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心理咨寻教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5611953 上传时间:2022-03-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心理咨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家庭教育心理咨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家庭教育心理咨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家庭教育概述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概述什么是家庭教育(一)家庭教育的含义家庭教育是指: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二)家庭教育的特点1.家庭教育的早期性2.家庭教育的感染性3.家庭教育的针对性4.家庭教育的长期性5.家庭教育的灵活性6.家庭教育的社会性(三)家庭教育是儿童素质全面发展的环节1.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2.家庭教育是成才的基础。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一)家庭教育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二)学校、家庭、社会都是相对独立的实体,但彼此有着密切联系家庭教育类型对子女心理的影响一、溺爱型家庭二、放任型家庭三、控制型家庭四、修养型家庭家庭教育的误区一、观念的误区家长过高的期望家长教育态度不一致1.家长教育态度不一致的表现和原因(1)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不一致(2)对孩子“爱”的投入方式不一致(3)出于教育策略的需要(4)对孩子的情感不同(5)祖父母同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态度不一致二、内容的误区(一)重学习成绩轻智力开发(二)重德育轻心育(三)忽视孩子科学的性教育三、方法的误区(一)溺爱1.“溺爱”在家庭中的表现(1)过分担心(2)包办代替(3)全力满足(4)姑息迁就(5)许愿哄骗2.溺爱对孩子心理的危害(1)压抑了孩子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2)滋长了孩子的依赖心理而限制了独立意识(3)孩子容易形成任性固执、唯我独尊的个性(4)缺乏抗挫折能力和责任感(二)棍棒之下出孝子1.说谎耍滑2.怯懦、恐惧3.逆反心理4.双重人格5.怀疑与仇视四、环境的误区(一)不良的家庭关系(二逃避父母应尽的教育责任不健康的家庭文化1.电视及“爱情片”的影响2.家庭装饰的熏陶3.无节制的娱乐活动(1)危险的“麻将”(2)卡通的泛滥(3)电脑和游戏机的负作用(4)“酒”文化的消极影响(四)家长误语第二章 生命的诞生胎养、胎教和优生胎教与优生望子成龙:一个古老的愿望婚姻革命:100年优生学的诞生(一)诞生1883年 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二)动物界的“优生”达尔文生存竞争 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三)人类的“优生”1.原始社会2.现代社会二、挑战生育极限:能否复制天才(一)预防性优生学1.概念研究和预防减少有严重遗传病和先天畸形的个体出生的科学。2.措施(1)禁止近亲结婚(2)绝育手术、避孕措施(3)产前诊断(4)选择性流产(5)预防不良环境的影响(二)进取性优生学1.概念研究怎样促进体格健壮、智力优良的个体出生的科学。2.措施(1)人工受精(2)体外受精(试管婴儿技术)(3)细胞核移植技术三、受精艺术:人的生命之吻瑞典 伦纳特.尼尔林人体的两类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受精 受精卵四、天才儿童出生时父母的平均年龄父母在壮年时期生的孩子中,优秀者最多。20岁以下和35岁以上的母亲所生的婴儿中,发育异常的比例很高。五、智慧胎儿的孕育策略(一)孕期营养1.胎儿的生长发育与孕妇营养有密切关系。2.孕妇所需营养食谱:豆浆或牛奶250克,鸡蛋12个,瘦肉或鱼类100200克,豆腐或其它豆制品100克,蔬菜500750克,面粉200克,粗粮200克,虾皮或虾米10克,糖25克,油25克,盐1015克。(二)孕妇的情绪氢化可温暖和睦的家庭、和谐的情感,保持平静、安详和愉快的心境。1.衣着2.鞋3.洗澡4.口腔5.乳房(三)孕期性生活1.在怀孕前3个月和后3个月内应禁止性生活。2.适当的做一些家务活(四)药物妊娠前3个月对胎儿影响极大(五)孕妇疾病孕期避免接触宠物(六)辐射怀孕前3个月影响最大胎教起源中国是世界胎教策源地“外象而内感”是胎儿早期教育的手段,孕妇在妊娠期间,能够接触美好的事物,诸如听美好的音乐、欣赏优美的景色、观看花卉和美术作品、读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著作等,从而陶冶性情,开阔胸襟、旷怡心神,则对胎儿未来智力与性格等发育产生好的、积极的影响。调情志:一付好心情,胜过十剂良药二、忌房事:头三月,后三月三、节饮食:胎无完固,生子无疾四、适劳逸:血气通流,百脉和畅五、慎寒温:防外感风寒六淫之侵六、戒生冷:保母子平安现代胎教探索都市流行胎儿大学汤普森胎教实验二、美国范德.卡尔创办胎儿大学胎儿大学的课程设置:语言课、音乐课、运动课三、胎教的三个阶段:美丽期、聪明期和健康期(一)美丽期孕妇要经常思索双亲容貌的优点,也可以买漂亮的挂图、塑像(二)聪明期孕妇要多看有益的书籍,多听名曲音乐,多欣赏美丽的图画等。要注意文明礼貌,举止行动落落大方。(三)健康期孕妇要精神愉快、情绪饱满,既要注意营养,又要防止过胖。现代胎教原理神秘的胎儿世界胎儿在聆听世界一个常见的现象妊娠中期,胎儿对声音已相当敏感二、胎儿具有惊人的记忆能力三、胎儿的视觉效应四、透视胎儿的个性特征五、胎儿的“思维路线”六、胎儿与母亲的情感脐带第五节 父亲与胎教至育情境的角色体验新概念父亲形象慈父育婴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法国 “新一代父亲”瑞典 男子育婴的模范二、一位天才父亲的启示莫扎特的父亲贝多芬的父亲三、父亲与胎儿的对话妊娠期间母亲的身心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亲的力量。