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理论与太极拳锻炼

上传人:laiq****ong 文档编号:57606702 上传时间:2022-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理论与太极拳锻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太极理论与太极拳锻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太极理论与太极拳锻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极理论与太极拳锻炼一、引 言 当代中国,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正逐步树立。在生活条件优越的基础上,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追求。太极拳由于具有动作和缓、运动量适中、内外兼修且兼备健身与技击功能等特色,锻炼效果显著,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尽管我们现在所说的太极拳,在她创编之初是否叫太极拳,目前尚存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太极拳是在太极理论指导下创编的,她是太极理论在养生、健身和技击上的成功应用,太极拳的诸多要领,无一不是太极理论的具体化,太极拳锻炼必须以太极理论为指导才能深入并富有实效,这几点,从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可以得到应正。 目前,不少人对太极拳的认识存在误区,一是不懂得太极拳的内涵,将太极拳等同于外家拳的慢练,甚至将她等同于健身舞、慢跑等运动项目,时下流行的“太极操”就属此列。二是将太极拳神秘化,有些人为了炫耀自己理论高深,功底深厚,把太极拳搞得云里雾里,神神秘秘,一两年前不时听说的“凌空劲”就是其典型代表。以上误区,既缘于人们对太极理论研究的缺失,又缘于人们对太极理论和太极拳关系认识的缺失,因此,以辩证的观点阐释太极理论,以太极理论为指导进行太极拳锻炼,不论对克服太极拳锻炼的误区,还是对增进太极拳锻炼的效果,促进太极拳技艺的精进,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些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二、太极理论的现代阐释 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易经是众经之首,大道之源。在易经中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论述,讲的是八卦的产生过程。八卦是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要素,没有八卦,就没有易经。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大道之源在易经,易经之源在太极。 在易卦的研究中,古人发明了理、象、数三维一体的认识方法,用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使人们从不同角度认识同一问题,逐步逼近问题的本质。这里,借助古人的研究方法,从理、象、数三维一体的角度,对太极理论进行探讨和阐释。 1、太极之象太极图是一幅神秘的图,太极图起源于何时?最早由何人之手绘制?学术界对此各持己见,难有定论。我更倾向于她起源于远古伏羲氏的说法,周易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可见,太极图是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研创八卦时制作的简易图。目前,人们耳熟能详的太极图就是太极之象,她是一个圆圈,内由一条“S”形曲线分成黑白两块,黑块中有一白圈,白块中有一黑圈。这幅看似平淡的图,绝对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样简单!她蕴含了万物之理,和谐之基,宇宙之源。 2、太极之理太极图是太极理论的图像形式,太极之理是人们对太极图所蕴含太极理论的语言说明。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作为宇宙本原、天地至道的太极理论,虽然用文字和言语无法说清,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太极图出发,对以下方面进行感悟,或从以下方面受到思维启迪。 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本质属性形态、结构、组成的不同,以及颜色、硬度、弹性上的差别,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形形色色的物体。尽管不同物体千差万别,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它们的本质属性却是相同的,它们内部都存在既互相对立(或对称),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习惯上人们将积极、健康、光明、上进的一面叫阳,而将消极、病态、阴暗、倒退的别一面叫阴。