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395820 上传时间:2022-03-18 格式:DOC 页数:155 大小:1.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南河流域综合规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1 概况11.1 自然概况11.2 社会经济概况71.3 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现状102 总体规划142.1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142.2 规划目标162.3 功能区划分172.4 控制性指标182.5 干支流总体布局193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与水资源配置223.1 水文223.2水资源评价293.3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323.4 需水预测373.5 可供水量分析413.6 供需平衡分析443.7 水资源配置454 防洪减灾规划494.1 防洪规划494.2 山洪灾害防治604.3 河道整治规划634.4 治涝规划665 供水规划685.1 供水现状685.2 供水目标705.3 城乡供水总体布局705.4 重点城镇供水规划715.5 重点工业园供水规划725.6 城市应急供水方案726 灌溉规划746.1 灌溉现状746.2 灌溉发展目标756.3 灌溉总体布局756.4 特枯水年抗旱对策777 地方水电建设规划787.1 地方电力建设现状787.2 地方水力发电规划788 水生态与环境保护体系808.1 水资源保护808.2 水土保持规划969 环境影响评价1089.1 环境保护目标1089.2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1099.3 环境现状1139.4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1169.5 规划分析1189.6 环境影响分析1199.7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1229.8 不确定性因素1239.9 环境影响初步评价结论与建议12410 流域管理规划12610.1 水利管理现状12610.2 防洪减灾管理规划12710.3 水资源综合利用管理规划12810.4 水资源保护管理规划13010.5 水利管理政策法规建设13110.6 水利科技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13211 近期工程13511.1 近期工程选择原则13511.2 近期工程选择项目13511.3 近期工程投资13611.4近期工程实施效益分折13611.5主要近期工程简介137601 概况1.1 自然概况1.1.1 自然地理南河为嘉陵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境内,地理座标在北纬32153242,东经1054810618之间,北面与陕西省宁强县相邻;东面与旺苍县的万家、伏泷白水接壤;西面和南面与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相连。流域面积1099km2,本流域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盆周,为米仓山西段南侧的山区向盆西北丘陵的过渡地带,河口为川北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广元市城区。南河主源鱼洞河发源于米仓山山脉西段,河源高程1679m,河流从北往南流经曾家、麻柳、荣山,又折向西经大石于广元市区城南汇入嘉陵江,河道长76.5km,入河口河床高程466m,流域天然落差1134m,河道平均比降为6.28。南河中上游段河谷深切,下游段河谷宽缓,区内水系呈羽状分布。荣山镇以上称为上游,控制流域面积747km2,上游暗河发育,其主要支沟有李家河;荣山镇以下称下游,控制流域面积352km2,主要支沟有长滩河、雷家河等。具体情况见表1-1。表1-1 南河流域主要支流情况表序号名称距南河河口距离(km)集水面积(km2)河长(km)河道平均比降()1李家河67.8178.34615.72长滩河21.2115.925.88.443雷家河6.3045.69.321长滩河为南河中游左岸支流,嘉陵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元坝区柳桥乡东山村,从东南至西北环流穿元坝市区而出,于龙洞扁大桥上游约400m汇入南河,流域面积115.9km2,河道长25.8km,河口处海拔高程501.1m,河道平均比降为8.44。雷家河为南河下游左岸支流,发源于利州区大山上,河源高程678m,流域面积45.6km2,河道长9.3km,河道平均比降21。本流域人类活动较少,林草覆盖率21,水利设施较少,人类活动对径流和洪水的影响不显著。上游朝天区麻柳乡境内,已建成两处电站,分别为麻柳电站、麻柳二级电站,均为引水式电站,规模较小,总装机容量1.2MW。1.1.2气象南河流域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冬春季节,该区受北方冷空气影响,降水少。年内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常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引起山洪暴发,河水猛涨,造成洪涝灾害。其余的盛夏时间常为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连晴高温天气,形成盛夏伏旱。进入秋季后,冷空气逐渐加强南下,而高原近地面仍为热低压控制,低压东侧的偏南气流与南下冷空气在盆周相持,因而成云致雨,造成秋涝。据广元市气象资料统计境内年均气温16.0,东西两侧山丘地区略低于嘉陵江干流沿岸地带。年内气温最高在7月份,月平均气温26.3,最低气温在1月份,月平均气温4.6。霜期变化情况由北向南渐减,年平均无霜期260d。多年均降雨量1185.5mm,多年平均年降雨天数为153.4d,夏、秋季节 (6至9月)受暖湿海洋气团控制,水气充足,降水显著增多;约占全年总降水时的75.6,月降水以7月份最多,其中又以7月上旬为最大。冬季(11至3月)降水稀少,仅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左右。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少水年不足丰水年的三分之一,易造成少水年大旱,丰水年多洪水。区内夏秋季节气候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左右, 7至10月份均在75%以上,最高可达到76.7%;1至3月份最低为60.3%,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483.6mm。区境内大风常出现在每年春秋季节转换交替阶段。多年平均风速1.7m/s,最大风速28.7m/s,有时山口河谷达810级以上。每年3月至5月和10至11月,大风日数最多,持续时间一般16至18小时,最长时间3天。每年盛夏,雷雨常伴阵性大风,但持续时间较短。1.1.3 地形地质1.1.3.1 地形地貌广元位于四川盆地西北盆周,为龙门山北段东侧和米仓山西段南侧的山区向盆西北丘陵的过渡地带。