四、与妻子共享创造生命的快乐(一)保证孕妇的营养(二)保证孕妇充分的睡眠和休息(三)避免强烈的噪音或振动(四)注意疾病的防治(五)禁止吸烟(六)要经常与妻子进行语言及情感的交流(七)节制性生活第六节 音乐胎教触发胎儿情感的心弦优美的音乐:胎教的魔力音乐胎教是胎教中最主要的一种方法。理论基础妊娠后期,胎儿的听觉器官比较发达。意义1.有利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及智力开发2.音乐胎教还可以治疗胎儿的某些疾病二、音乐:胎儿与母亲的情感通道三、音乐胎教的策略与技巧(一)音乐的类型1.催眠2.镇静3.舒心4.解除忧郁5.消除疲劳6.振奋精神7.促进食欲(二)音乐胎教的方法1.哼歌谐振法2.音乐熏陶法3.器物灌输法4.母教子“唱”法第三章 从混沌到智慧智慧的种子与“人”的诞生第一节 婴儿的智力曙光第一声啼哭:向世界挑战(一)温度(二)呼吸、消化、心脏和神经系统(三)心率、血压(四)哭(五)吃 母乳喂养的作用1.营养价值高,容易被消化吸收2.母乳中乳糖含量高,并使肠道呈酸性环境,这种环境不利于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细菌繁殖,可以促进钙的吸收。3.母乳中含有抗体及其他抗感染因子,可以提高婴儿抗病能力,又无过敏反应。4.卫生、安全、经济、方便。5.用母乳喂养,使婴儿得到母亲的抚摸拥抱,有利于婴儿安全感和良好情绪的培养。(六)饮水(七)粪便、尿液二、婴儿感觉器官的发展(一)视觉1.视觉活动2.辨色能力3.视觉偏爱(二)听觉1.声音的习惯适应2.对声音差别的辨别三、3个月婴儿的注意和记忆能力(一)注意(二)记忆四、婴儿“我向思维”的萌芽(一)不能把自己和外在环境分开(二)不能把理想与现实区分开来五、婴儿的语言与动作(一)语言1.发音(1)1个月(2)4、5个月(3)9个月(4)1岁左右2.对语言的理解(1)2周左右(2)8、9个月(3)1岁左右(4)1岁末(二)动作由全身性的、不准确的、散漫的动作逐渐发展到局部的、精确的、专门化的动作。1.保持头部竖直四肢爬行依靠大人扶着行走2.支配双手支配每个手指(三)婴儿语言与动作发展的意义使婴儿从人我不分的混沌状态,进入到一个较开放的社会性环境,发展了婴儿的独立性,扩大了他们的知识范围。六、婴儿的情绪发展能力(一)3个月(二)5个月(三)67个月(四)89个月(五)10个月(六)1岁多七、零岁至一岁的家庭智能训练创设适当的环境,引发孩子对外界各种事物的兴趣。例如:孩子房间、床的布置;和宝宝说说唱唱,给宝宝放音乐。(一)活动性游戏1.目的主要训练孩子坐、爬、站、走各方面的能力以及眼、耳、手的协调能力。2.06个月的婴儿 主要训练看和听的能力(1)听觉A.播放悦耳的音乐B.朗诵押韵的、节奏感强的儿歌(2)视觉看美丽的图案(3)眼、耳、手的协调能力A.多摸、多用B.尽早给孩子玩具、铅笔、蜡笔,给孩子以各种自我表现的机会,培养孩子最早的创造欲望。3.612个月的婴儿 主要训练言语发展和理解语言的能力以及模仿成人言行的能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能动作的环境,如大床或地毯(1)爬前面有玩具逗引(2)走 站立扶床走扶双手走逐渐独立行走(二)语言的学习能力1.婴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婴幼儿具备同时学多种语言的能力。2.不会说话的初生婴儿也可以接受文字教育(1)用手指物或做动作教婴儿认相应的词(2)用字配图、用图配字3.智力游戏可以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第二节 童心从混沌到开放幼儿想象的发展一、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一)婴儿(二)25岁(三)幼儿晚期二、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一)婴儿初期(二)幼儿中晚期(三)幼儿晚期三、想象易脱离实际,与现实混淆(一)原因:生活经验和空间知觉发展水平的限制(二)表现1.想象具有特殊的夸大性和缩小性2.“说谎”智慧婴儿特征及发展的研究心理学大师拉赫描绘智慧婴儿(一)克兰肖(二)泽尔达二、著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论智慧婴儿(一)生理特征(二)智力的与教育的特征(三)兴趣与爱好(四)性格测验和品质评定(五)心理健康和一般适应性(六)结婚、离婚和生育情况(七)就业和职业状况三、学业潜力阻碍的智慧婴儿的研究学业方面未能充分发挥潜力的智慧婴儿。大约15%20%的智慧婴儿,根本没有达到其高智商所预示的成就水平。四、不同文化背景的智慧婴儿(一)任何一个民族和种族都能找出高智商的儿童。(二)不同民族和种族中智慧婴儿的百分比有明显差别。五、卓越智能的智慧婴儿(一)霍林沃思的研究1.在学校中找到有足够难度的有趣的事情2.愉快地接收别人的玩笑3.要避免发展到对权威采取否定态度4.不要与周围环境相隔绝5.防止养成狡诈习惯(二)培养方法个别辅导、师承于其他有天才的人第四章 为了健康地诞生与成长排除不良干扰第一节 影响胎儿发育的心理社会环境一、来自母亲的影响(一)母亲的情绪状况 1.对生儿育女持矛盾心理的妇女、在婚姻上有麻烦的妇女,以及那些在孕期没有足够的社会支持的妇女,在孕期中很可能会体验到抑郁和焦虑。2.有较稳定的人格、对怀孕持积极态度的妇女,和那些焦虑的、情绪变化无常的妇女相比,对分娩中的压力能做出较为良好的有利的反应。后者则往往有较长的分娩期,经历较多的产房并发症。她们在分娩中往往要求并接受较多的药物处理,这会影响她们的新生儿的反应性。(二)母亲的年龄1.生育能力始于月经初潮,截止于更年期的结束,大约为35年。2.1635岁的妇女往往能提供一个较好的子宫环境,并且生育时有较少的并发症。3.孕妇超过35岁,往往有较长的产程,其分娩更容易引起胎儿或是母亲的死亡。4.16岁的母亲更容易在孕期中患并发症,其早产儿更容易患精神缺陷症。少女身体的不成熟,把母亲和婴儿推向了极大的危险之中。5.年龄超过40岁的母亲的婴儿可能会得唐氏症候群。唐氏症候群,又名“先天愚型”,包含一系列的遗传病,会导致包括学习障碍、智能障碍和残疾等高度畸形。部分原因是由于卵细胞的退化。在中国,如果检查出婴儿患有唐氏症候群,可以依照父母的意愿决定堕胎与否。(三)母亲的饮食1.错误认识 无论孕妇吃什么,胎儿都将摄取其生长必须的营养2.均衡的饮食母亲把营养素转化为胎儿能够吸收的形式胎盘二、药物的影响(一)孕妇所摄取的药物在胎盘被变化并传递给胎儿。(二)孕期中吸引妇女的胎儿出生体重比不吸烟妇女的胎儿小。