宇宙是个大太极,事物是个小太极,太极理论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始终。在太极图中,以“S”曲线为界,黑色部分为阴,白色部分为阳。太极图表明,事物内部的阴阳是同时存在的,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共存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现代科学讲究实证,从物质内部结构出发探究物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容易让人接受和信服。而阴阳观念,属于哲学层面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一般人难以理解,容易将它与封建迷信相联系。实际上,古代阴阳观念和现代解剖实证一样,都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方法。阴阳观念的本质在于,抛开事物千差万别的外在表象,抽象出其本质属性,将不同的事物放在阴阳的统一构架下,通过研究阴阳的消长及转化,以“道”为依据来推衍事物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原因。这里的“道”当理解为阴阳变化与事物变化间的必然联系。可见,阴阳观念克服了现代科学只能研究“物”,不能研究“事”的弱点,把“事”和“物”等同起来,站在哲学高度加以认识,因而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独到性。现代科学虽然在研究物质结构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宇宙是无限的,人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与浩瀚的宇宙相比永远是有限的,更何况并不是所有物体都能从其微观结构加以认识。因此,尽管在科学水平日益发达的今天,阴阳观念在认识世界上的独特作用仍不容忽视。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存在绝对的阴阳,阴阳之间可互相转化太极图中,有两个“鱼眼”,白色块中的“黑鱼眼”代表阴,黑色块中的“白鱼眼”代表阳。这表明,在事物内部的阴阳两方面中,阳不是绝对的阳,纯粹的阳,而是阳中含有一点阴,同理,阴也不是绝对和纯粹的阴。这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观点,中医也有“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之说。 之所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是因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只有阴阳相济,事物才会生生不息,纯阴、纯阳的事物犹如一潭死水,永远不会有生机。在行拳走架中,人们强调分清虚实、避免双重,目的是分清阴阳,强调实中寓虚,避免单重,是因为阳中有阴。 事物的发展变化缘于阴阳的消长图一阴阳消长指阴转化为阳和阳转化为阴的动态过程,太极理论认为,阴阳消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下面重点从四季变化和人体衰老两方面说明这个问题。从四季变化看天道有常一年四季的变化,是阴阳转化的结果,图一(左图)展示的是阳消阴长的过程,根据卦气说,这是一个季节由小满到霜降的变化(见图二),在这一过程中,阳逐渐减少,而阴却逐渐增多,阳转化为阴,季节由夏季过度到秋季。与此类似,图一(右图)是阴消阳长的过程,完成的是季节由冬到春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季节更替中,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是一个无尽的循环,因而四季更替也将永恒进行。不仅四季变换如此,日月星辰的运动也概莫如此,所以老子才说,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图二从阴阳转化看人生无常 如果以人的生长能量为阳,衰老能量为阴,结合图一(左图)我们容易看到,人刚出生时生长能量最旺,这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但同时,衰老能量已经开始萌芽,伴随人的不断长成,生长能量逐渐衰竭,逐步为衰老能量所取代,大约四十岁左右,衰老能量大于生长能量,衰老过程就开始了,当衰老能量发展到最大,全部替代生长能量时,人就走完了生命历程。 以上分析大家容易看到,作为生命体的人类,不可能像大自然哪样,在完成阳消阴长后,再继续完成阴消阳长的转化过程,因此,长生不老永远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另外,人在遇到意外伤害和病痛折磨时,总会加速生命能量的消耗,从而加速人的衰老,这就是生命意义上的人生无常。 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岁月坎坷。朋友们,善待自己,珍惜生命吧! 在阴阳转化过程中总量不变 细究太极图你会发现,在每一事物中,阴阳转化时刻都在进行着,虽然在转化过程中有速度快慢的变化,但在一个完整的转化过程中,阴与阳的数量是相等的,总量是守恒的。