总地势为北高南低,山体北陡南缓,呈中山、低山、丘陵逐渐过渡的趋势。山脉走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主要呈北东展布。南河中上游段河谷深切,岩溶发育,形成多处溶蚀洼地、溶洞暗河;两岸山高坡陡,山体连绵,山顶高程10001500m,相对高差100400m,多为“U”型狭谷。南河下游段河谷宽缓,两岸阶地、漫滩较为发育,是典型的侵蚀堆积地貌。1.1.3.2 地层岩性流域出露地层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上、下段(J2s2、J2s1)地层,工区以南为一套白垩系下统剑阁组(K1jn)和剑门关组(K1j)地层,以北为三迭系地层,其区域主要地层岩性及分布见表1-4。表1-4 区 域 地 层 岩 性 特 征 表界系统组(段)地层代号厚度(m)岩 性 特 征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堆积层Q4dl+el06褐黄浅紫红色粘土、壤土夹少量块碎石组成,稍湿。分布于丘顶及缓坡等部位。坡洪积堆积层Q4dl+pl010褐褐黄色粘土夹孤块石组成,局部夹少量砂土,湿饱和。分布于各支沟沟床部位。崩坡积堆积层Q4col+dl015块碎石土。分布于坡脚。冲积堆积层Q4al025由褐灰灰色砂卵砾石组成。结构松散稍密,高漫滩具二元结构,上部为09.5m厚浅黄褐黑色砂壤土、粉质壤土,下部为砂卵砾石层,分布于嘉陵江及支流河床及漫滩、高漫滩部位。上更新统Q3 al1020上部为11.5m厚浅黄色砂土,下部为砾石层,呈褐灰色半胶结胶结状,为砂、钙质胶结。主要分布于嘉陵江、白龙江两岸级阶地上。中更新统Q2al025具二元结构,上部为褐黄棕黃色粘土,厚27m;下部为黄褐色半胶结疏松状砾石层,为泥、砂质充填。零星分布于嘉陵江、白龙江两岸级阶地。Q2al020具二元结构,上部为褐黄棕黃色粘土,下部为黄褐色砾石层,呈半胶结状。零星分布于嘉陵江两岸级阶地。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剑阁组K1jn261280浅褐灰色厚层砾岩、含砾砂岩与砖红色粉砂岩、泥岩的韵律互层,底部为浅灰、灰白色块状钙质石英砂岩。分布于工区以南。剑门关组上段K1j2488505浅灰色厚层砂岩,或含砾砂岩与砖红色粉砂岩、泥岩的不等厚韵律式互层所组成,分布于工区以南。剑门关组下段K1j1530542为块状砾岩,或含砾砂岩与砖红色粉砂质泥岩,构成四个不等厚的五级韵律层。底部砾岩厚达200m左右。分布于工区以南剑阁等地。侏罗系上统莲花口组上、下段J3L21540710为石英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的不等厚韵律互层,根据各类岩石的比例关系大致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砾岩占34.4,砂岩24.1、泥岩41.5,下段砾岩占47.8,砂岩33.4、泥岩18.8,分布于工区以东。中统遂宁组J3sn40510以鲜紫红色泥岩为主,夹绿灰色薄中厚层钙质细砂岩。底部有一层厚25m的青灰色中厚层硅质胶结石英砂岩。分布于工区以东。沙溪庙组上段J2s2451226为灰白、青灰色厚层块状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的韵律式互层。中下部间夹有一层较稳定的灰绿色叶肢介页岩,以此为分段标志。广泛分布于工程库、坝区。沙溪庙组下段J2s130327为浅灰色厚层块状含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的韵律式互层。分布于工区库尾及水库周边。千佛岩组J2q1652416由底部石英质砾岩及其上绿灰色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绿灰或紫红色粉砂岩、泥岩的韵律式互层组成。分布于库尾以北。下统白田坝组J1b35450为石英砂岩、黄绿、灰色细砂岩、泥质粉砂岩及泥岩的不等厚韵律互层,间夹炭质页岩及煤层。分布于库尾以北。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T3x485669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互层,下部夹炭质页岩及煤层。分布于工区以北。中统雷口坡组T2L241466下部以浅灰色厚层块状白云岩为主,底部夹数层泥质白云质页岩,上部为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分布于工区以北。1.1.3.3 地质构造及地震南河流域正处在青藏高原向南逐渐过渡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以及我国西部地槽和中部地台过渡地带。区域地质构造从西北向东南大致包括摩天岭构造区、龙门山米仓山构造区、四川盆地区三个构造区。本流域内无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活动断裂,主要受外围中强地震的影响,外围历史地震对工程场地的最大影响烈度为度,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2008年6月11日批准实施的四川、甘肃、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查得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1.1.3.4天然建筑材料流域内河道砂砾料虽然丰富,但其品质差,硬度低,粉质重,经检测砂不能作为本工程使用。但河道内卵石及附近石英岩储藏丰富,品质高,可在施工现场设置破碎厂,将卵石及附近石英岩破碎筛选后用作工程砂砾料使用;其天然沙石需到广元城区嘉陵江料场购买,运距一般2025km,储量和质量基本能满足混凝土各级骨料的要求。区内石灰岩储藏非常丰富,初步测算区内石灰石可开采量达220万m3,新鲜岩石坚硬-较坚硬,抗压强度大于100MPa。其储量和质量均能满足和超过要求。1.1.4 资源1.1.4.1水资源南河流域水资源比较丰沛。根据19702010年水文代表系列分析,流域内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1114万m3。地表径流同降水一样,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丰水期6-10月径流量约占年径流量的88.1%,且常以洪水形式出现,枯期河道内水量很少。地表径流的年际间变化大,实测年径流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达17.5倍。地下水资源量为7686万m3,南河属川北山丘区,河川切割较深,降水入渗补给等于河川的基流量,地下水资源量全部为重复计算量,即水资源总量等于当地地表水资源量。经计算南河水资源总量为61114万m3。1.1.4.2土地资源南河流域类土地面积为164.9万亩,占广元全市的6.7%。土地分类为:耕地16.8万亩,占总面积的10.2%;园地4.56万亩,占2.77%;林地93.17万亩,占56.52%;其它农用地16.81万亩,占10.17%;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5.7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76%;交通运输用地1.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2%;其他用地用地面积12.8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未利用地12.87万亩,占7.81%。