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上传人:wj****e 文档编号:66133748 上传时间:2022-03-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发布日期:2010-01-20浏览次数: 803字号: 大 中 小 中共商河县委办公室商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单位:关于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商河县委办公室商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12月3日 关于201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2008年以来,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了“典型示范,重点帮扶”活动,扶持建设80个新农村示范村。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示范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社会公益事业全面发展,乡风文明水平显著提高,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农民收入快速增长,锻炼培养了一批懂建设、会管理的干部队伍,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县县情、科学有效的工作经验和做法,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示范和榜样。2010年县委、县政府确定在总结经验,完善标准的基础上,以许商街道城区内13个村(居)为重点,再建设26个新农村示范村,推动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创出新业绩。现结合实际, 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路子,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市、县直部门帮扶,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培植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搞好村庄综合配套,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示范村。(二)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帮扶、全民行动、社会参与的要求,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在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同时,通过规划先行、投入引导、政策扶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2.坚持多元化投入,惠民富民。按照“乡镇补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助一点、村里出一点、村民捐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3.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根据示范村的具体条件和发展现状,探索切合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路子。积极推行新型住宅,鼓励农民建设经济、适用、美观和节地、节能的住宅。尊重农民意愿,量力而行,严禁举债搞建设。4.坚持乡镇(街道)为主,突出重点。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对示范村建设负总责。要突出重点,切实搞好示范村的硬化、绿化、净化、亮化和美化。要着力培植好特色主导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5.坚持部门共建,合力推动。要积极向市直携手共建单位汇报工作,多争取支持。县直有关部门要在财力、物力上支持示范村建设。要结合示范村的特点,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帮扶效能。6.坚持注重实际,讲求实效。要把改变村容村貌与破除陋习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要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二、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一)工作思路2010年我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总的思路是: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要求,在示范村实现“五化”的同时,突出抓好农民增收。工作安排:一是以许商街道城区范围内13个城中村(居)为主,结合旧村改造重点抓好“五化”建设和环境整治,其他乡镇、街道各新建一个高标准的新农村示范村(有少数民族村的乡镇将少数民族村继续作为示范村高标准建设)。二是对20082009年两批80个新农村示范村在已经实现“五化”的基础上,继续升级,完善提高,培植主导特色产业,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三是按照市里的要求,抓好土地置换、合并搬迁村的新农村建设。(二)工作重点1.培植发展主导产业,大力促进农民增收。要结合实际,发挥优势,积极发展“一村一品”,培植主导产业,培育产品、产业品牌;要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拉动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抓住城乡携手共建和县直部门、重点企业帮扶的机遇,广泛联系,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各示范村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规模畜禽养殖业、蔬菜果品花卉种植业、大蒜种植业、水产品养殖业、农产品初级加工业、大企业配套加工业、运输业、建筑业、物流业、庭院经济、劳务经济等,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每个示范村年内培植发展1-2个有规模、有特色的主导产业,拓宽农民增收的路子,建立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2.完善升级“五化”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基本完成村庄“五化”建设的基础上,提高标准,提升档次,查漏补缺,完善配套,把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富裕村、卫生村、文明村、样板村。特别是村庄绿化、排水设施建设、小巷硬化标准不高、进度不快的示范村,进一步提高标准,全面完成“五化”建设任务,使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再上一个大台阶。3.统筹安排,梯次推进城中村“五化”建设。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改善民生、打造宜业宜居环境,着力突破县城,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市面貌有了巨大改观。与此同时,村改居后城区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但城区的13个城中村还部分地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特别是街道、小巷硬化相对落后的情况,有些则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严重影响了城区环境和城市形象的进一步提升,成为影响我县跨越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必须认真解决。这13个城中村“五化”建设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本着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先急后缓的原则梯次推进,逐村(居)做好规划和设计。一要符合我县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三年内需要拆迁改造的村庄、社区暂不进行“五化”建设。二要统筹考虑、梯次推进。先从临城区、临干道、临街道的村(居)、街巷入手,三年内逐步完成“五化”建设。三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五化”建设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坚持“五化”一片就要靓丽一片、受益一方。4.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克服重建设轻管理、重硬件轻软件、重短期轻长效的思想,积极探索建立示范村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在村庄道路养护、卫生保洁、树木管护、垃圾收集清运、公共场所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套符合村情、较为成熟、切实可行的管理体制。要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把专职队伍管理和群众门前包干管理两种模式有效结合起来。要制定并严格实施村庄管理和考核奖惩办法,定期考核评比,严格兑现奖惩,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支持村庄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村容整洁”,使示范村的村容村貌有一个大的提升。5.培育文明卫生典型,形成良好村风民风。深入开展以讲卫生、讲健康、讲科学等为重点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发动农民群众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改变不文明习惯和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营造人人养成文明习惯,处处实践文明行为的良好农村社会环境,真正实现“乡风文明”,把示范村建设成精神文明先进村。