间的组合更是包罗万象,有无限的可能性,掌握了情、声、气的灵活运用,播音员、主持人的创作个性才能顺利的表达出来。它是播音创作工作“创作”价值和播音员风格魅力充分展示的前提保证。语言可以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不同的氛围下、不同的心理状态下用情声气的结合赋予不同的感情色彩和思想内容,因为语言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复杂性。在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进行播音创作的时候,声音,是唯一最具表现力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情感载体和表现形式。内心的情感是需要通过声音和气息的协调配合表达出来,传达给受众。我们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情、气、声的结合要做到三者相互交融、主客观高度的统一。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是极其复杂难懂的,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讲的就是人感受到了、体会到了、领悟到了一种思想或者感情,但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概念等给出具体的表达和描述,尤其是某些复杂的情绪、情结、情怀或者是一些复杂的感受、体验等,这种大多数是属于情态领域里的一些情感色彩。像一些常见的感情色彩,比如像憎恨、喜悦、悲痛等,人类的感情是丰富细腻的,一种大的情感类型下又有许多细微的差别,比如一个“喜”就又可以分为欣喜、狂喜、喜极而泣等不同的情绪,但是修饰词语太匮乏,无法更细致的划分我们的情感。这就使得,可能有时候无法准确表达出人的情感,这就需要我们用我们的声音和语言,利用所给定的稿件或者话题提供的条件,充分做到情气声的结合,使人的感情完美地表达出来。情、声、气结合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只有掌握了情、气、声的结合才能更好地进行播音创作,实现自如性与控制性,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杨汉军.播音创作中的意境把握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204-206.(一)自如性与控制性的统一播音创作,是播音员、主持人基于文字稿件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作,不仅要最大限度的再现作者的精神内涵,更要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做到自如性和控制性的统一。情、声、气结合的灵活运用,是播音创作实现自如性与控制性的统一的重要手段。播音员自己所具备的情、气、声应该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稿件要求,用最丰富细腻的感情,调动声音和气息随之变化,播音创作在有控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体现自如的变化。如果在播音创作中忽视了情、气、声的结合,语言表达就会带有一种程式化的状态,显得异常刻板而生硬。控制性太强,会给人感觉做作而且不成熟,变成了机械运动,失去了主观能动性,就好像理性取代了感性,排斥着感性。虽然实现了文字语言向有声语言的转化且声音悦耳,但传达出来的声音就会显得很“冷”,不带丝毫情绪,受众很难接受。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艺术语言源自于生活,还原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就能自如的调动情感,但如果自如性太多,会让人感觉到模糊、轻率,变成随意运动,没有了确定性,好像感性已经摆脱了理性,干扰着理性。如果没有做到情、声、气的结合,一般容易加入过多的自如性,而导致不知道如何正确的调动感情,即使情感上感受到了,声音和气息做不到对情感的有力支撑,作品所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必须牢牢把握自己情、气、声的结合程度,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在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开自己的弱势,运用情、声、气的结合实现对自己的播音创作具有自如的控制力。 吴晓蕾.播音创作的表意和审美J.视听界,2011,03:110-111(二)规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其次,情、声、气结合的灵活运用,是播音创作实现多样性与规整性的统一的重要手段,其中规整性是播音创作中有声语言基本特点。规整性的主要特征有:字正腔圆,呼吸无声,吐字要规范、正确,要“字字珠玑”,同时要有韵律美,切勿音包字、棉花腔、葫芦字、吐字含混、咬字塌瘪,呼吸要无声;轻重的当、格式正确,词和词组都会有轻重格式的要求。如果只关注语句本身,没有掌握情、声、气的结合,就会使语言显得的不够准确,表意不清、情感生硬;逻辑混乱、不按照语法关系,只依据自己的生理需要换气、停顿连接,不按照主次关系突出强弱,很容易混淆受众的视听,甚至曲解作者的原意。播音创作的规整性指的是在情感的支配下,以情感为依据而调动的声音和气息的变化,只有以情感为前提,声音的变化,语句的停连,重音的强调才会合理。同时,播音创作作为一门艺术创作活动,只具备规整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1、抓个性,要有意境。