1.1.4.3矿产资源流域目前已发现有矿产地30处,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床21处;其中中型矿床4个,主要为耐火粘土、煤、熔剂灰岩、砂金、玻璃石英砂、硅灰台、晶质石墨、页岩等。其中煤1202.04万吨,黄金3582千克,天然气储量达0.22亿立方米以上。在区域上集中分布于南河流域中上游的旺苍、朝天、元坝三个县区。流域非金属矿产居多,有色金属矿产较少,主要为煤炭和砂金。1.1.4.4旅游资源广元是四川旅游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广元每年举办一届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今年已是第五届。自“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以来,广元旅游发展成效显著,新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达11个,数量居全省第二,全国第五。南河流域作为广元旅游业的主要片区之一,流域内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元坝区的平乐寺、古楼寨,旺苍县的观音阁、三清庙等旅游景点。1.1.4.5其它资源南河流域境内分布野生动物150种,其中金丝猴、牛羚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76种。分布境内野生植物1200多种,仅珍贵野生木本植物320种,其中:珙桐、水青树、连香树、剑阁柏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列入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红皮书的野生动植物就有20余种。主要分布于流域中上游山区的旺苍县、元坝区境内。1.1.5 灾害1.1.5.1 洪灾南河处嘉陵江左岸,集水面积较小,易受暴雨区笼罩,加之该区属于我省川北大巴山暴雨区,暴雨量级大,峰型尖瘦,由此形成的洪水具有起涨快,陡涨陡落。南河流域已成防洪工程大部分防洪标准不足,防洪未形成有效的防洪封闭圈。加之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遇大洪水损失严重,南河流域防洪形势严峻。据史料记载,从1827年至1949年的120年间,南河遭受的大洪水有14次,其中1899年、1906年、1907年及1981年为特大洪水。1899年洪水:“清光绪二十五年己亥大水,汗寿水没大石场,嘉陵江涨没西关”;1906年洪水:“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大水,广元、旺苍、大石、山堡等地,冲刷田舍无算。汛高大石场,逼城东南隅”;1907年洪水:“光绪三十三年,广元东山堡等处山水暴发,冲毁禾稼,被灾二百余家。”1981年洪水:8月22日大水,是建国后发生的最大洪水,洪量大、水位高,超警戒水位3.5m,相对现有界面水位最深达2m,下游长坝上千亩农田被淹,5000户农舍被冲毁,河床被抬高5070cm,当年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3000余万元,洪水重现期约50年一遇。近年来又经历了1998年“9.16”、2000年“8.16”洪水,2003年“7.15”洪水最大,当日花果园桥最高洪峰流量达700m3/s,洪水超警戒水位2.4m,沿河部分单位一楼进水,堤防被水冲毁上千米,四级拦水闸坝被水损毁,元坝中学及部分单位建筑设施被水毁坏,下游上千亩良田被淹,造成洪灾损失9000余万元。1.1.5.2 旱灾南河流域气候区地处秦巴山区南麓,地形复杂多样,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冷暖气流的交汇点,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导致多种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发生频繁。据广元市统计,19712000年的30年间,区内每年有春旱发生的概率为90%,为全省春旱易发或高发区,大部分始于3月初,一般止于4月初或4月底,各县区春旱发生概率分别为:利州86.7%、旺苍50.0%、苍溪83.3%、青川63.3%、剑阁60.0%。辖区内每年夏旱发生的概率为901%,为全省夏旱多发区之一,主要集中在5月,各县区夏旱发生概率分别为:利州70.0%、旺苍40.0%、苍溪80.0%、青川63.3%、剑阁66.7%。辖区内每年有伏旱发生的概率为83.3%,为全省伏旱较多地区之一,主要出现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各县区的发生概率分别为利州36.7%、旺苍36.7、苍溪60.0%、青川60.0%、剑阁53.3%。辖区内每年有秋旱发生的概率为90%,为全省秋旱多发地,各县区秋旱的发生概率分别为:利州83.3%、旺苍16.7%、苍溪66.7%、青川13.3%、剑阁73.3%。辖区内每年有冬旱发生的概率为100%,为全省冬旱最多地区,各县区的发生概率分别为:利州93.3%、旺苍96.7%、苍溪76.7%、剑阁。80.0%广元市干旱发生概率为100%,即每年均有干旱发生,是全省干旱最多的地区。19902004年的15年间,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200多万亩。2006年流域内发生了严重的夏、伏连旱灾害,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冬、春、夏、伏“四连旱”,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据统计,南河流域有85个乡镇不同程度地受灾,大春粮食损失近10万t。2007年又发生了更为严重的冬、春、夏三连旱,“四苗”培育和水稻栽插严重受阻,迟栽水稻和改种旱作面积大增,旱春作物产量损失巨大。1.1.5.3 地震经查国家地震部门的潜在地震危险性分析成果,工程建设区不具备发生强烈地震的地质背景,主要受外围地震波及影响。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建筑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对应其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考虑到调压井、压力管道位于高陡边坡地带,离地震区较近,其地震破坏效应较强,建议在地震基本烈度度的基础上,适当加强抗震设计。1.2 社会经济概况1.2.1 行政区划及人口南河流域涉及广元市朝天区、旺苍县、元坝区、利州区共4个县(区),流域面积1099km2,占广元市总面积的6.9%。2010年末流域内总人口26.91万人,占广元市总人口的8.7%,其中城镇人口22.45万人,城镇化率为83.4%。南河上游的地区人口较少,流域的绝大部分人口分不在下游的利州区境内,而广元市主城区大部分位于流域内,使得流域内的城镇人口远多于流域内的农村人口。根据统计,利州区流域内总人口24.09万人,占利州区总人口的50.4,占南河流域的89.5;利州区流域内城镇人口21.62万人,占全流域的96.3。