6.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组织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使新农村建设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示范村为样板,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等不靠,从修缮道路、住宅、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搞好环境卫生、绿化美化,改善村容村貌,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各方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真正形成全民行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7.切实抓好示范村的党组织建设和村民教育培训工作。要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抓手,切实抓好示范村(居)党员队伍建设和团组织建设,加强对示范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强村富民的本领,把他们培育成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导者和示范者,培育成农业生产技术的承载者和推广者,让他们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头人。三、目标要求(一)村庄规划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五图一书”,既现状图、用地规划图、道路管线工程规划图、环保环卫绿化规划图、近期建设规划图和规划说明书,并按规划内容分阶段组织实施。(二)“五化”建设1.村庄硬化,进村道路、村内主要街道和小巷全部硬化,路两侧排水系统完善。2.村庄绿化,环村林建设达到标准。房前屋后全面绿化。完成村庄主要街道两侧绿化(绿化树木米径在4厘米以上,果树为2年以上的成品苗)。3.村庄净化,鼓励农民实施“一池三改”,用上沼气或太阳能热水器等清洁能源的农户达到3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村内实现“三清”(清垃圾、清污水、清柴垛)。4.村庄美化,主要街道两侧整齐清新美观。5.村庄亮化,主要街道和公共场所安装路灯。(三)经济发展培植起1-2个特色主导产业,农民收入大幅提升,村民从主导产业中得到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四)公益事业发展村卫生室达到部颁标准。公共文体设施完善,居民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尚良好。要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搞好以“双进”、“双建”和“婚育新风进万家”为主要内容的经常性教育活动,全面完成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和责任目标。(五)社会保障工作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率达到99%,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五保供养率达到100%,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得到有效救助。(六)社会稳定工作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健全,机制完善,防范有力;村民普遍有安全感。无越级上访和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七)民主法制建设有普法规划和学习制度,有法制宣传栏,有村民自治章程,实行村务和财务公开。(八)基层组织建设村级基层组织坚强有力,各项工作运转有序,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制度健全。四、工作措施(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一是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继续发挥领导职能,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示范村建设的调度、督查、考核等。二是成立由农办、许商街道、建设局、林业局、民政局、供电公司、综合执法局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许商街道,具体负责许商街道13个城中村(居)的“五化” 建设。两个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会议,交流情况,研究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协调解决问题,推动新农村示范村工作深入开展。(二)继续坚持包村帮扶工作责任制。今年许商街道13个城中村(居)“五化”工作,每位县级领导具体包到村(居),县直部门、单位、重点企业具体包到大街、小巷。其他乡镇、街道的示范村建设,县级领导包到乡镇(街道),县直部门、重点企业具体包到村。2008、2009年建设的示范村各县直部门要继续帮扶,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帮扶措施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主。(三)坚持示范村建设责任制。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是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挑选一批熟悉农村工作、协调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机关干部包示范村。为每个村配备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帮助农民发展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城中村,100万元用于少数民族村,100万元用于其他乡镇示范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补贴示范村的街巷道路硬化。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大力发动村(居)民自筹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十大行动”项目资金和市直单位帮扶资金,县直部门、企业、乡镇(街道)要加大帮扶力度,县直有关部门在安排农田基建、乡村道路、农村能源、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人畜饮水、文体设施建设等项目时,要优先用于示范村建设,为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财力保障。(五)提前做好工作,及早完成任务。各乡镇、街道要按照示范村建设总的目标要求,思想早发动,工作早部署,措施早落实。要在春节前筹集好所需资金,春节后及早动手搞建设。许商街道的13个城中村(居)要在2010年4月底前完成街巷硬化、绿化任务,其他乡镇要在4月底完成道路硬化,10月底前全面完成“五化”建设,确保年底全面完成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任务。(六)强化督促,严格考核。县级领导包乡镇(街道)或包村(居)工作列入年终考核。新农村示范村的考核验收,由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县直有关部门,通过听汇报、实地查看、召开群众满意度测评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实地验收,同时对县直部门包村帮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列入2010年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2009年12月16日) 今年以来,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态势”的目标,危中寻机,克难攻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情况如下: 一、今年全省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 (一)以抗灾减灾为重点,确保粮食生产再夺丰收。省委、省政府精心组织实施抗旱浇麦保丰收“600计划”和秋粮夺丰收“450计划”,先后战胜冬春连旱、夏季低温寡照、秋季大风暴雨等不利因素,全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达到1 078亿斤,较上年增加5亿斤,同比增长0.5,连续4年超千亿斤,连续6年创历史新高,连续1 0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以拓宽渠道为途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共落实各项惠农补贴120.7亿元。针对年初农民工大批返乡的严峻形势,及时出台了23条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实施了“221行动计划”,开展了8项专题活动,有力地促进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为2155.2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38 31.4元,同比实际增长9.4,其中工资性收入达到1 370.4元,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达35.8,同比增长11.3。 (三)以提升综合效益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到1.07亿亩,占粮食面积的7 3.6,其中优质小麦、优质专用玉米分别为5506万亩和51 30万亩;肉类、禽蛋、奶类产量预计达到6 30万吨、402万吨、320万吨;棉花、油料、瓜类、蔬菜、水产养殖等特色农业分别发展到8 30万亩、2300万亩、475万亩、2600万亩和376万亩。