从稿件内容、情感基调、主旨目的到语言特点、结构、题材,每一篇稿件或者话题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都有区别于其他稿件的地方。这种个性与特点就是我们创造出意境的最主要的条件。2、抓语气,要有造型。语气不但体现出播音创作的目的和情感,还展示出语言丰富多彩的变化,是播音创作语言的众多技巧中最为重要的。播音员的造型并非只是指人物的老少、大小、穿衣打扮等,而且包括播音员的语言特点和风格、形象化的语言特征以及各种不同文体所具有的特殊的语言表达等。3、抓变换,要有感情色彩。在播音创作中要有思想感情的变化以及声音、气息状态的转换。比如说表达由衷的赞扬要气徐声柔、表达憎恨厌恶是气足声硬、表达害怕恐惧是气提声凝。如果单纯追求声音的美感而不带感情色彩,导致播音中缺乏变化,容易陷入某种“腔调”或“模式”,无论播什么都是一个调子,很难感染受众。由此可见,播音创作语言表达的多样化,就在于情、声,气结合的灵活运用,就在于充分利用话筒并综合各种有声语言表达技巧。以情感为依据,声音时高时低、时虚时实、时暗时明,语速时快时慢,语句的停连,重音的选择和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话筒偏正、远近等。这种装饰应是锦上添花,而不是画蛇添足。多样性为我们的有声语言二度创作扩宽了道路,但绝不是对语言技巧的卖弄,一切都是在情感的激发下合理的表达。把规整性与多样性相互融合,做到规整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 柳晓.播音创作中的状态J.新闻爱好者,2011,21:92-93.三、情、声、气结合影响整个播音创作体系(一)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创作主体的创作能力在先秦两汉时期的绘画理论中,孔子提出来“绘事后素”的思想,书面意思是炫丽的彩色绘画要以白色为底。后来,“绘事后素”成了画家们普遍遵循的根本原则。“绘事后素”后来引申为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本质具有天然朴素的品质,是最本质的东西,装饰只是为了表现本质,为本质而服务的。播音员、主持人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专注于学习语言表达的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播音创作的本质,即真实的思想感情,就会使得语言的表达显得机械化和苍白无力,发自内心的思想情感是有声语言自然朴实之声的根本本源。我们这里提到的发于心的感情,是为了强调真实的自然流露的感情,在这种自然流露的感情的带动之下,才能用最自然、最真实、最朴实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掌握了情、声、气的结合,播音员、主持人就会对某些类型、某种文体的稿件,对某些声音形态、气息控制,对某种外在因素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对于一些不能很好适应的播音员,就会只注重表现形式上的东西,而忽略了真性情和思想感情,就会让人觉得有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之感。 张莲.播音创作中对稿件整体性的把控探析J.科技传播,2013,16:4+3.但同时声音的训练和技巧的学习是很重要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播音创作的过程中,语言表达形式、语言技巧可以为饱含感情的自然朴实的有声语言做铺垫的,帮助播音创作者表达出自然质朴的言语。情、气、声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三者可以组合出无限种可能性,人类的情感细腻丰富,要将它表达出来,就必须要具备很好的声音弹性和气息控制,不然就算找准了情感而声音、气息达不到所要表达的状态也是功亏一篑。例如播报新闻长句时,心中明白要客观公正,节奏明快的向受众传达事件的新鲜感,但没有绵长稳健的气息作支撑,就会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进行无意义的停顿,导致语句不连贯,减弱新鲜感,甚至导致语义传达不明确。只有掌握了情、声、气的结合才不会出现表错情达错意、感情不够,声音气息缺乏变化或情感太足,表达过于夸张的现象,播音员、主持人才能更自如的进行播音创作。(二)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创作素材的适应范围创作素材是进行播音创作活动的依据,广义来说包括文字稿件、资料、画面、音响等,狭义来说就是指文字稿件。播音中的情、声、气不是一项孤立,必须要统一于稿件,脱离了稿件,情、声、气的结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同时,没有了情、声、气的结合,不同文体、不同色彩、不同表达形式的文字稿件所独具的魅力也无法展现出来。例如在进行新闻播音时,秉持着客观公正的原则,但这绝不是说播音员主持人在播读新闻就要毫无感情,满足于“念字机器”的播音状态。新闻应该有,而且必须有“情”,没有情就无法表达观点和态度,新闻播音也就失去了宣传的意义。要在充分调动情感的基础上,声音和气息自然就会带动而出,但为了新闻客观公正的形象,也对情、声、气提出了具体要求:字正腔圆、呼吸无声这是精确和美感的结合,这是长期训练和熟练运用的结合。感而不入,语尾不坠应该感受到,却无暇进入,这是心理上的基本状态。基调恰当,语气清脆新闻语言的语气,主要是转述中的叙述,现有描写和抒情,极少评论。而新鲜感造就了语气的清脆,干净利落,毫不犹豫,点到为止,流畅爽快。节奏平稳,语速适中虽然也可以起伏变化,有的轻快,有的沉缓,有的昂扬,有的凝重。但就 每一则新闻来说,总体上是平稳的。 张颂. 朗读美学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而通讯播音,是播音员以真实的情感体验,具体、形象、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播音文体。