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册教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3157984 上传时间:2022-03-17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8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小学语文第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小学语文第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册教案 作者: 日期:36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教案 第七册第一单元备课中心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习惯。 2、 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 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教时 教学目的:带学生到图书室实地练习选择读物,体会方法,交流意义。 教学设计: 一、 步入实地,激发读书激情。 1、 活动:师生进入图书室,安静入座 2、 谈话:(体现学生为主,了解学生知识面) 3、 小结:选择读什么书,要根据需要而定,请大家活学活用书本上的方法,用最短的时间选择一位书本朋友。 二、 看图明法,交流经验名理。 1、 看图交流步骤:确定书类,按类查找-通过书脊,发现书名-轻拿浏览,确定办理 2、 学生补充借书、购书经验,提请大家注意: (1)看书架上的标记或者咨询有关人员寻找分类 (2)仔细查找,轻轻抽书内容提要,大致一看-重新选择,书回原位 三、 静静默读,实践结交书友。 1、 评选速度奖 2、 评选专心奖 四、 交流收获,强化选读意义 1、 小队交流假日读书活动,评选优胜“读书郎” 2、 个人探讨读书选择及其心得,评选“小博士 3、 发下调查表选填 (1) 我最想读的3本书是-、-、-。 (2) 我读过最难忘的书是-、-、-。 (3) 我愿意为班级图书角提供-书. (4) 我希望班级图书角拥有-书 五、 作业:制作名言书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由仿到创活学活用“读书作记号”的学问,实践体会,交流意义。 一、 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课题) 二、 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 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 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重点句段关键词句-等 3、 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三、 交流明法 四、 实践深化 1、 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 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 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 各自读16课,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五、 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 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从图启思,感受“无字词典”的重要,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缸金鱼、一盆盆景、分组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 学习观察静物 1、 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 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 动静结合-象什么-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 实践运用 (1) 出盆景观察-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 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 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 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 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 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 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 实践分组 (1) 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汇报交流-小结评优 四、 总结、作业 1、 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出好眼力。 2、 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 选定目标反复看 (2) 写出所得至少3篇 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 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 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 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 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 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 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 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 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 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 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 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 再 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 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 为什么? (第13自然段) 第二段 怎么? ( 第46自然段) 第三段 结果 (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 、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 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匆匆走笔,有很多思考的不成熟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 今日看教材,有一想法: 九月一日完全可以先上第十六课,这样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其他的习惯培养不上也可.因为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节课就可以成就的,关键还在于平时的点点滴滴。 第七册第二单元备课中心 老师,您好!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 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 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 二、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 提供诗稿、自由练读 1、 师配乐范读。 2、 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 教师指导,提高朗读 1、 分句训练。 (1) 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 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 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 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 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 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 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 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 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 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指名读; 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4、 齐读. 