1.2.2 GDP及其组成广元市地处我省的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滞后,广元市城区占有南河流域经济的绝大部分,是广元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2010年全流域地区生产总值62.7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315元,约是广元市平均水平的2倍,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02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8:49:43。流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上游的朝天区、旺苍县、元坝区经济社会较为落后,经济总量仅占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流域的7.9%,而利州区仅占流域面积的55%,地区生产总值却占92.1%。1.2.3 工业流域内工业以冶金、电子机械、医药、农副产品加工、能源、纺织服装为主,但工业发展极不平衡。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基本集中在交通相对发达的利州区,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1.39亿元,占全流域工业增加值的81%,较上年增长24.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南河中上游广大地区为南河流域经济的重要生态屏障,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工业发展较为缓慢,但随着其丰富水资源、旅游资源的逐步开发,将带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的发展。1.2.4 农业南河流域境内以深丘、低山为主,耕地率较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流域内的农业农作为以小麦、玉米、水稻种植为主,经济作物有以猕猴桃、黑木耳、核桃等。2010年粮食产量2.83万t,人均粮食产量105kg,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末流域内实有耕地面积7.05万亩,田土比38:62,农村人均耕地面积1.58亩,有效灌面1.74万亩,有效灌溉率为25%,低于全省及广元市的平均水平。耕地和灌面的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条件好的下游利州区境内,随着近年来流域工业生产的大跨步发展,使工农业用水矛盾逐渐凸显,由于缺乏足够的水利工程,灌溉高峰期缺水时有发生,成为制约农业稳产高产的制约因素。1.2.5 交通地处南河河口的广元城区是北线入川的一个大站,是四川的北大门,区域交通四通八达,铁路有广巴铁路;公路有国道108、212等干线及县道、乡道公路。便捷的交通使区域成为川北的重要旅游集散中心。南河流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详见表1-2-1。表1-2-1 南河流域社会经济现状基本情况表县(区)乡镇人口(万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耕地面积(万亩)有效灌面(万亩)粮食产量(万t)合计#城镇#农村合计一产二产三产朝天区麻柳乡0.830.250.581.450.520.420.510.780.200.31汪家乡0.610.280.331.120.400.330.390.850.210.34小计1.440.530.912.570.920.750.911.630.410.65占南河流域()5.402.4020.404.1019.302.403.4023.2023.5023.10旺苍县燕子乡0.650.100.551.080.410.280.390.820.080.33占南河流域()2.400.4012.401.708.700.901.4011.604.5011.60元坝区柳桥乡0.720.200.521.330.490.390.440.630.260.26占南河流域()2.700.9011.702.1010.401.301.608.9015.009.10利州区荣山镇1.000.350.651.870.540.690.631.360.340.55大石镇1.270.410.862.480.720.920.841.590.400.64东坝办事处2.921.960.967.251.672.902.681.010.250.41广元城区18.9018.9046.1625.0321.13小计24.0921.622.4757.762.9329.5425.283.970.991.59占南河流域()89.5096.3055.5092.1061.7095.4093.6056.3057.1056.20南河流域26.9122.454.4662.734.7530.9627.027.051.742.83占广元市()8.7021.902.1019.506.2024.6022.602.801.303.20广元市310.90102.53208.37321.8776.52125.67119.68249.12131.6688.121.3 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现状1.3.1治理、开发与保护现状1.3.1.1 流域治理现状南河位于嘉陵江左岸,由于南河流域呈扇形向心水系,汇流时间快,加之该区属于我省川北大巴山暴雨区,暴雨量级大,峰型尖瘦,洪水灾害严重。目前,南河流域内在上游未兴建防洪水库工程,导致上游的洪水无法有效滞蓄,流域内的防洪治河工程以堤防为主。根据2010年资料统计,流域干支流已建堤防、护岸及加固共6.06km,防洪工程需修建防洪堤和护岸长度为50.45km,已建仅占需建的12%。南河流域绝大部分堤防工程建设尚未按照流域内的防护对象的防护标准实施,流域现状防洪能力仍然较差。按照防洪规划已完成堤防工程建设的江段,基本上达到了设计防洪标准。其中,广元城区段的防洪能力基本能达到10年一遇;其他乡镇的防洪能力普遍在5年一遇以下。为了搞好防洪、抢险工作,南河流域县级以上政府均成立了地区防洪办公室,建立了防洪值班制度,制定了防洪抢险预案,落实了防洪措施和抢险物资,组织了防洪抢险队伍。初步建立了水情预报、监测及信息传输系统;加强河道和排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开展洪水保险;严格控制沿江建设项目。1.3.1.2 流域综合开发利用南河是一条具有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河流,南河流域上游经济社会落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较少, 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下游利州区境内河段。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开发,流域建设了以提水工程为主、小型蓄水工程等水利设施为辅的灌溉、供水体系;截止2010年,已建各类水利工程891处,其中:蓄水工程761处,供水能力1033万m3;引水工程24处,供水能力902万m3;提水工程106处,提水能力1545万m3,此外流域内有自备的城镇工业、生活供水自备水源供水能力2650万m3。2010年广元市南河流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74亩,农田有效灌溉率24.7。南河流域是广元市水力资源蕴藏较小的河流,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4.5MW,技术可开发量2.5MW,目前流域内的水电尚未开发。