通讯播音不像消息、评论播音那样节奏平稳,加入了更多描绘性和抒情性的语言,夹叙夹议感情更加细腻、浓厚。因此通讯播音在准确、鲜明的基础上,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性。在情、声、气的结合上有以下特点:气息控制形式多样;吐字发音方法多变;停连、重音等位置确定灵活;语势曲折,语气节奏变化幅度大。掌握了情、声、气的结合,不同稿件的艺术魅力才能得以展现,不至于出现“千篇一律”的状况,播音创作的表现形式才能更加多样。(三)情、声、气结合的掌握程度,影响对创作对象的适应能力播音创作中的创作对象就是受众。受众,是播音创作的接收者,播音创作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受众,获得受众的认可,没有受众播音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作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尽可能的提供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这个理论用在播音创作中也一样,受众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播音创作活动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和愿望。众口难调,播音创作活动想要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就需要掌握情、声、气的结合。例如,小朋友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就需要丰富的情感变化,夸张多变的声音造型和节奏的调整来吸引他们。在演播童话寓言时,要根据文字所描述的情节,调动比日常生活中更丰富情感,情景再现,甚至可以运用气息的深浅、呼吸的强弱、快慢、倒抽气、蓄气、憋气、叹气、膈肌的弹发等多种气息控制方法,以及气息经过口腔、鼻腔的摩擦等使声音富于多种造型的变化来体现出特定的形象和感情色彩,以及咬字刚柔、松紧,发音位置的前后对比,声音的强弱、虚实变化,通过这样的对比,使文中描绘的情、景、物更加生动,使童话中的形象更加鲜明,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小朋友们面前,产生如见其状,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对于老年朋友来说,这样夸张多变的表达就显得不合适了,情、声、气的结合要更加自然流畅,音色应该较为甜美、温柔,语气语调要平缓柔和,感情更为质朴真挚、深厚而不外漏,让观众感觉播音员、主持人就在耳边、面前与他谈心,是观众亲切朴实的知心朋友。四、情、声、气结合在播音创作中的体现(一)体现色彩变化一篇文章作品的思想情感体现在辞章文采中,而播音创造者的思想情感体现在播音员的声音气息中。在播读的过程中,总的色彩基调体现在文章总体的基调中,而具体的色彩在语气中体现出来。语气的变化,是播音创作中的一种表达技巧,它是在思想情感的运动状态下,支配发声器官表现出来的声音形式。播读者的语气色彩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涂抹,它是在语言内在的具体的思想情感的运动状态中表现出来。这种语气色彩就表现在声音气息的变化上,比如,悲壮的语气色彩一般是“气沉声缓”,喜庆的语气色彩一般是“气满声高”,谄媚的语气色彩一般是“气徐声柔”,讽刺的语气色彩一般是“气浮声跳”,等等。一般来说,对于客观性的描写,语气色彩应该要平淡一些,而对于主观性描写的语言,语气色彩要浓郁。如果两者用同样的语气来处理,就会使播音创作缺少层次感,难以表达出重点和主次。在通过有声语言进行二度创作时,要通过虚实明暗的不同语气对比以及情声气的有效结合来表达出语言画面的不同层次感。 权倩.浅谈播音创作应具备的基础J.金田,2013,07:127.(二)体现节奏变化播音创作中的所要表达的内容决定了声韵节奏,而声韵节奏又影响着内容的表现。记得曾经有一位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看一篇节奏感好的文章,感觉周身的肌肉都动了起来,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作为播音创作者,当在对文稿进行二次创作的时候,应当要特别注意把文稿的节奏感加以升华然后再表达出来。而节奏感的升华就需要创作者做到情气声的有效结合,这样,听众才能融入到作品中,作品的感染力才能进一步的加强。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生理、心理与生活节奏都是不通的。播音节奏美的来源是有声语言在思想情感的驱动下,在发展关系中,有规律的形成自然地各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对待播音创作中的节奏应该采取同一种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统一的思想方法,节奏的运用,足以很大的影响到原作品的思想内容。单单只强调用统一的基本的节奏型来表现播音创作,而不重视节奏的对比变化,这样会使得播音创作变得呆板、单调;而如果只强调节奏的灵活性和多边形,忽视了节奏上的统一,也会导致作品杂乱无章,毫无美感,没有突出重点和主次。节奏和语气都是属于表达技巧,他们的表达形式需要借助于高低、轻重、快慢、停连、抑扬等因素来加强对比来表现语流中的疏密相间,虚实相生。就会使得播音创作变得生动,富有虚实明暗色彩的变化而变得富有画面感。因此,情声气的结合体现出了节奏的变化,使得表现内容更加丰富和有感染力。(三)体现创作个性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欢迎和期待个性化的播音创作。