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农户1 052万,户均增收1 300多元;粮食、肉类、乳品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450万吨、5 78万吨和255万吨。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9610.2万千瓦,小麦机播、机收水平均达95以上;玉米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70和21.3,机收水平同比增长近1倍;水稻机收面积达5 58万亩。 (四)以改善农村民生为目的,构建农村社会和谐。全面加强以农村为主的民生工程建设,解决了一大批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中小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大幅提高;新农合提前3年覆盖全省,筹资标准由50元提高到1 00元;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按标施保;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2以上;全省48081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油)路,1907个乡镇全部建有客运站,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95以上;农村户用沼气累计达364万户,占全省农户的1 8;累计解决1223多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投入扶贫资金6.5亿元,整村推进803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78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解决温饱。 (五)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一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省财政拿出8亿元,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担保服务机构。截止三季度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达4601.12亿元,较年初增加911.12亿元,占全省银行业贷款余额的35.17,涉农贷款增量占全省银行业贷款增量的34.48。二是推进林权制度和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目前全省通过家庭承包和其他经营形式,明晰集体林产权4887万亩,占总面积的72。成立了河南水利建设投资公司,为今后筹集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构筑了一个新的投融资平台。三是全省水管体制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共批复水管单位661个,批复事业编制2.41万人。县级供销社改革正深入推进。四是开展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推动土地规模经营。五是在信阳市设立了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积极探索农村改革新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 (六)以推广“四议两公开”为切入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通过深化“三级联创”成果,积极推进“五个一”工程,全面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了加强党的领导与推动群众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今年11月中旬,中组部、中农办等单位在我省召开了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工作经验交流会,决定在全国全面推行我省农村创造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经验。 (七)以开展示范村建设为载体,总结推广新乡经验。今年,先后在新乡市召开了全省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和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村干部培训班,总结推广了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为推进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在新乡市设立了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取得了初步成效。最近,下发了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建设350个省级示范村,以点带面,推动全局,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促进全省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明年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以全面实施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尽快开工建设一批粮食生产能力项目,全面落实粮食超千亿斤的各项政策和技术措施,确保全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力争单产略有增长,粮食总产稳中有增,完成核心区建设的各项年度目标。同时,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在投入、奖补科技创新、经营体制、金融支持、粮食流通、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二)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稳定粮食面积的前提下,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继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完善各类补贴发放办法。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搞活农产品流通。大力实施食品工业振兴规划,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劳务经济,切实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三)进一步抓好两个实验区建设。推进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重点在农村土地流转、农村金融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抓好河南省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建设,重点探索农村社区化建设管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机制、资金整合机制、农村资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建立新型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架构等。 (四)进一步推进示范村建设。在继续办好“十大实事”,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全面总结、推广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整合涉农资金,力争350个示范村建设稳步推进、开局良好。 (五)进一步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县级供销社改革。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改革,增强金融支农力度。 (六)进一步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抓住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机遇,全面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健全群众工作网络,完善利益诉求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开展村庄布局规划、选址布点等涉及村庄发展和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充分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生机和活力。李连庆在全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动员会上指出加强领导 迅速行动积极推进示范村建设河南党建网9月17日讯 鹤壁日报报道:(记者 席波)9月16日,全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动员会召开,贯彻落实全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启动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市委副书记李连庆,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合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区委副书记、有关乡镇党委书记参加会议。