五、 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1、 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 师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附后) 六、 小练笔 1、 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 2、 各自起笔。 3、 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 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七、 作业: 1、 抄写优美词句 2、 小组合作,排练诗朗诵。 附资料: 您是蜡烛 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您是黄牛 勤勤恳恳在黑板上耕耘 您是春蚕 春蚕到死丝方尽 不,都不对 您比蜡烛的光辉更明亮 您比勤劳的黄牛更朴实 您比奉献的春蚕更无私 对,我知道了 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塑造心灵 净化灵魂 永远不知疲倦 长大了我也要 做一名老师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说起这个成语,还有个小故事呢: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已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了,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还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你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呀?”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礼记别话谦谦的君子之风 路从先生 礼记: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之与言,则趋而退. 这是多么敦厚的一道人世风景。你看,跟着老师一起走路,即使遇见了熟人,也不可与熟人一起聊天而冷落了老师.在路上遇见了老师,就恭敬地和老师打招呼,然后端端正正地站着给老师让路。如果老师跟你说话,你就礼貌地回答;如果他不跟你说话,就恭敬地用眼光送着他走远.这是君子的风范。 尊师重教,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不衰。国家要复兴,民族要昌盛,就一定要尊师重教。 君子登堂 礼记: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这里说的是君子坦荡。君子出游,拜师访友,要做到走路有脚步声,决不可鬼鬼祟祟。一是说明君子心胸没有邪念;二是提醒室内的人,有客人到了.主人如有不想让外人看到的事,可以防备一下。 还有君子登堂,内室门外有两双鞋,听得到谈话声,才可以入室拜会;听不见说话声,就不能乱闯。门外有两双鞋,则室内一定有三个人(主人与二个客人,古时候客人把鞋脱在门外,到室内席地而坐),三人内室谈话,外面听不见声音,则是密谈,所以君子要避开。 所以古人登堂的礼节,那种君子坦荡的风度,是可以让我们现在借鉴的。三顾茅庐 教学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领悟文中比喻的妙处。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掌握生字词。 能力目标:通过神态、语言体会人物性格,并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 情感目标:初步认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电视上曾放过好几次三国演义。前不久,还重播了一次。有哪位同学看过?(生举手)。那么,你们一定知道刘备其人了.刘备的军师是谁呢?(诸葛亮)。诸葛亮本是一名隐士,他怎么会成为刘备的军师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2、板书课题: 7、三顾茅庐 3、齐读课题,查字典理解“顾”“茅庐” 4、质疑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生边听边想,听后讨论课题疑问. 2、自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3、交流自读,师生评议。 三、精读顾前,感悟体会 1、过渡: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课文重点写了哪一次?(第三次)。前两次课文只是一句话带过,这就叫略写。不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了解刘备前两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已是第二年的春天了。他的结拜兄弟张飞不乐意了,刘备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习小组分角色练习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生合作朗读,师巡回指导. 3、反馈朗读,学生评价. 通过“嚷“只要”等词体会张飞鲁莽、轻率的人物性格。 通过“生气,“一点儿”等词本会刘备对贤才的渴求。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表人物神态、语言的重点词进行体会。 4、全班分角色读,再次感悟 师读旁白,男生读张飞的话,女生读刘备的话。 四、自学生字,完成作业。 1、过渡:那么第三次刘备访到诸葛亮了没有?在三国演义中,这也是第三十八回才提到,所以且听下回分解.我们先来自学一下本课的生字词。 2、分小组自学后,释疑。 3、完成书上描红,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通过字词的品味感知人物特点,学会简单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能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情感目标:体会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初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激起阅读原著的兴趣。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默写本课的词语,交换批改。 2、请一同学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导入新课。 二、赏析顾中,迁移练习. 1、自读思考,学作记号. 要求:哪些描写景物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刘备如何动作的词,句用圆点点出. 反复朗读、品味、感悟。 2、交流描写景物的句子。 找出句中的比喻句,讨论体会.适时点出: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进一步体会比喻句的深层含义。 3、迁移练习 以学校的后花园为例,用“来到只见写一写那里的景色,写后交流。 4、交流表刘备动作的词和句。 从字里行间读懂刘备的求贤心诚,求贤若渴的情。 三、略读顾后,品味妙喻. 1、过渡:第三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刘备真是高兴啊!请快速读第四、五自然段,看看刘备的感受。 2、体会两句比喻,更深一层地理解刘备的得贤之喜. 四、练习复述,积累内化 1、请同学们按照顾前顾中顾后这一顺序自由练习复述 2、请个别同学复述 五、总结升化,延伸课外 1、刘备如此辛苦地求贤,三顾其茅庐,我们从这个小故事中也有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生讨论后回答) 2、是啊,正因为诸葛亮是个旷世奇才,所以刘备才对他苦苦追求。孔明先生也没有辜负刘玄德的厚爱,用他的智慧为蜀汉立下了汗马功劳。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就有诸葛亮火烧新野、诸葛亮舌战群儒、孔明用智激周瑜、用奇谋孔明借箭、诸葛亮智取汉中、诸葛亮智取三城、孔明挥泪斩马谡、武侯弹琴退仲达,孔明一气、二气、三气周公瑾,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欲知详情,请一定要看一看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6 但愿人长久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 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一 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 播放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全篇。 