(三)酒精会影响胎儿脑的发育,会干扰细胞的生长和组织。 胎儿酒精症候群(四)海洛因会增加出生缺陷、体重过低、高死亡率等危险。三、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一)工作场所 如:化学实验室、有粉尘的工作环境(二)铅(三)森林和农场的除草剂和刹车剂四、贫困的影响贫穷是妇女往往承受着许多种会导致婴儿死亡和发育脆弱因素的累加效果。(一)贫困与低劣的孕期护理师联系在一起的。(二)贫穷的妇女往往在较早的年龄怀孕,并且在进入日后的成年时已多次怀孕,而这些都会造成婴儿体重过低。(三)贫穷的妇女几乎未受教育,往往不会意识到抽烟、酗酒对孩子的危害,并常常是滥用、滥饮。(四)贫穷的妇女往往不大可能接种疫苗以抵御某些传染病。第二节 营养与生理健康一、营养与健康(一)动物类食品对健康威胁最大的是过量摄取动物食品。动物食品包括肉、禽、鱼、蛋和乳制品。过量摄取这些食品是淋巴系统堵塞、过度肥胖、疼痛、疾病、难受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素食主义(1)素食主义是最理想的健康饮食习惯,但是素食主义并不对每一个人都适用。(2)奉行素食主义完全是个人选择,这与每个人的性格和特殊的环境等许多因素有关。2.杀手胆固醇所有的胆固醇都来自动物食品3.饱和脂肪与心脏病心血管疾病 如心脏病 中风 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动物食品不是唯一原因,但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二)以植物为主的良好饮食习惯胆固醇和脂肪的作用过量摄入富含胆固醇和脂肪的动物食品才对健康有害二、中国健康计划(一)在中国的一些开始增加肉类和奶制品摄入量的地区,主要是严重西化的城市,癌症、心脏病和糖尿病的发病率也紧跟着增长了起来。(二)动物类食品吃的最少的人患病的危险也最小,动物类食品吃的最多的人也最容易患富贵病。(三)只能在植物类食品中找到,在动物类食品中找不到的碳水化合物是惟一与人类致命疾病无关的食物。(四)少吃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动物类食品),多吃高纤维的食物(水果、蔬菜、豆类以及所有的谷物)。第五章 与成长赛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节 儿童的成长过程婴儿期(03岁)(一)语言的发展1.89个月的婴儿开始能听懂简单的词语。2.1岁左右的婴儿能听懂的词有1020个。3.13岁时,理解语言的能力大大加强,继而学会单词、简单句,直到能用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二)认知能力的发展1.感知觉2.注意和记忆3.思维(三)情绪和个性的发展1.1岁的婴儿已经有了情绪表现,如:恐惧、愤怒、厌恶、快乐、亲近、依恋和怯生等。2.情绪特点:冲动、易变、外露3.婴幼儿依恋母亲,一旦分离,则易产生焦虑。二、幼儿期(36岁)(一)语言的发展1.此时期词汇量增长最快,6岁时可达30004000个。2.幼儿基本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但对结构复杂的句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意思。3.语言表达逐渐由连贯性语言取代情境性语言。“情境性语言”就是指2岁至6岁儿童的语言不能连贯地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而是想到哪说到哪,还不时地加以手势,表情,甚至有时表现为口吃状态。(二)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1.想象的发展(1)幼儿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2)想象的目的性、创造性逐渐增强。2.思维的发展(1)思维不能离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思维具有直觉性。(2)思维方式逐渐发展到简单的抽象性思维。3.幼儿期主动注意与被动注意都在发展,但仍是被动注意占优势。4.在教育影响下,有意记忆开始发展。(三)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1.情绪的发展(1)幼儿的情绪相当丰富,而且十分容易表现出来,不太稳定,缺少控制,通常对鬼怪、黑暗等有恐惧心理。(2)已开始发展如道德、理智等一些较高级的情感,能遵守一般行为规范。(3)幼儿好奇好问2.社会性的发展(1)孩子已意识到男女的不同,5岁后,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并有认同感。(2)自我意识有所发展。三、学龄期(612岁)(一)语言的发展1.儿童入学后,口头表达能力迅速发展,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2.开始学习使用书面语言,能全面理解渐趋复杂的上课内容,语言更加完整、连贯。(二)能力的发展1.感知觉能力大有提高,对语言的敏锐程度已接近成人。2.能根据“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指出相应的方位,并能用词概括图形。3.主动注意有了很大发展,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听讲;但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上课听讲更多地与学习兴趣相联系。(三)思维的发展1.此时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儿童逐步掌握了一些抽象概念,并由此作出恰当的判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活动。2.不太善于对事物进行类比、归纳,能不能掌握“物质或意识”等十分抽象的概念。(四)个性的发展1.心理个性逐渐成熟,理智感、荣誉感、责任感以及审美感等都有一定的发展。2.道德品质的发展从比较肤浅的认识逐步过渡到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四、青春期(1218岁)(一)认知的发展1.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2.主动注意进一步发展。(二)个性的发展1.