但需要强调的是,播音创作中的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不是刻意的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而是在稿件话题的激发下以及语言标准规范下展现出播音员的个性美。播音创作中的声音形象的个性特点,是播音者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特性,包括心理特性、生理特性以及社会特性。是一种可以通过生活本身的独特个性展现出现实的本质方面的一种方法,创作者的兴趣深度可以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播音创作中的创作个性,即具有一定兴趣的深度,并可以再现现实本质的独特个性,这种个性的表现必须要创作者具备相当高的才能和技能,以播音创作所具有的独特的表现形式来进行符合人们审美趣味的表现,才能展现出艺术美,才能获得创作中的个性美。一些初学者喜欢模仿一些有影响力的播音名家、名主持,这样很容易陷入某种“腔调”或“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播音腔”,无论播什么都是一个调子。只有掌握了情、声、气结合的灵活运用,才能在情感的带动下自如的转变声音的形式和气息的控制,如尝试在相同情感状态和声音形势下,只改变气息的控制,看表达效果上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播音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创作活动,我们要在继承和掌握了前人总结成功经验基础上,在不断的播音创作实践中逐渐摸索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我国的古典艺术理论中,把艺术品位理论的演变由低向高划分为“写实”“传神”“妙语”三大境界。所谓最高境界的“妙语”,就是指艺术家们从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心源”、“造化”,两者相接触时爆发出来的火花,这就恰恰表现出了播音创作中的个性美是创作者由自身的经历和思维方式所激发的独特的情感表露,在物我相融中实现“物我两忘”。这就需要我们做到情气声的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得在播音创作中可以做到挥洒自如,自然质朴。这种收放自如不是靠着小聪明和一些技巧就可以得到的,而是需要一个艰苦的、长期的细腻体会、矫正和提高的过程,需要学会牢牢把握情、气、声三者的关系,做到三者的有效结合。个性的形成,不仅有先天的偶然性格,同时也有后天的必然人格,在播音创作中的情气声的结合就体现出了创作者的个性,包括先天性格和后天人格以及在播音创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个性美。结语播音创作,是利用有声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听觉艺术,是有声语言的艺术的再创造,同时也是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美感的时间艺术。美妙的播音创作之所以让人融入其中,产生共鸣,是因为在创作中语言充满着“诗情画意”以及人们的各种真实的情感。想要达到这样的播音水平,就需要创作者自身的个性与稿件的情感意境相融合。思想情感、意境的表现左右着创作者声音的变化,而气息、声音支撑着语言的思想情感、意境的表现。因此,一个好的播音创作,情、气、声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同时,也不能单纯、静止、独立的看待每一个方面的作用,要牢牢把握三者的关系,即“情”是依托,是内涵;“气”是基础,是动力;而“声”是载体,是形式。播音创作中艺术的表现就在于将情、气、声融为一体,并将其运用到播音创作中去,这必将会极大地强化受众对播音创作的感受力,使我们的播音创作的艺术表现之路更为宽广,日益完美!参考文献:1林光耀.播音中的意境创造与情感把握J.视听界,2013,06:101-102.2郭淑良.播音创作中的个性美J.邵阳学院学报,2006,02:83-843许晋.论播音创作中的文化品味J.现代视听,2007,05:50-52.4赵梓名.浅论播音创作中的个性展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8:73-745韩丹,王伊默.浅谈播音创作J.职业技术,2007,18:41.6王嘉佳.浅谈新闻播音创作的内外部技巧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100-1017杨汉军.播音创作中的意境把握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204-206.8吴晓蕾.播音创作的表意和审美J.视听界,2011,03:110-1119柳晓.播音创作中的状态J.新闻爱好者,2011,21:92-93.10张莲.播音创作中对稿件整体性的把控探析J.科技传播,2013,16:4+3.11张颂. 朗读美学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2权倩.浅谈播音创作应具备的基础J.金田,2013,07:127.13Emmanuel Tsekleves,John Cosmas. Semi-Automated Creation of Converged iTV Services: From Macromedia Director Simulations to Services Ready for BroadcastJ. Journal of Virtual Reality and Broadcasting,2007,417:. 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