2010年流域内供水设施供水量为6052万m3,其中水利设施供水量3480万m3,占总供水量的57.5%;自备水源供水量2572万m3,占总供水量的42.5%。地表水源供水量是规划区内主要供水水源,占总供水量的97.9%;仅城镇用水及农村人畜用水中部分为自备井水供水,供水总量127万m3,仅占总供水量的2.1%。2010年流域内经济社会各部门用水总量为6052万m3,供水等于用水。其中:流域内城镇生产为第一用水大户,用水量4118万m3,占总用水的68.1%;生活及牲畜用水1277万m3,占总用水的21.1%;农业灌溉用水509万m3,占总用水的8.4%;河道外生态用水146万m3,占总用水的2.4%。根据对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以及现状供用水分析,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9.9%,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相当,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说明目前南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很低,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很大。南河流域近30年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有了较大提高,但与省内先进地区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水资源利用方式还很粗放,用水效率较低,浪费仍较严重。节水管理与节水技术还比较落后,主要用水效率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2010年,南河流域万元GDP用水量为131m3,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流域内灌溉面积很小,灌溉水量占比很小的原因;现状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虽然总体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是因为流域内灌区面积很小,供水渠系很短的原因;平均灌溉水分生产率仅1.1kg/m左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远小于发达国家1.82.0kg/m以上的水平;现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35%,略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省内水平基本持平;此外,流域内高效节水器具普及率也较低。南河流域用水效率见表1-3-1。表1-3-1 南河流域用水效率指标表地区人均用水量(m3)万元GDP用水量(m3)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万元)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量(L/人.日)灌溉水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南河流域3201311431360.635四川省286134851290.555全国4413531501350.51621.3.1.3 流域水环境保护现状南河流域水资源丰沛,上游区人口密度不大、工矿企业较少,入河废污水量不大,水资源总体良好,在利州区东坝以上河段河流水质一般在类之间;下游河段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局部河段存在轻微污染,受广元市城市排污的影响,部分时段水质为类。此外南河流域内的暴雨洪水频繁,地质灾害和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水源区的水质产生一定影响。1.3.1.4 流域管理能力及公共服务方面随着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涉水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流域依法管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广元市水务局与县(区)水务局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在取水许可、防洪管理等方面逐步得到落实。水行政执法监督不断强化,流域水事秩序较好。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南河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虽取得显著成就,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战略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1)流域综合规划缺失,的治理、开发与利用缺乏宏观指导南河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任务有供水与灌溉、防洪、发电、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但因综合规划缺失,对于南河流域水资源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方式、总体布局、重点工程项目和水资源保护措施等缺乏系统的指导。2)防洪工程和防洪体系不健全,防洪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南河流域尚未开展全面系统的防洪体系规划,已建防洪工程以堤防护岸为主,部分堤防建设年代久远,工程质量差,病害较多,尚未达到设计标准;东坝、大石、荣山等城镇的尚未形成完整封闭的保护圈,总体防洪能力较差,不能从根本上消除洪水灾害。现有洪水预警体系不完善,不健全,通讯设备落后,人员不足,指挥调度不规范。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加强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提高防洪能力。3)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供水保证程度亟待提高南河流域水资源总量达6.1亿m3,人均水资源2271m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流域内水资源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流域主要来水期6月10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88.1%,枯期11次年4月径流量仅年径流量的7.0%。因流域内水利工程以小型蓄、提水工程为主,缺少骨干水源工程,难以蓄丰济枯,所以用水保证率较低,遇枯水年、枯水期用水矛盾较为突出,供水保证程度亟待提高。4)生态环境保护急需加大力度随着流域内人口增加,工业、生活污废水的排放量增加,局部河段存在一定污染,枯期的水环境问题也将逐步显现。