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超负荷的工作和运动会加速阳转化为阴的速度,导致衰老加快,寿命缩短,这正是某些运动员和武术大师英年早逝的原因,值得深思! 3、太极之数 前面谈到,我支持太极图始创于伏曦的说法,在我看来,“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说法是可信的,我认为,洛书是太极图的数字表达方式,洛书可以从“数字”层面揭示太极的本质。图三图三中的第一幅是古洛书,传说伏羲氏时,洛阳东北的黄河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有学者怀疑她是宋人伪造,但1977年安徽阜阳出土的西汉太乙九宫占盘说明,洛书在西汉前早已存在。洛书由圈和点构成,圈与点的个数代表数字,奇数用圈表示,偶数用点表示。如果将洛书中的圈和点转化为数字,更得到大家熟悉的九宫数数字洛书,数字洛书除了纵列、横列及对角线数字和均为15外,我们并看不出它有其它妙处。但是,如果把数字洛书中的每个数字都减去5,你便可以得到一张清晰明了的新九宫数代数洛书,对代数洛书进行深入研究,你将有许多新发现: A在代数洛书中负数为阴,正数为阳,阴阳关系一目了然。 B纵列、横列及对角线数字的代数和为0,反映事物内部阴阳的全方位平衡。 C左侧的-1、-2、3、-4的代数和为-4(为阴),右侧的4、-3、2、1的代数和为4(为阳),两侧代数和为0,这与太极图反映的阴阳关系一致。 D左侧的三个数字中只有一个正数(+3),表示阴中有阳,类似,右侧的数字-3,表示阳中有阴,这与太极图中的两个“鱼眼”相对应。 代数洛书表明,洛书与太极图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体现的内容完全相同,它们互为表里,分别从“数”和“形”两个侧面反映宇宙的本原。 作为太极拳爱好者,看了代数洛书后,相信你对“立身中正”、“分清虚实”以及“阴阳平衡”等要求,会有新的体会和认识。三、太极拳健身、养生的诀窍:追求阴阳平衡 太极拳的技击技巧和训练方式,以王宗岳太极拳论为代表的经典名著已经作了大量论述。个人认为,在这些名著面前,我们只有学习和践行的份儿,没有妄加评论的能力,继承唯恐来不及,何来发展?!所以,这里仅从太极拳的基本训练入手,从健身、养生角度出发,结合太极理论和自己的锻炼心得,谈些体会。 在人生无常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健身、养生的根本途径只有一条,这就是尽可能延缓阳(生命能量)转化为阴(衰老能量)的速度。从代数洛书的分析中,我们看出,大自然中的阴阳处于全方位的动态平衡中,有了阴阳平衡,万物才会生生不息,融融共生。有了阴阳平衡,生命才能经久不衰,充满活力。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健身、养生的关键是追求阴阳平衡,并通过阴阳平衡延缓生命之阳转化为衰老之阴的速度,这就是太极拳健身养生的全部诀窍。就具体操作而言,重点是处理好与生命休戚相关的心、身、息、食四对阴阳关系。1、调心:处理好“无欲”与“追求”之间的阴阳关系 人是社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无欲。美国行为学家马思诺把人的需求分为六个层次,他的研究表明,一个现实的人,他的需求是逐步提高且永不满足的,这就是说,人的一生始终处于不懈的追求中,在物横流、权力至上的时下,许多人对名利的追求已经达到贪婪的程度。在无欲与追求这对阴阳关系中,追求已处于绝对优势,无欲则已经退缩到不能再退的地步,阴阳重度失调,正严重损害着人的身心健康。过分的追求在佛学上叫“着相”,按我的理解就是“执着”,通俗地说就是“叫真儿”,佛家认为,人一旦“着相”,他必然将自己封闭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狭小范围内,必然会禁锢自己的思维,不仅影响自己的认识能力而且危害身心健康。 不犯“着相”毛病,工作和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不必要的追求,抛弃不切实际的追求,一切顺其自然,不计较得失和成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行拳走架中如何做到不“着相”,建议大家去看看布袋和尚的故事,认真体会“行也布袋,座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这首小诗,将自己的“布袋”切实放下,在练拳行功过程中做到清心寡欲,忘却一切负担和烦恼。有人认为行拳走架中要专心致至关注要领和动作,这要看你练到了哪个阶段,如果你是初学,尚处于熟练动作和把握要领阶段,这话没问题,但当你超越这个层次后,你的意识就应逐步过渡到清虚上来,关注要领和动作的意念要轻,要若有若无,为最后进入无物无我,天人合人的状态奠定基础。有的初学者,总认为自己没做好,总感觉自己进步慢,以至心生烦恼,影响锻炼,这其实也是“着相”的表现,实际上,就像写字一样,明明写对的字,但越看越不像,意识这东西很怪,过分关注哪里,哪里就会不适,所以对待功夫的进步,要顺其自然,不可执着,“十年太极不出门”,你得有耐心。 2、调身:处理好“紧”与“松”之间的阴阳关系 无论是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用力,用力必然伴随肌肉紧张,日积月累,天长日久,紧张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人们已经适应,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就犹如感受不到空气的压力一样,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竞争的日趋激烈更加剧了人的紧张。