自我意识迅速发展2.道德观念不成熟,易受外界不良影响,若不注意容易学坏。第二节 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因素一、遗传基因二、胎儿发育(一)病毒感染(二)药品(三)农药、放射性物质(四)吸烟、酗酒、吸毒(五)营养、情绪三、幼年环境(一)不利于儿童生理健康的因素 1.脑炎、脑膜炎、痢疾等传染病 2.不当用药、环境污染 3.意外事故、头部受打击而脑损伤 4.喂养不当所致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不足以及营养缺乏导致的脑病。 5.内分泌障碍或严重的躯体疾病(二)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工业化、都市化的发展、交通拥挤,噪声干扰,社会变迁,导致许多现代文明病,如电视综合症,玩游戏机上瘾。出现焦虑不安、情绪烦躁、耳鸣、头晕、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脑功能失调,形成孤僻性格、社会适应不良,从而导致心理障碍。甚至由于父母疏于管教,还可能结交不良朋友,酗酒、赌博、打架斗殴,乃至犯罪。四、早期教育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健康家庭有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健康家庭应具备: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家庭内部和谐相容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与社会协调适应二、家庭环境不良投下的阴影(一)矛盾家庭(二)缺损家庭(破裂家庭)(三)“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三、不良家教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一)暴虐型(二)溺爱型(三)放任型(四)矛盾性四、如何促使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一)认识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的巨大影响(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三)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培养其能力和适应性(四)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五)尽量让孩子走进集体和社会(六)及早发现儿童心理偏差学习困难一、影响学习困难的因素家庭因素 指父母的素养、文化程度,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等。学校因素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病理因素二、学习困难的心理问题(一)儿童多动症1.儿童多动症的原因引起多动症的原因有很多,经过专家大量研究发现,85% 多动症小孩出生时是剖腹产,还有孕妇怀孕期间乱服药,患病,生产过程出现早产、难产。小孩出现发高烧、惊吓、外伤、饮食问题、教育问题、环境污染等现象都有可能引起多动症。主要是大脑分泌多巴胺不足造成。2.儿童多动症的确定(1)儿童多动症量表A.活动过多B.容易激惹,好冲动C.打扰其它儿童D.做事有头无尾E.经常坐不住F.注意力不集中,易于分心G.要求必须立即满足H.好大声喊叫I.情绪变化快J.易发脾气、暴躁,做出不可预料的行为评分标准:“没有”为0分,“稍有”为1分,“多”为2分,“很多”为3分。如果总分大于10分,就应引起重视,必要时可去儿童心理咨询门诊咨询。(2)若要确定是多动症,还需作以下的鉴别A.正常顽皮儿童a.活动的目的性b.自制力c.注意力B.轻度智能发育不全C.品行障碍D.儿童精神分裂症3.多动症的综合治疗(1)学业补缺(2)家庭教育(3)药物治疗 利他林、匹莫林(二)学习兴趣缺乏(三)学校适应不良(四)各类情绪障碍(五)社会交往不良(六)过于任性(七)行为问题(八)特定学习技能发育障碍1.表现(1)形状辨认的能力很差(2)听觉辨别能力很差(3)知觉转换障碍(4)精细运动障碍(5)语言发育障碍2.主要原因(1)器质性因素(2)心理性因素(3)环境因素3.感觉统合治疗大脑的学习有赖于身体感觉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则发挥其指挥身体及感官的能力。由于大脑、身体及感觉器官的神经体系是非常复杂的,所以需要统合,如果这一能力不足,就会造成大脑、身体及感觉器官的学习混乱,产生感觉统合失常的现象。这种学习在婴幼儿期几乎已经打下了80%的基础。(1)儿童成长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毫无原因惧怕某些学科,心理障碍多 看似聪明,却胆小自言自语,无法和人沟通 容易跌倒或撞墙 咬手指或无法戒除奶嘴 笨手笨脚,容易受挫、缺乏自信 写字无法在框内,笔画经常颠倒 固执,脾气暴躁 发音不佳,语言发展缓慢 粘人、爱哭、性情孤僻坐立不安,姿态不良,无法安静 挑食、偏食、餐饮习惯不佳 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 怕别人碰触身体,容易吵架 爱旋转游戏,过久而不会晕眩 眼睛容易酸,讨厌阅读 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提出感觉统合失常学,认为是小家庭结构造成婴幼儿感觉学习不足。爱尔丝认为最主要原因有: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失常; 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早产或剖腹生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不足; 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欠缺; 过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型化; (2)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在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躯体,对不同感觉通路(视、听、触、嗅等)而来的空间和时间上的输入信号进行选择、联系和统一。