流域尚有714.71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亟待治理。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加上暴雨的助推作用,极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5)管理手段落后,水资源调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为促进人水和谐,确保流域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流域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2 总体规划2.1 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2.1.1 规划依据本报告除依据了广元市及流域内各县(区)的经济社会等资料外,还主要依据了以下法律、法规、文件及规划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20197);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任务书(2006年11月);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大纲(2007年7月);嘉陵江流域综合规划报告(2007年);四川省长江片水功能区划(200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川府发20081号文);关于印发四川省“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川办发200950号文)。2.1.2 规划范围南河共涉及4个县(区)7个乡镇,流域总面积1099km2。表2-1-1 南河流域规划区范围表市(州)涉及行政区主要支流面积朝天区麻柳乡、汪家乡407旺苍县燕子乡李家河108元坝区柳桥乡长滩河109利州区荣山镇、大石镇、东坝办事处、广元城区雷家河、龙王沟4742.1.3 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可持续发展水利为指导,以“维护健康南河、促进人水和谐”为基本宗旨的新时期治河思路作为规划工作的主线。以“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为基本原则,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各个方面,从全局和系统的观点出发,采用综合措施使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积极保护、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密切结合,以免除或减轻水害,形成防洪减灾的安全保障;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形成供水安全保障;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形成水环境安全保障。同时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不同区域与相关行业、上下游、左右岸、近远期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协调推进,切实加强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流域综合管理四大体系建设,为促进南河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2.1.4 规划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安排好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优先安排城市生活、农村人畜供水;按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着力解决好其他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水问题;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水利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生态和环境保护、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维系河流建康,保障流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坚持流域水利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水利发展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4)坚持水资源综合利用、合理开发的原则。在服从防洪总体安排的前提下,优先安排城乡生活及必要的生态用水,统筹考虑供水、灌溉、发电的需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的需要。5)坚持因地制宜、远近结合。根据流域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水资源承载能力和开发程度,针对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中的主要矛盾,按照轻重缓急轻重,合理确定近远期规划目标、任务。6) 统筹发展、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区域间统筹发展的要求,对流域内的重点防洪保护区、重要供水区、水资源短缺地区、水土流失和水污染重点治理区,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7)坚持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的原则。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整体与局部、保护与开发及综合利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2.2 规划目标2.2.1 规划水平年依据区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已经完成的四川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经分析研究,本规划基准年为2010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 2.2.2 规划目标防洪减灾及河道整治: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不断完善防洪减灾体系。到2015年前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到2020年基本完成流域内的堤防及防洪水库工程建设,新建堤防护岸44.39km,加固堤防31.45km;到2030年,采取综合措施使南河干支流得到全面治理,城镇达到相应防洪标准,形成以堤防护岸工程为基础、上游控制性水库为辅助、河道综合整治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体系。