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总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二 文言文阅读 第3篇《孟子》三则(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59125513 上传时间:2022-03-01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总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二 文言文阅读 第3篇《孟子》三则(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语文总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二 文言文阅读 第3篇《孟子》三则(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语文总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二 文言文阅读 第3篇《孟子》三则(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古诗文积累与阅古诗文积累与阅读读第第3 3篇篇 孟子孟子三则三则(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重点一、重点词语积累词语积累1.1.通假字通假字(1)(1)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_通通_,意思为,意思为_。(2)(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通通_,意思为,意思为_。(3)(3)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法家拂士_通通_,意思为,意思为_。曾曾增增增加增加衡衡横横梗塞,不顺梗塞,不顺拂拂辅辅佐佐弼弼2 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1)(1)管夷吾举于管夷吾举于士士古义:古义:_ _ 今义:今义:士兵士兵(2 2)入则无)入则无法家法家拂士拂士古义:古义:_ _ 今义:今义: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流派3. 3.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1)(1)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动词人恒人恒过过原意为原意为错误错误,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狱官狱官守法度的大臣守法度的大臣(有法度的世有法度的世臣臣)犯错犯错误误(2)(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必先必先苦苦FF其心志其心志原意为原意为痛苦痛苦,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劳劳FF其筋骨其筋骨原意为原意为劳累劳累,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饿饿其体肤其体肤原意为原意为饥饿饥饿,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空乏空乏其身其身原意为原意为缺乏缺乏,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使痛苦使痛苦使劳累使劳累使饥饿使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使他受到贫困( (之之苦苦) )所以所以动动心心忍忍性性动:原意为动:原意为惊动惊动,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忍:原意为忍:原意为坚忍坚忍,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3)(3)动词的被动用法动词的被动用法舜舜发发于畎亩之中于畎亩之中原意为原意为发现发现,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傅说傅说举举于版筑之间于版筑之间原意为原意为举起举起,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4)(4)动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状语使惊动使惊动使坚忍使坚忍起,指被任用起,指被任用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意思入入则无法家拂士则无法家拂士原意为原意为进入进入,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则无敌国外患者原意为原意为出去出去,在文中意思为,在文中意思为_。4 4重点实词重点实词(1)(1)故天将降大故天将降大任任于是人也于是人也 任:任:_(2)(2)行拂乱行拂乱其所为其所为 行行EJEJ:_ 拂:拂:_ 乱:乱:_(3)(3)人人恒恒过然后能改过然后能改 恒:恒:_在国内在国内在国外在国外责任,使命责任,使命( (责任,担责任,担子子) )所做的事所做的事违背违背( (不顺、违背不顺、违背) )扰乱扰乱常常常常(4)(4)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困困EJEJ:_ 作:作:_(5)(5)征征于色于色发发于声而后于声而后喻喻 征:征:_ 发:发:_ 喻:喻:_二、课文理解与迁移二、课文理解与迁移( (一一) )选择题梳理选择题梳理【针对文言选择题梳理】【针对文言选择题梳理】1 1文中第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文中第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炼。其中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炼。其中“苦其心志苦其心志”阐述了要成就大业,阐述了要成就大业,被难住被难住奋起,指有所作为奋起,指有所作为 表现表现( (征验征验) )表现表现( (产生产生) )通晓通晓( (了解,明白了解,明白) )必须先经受住思想上的磨炼;必须先经受住思想上的磨炼;“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阐述了阐述了要经受住生活上的磨炼;要经受住生活上的磨炼;“行拂乱其所为行拂乱其所为”阐述了要经受住行动上的磨炼,阐述了要经受住行动上的磨炼,结果才能动心忍性,结果才能动心忍性,( (受磨炼的益处受磨炼的益处)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2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是成就人才的前提条件;是成就人才的前提条件;“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是成就人才的主观因素。成就人才的主观因素。3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作者由个人推论是作者由个人推论上升到国家治理而提出的论断,从反面说明安乐无忧的弊害。上升到国家治理而提出的论断,从反面说明安乐无忧的弊害。( (二二) )简答题梳理简答题梳理【针对文言简答题梳理】【针对文言简答题梳理】内容理解类内容理解类1 1围绕围绕“造就人才造就人才”和和“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话题,文章提出了的话题,文章提出了“ , ”的观点。的观点。(2017(2017锦州锦州) ) 2. 2. 本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本文开头连用六个排比的作用是什么?(2016(2016郴州郴州) )3.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开始就列举了六个著名历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开始就列举了六个著名历史人物的事例,这对阐明观点有什么作用?人物的事例,这对阐明观点有什么作用?(EJ(EJ课后习题课后习题) )答: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答: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论证更充分。生于忧患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死于安乐答:连用六个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答:连用六个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也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事业,也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 (运用举例论证,意在运用举例论证,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磨炼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这就为下文进。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论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步论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4. 如果把这篇短文两个自然段的顺序进行互换,这样做行如果把这篇短文两个自然段的顺序进行互换,这样做行不行?为什么?不行?为什么?(2012(2012贵阳贵阳) )答:不行。理由有二。其一,文章的论点是答:不行。理由有二。其一,文章的论点是“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死于安乐”,先谈,先谈“生生”后谈后谈“死死”。段一主要是紧扣。段一主要是紧扣“生生于忧患于忧患”的内容来论证;而段二的中心则谈到治国之道,这的内容来论证;而段二的中心则谈到治国之道,这是紧扣是紧扣“死于安乐死于安乐”的内的内容来论证,原文的这种结构,对应论点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容来论证,原文的这种结构,对应论点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其二,从认知的层面上看,段一主要从个人发展的角度序;其二,从认知的层面上看,段一主要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谈,而段二主要从治国的角度来谈,这也符合由小到大,来谈,而段二主要从治国的角度来谈,这也符合由小到大,从个人到国家的认知规律。如果互换后,行文的逻辑就会产从个人到国家的认知规律。如果互换后,行文的逻辑就会产生混乱,所以不能互换。生混乱,所以不能互换。5. 5. 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亡”的命运,必须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013(2013营口营口) )答: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答:在国内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外有足以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6. 6. 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写作手法类写作手法类7. 7. 本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本文在论证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2013(2013娄底娄底) )答: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答: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必先苦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其的作用。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色发于声而后喻。”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番事业。答: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答:文章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结构清晰,论证极为有力。拓展延伸类拓展延伸类8. 8. 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2015(2015聊城聊城) )答:示例: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答:示例: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不要灰心丧气,要迎难而上,一个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有但不要灰心丧气,要迎难而上,一个人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有所作为。只有把困难当作成功的垫脚石,经受住困难的考验,所作为。只有把困难当作成功的垫脚石,经受住困难的考验,才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才能够到达理想的彼岸。9. 9. 本文开篇列举六个事例可以印证本文开篇列举六个事例可以印证“逆境出人才逆境出人才”的道理,的道理,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而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顺境”之中,在这样的之中,在这样的“顺境顺境”中怎中怎样才能避免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016(2016绥化绥化) )答: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会答: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磨难会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不期而至。所以生活在“顺境顺境”中的我们要有中的我们要有“居安居安思危思危”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磨炼自的意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磨炼自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己,让自己的性情变得坚韧起来,自立自强,勤奋进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只有这样,取,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学生。只有这样,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当危难来临时,我们才不会“死于安乐死于安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