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吸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最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位,及保持身体的平衡。运动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前庭感觉在大脑后下方脑干的前面,有个微小的雷达式感应器官,叫前庭神经核,以此组成的神经体系的功能,便是前庭觉。前庭觉的主要功能,是接受脸部正前方视、听、嗅、味、触讯息,并作过滤及辩识再传入大脑,使大脑不致于太忙碌,注意力才能集中,特别是长大以后的视、听性质学习,前庭觉的影响最大。前庭随时在告诉我们头和身体的方向我们的视觉讯息也才有意义,所以前庭讯息处理不良的孩子,视觉便很难跟着移动的目标,也很难将双眼由一点移到另外的一点。眼肌和颈肌上的讯息反应处理也会发生问题,促使眼球的移动不平稳,常会以跳动方式去抓住新目标,造成孩子在阅读、玩球和划线上的困难。小孩子会常常跌倒或撞墙动作上也显得举手笨脚甚至害怕行动,影响身体的协调能力。孩子出现多动及注意力散漫的现象。前庭感觉不良,也会产生无法判断视觉空间的现象。写字时常把数字、字体或偏旁部首写反,甚至前后反读。在人多的地方容易迷失方向。也会因太靠近人或碰撞他人,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严重不良。三、学习困难的预防(一)为了避免儿童学习困难,在现代家庭中应注意做到:1.家庭和睦2.家庭中有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良好气氛,关心孩子的学习,帮助孩子安排学习时间,作些必要的辅导,父母在求知、学习方面要为孩子做出表率。3.学习和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科学育儿。4.父母对孩子既不能要求过高,也不应放任不管,对子女的期望要从实际出发。5.发现儿童有学习困难或者学习成绩有较大退步时,父母要采取冷静的态度,认真、仔细的分析原因,正确对待。6.配合教师,促使困难儿童提高学业成绩,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二)教师在防治儿童学习困难中起着重要作用1.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到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待每一名学生。2.幼儿园教师对学龄前儿童,一方面要发展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一方面要逐步地进行学前准备教育,让儿童初步了解学习的意义、学校的纪律,激起儿童求知欲望,以适应今后的系统学习生活。3.对刚入学的儿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儿童对学校适应的情况,特别要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4.教师要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提高讲课的质量和效果,加强思想上的沟通。5.对学习困难的儿童,要帮助其分析原因,找出改善的方法,鼓励其每一个细小的进步,使其树立学习的信心,体会到成功的欢乐,以提高学业成绩。6.加强与家长,特别是学习困难儿童家长的联系,同心协力,必要时建议家长寻求心理咨询。儿童障碍儿童行为障碍儿童行为障碍是指在儿童的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某些习惯和行为偏离正常。发育时期的行为问题:吮手指和咬指甲1.危害2.预防3.矫正 厌恶疗法(二)社会退缩行为(社会交往不良)1.识别(1)一般很难适应新环境(2)从不主动与其他儿童交往(3)在自己家中也不愿见生(4)上幼儿园或小学时表现为紧张、害怕、拒绝上学2.原因(1)个体素质 性格内向、文静(2)环境及教育 A.在家受家长娇宠,得到过分照顾,又很少与其他儿童一起玩耍 B.对儿童过分粗暴,或父母死亡、离异,缺乏安全感3.防治对策(1)预防 A.从小让孩子与小朋友一起游戏,培养开朗的性格,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对人热情。 B.对儿童既不可溺爱,也不可粗暴、冷漠。 C.注意家长自身在情绪、性格方面的示范作用。 (2)治疗 A.耐心引导,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与其他儿童建立信任、亲密的关系。B.设计游戏方案,让孩子慢慢参加和适应。C.支持性心理治疗,如安慰、解释、鼓励、指导、疏通感情、调整环境等方式。(三)依赖行为1.识别(1)年幼儿童表现为爱与成人(特别是母亲)躯体接触(2)年龄稍大的儿童表现为干什么事都不能自己做出决定。(3)依赖的对象 父母、老师或其他成人、同伴(4)依赖的形式 A.任务性依赖 B.情感性依赖2.原因 溺爱3.纠正方法(1)家长应纠正不良的教育方法(2)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锻炼成长(3)选择一些能增强自主性,而较少要成人帮助的事情,让孩子独立完成。每当孩子独立完成时可给予奖励。(4)父母、老师要改变对儿童的不良态度。(四)激惹行为 指发脾气或暴怒,儿童在受挫折后,出现又哭又闹的表现。1.识别2.原因 溺爱 家长的强化3.处理(1)从小培养孩子讲道理的习惯,对孩子的合 理要求要给予满足,对不合理的要求坚决不能答应。(2)若已出现乱发脾气并且症状严重,可采用暂时隔离法。(五)逆反心理1.识别2.原因 教育方法不当,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3.处理 应以预防为主(1)父母应该尊重孩子,采取关怀、亲切的态度,避免在对立情绪下对孩子提要求。(2)所提要求应合理(3)家长应多采取鼓励和有趣味性的提法,使孩子乐意接受。(4)依靠平时积累并形成的亲子感情和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让孩子喜欢父母,愿意听父母的话,并且对父母有信任感和敬佩感,使孩子对父母提出的要求,从心底里乐意接受。