供水:2015年前解决流域内1.46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20年,新建鱼洞河、雷家河等骨干中型水源工程及协议、张坝场、燕子等一批骨干小型水库工程,新增供水量4744万m3,供水能力达到11229万m3左右,城乡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到2030年,通过新建一系列小、微型工程和节水挖潜,新增供水量3630万m3左右,供水能力达到14860万m3左右。灌溉:通过灌区续建配套及新建灌区建设,发展有效灌溉面积。到2020年,新建鱼洞河、雷家河水库等中型水库及一批小型水库灌区,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82万亩,总灌溉面积达到4.56万亩,占耕地的64.6,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5。到2030年,通过新建一批小微型灌溉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0万亩,灌溉面积达到5.66万亩,耕地灌溉率提高到80.2,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7。发电:加快流域农村小水电的开发,2020年前新建农村小水电1座,总装机2.5MW。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2020年前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0%。水污染问题基本得到遏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0%。2030年前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85%以上,水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水生态与环境良好。流域综合管理:2020年前,在流域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下,初步建立跨地区和部门的协调机制;以统筹规划、科学调度、行政审批、执法监督、指导协调为主要特征的流域涉水事务管理得到全面加强;科技支撑能力、人才队伍建设及水利信息化系统全面提高,初步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2030年前建立完善的流域涉水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建立起高效的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商机制,公共参与机制成熟高效;建立有效的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涉水专业管理实现水质、水量、涉水生态的综合管理;实现水质、水量、水生态数据的统一监测和采集,基本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现代化。2.3 功能区划分2.3.1 防洪功能区划分南河流域面积为1099km2,利州区上游河段主要为防洪治理分区,利州区境内河段为主要的防洪保护区。2.3.2 水功能区划据四川省长江片水功能区划报告以及长江流域、西南诸河(澜沧江以西)、西北诸河(西藏境内)水功能区划登记表,南河流域分水功能区4个,共区划河流长度74km。一级水功能区3个,其中保护区1个、保留区1个、开发利用区1个;在开发利用区的基础上划分的二级水功能区2个,其中饮用、工业用水区1个,工业、景观用水区1个。2.3.3 采砂功能区划采砂规划分区根据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四川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等,分禁采区、限采区和可采区。具体分区视各区域和河段实际情况确定。2.3.4 水土保持功能区划根据水利部2006第2号文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南河流域涉及的广元市辖区、旺苍县均属于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南河流域水土保持防治属嘉陵江中上游渠江流域低山丘陵区中度流失区(重点治理区)。本规划目标分区分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重点预防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朝天区、旺苍县、元坝区境内。重点监督区以利州区中心周边辐射的交通干线基本建设项目区。2.4 控制性指标2.4.1 主要控制站防洪控制标准以GB5020194防洪标准为依据,考虑南河流域各防护对象的规模和重要性,拟定各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为:广元市城区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制镇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一般集镇和相对集中居民区及农田保护区达到105年一遇防洪标准。干支流城乡防洪标准、工程级别见表2-4-1。表2-4-1 干支流城乡防洪标准、工程级别序号保护对象防洪标准(洪水重现期,年)工程级别1广元城区5020342重点城镇2043一般集镇及农田保护区105542.4.2 供水要求以各控制断面95%保证率旬平均水位作为城市生活、工业的供水保证水位。当来水量小于设计枯水流量时,水位下降到供水保证水位时,城市取水困难,生活生产用水将受影响,此时应启动应急供水预案,采取综合措施,保证重要城市供水安全。南河流域内广元市的供水保证水位保证率要求达到95以上,其他城镇的供水保证水位保证率不低于90,农村人畜供水保证水位保证率要求达到90。2.4.3 控制断面河道内预留水量从南河流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水利发展规划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对流域开发利用的需求仍然十分迫切,但是,从维护健康河流、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应当按照规划的服务功能要求和维持河流生态功能要求,必须满足本流域河道内的一定最低水量要求。从南河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需水要求来看,枯期河道内预留的水量以不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10,汛期以不小于多年平均流量的30为宜。2.4.4 控制断面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既反映流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程度。