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精神,发挥示范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典型带动作用,我省决定于今年开始启动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首批建设的示范村共354个,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动员会上,我市结合实际,决定建设“7249”工程,即建设浚县王庄乡、善堂镇、白寺乡、屯子镇,淇县北阳镇、庙口镇,山城区石林镇7个小城镇和宝山产业集聚区、淇河生态园区两个区,山城区鹿楼乡故县新村等49个示范村(省级10个、市级39个)。李连庆在讲话中指出,开展“7249”工程建设,是落实中央推动新农村建设重要决策的创新,是落实全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启动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是打好新型农民社区建设攻坚战的内在要求,是有效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载体和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在工作中要准确把握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的内容、标准和“规划先行、产业支撑、市场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严格按照河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标准及考评办法(试行),迅速在全市展开“7249”工程建设工作,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李连庆强调,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事关全局、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整合资金,分类指导,严格督导,营造氛围,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努力开创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徐合民就如何抓好具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观后心情 河南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启动会议召开叶冬松出席并讲话2010年09月10日10:35来源:河南日报河南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启动会议召开叶冬松出席并讲话-中国共产党新闻窗体顶端【字号 大 中 小】打印留言社区网摘 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窗体底端9月9日,全省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启动会议在林州市召开,会议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决策部署,交流推广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做法,安排部署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工作。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叶冬松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刘满仓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是落实中央推动新农村建设重要决策的创新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内在要求、有效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和以点带面推动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的重要举措。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的意见要求和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规划先行、合理布局,发展经济、产业支撑,因地制宜、注重特色,依法依规、节约用地”的总体原则,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等方式,做到“五个着力”。一是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鼓励引导各示范村大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快科技推广应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着力加强村容村貌整治。要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村庄管理,建立制度保障,确保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农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三是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改善农村民生的力度。四是着力推动农民就业创业。要加强技能培训,强化就业服务,推进回归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改善民生。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五是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会议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事关全局、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推进。各级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整合项目资金,搞好分类指导,严格监督检查,营造舆论氛围,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努力开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9月9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考察了林州市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情况,叶冬松、刘满仓为林州市新农村示范村城郊乡和谐如意新村揭牌。会上,安阳市以及林州市、息县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成效。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建设厅、省交通厅、省农行介绍了支持示范村建设的思考和打算。据了解,全省第一批启动新农村示范村共350多个,用三年完成。(记者宋华茹任国战)县2010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县2010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各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为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我县新农村建设进程,现制定2010年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工作考评办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考评目的开展新农村建设考评工作,旨在为全县推进新农村建设正确导向、提供衡量标准和比较手段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扎实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二、考评原则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最终考评标准,坚持科学、客观、真实、公开、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开展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考评工作。三、考评内容1.生产发展情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2.生活宽裕情况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3.乡风文明情况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邻里关系和睦、社会治安稳定。4.村容整洁情况实施“五改”(改路、改水、改圈、改厕、改厨)、“四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三拆”(拆除破旧、遗弃和危险建筑物,拆除影响交通的路边堆放物,拆除阻碍沟渠排水的障碍物),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科学、完善的村庄建设规划,并按法定程序逐步实施,无乱占乱建现象。5.管理民主情况实行以法治村,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民议事理事制度,坚持村务公开。四、考评方法1.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考评,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具体实施,对全县25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全面考核。2.考核采取集中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以集中考核为主要依据,结合阶段性考核进行量化打分。五、结果运用考评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的省级新农村建设奖补资金分配依据。对考核结果较好、成效显著的示范村,进行奖补,实行重点扶持。对考核结果较差的示范村,实行动态管理、优进劣汰,进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