(5)尊重孩子的独立意愿,有事与孩子商量,同时又要因势利导,耐心说服教育。(6)不宜采取强硬的压服手段。(六)幼稚行为1.识别(1)集体活动时畏畏缩缩,闷声不响,腼腆害羞(2)缺乏主见(3)平时很喜欢和年龄较小的孩子玩耍(4)情绪不稳定,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较差,容易受不良习气影响而干坏事(5)幼稚表现与其实际年龄不符,无论生活自理能力或社会交往能力方面都比同龄孩子差。2.原因(1)母亲怀孕时患病或分娩时胎儿窒息(2)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素质较低(3)父母不良的教育方法3.处理与对策(1)提倡优生,对母亲怀孕时或分娩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引起重视,避免儿童行为幼稚的“生物因素”(2)提高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素质,重视儿童早期行为与能力的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发展。(3)家长要学会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七)品行障碍1.障碍种类(1)攻击性行为(2)说谎、欺骗(3)不遵守学校纪律及逃学(4)流浪不归(5)偷窃(6)玩火、纵火2.原因(1)遗传素质因素(2)社会因素(3)教育因素(4)生物因素3.预防与纠治(八)青少年违法1.识别(1)身份违法(2)财产违法(3)人身违法2.原因(1)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最不稳定期(2)智力低下(3)患多动症(4)社会因素(5)家庭因素3.处理对策二、儿童情绪障碍(一)焦虑障碍1.识别(1)分离性焦虑(2)境遇性焦虑(3)素质性焦虑2.病因(1)父母或其他亲人有焦虑症状,儿童对其模仿,可产生焦虑症状。(2)父母对某些危险估计过高,给孩子一些不必要的劝告、禁令等。(3)环境不良,父母感情不合,整日吵闹,儿童受惊,情绪紧张、焦虑。(4)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过多保护。(5)父母对子女期望值过高。(6)父母教育态度粗暴,造成亲子关系不良,使儿童焦虑。(7)学习负担不断加重。(8)遗传因素。3.防治(1)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对分离性焦虑的儿童,建议早入托,以及早适应集体生活。(3)做好入托前的准备工作,加强 与托儿所老师的联系。(4)父母和老师要改变对儿童的不合理要求。(5)心理治疗及家庭治疗。(6)对严重焦虑症儿童可用抗焦虑药治疗。(7)松弛疗法及生物反馈。呼吸松弛训练法采用稳定的、缓慢的深吸气和深呼气方法,达到松弛目的。一般要求连续呼吸20次以上,每分钟呼吸频率在1015次左右(视人而异,要事先通过定期自我训练,在实践中自我体会,确定最佳呼吸频率,并要求训练成熟后再实际应用)。吸气时双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最大吸气后稍屏息一段时间,再缓慢呼气,两手放松,处于全身肌肉松弛状态。如此重复呼吸。训练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杂念,思想专一,全身肌肉放松。平时每天练习12次,每次1015分钟。有计划的训练,自我体会身心松弛的效果。每一训练期(医学上称“疗程”)为1520次。可休息几天,重复训练,以达到要求为止。可采用坐位或卧位训练,成功后则随时可在实际中应用。切忌在未训练成功时匆忙使用,以致失败后怀疑本法的有效性。 想象松弛训练法遇到不良情境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时,运用自己充分和逼真的想象力,主动地想象最能使自己感到轻松愉快的生活情境,用以转换或对抗不良心理状态。例如想象自己躺在和煦的阳光下,在海边聆听大海的波涛声,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情趣,想象自己在环境幽雅、景色迷人的公园里休憩,在风光迷人、空气清新的优美环境中感受鸟语花香带来的乐趣,心境无比舒畅。想象的内容最好是自己过去亲自经历过的生活情景、并且能唤起终身难忘的轻松愉快心理。对于一位足不出户、想象力不丰富、生活经历贫乏者,补救的办法是想象自己观看过的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影视节目中的片断情景。 自我暗示松弛训练法又称“自我命令法”。利用指导性短语,自我暗示、自我命令,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意志力量,保持镇定平衡的心理状态。例如:“这些感觉虽然可怕,但不足畏惧,我可以改变它的意义”;“我太惊慌失措了,我不必为此小事大惊小怪,我会自己克服的”;“这些情境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一定会排除克服的”。指导性短语由患者自行设计制定,不必千篇一律,生搬硬套。要求短小精焊,流畅顺口,具有鼓舞斗志和自我命令、自我镇静的作用。实践表明,当患者在做一件会引起自己恐惧焦虑的事时,事先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采用本法训练后再行动,确实具有镇静治疗作用。生物反馈是运用仪器(通常用电子仪器)通过视觉或听觉信号,揭示人体内部正常或异常活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操纵那些在其它情况下意识不到或感觉不到的生理活动,以达到控制机体内部活动的目的。体内的生理活动,比如心脏跳动的快慢,一般是人们意识不到的,也难以随意使之加快或减慢。如果我们把心脏跳动以一定的声高来表示,就可以通过使信号变大或变小,来达到使心率加快或减慢的目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对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进行治疗。 (二)强迫障碍(强迫症)1.识别(1)强迫观念(2)强迫行为2.病因(1)突然的精神创伤或长期高度的精神紧张。(2)先天性素质不良。(3)父母对儿童教育不当。(4)遗传,因素。3.防治(1)从小注意性格的培养,不要给予儿童过多、过于刻板的要求。