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统编教材高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3章 第2课时(2)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7673760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统编教材高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3章 第2课时(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全国版统编教材高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3章 第2课时(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全国版统编教材高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第3章 第2课时(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2) 5. 答:(1)以反衬的手法来写梅花,以桃李的艳俗来衬托梅花的傲洁。因为桃李浓艳,难免媚俗;墨梅虽黑,却自清姝。一个“清”字,盛赞了梅的傲洁,“仆奴”一词,是对媚俗的鞭挞。 5. 解析:(1)无盐:战国时齐国的一位妇女,姓钟离,名春。因是无盐(今山东东平东)人,后人也就称她为无盐。她容貌丑陋,但有德行,后被宣王立为王后。清姝():清秀而美丽。这两句是说一个女人长丑了,再画得巧妙些,也不能将其丑除掉。可是,仁人笔下的水墨梅,虽然不红不白,其风韵却显得分外秀美。 在画家笔下,虽然梅花由白的变成了黑的,但桃花李花无论多么鲜艳,依然只能算是梅花的仆奴。中国文人从古以来,就尊崇气节,赞赏坚贞,而鄙视趋炎附势,所以认为能抵抗严寒的松、竹、梅是岁寒三友,而逢春暖就开放的夭桃秾李,在品格上就不如它们。 5. 答:(2)陈与义对林逋的诗持欣赏的态度,为林逋的才华所倾倒。陈与义把齐己的诗和林逋的诗作对比,觉得林逋的诗远在齐己之上,“绝胜”一词便可看出他的感情倾向。 5. 解析:(2)西湖处士诗指林逋梅花两首,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及“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两句,历来被推为杰作。林逋长期隐居杭州西湖中的孤山,故称之为西湖处士(处士是不做官的读书人的通称)。 最后两句是写水墨梅悬挂在晴窗之上,非常逼真,胜过了齐己诗中所写的雪夜梅花。 6. 答:(2)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诗歌头两联写出了环境的安静,第三联截取两个生活片断写出了半山园主人安静悠闲的生活,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更衬托出诗歌境界之幽。寓 情 于 景 ( 或 : 情 景 交 融 ) 。 从 “ 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6. 答:(1)春花凋谢,树木清阴,气氛静谧。 6. 解析:本诗大意:晚春的风把花吹落了,处处绿阴。山上的路罩着浓阴,半山园的屋舍在林木的掩盖中隐约可见,十分幽静。有时设椅小坐休息,有时扶杖穿着草鞋探寻美丽的风景。当北山上的小鸟经过时,听听鸟儿唱着好听的歌。 半山,在今江苏江宁。由县东门到钟山,这里恰好为一半路程,故称作半山。诗人力行新法失败后,晚年退居江宁,并于元丰年中(或作二年,或作五年)营建半山园,自号半山。本诗表现了他隐退生活的一个侧面。 起首二句寥寥十字,摹尽春色的变化,显示了一幅绿肥红瘦的景象。古人常写红花凋谢,难免有惋惜之情,而使诗歌染上一层淡淡的哀愁。此诗却不然,诗人有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在他笔下展现的是欣欣喜人的景象。春风是无法“取”花而去的,但若没有这个“取”字,如何能形象地表现自然景象之变换?春风也不会“酬”与清阴,但若没有这个“酬”字,又如何能体现诗人欣然自得的情怀?若无此二字,诗人的达观,春风的和煦,又怎能跃然纸上? 既然春风慷慨赐与清阴,诗人怎能辜负了那一片厚意,怎能不去欣赏?所以三、四句以“清阴”为本,稍作铺展。“翳翳”,是形容树木茂密的状貌,“交交”,则是形容树木相互覆盖交加的样子。三、四两句写静,略有唐人常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风味。然而常 诗 写 的 是 禅 寂 之 静 , 此 诗 用 了 “ 翳翳”“交交”,显得更有生气。 至此,读者不禁要问,如此深园,其主人是谁?风度如何?所以五、六句笔锋一转,顺势推出主体形象。床敷,即安置坐具;杖屦,指扶杖漫步。这两句截取两个生活片断来刻画半山园主人的风韵。或居家凭几小息,或寻幽扶杖漫步。两者虽是一静一动,但同样表现了诗人恬淡安宁而欣然自乐的心境。 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阵阵清脆悦耳之声,抬头看去,原是北山一鸟,掠飞而过,留下一片“好音”!这两句极富韵味。北山即钟山,六朝时周曾隐居于此。如今这北山,除了诗人独步寻幽之外,杳无人迹。在此宁谧的氛围里,突然传来清脆悦耳之声,更衬托出诗歌境界之幽。从“唯有”“好音”可以看出,诗人对半山生活的喜爱之情。 7. 答:隐喻手法的运用:“斜阳”“柳老”,隐喻人生垂暮;“惊鸿照影”“梦断香销”隐喻所爱者之美和消逝之匆匆。移情手法的运用:“画角哀”“伤心桥”“柳老不吹绵”等语,都运用移情于物的手法,抒写自己的极度伤感之情。对比手法的运用:以今昔对比凸现物是人非的伤逝悼亡之情;以岁月无情与人有情、世事多变与痴情不变的对比,强调思念和伤感之深重。 7. 