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 但愿人长久)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躺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 诗歌诵读比赛 1 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 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 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 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 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一 复习 1 指名背诵 2 学生齐背 二 细读课文 1 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生: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 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 c 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 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 师生一起背诵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并进行朗读。(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 总结课文 1 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2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 作业 1 背诵第46自然段 2 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板书: 6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练习2 教学要求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特别是三拼音节的认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直呼音节的能力。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提高运用工具书的能力. 3、变换句式,将“被”字句改成“把”字句,寻找出规律. 4、熟记8条成语。 5、朗读、背诵5条歇后语。 6、观察四幅图,以“奶奶心里照样甜”为题编故事,训练学生仔细地观察,把重点内容说具体。 第一课时 一、明确学习内容。 1、今天我们一起来完成练习2的一至三题 2、板书:练习2 二、自学 1、审题. 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练习 学生四人为一学习小组,讨论、练习。教师巡视。 三、交流检查。 第一题: 1、齐读拼音短语。 2、让学生画出三拼音节,及时订正。 3、复习三拼音节的直呼方法:声介轻短韵母长。 4、“开火车”读三拼音节,再集体齐读。 第二题: 1、齐读词语。 2、学生汇报自己的选择结果,注意纠正汇报中的一些错误。 3、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选择义项的方法. (1)回忆词义; (2)读清带点的字的字意; (3)放入词中辨别正误; (4)确认后在所选义项的序号上画“。 第三题: 1、出示学生完成的练习 2、学生评议,说明理由。 3、学生谈谈完成了这一条练习,学习到了什么语文知识。 4、小结:改写时要与原句意思一样,词的个数也一样,只是词序有了变化,“被”字换成了“把”. 5、练习:把下面的“把”字句换成“被”字句。 (1)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2)磁铁把水底的图钉一下子吸了上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 (2)朗读练习。 (3)学生分组讨论成语的意思。 (4)集体讨论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3)集体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学生说说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5条歇后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读通。 (2)指名是试读,正音。 (3)教师告诉学生这是歇后语,教师范读,学生观察. (4)讨论,总结:歇后语分两部分,前部分像谜面,后部分像谜底。 (5)小组交流歇后语的意思 (6)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指导. “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地做了,没有一点收获.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按好心”讲心怀恶意,但假装关心。 (7)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桌互背。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审题 1、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奶奶心里照样甜 2、学生说说题目的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四幅图,学生观察边思考: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中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奶奶心里照样甜? 2、讨论交流,理清故事梗概。 小红给奶奶买冰棒,跑到家里冰棒全都化了。奶奶虽然没有吃到冰棒,可是心里还是非常高兴. 3、观察图画,展开合理的想象,指导说话。 (1)图1 观察画面:图上有谁?她在干什么?图上还有什么? 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小红为什么跑?方便袋里装着什么?她为什么会满头大汗? 将观察和想象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教师相机板书。(要以鼓励为主。) (1) 图二 观察画面:图上画了谁和谁?她们在干什么?图上还画了什么?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奶奶坐在院里干什么?为什么给小红扇风?她会说什么?小红将方便袋送到奶奶面前会说什么? 学生说说图二的内容,教师相机板书有关词语。 (3)小结学习方法 出示:仔细观察 合理想象 练习说话 (4)同法学生自己学习图三与图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自由练说。再按图的顺序汇报交流。 4、指导学生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 三练习 1、学生自练说话。 2、小组内相互练说,要求说出对方的优缺点. 3、学生编故事练说。 教后记 第三单元备课中心九寨沟、雾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用互联网自主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了解九寨沟自然风光和雾凇这一自然景观的神奇、迷人,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现象,感悟课文语言文字的美,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对九寨沟的美景进行介绍。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文章内容、利用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了解更多的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人情风俗,和雾凇的美景,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 能力目标:通过网上教学和学生网上冲浪,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拓宽视野,全面了解九寨沟的自然风光雾凇的美景. 难点:1、通过网络考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2、由于学生生活在南方,根本没有见过雾凇,甚至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道雾凇是什么,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无法找到建构的旧知,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三、实验目标: 能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选择喜欢的景点,当一次小导游。 四、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五、教学准备:网络 六、教学时间: 三课时 七、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学生谈喜欢的理由) 2、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山水,去了解大自然的奇观,(板书两课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指导:“雾凇的“凇”是两点水。(学生书写“雾凇) (二) 、初步感受九寨沟和雾凇的美景 1、你想去浏览九寨沟,去认识雾凇吗?打开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网站,你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图片,看一看,谈一谈你的感受。 (学生浏览,同桌交流观看图片的感受。时间5分钟) 2、看了图片,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可以讲感受、也可以提问题) (三)、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 自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 出示生字词,检查效果。 (四)、调查兴趣,自主选择 、 再读课文,说说你想先去哪里玩一玩? 、 根据多数学生的兴趣,决定先学习哪一课。 (五)作业 、 描红 、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 课时目标: 通过学习文章内容、利用网络进行拓展性学习,了解更多的九寨沟的自然风光和人情风俗,和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九寨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是啊,如果世界上真有仙境,那肯定就是九寨沟。这是一个佳景荟萃、神奇莫测的旷世胜地;这是一个不见纤尘、自然纯净的“童话世界”.九寨沟的美具体表现在哪儿呢?今天,我们就来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欣赏美丽的九寨沟,欣赏这篇课文是怎样来表现九寨沟的美的。 (二)明确目标及学习方法: 教师揭示网上学习的目标及方法: (1) 读一读最喜欢的内容。 (2) 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3) 查一查相关的资料. (4) 说一说你喜爱的景物。(可以运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5)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三)网上学习。 (四)汇报所学内容,随机进行拓展性说话练习. 1、师: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看来九寨沟的水可是不可不看的哦!谁来先为大家介绍九寨沟的精灵水呢?(学生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分别描述瀑布、湖泊) 2、师:小动物们好可爱啊!那么在密林深处它们是怎样幸福的生活的呢?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那里的景象吗?你还知道九寨沟有那些野生动物吗?(学生用文中的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分别描述野生珍稀动物资源: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藏羚羊雪豹、金钱豹等,二类保护动物有白唇鹿、岩羊、藏原羚、猕猴、红腹角雉、绿尾角雉、大天鹅等,三类保护动物有鬃羚、斑羚、碉羊、血雉等.) (五)回归课文: 1、齐读课文. 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也仿佛看到九寨沟那神奇美丽的景色了!那书上又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把课文读一读,好吗? 2、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手法。 (1)抓住典型的景物,展现九寨沟自然景观的美丽神奇和珍稀动物的活泼可爱。 (2)采用总分的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 (3)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生动。 3、小结: 这篇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选取典型的景物,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手法向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美,让我们仿佛真的来到了这个迷人的人间仙境。 (六)作业: 背诵课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雾凇的更多知识;感知吉林,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一)、学习课文,了解雾凇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1、刚才同学们看完图片后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请打开课本,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为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归纳课文主要解决的问题。时间:5分钟) 2、自学完课文,谁能来讲讲课文为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归纳:课文讲述雾凇的美丽景色和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3、那雾凇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出有关的词句。 (带领学生细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出雾凇形成的原因:水蒸汽遇冷凝结。形成过程: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 4、有感情齐读课文第二小节。 5、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及过程,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看看网站上是怎样介绍的. (学生再次浏览网站内容,进行知识的拓展) 6、浏览完网站,你对雾凇形成原因及过程的内容有补充吗? 、围绕雾凇,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 (二)、自主学习,协作探究 1、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课本上已经不能解决了,我们利用网络来开展学习,看一看网上的内容能否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如果你还有不理解的问题,进入雾凇论坛,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教师在学生自主、协作学习的过程中,做好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并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 指名说说学习后的感受。 (三)综合实践: 1、师:我们进行了一次精彩的网上之旅,尽情地欣赏了九寨沟风景的美,雾凇奇观的美,文章的美。你最想说什么? 2、师:准备围绕这篇课文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同桌互相商量一下,你们想搞什么活动? 学生自由讨论,初步生成方案 、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和九寨沟的美景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色,你愿意以“小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边游览,边介绍吗? (组织学生以“小导游身份介绍,学生间相互补充、更正。) (四)、布置作业 尝试把学习所得利用计算机制作成演示文稿、word小报等形式,向同学们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10。云雀的心愿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增强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0 云雀的心愿 要求学生查字典理解“心愿。 2、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录音范读课文。 2、读后讨论上面的问题. 三、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表上的字. 要求读难字音,认清字形,联系课文想想字义。 (1)抽读生字卡片,检查字音. 滥(ln),不能读(ln);瘠(j),不能读(j);堤(d),不能读(t);汛(xn),不能读(xn);苔(ti),不能读(tn). (2)指名分析字形。 田字格里的生字既要会认,也要会写。指名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形体。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后,教师提醒注意下面几个字的写法: 厌:与“庆”比较。 乱:与“甜”比较。 伐:与“代比较. (3)指名逐段试读课文。 提醒学生注意:表示语气的词要读轻声。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四、讨论分段 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观察课文插图。) 读后说说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2、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10自然段). 第三段:(第11-13自然段)。 第四段:(第14、15自然段)。 五、作业 1、生字描红。 2、抄写生字词。 讨厌 乱砍滥伐 贫瘠 冲垮 树冠 冲刷 3、练习正确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黑板上的生字新词. 2、画去不合适的读音. 滥(nn ln)渗(sn shn) 擦(ch c)贫(png pn) 3、回答:云雀妈妈和小云雀到过哪些地方?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 (1)出示幻灯片.(沙漠图) 小云雀和他的妈妈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如果狂风吹来,沙漠上会出现什么情景? (2)指名读第14自然段。 “漫天飞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