(2)心理治疗 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系统脱敏法的程序是逐渐加大刺激的程度。当某个刺激不会再引起求治者焦虑和恐怖反应时,施治者便可向处于放松状态的求治者呈现另一个比前一刺激略强一点的刺激。如果一个刺激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围之内,经过多次反复的呈现,他便不再会对该刺激感到焦虑和恐怖,治疗目标也就达到了。(3)分析发病原因,帮助患儿建立克服病态的信心。(4)药物治疗(三)恐怖障碍(恐怖症)1.识别(1)过分的恐惧事实上并不具有危险性的事物(2)虽有一定危险性,但患儿所表现的恐惧大大超过客观存在的危险程度。2.病因(1)教育方法不当。(2)父母关系不和,经常争吵、打架。(3)遗传素质。3.防治(1)注意教育方法。(2)父母树立良好榜样。(3)心理治疗。(4)药物治疗(四)学校恐怖症1.识别(1)上学时感到很勉强、很痛苦,该去上学的时候不肯去,或提出苛刻的条件。(2)虽然显出要去学校或准备去学校,但一旦到了学校或接近学校就逃走,坚持拒绝上学。(3)上学时诉说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呕吐等不适,而在节假日却不出现上述症状。(4)当强制上学时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如焦虑不安、痛苦、喊叫、吵闹等,任何安慰、物质上的吸引均不能使他们同意上学。有的宁愿遭受体罚也不愿去学校。当他们在家或与小朋友游戏时,一切却都正常。2.病因(1)年幼儿童与分离性焦虑有关,害怕与亲人,特别是母亲分离。(2)儿童在入学、转学或开学中,碰到过分严厉、态度粗暴的老师,会因害怕而拒绝上学。(3)学习成绩下降或在学校受到挫折或侮辱。(4)父母或老师对儿童期望值过高,要求太严,儿童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而出现学校恐怖症。3.防治(1)从小注意培养儿童乐观、开朗、坚强的性格并且激发和满足儿童的求知欲望。(2)培养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对学校环境感兴趣。(3)医生、学校、家长三方面充分合作。(4)支持性心理治疗。(5)家庭治疗。(6)伴有焦虑情绪者,可服用抗焦虑药物治疗。(五)抑郁性障碍(抑郁症)1.识别(1)急性抑郁反应(2)慢性抑郁反应(3)以身体不舒服为主诉的抑郁反应2.病因(1)得不到父母的爱护和关心(2)突然丧失父母之爱(3)受到蔑视和抛弃(4)地位或态度改变(5)父母患有抑郁症3.防治(1)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2)对有较明显抑郁反应的儿童,要针对病因给予心理治疗。(3)药物治疗(六)癔症1.识别(1)躯体功能障碍 A.痉挛发作 B.瘫痪 C.失明、失聪、失音或其他形式的语言障碍(2)精神症状嚎啕大哭、喊叫、肢体乱动及冲动行为,或哭诉不愉快体验,有时伴有夸张的动作和表情。2.特点(1)症状无器质性基础(2)症状变化迅速(3)自我中心(4)症状表现夸大,有表演性,易受暗示3.原因(1)精神因素(2)教育不当(3)环境闭塞、文化水平较低4.防治(1)对有精神因素的要消除不利因素,家长教育方法不当的,要找出问题症结,并采取相应措施。(2)心理治疗 暗示治疗治疗者采用语言、动作或其他方法,也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电刺激、针刺等方法。使被治疗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积极暗示的影响,从而不加主观意志地接受治疗者的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指令,解除心理上的压力或负担,实现消除疾病症状或加强某种治疗效果的目的。 暗示治疗的具体方法很多,临床上常用的有语言暗示、药物暗示、手术暗示、情景暗示等。 此外,医师对患者的鼓励、安慰、解释、保证等也都有暗示的成分。暗示治疗广泛地运用于癔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疾病中,也用于治疗疼痛、高血压、哮喘等心身疾病。 暗示治疗的治疗效果往往取决于患者的感受性和对暗示的顺从性,患者对医师的信任是暗示治疗的基础。(3)药物治疗(4)疗效的长期巩固在于心理因素的解除及健全人格的建立三、儿童语言障碍(一)口齿不清(发育性语言不清)1.识别(1)吐词不清楚,发音不准(2)在较大的儿童中,可能出现阅读困难2.原因(1)发育性语言不清,一般无语言发育迟滞,可能与遗传有一定关系。(2)环境不良(3)父母用不规范的儿语和孩子说话。3.防治(1)家长应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2)孩子发音口齿不清时,应巧妙地进行帮助。(3)心理治疗(二)语言发育迟滞是指小儿语言的发育明显落后于同年龄儿童语言发育的水平。1.识别(1)表达性语言障碍孩子能理解语言,但不能表达语言(2)感受性语言障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能力均受限制2.病因(1)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2)围产期异常或损伤(3)婴幼儿期的损害(4)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听力缺陷(5)婴幼儿期多病,营养不良(6)轻度只能发育不全3.防治(1)根据原因采取相应治疗(2)感受性语言障碍的孩子需经特殊训练(3)表达性语言障碍者一般与环境因素有关,家长要从小注意儿童的语言教育和训练。(4)在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时,家长要耐心(三)口吃口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字音重复或语言中断的语言节律障碍。1.识别(1)难发性,第一个字发不出(2)连发性,第一个字重复(3)中阻性,说话中途一个字发不出(4)无意义重复发声,重复发出与词句无关的音响2.原因(1)精神因素的影响(2)父母操之过急(3)模仿形成(4)遗传影响(5)有害因素作用3.防治(1)儿童从小要学说正常清晰的语言。(2)已经出现口吃时,家长应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让孩子养成慢慢说话的习惯。(3)让孩子每天朗诵一些诗歌。(4)口吃一经发现,就应及早矫正,以避免造成持续或顽固的口吃。