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维护河流健康的重要控制指标,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维持健全的供水、灌溉、发电等诸多为人类服务的功能,又应在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内。南河流域从现阶段供需分析和产生的影响看,不同断面应具有不同的控制标准,上游及支流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应小于50,干流下游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大于40。2.4.5 控制断面水质标准控制断面水质标准主要根据断面所在水功能区划的水质目标确定。根据国家“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国家对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在国家确定的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还要控制氨氮排放总量,因此选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作为控制指标。南河流域各控制断面水质目标和控制指标详见表2-4-2。表2-4-2 南河流域控制断面水质目标和控制指标成果表序号河流 控制断面所在功能区水质目标控制指标(mg/g)高锰酸盐指数氨氮1南河荣山南河源头水保护区40.52南河广师附小南河广元保留区61.03南河两江口南河广元开发利用区61.02.5 干支流总体布局2.5.1 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总任务根据南河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发挥南河服务功能的需要,按照“维护健康南河,促进人水和谐”的基本宗旨,拟定南河流域治理、开发与保护的主要任务是:供水、灌溉、防洪、发电、河道整治与岸线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流域管理。上游段以水土保持、水生态建设为重点;下游河段以供水、灌溉、防洪为主。2.5.2 规划总体布局1、防洪减灾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采用以泄为主,上蓄、下泄的总体防洪方针。加强河道整治及流域内病险工程整治,防治山洪灾害,加强水土保持建设,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游河段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重点,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在上游干流和洪灾严重的支流结合供水、灌溉等综合利用修建具有综合利用的水库,抓紧鱼洞河水库、雷家河水库的前期工作,预留一定防洪库容。下游河段重点是城区及沿河乡镇的防洪堤建设以及河道整治,结合上游综合利用水库的建设,防治水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南河流域暴雨频繁,山区应加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山地水土流失灾害的预警和防治,修复并保护好区域生态环境,加快流域内山溪沟的治理。完善流域内防洪非工程措施,进一步提高洪水预警预报水平,制定超标准洪水的防御对策和调度运用方案。要因地制宜、经济合理地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山洪灾害防治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2、水资源综合利用南河流域上游山区山高谷深,人口及生产力分布较少,上游区域主要是通过小、微型水利设施解决区域的农村人畜、场镇供水以及零星的耕地灌溉问题,对于一些位置较高耕地又十分零星的区域以发展雨养农业为主。上游的用水需求不大,但是上游区域是南河流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上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应在合理开发水资源的同时,注意加强治理保护、涵养水源,同时上游及支流有建设骨干水源工程的条件,上游及重要支流在兼顾河道生态环境的同时,修建具有较高调节能力的控制性工程(如鱼洞河水库、雷家河水库),满足下游河段防洪、供水、灌溉及河道生态环境用水要求。下游河段结合防洪、供水、灌溉及河道生态环境用水要求,以供水为主。积极争取开工建设鱼洞河、雷家河水库工程。在骨干水源工程无法解决的区域增建必要的小型、微型水利设施,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和零星灌溉问题,分散就近解决区内各部门用水。南河流域总体来说水力资源蕴藏量较少,但为合理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在适合地方和农村办电的河段,实现农村电气化,带动农村经济发展。3、水生态与环境保护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加强水污染防治,结合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促进流域水环境逐步改善。上游河段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强天然林保护,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同时,加强污染物排放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下游河段重点是推行清洁生产,加强排污控制管理,控制面源污染及重要点污染源,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改善水环境。4、流域综合管理流域综合管理体系包括流域管理法规体系、管理体制机制、执法监督、水行政事务管理和管理能力建设等。根据维护健康南河的需要,按照“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健全机制制度、提升管理能力”的思路,逐步建立起民主、协调、权威、高效的现代化流域综合管理体系。3 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与水资源配置3.1 水文3.1.1水文站网分布及资料情况3.1.1.1水文(位)站南河流域无实测水文站点,邻近的雍河上设有三川水文站,控制集水面积303km2,邻近的嘉陵江干流设有亭子口水文站,控制集水面积61089km2。三川水文站于1967年由四川省水文总站设立,1969年开始观测,测验项目有水位、流量、降雨等,从1969年2010年有42年完整水位、流量实测资料。3.1.1.2雨量站南河流域设有麻柳树、张坝、梅树雍河流域内及邻近区域的雨量站有:三川水文站的配套雨量站王家坝、解放、雍河、九龙山等4个站及插江干流上的卫子雨量站。雍河流域水文站网基本情况见3-1-1。表3-1-1 雍河及邻域水文站网分布基本情况表水系河名站名站别地理座标站址地点资料起止时间观测项目东经北纬嘉陵江嘉陵江广元市气象广元市1959今各气象要素南河元坝区气象元坝区今各气象要素南河麻柳树雨量10633231麻柳乡1952今降水南河张坝雨量10603223荣山乡1958今降水南河梅树雨量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