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短文两篇 (1)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65132054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短文两篇 (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5短文两篇 (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5短文两篇 (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短文两篇夸父追日学习重点:1、 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 背诵夸父追日;3、 体会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4、 多角度理解文章内涵。学习资料: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很多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相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等。 基础过关1、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饮于河、渭(wi) 弃其杖(zhng)2、解释下列划线字:逐走(跑) 饮于河(到)(黄河) 未至(到达) 道渴而死(表修饰)弃其杖(他的) 化为邓林(桃林)3、文学常识填空夸父追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逐日”是追赶太阳之意。“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决心大或自不量力。教学过程一、课文内容把握。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二、探究品味文章内容。1、 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气魄(从神话故事的特点的角度理解其积极意义); 自不量力(消极方面)。2、 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夸父是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一个英雄,他神奇、力大无比,喝干黄河、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不但表现他本领大,更丰富了这个英雄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3、 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反映古代人民敢于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三、拓展迁移。阅读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 北山经 思考:这也是选自山海经的一则中国古代神话,试分析两则神话的相同点。答:表现古代人民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愿望和顽强的毅力。译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两小儿辩日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字词,准确翻译课文;、 熟读两小儿辩日;、 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学习资料: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基础知识:、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盘盂(y) 孰(sh)为汝(r)多知(zh)乎 沧凉(cng) 决(ju)、 解释下列划线字:孔子东游(向东) 辩斗(争辩)问其故(原因) 去人近(距离) 探汤(热水) 多知(通智,智慧) 不能决(判断)、 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 一儿以日初出远(认为) 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 孰为汝多知乎(认为)、 翻译下列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译句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 孰为汝多知乎? 译句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教学过程一、课文内容把握。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理解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二、问题探究。、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面两句话,分别赞扬了孔子的什么精神?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赞扬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不能决也。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你读了这个故事,得到那些启示?(从不同角度) 从两小儿的辩斗的角度:看问题要透过表象看实质,要发扬勇于探索大自然、探求真理的精神。 从“孔子不能决”的角度:宇宙是无限的,知识无涯,学无止境,人不能尽知,应当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拓展迁移。庄子欲刺虎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注释:选自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此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馆竖(sh)子:旅馆的童仆。须:等待。1.解释加有下划线的词:(1) 庄子欲刺虎(想要)(2) 馆竖子止之曰(劝阻)(3) 两虎方且食牛(吃)(4) 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名声)(5) 两虎果斗(果然)(6) 一举果有双虎之功(功效)2.翻译文中句子。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卞庄子认为这话对,就站着等待它们。3.阅读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善于观察,善于分析往往能做到事半功倍。译文孔子往东方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问他们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这不正是近的就觉得热,距离远就觉得凉吗?” 孔子不能够断定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