解析:沈园二首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在今浙江绍兴)写下的悼亡诗。 他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前妻唐琬偶然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哀的情调中。 他到沈园去寻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可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可再得的奢望。桥是伤心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时节也是春天。因为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寻找青春幻觉,寻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第二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销玉殒”是古代比喻美女死亡的雅词,当时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年了,寻梦或寻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 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天即花飞絮了。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鬼使神差地来到沈园寻找遗踪,潸然落泪。 如果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昔日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隐约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缥缈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絮的生命极限了。在生命深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这是沈园二首留给后人的思考。 8. 答:(1)运用了拟人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赋予西风以人格。8. 答:(2)表达了诗人焦灼地盼望西风早早回去的悯农心情。“尝闻”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关切,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8. 答:(3)“如鹤”描绘了白发的形象,“鹤立”的姿态给人持久、执著的感觉,写出了农人的迫切心情;其次,“麦地”的背景,交代了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高处”暗示了农人的急切心情,显得非常形象。 8. 解析:正当打麦晒场的时候,忽然变了风云。一时风声紧,雨意浓。秦地(今陕西一带)刮西风则雨,大约出自当时的农谚。提起这样的农谚,显然与眼前天气变化有关。“尝闻”二字,写人们对天气变化的关切。这样,开篇一反绝句平直叙起的常法,入手就造成紧迫感,有烘托气氛的作用。 在这个节骨眼上,天气的好坏关系着一年收成的好坏。一场大雨,将会使多少人家的希望化作泡影。所以诗人恳切地默祷苍天不要下雨。这层意思在诗中没有直说,而用了形象化的语言,赋西风以人格,盼其早早回去,仿佛它操有予夺之权柄似的。“为问西风早晚回”,早晚回,即何时回,这怯生生的一问,表现的心情是焦灼的。 后两句是从生活中直接选取一个动人的形象来描绘,“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这样的人物最能集中体现古代农民的性格:他们默默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饱经磨难与打击,经常挣扎在生死线上,却顽强地生活着,永不绝望。其次,“如鹤立”三字描绘老人“望云开”的姿态极富表现力。“如鹤”的比喻,自然与白发有关,“鹤立”的姿态给人一种持久、执著的感觉。这一形体姿态,能恰当表现出人物的内心。 最后是“麦场高处”这一背景细节处理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麦场”,对于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是极形象的说明。而“高处”,对于老人“望云开”的迫切心情则更是具体微妙的一个暗示。通过近乎绘画的语言来表述,较之直接的叙写,尤为含蓄,有力透纸背之感。 此诗选取收割时节西风已至、大雨将来时的一个农家生活片断,集中刻画一个老农望云的情节,通过这一“望”,可以使人联想到农家一年半载的辛勤,想到白居易观刈麦所描写过的那种劳动情景;也可以使人想到嗷嗷待哺的农家儿孙和等着收割者的无情的“收租院”等等,此诗的潜在含义是很深的。由于七绝体小,意象须集中,须使人窥斑见豹。此诗不同于观刈麦的铺陈抒写手法,只集中写一“望”字,也是“体实施之”的缘故。 此诗对农民有同情,但没有同情的话;对农民有歌颂,但也没有歌颂的话。然而读者却不难感到由衷的同情与歌颂就在不言之中。 9. 答:(1)“媚”,动态之美也,作者从摇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的春潮9. 答:(2)午盏之茶香,春盘之蔬美,清清淡淡,但这恰恰是人生清雅欢快的真谛。结句画龙点睛,有叫破全篇之功效,细雨晓寒,晴滩烟柳,并化清欢;没有华堂筵席与金碧楼台,有什么比摆脱羁绊和归向自然更令人欢欣的呢?表达了作者向往宁静无忧的田园生活的思想,有着高远的哲学意味。 9. 解析:这首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进取的精神。