(5)专门的语言训练(6)解除孩子的紧张心情和焦虑,树立其信心,鼓励其进行语言训练,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四)不肯说话(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社交场合保持沉默无语的现象。1.病因(1)素质性因素(2)一般无器质性因素,常为明显心理因素所致。(3)家庭因素2.防治(1)消除致病的各种心理紧张因素(2)从小进行文明礼貌教育(3)对患儿不肯讲话的表现不要过分注意、训斥,或强迫他说话(4)心理治疗(5)过分紧张、焦虑、恐惧、想说又不敢说的孩子,可适当服用小剂量的抗焦虑药,有一定疗效。四、儿童进食障碍(一)偏食是指儿童吃东西挑挑拣拣,这不吃,那不吃,局限于吃某几种食品。1.识别2.原因(1)不良的教养方式,对儿童进食缺乏正确的引导。(2)父母的不良习惯也直接影响孩子。3.防治(1)要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定量进食,要教育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2)家人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个菜不好吃,那个菜没味道,以免造成孩子先入为主,对某些食物产生不良印象而导致偏食。(3)有些父母自己有偏食习惯,自己不爱吃的菜,也很少做给孩子吃。所以父母首先自己要改掉偏食习惯。(4)控制孩子吃零食。(5)父母要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6)制作饭菜时,应注意食品的色、香、味,提高儿童的食欲。同时,饮食应多样化,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可改变烹调方法,以适合儿童口味。(7)给孩子介绍科学营养的知识。(8)父母要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并以身作则。(二)贪食症反复多次进食,在很短时间里迅速摄入大量食物,虽然自己能意识到这样大量进食是不正常的,可是又不能自我克制。1.识别(1)贪食者进食时常常避开人,一个人偷偷地快速吃完,从不细嚼慢咽。(2)喜欢选择高热量的松软甜食,以便迅速吞入。(3)贪食往往是周期性的(4)贪食发作过后,往往感到后悔,情绪压抑,有的采用节食,制造呕吐,甚至服泻药等方法来控制体重。2.病因(1)不良饮食习惯(2)父母教育不当(3)生物化学代谢异常3.防治(1)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食。(2)根据不同年龄,每餐定量进食,不能一次摄入过多食物,切记因偏爱食品而不加节制,任意吃个痛快,以致发生贪食行为。(3)心理治疗(4)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三)异食癖是指儿童嗜吃非食物性东西的习癖。1.识别咬食玩具上的油漆、灰泥、带子、头发、衣服等。较大的儿童吞食粘土、污物、动物粪便、石头、棉花和纸张等。2.原因(1)躯体因素(2)心理因素(3)父母对儿童缺乏关心(4)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企图从非食物性物质中去摄取。3.防治(1)父母要多加关心和照顾,定时给予营养可口的食品,满足孩子正常的食物需求。(2)尽量将异食的东西收起来。(3)避免儿童长期生活在单调、枯燥的环境之中。对已有异食癖的儿童要给予心理治疗,耐心教育训练,纠正错误行为。(4)患有肠道寄生虫病的儿童,应去医院检查。在接受驱虫治疗后,体质可望改善,异食症状会随之消失。(四)神经性厌食1.识别主动减少进食,厌食儿童常常避开家人,不愿与家人一起进食,更不愿摄入糖及脂肪类食品,有时故意刺激呕吐,或偷偷服用泻药,使摄入的食物排除体外。2.判断(1)心理因素(2)体象障碍(3)拒绝保持该年龄阶段的正常最低体重(4)不是躯体疾病导致的体重减轻3.治疗(1)心理治疗阳性强化法或称正性强化法,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行为的改变是依据行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某种良好行为。即运用正性强化原则,每当儿童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故又称奖励强化法。 (2)对厌食儿童主观认识上的问题,应耐心向其解释。(3)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厌食儿童充分信任医师,才能积极合作,增强对治疗的信心。(4)躯体治疗(5)药物治疗五、儿童睡眠障碍(一)梦魇1.识别儿童做恶梦,同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自觉全身不能动,想要呼救却喊不出声,或被吓醒或唤醒。醒前有身体活动和呻吟的声音,醒后有明显的情绪波动,面色苍白,出冷汗,而且对梦境大部分能回忆。如及时解除其恐惧心理,能使其重新安然入睡。2.原因(1)当晚心情不愉快。(2)白天看了恐怖影视或听了鬼神、侦破等恐怖故事。(3)睡眠姿势不好,双手压在胸前。(4)患上呼吸道疾病引起呼吸不畅或患肠道寄生虫病等。(5)过量进食,胃部胀满,或进食不佳,处于饥饿状态。3.治疗(1)消除心理因素,纠正不良睡眠习惯,平时注意生活规律化。(2)不让儿童看过于刺激的电视、电影,不给儿童讲鬼神、侦破或其它的离奇故事,不用恐吓等手段教育儿童,避免儿童产生紧张情绪。(3)对于儿童的躯体疾病应积极给予治疗。(二)夜惊1.识别(1)患儿在入睡后,突然尖叫、哭喊,或从床上坐起或站起。此时,两眼直视或紧闭,手足乱动,表情紧张,呼吸急促,心跳快速,面色苍白,意识模糊,并且呼唤不醒,对父母的安抚、拥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2)发作持续时间短的为二、三分钟,长的达20多分钟。发作后又能继续入睡,醒后不能回忆。(3)有的夜惊发作时,起床后无目的地走动,偶尔出现伤害自己的行为或暴力行为,一夜可发作数次。2.病因(1)不良的心理因素(2)白天过于兴奋或疲倦3.处理(1)发生夜惊时,家长尽管呼唤不醒孩子,也应及时搂抱孩子,慢慢地把孩子放进被窝里,让其继续睡眠。如果孩子醒来,看见自己在父母的怀抱里,会感到温暖和安全,而且能很快入睡。(2)对发作次数较多者,应用药物进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