词的上片写沿途景观。第一句写清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这在残冬腊月是很难耐的,可是东坡却只以“作晓寒”三字出之,表现了一种不大在乎的态度。 第二句写晌午的景物:雨脚渐收,烟云淡淡,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摇曳于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萌发中的春潮。于残冬岁暮之中把握住物象的新机,这正是东坡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渡越恒流之处。“入淮”句寄兴遥深,一结甚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流至怀远合于淮水,地距泗州(宋治在临淮)很远,非目力能及。 词中提到清洛,是以虚摹的笔法,由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混混沌沌一片浩茫了。下片转写作者游览时的清茶野餐及欢快心情。一起两句,作者抓住了两件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一盏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盘。两相映托,便有浓郁的节物气氛和诱人的力量。“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 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多用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饵等,称“春盘”。此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作者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快。 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作者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一个具有哲理性的命题,用在词的结尾,却自然浑成,有照彻全篇之妙趣,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诗味、理趣。这首词,在色彩清丽而境界开阔的生动画面中,寄寓着作者清旷、高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10. 答: (1)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反衬:以流水无情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又流露了对友人的牵挂。10. (2)营造了开阔的意境。流露了作者对友人路途险远的担忧和惜别之情。 10. 解析:诗题“重送”,是因为这以前诗人已写过一首同题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为歌吟,感情真挚动人。 首句描写氛围。“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暮”字点明时间,“江头”交代地点。七个字,没有一笔架空,将送别的环境,点染得“黯然销魂”。猿啼常与悲凄之情相关。荆州记载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不潸然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客散暮江头”,也都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日落西山,暮霭沉沉,旅人扬帆,送者星散,此时尚留在江头,即将分别的诗人与裴郎中又怎能不更动情呢? 第二句“人自伤心水自流”,切合规定情景中的地点“江头”,这就越发显出上下两句有水乳交融之妙。此时日暮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伤心了,而无情的流水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流水”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水流反衬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心之情。 三、四句从“伤心”两字一气贯下,比前两句更推进一步。第三句在“远”字前缀一“更”字,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深刻。 末句“青山万里一孤舟”与第二句的“水自流”相照应,而“青山万里”又紧承上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随着孤帆远影在眼中消失,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青山的延伸,与被送者一道渐行渐远呢! 从通篇来看,基本上采用了直陈其事的赋体,紧紧扣住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写,使写景与抒情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挚意深,别有韵味。前人论刘长卿“诗体虽不新奇,甚能炼饰”(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此诗写得如此清新自然,正见他的“炼饰”功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