所以在“紧”与“松”这对阴阳关系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松”,这样才能促使它们保持平衡。 太极拳修炼,走松柔路线绝对没有错,这是一个方向性问题,大家要坚定这个信念。这是因为,第一、五大门派的正宗传人,我没见过谁不提倡松,如果有,请你帮我指出来。第二、强调放松更符合太极阴阳平衡之理,你不要放松,有理论根据吗?第三、放松的妙用,我有亲身体验。1990年我学练国家套路48式,当时只知道练太极拳讲究不用力,根本不知松为何物,走架五六分钟就会坚持不下。一年后,遇到明白人指点,放松去练,半年后,慢练一套48式,用时25分钟左右,根本不会感到累。不放松去练,全身的骨骼、关节、韧带间的关系根本无法理顺,因而你容易疲劳;不放松去练,在支撑体重时,你的骨骼永远不可能达到最省力状态,因而你无法持久且容易伤膝;不放松去练,将不能实现骨骼的节节贯穿,因而你无法发出有威力的浑圆劲 这里再简单谈谈我对放松的体会: A放松首先是思想的放松。在练拳过程中,思想要闲、静、松、舒,“闲”指心无牵挂,优哉游哉的心绪,在“闲”的基础上要“静”,做到心无杂念,无我无物,此时思维不要受“闲”和“静”的束缚,要松弛下来,并暗示自己很安然、很舒服。这样才能为身体的松提供条件和保证。以上过程用语言表述有些复杂,大家在实践时要以自然舒适为度,千万不能为了放松思想反而把思想搞紧张了。 B放松包括纵向的松沉和横向的松棚两个方面。目前,人们对松沉普遍重视,但对松棚却少有提及。松棚是将身体横向松开,汪永泉大师所谓“三气圈”说,太极拳论“八面支撑”说,桩功中的“撑肩横肘”说等均与松棚相联系,行拳走架时身如气球之感即来源于松棚。实现横向松棚,纵向横向一起抓,既是松活、松透的需要,也是获得棚劲的有效途径。 注:此处的“棚劲”是指同时向前后左右撑开的浑圆力,前人李雅轩形容其如撑开的伞面,非棚搂挤按之棚劲。 C对放松同样不可执着。先辈们讲,“在意则意散,在气则气滞,在开则形僵,在松则松阻”,所以意识对松的调整应该是轻轻的,淡淡的,若有若无的,切不可“着相”。 3、调息:处理好“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之间的阴阳关系 一般人的呼吸是胸式呼吸,而真正的太极拳练习者在盘架时的呼吸是腹式呼吸,功底深厚的太极拳练习者,平时呼吸也以腹式呼吸为主。在胸式呼吸与腹式呼吸这对阴阳关系中,腹式呼吸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腹式呼吸深、匀、细、长,不仅增大肺活量,而且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腹式呼吸时的呼吸运动,能牵引内脏,使平时相对静止的内脏器官动起来,同时腹式呼吸时的呼吸运动还对内脏器官有按摩作用,因而腹式呼吸能增强和改善内脏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运动都无法代替的,太极拳的养生和保健价值一定程度与此有关,这正是腹式呼吸弥足珍贵的原因。 有人说练太极拳不需要讲呼吸,这话与腹式呼吸可以自然形成这句话一样,是句似是而非的话,说这两句话对,那是因为只要身法正确,要领得当,尽管你不讲究呼吸,你最终必然能形成腹式呼吸。说这话不对,是因为假若你已经练拳一年以上,盘架时你的呼吸方式仍是胸式呼吸,那你的练法肯定有问题,这时,如果你仍然认为太极拳不需要讲呼吸,或者腹式呼吸可以自然形成,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在太极拳练习中,腹式呼吸的形成与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落胯以及全身放松、气沉丹田等均有关系,是否做到腹式呼吸,是检验太极拳要领掌握情况的客观标准之一,因此,先辈们才把腹式呼吸作为太极拳入门的标志。 4、调食:处理好“美味佳肴”与“粗茶淡饭”之间的阴阳关系 “美味佳肴”与“粗茶淡饭”是一对阴阳关系。在改革开放前,由于物质匮乏,“美味佳肴”难得一见,人的饮食以粗茶淡饭为主,人们普遍营养缺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已由追求温饱步入小康,昔日的“美味佳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不知不觉中不少人已经营养过盛,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过去很少见到的疾病,现正在危害着越来越多人的生命。饮食问题本来与太极拳锻炼关系不大,但从太极理论指导健身、养生而言,饮食平衡非常重要,饮食不当,不仅影响健康,而且影响太极拳锻炼的效果,所以这里还是简单提示一下。四、结 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内涵非常丰富的拳种,她的一静一动,一开一合无不包含太极理论,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它拳种的本质所在。太极理论所指的阴阳,其实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太极理论并不神秘,太极拳也不神秘。用太极理论指导太极拳锻炼,你的太极拳将更加丰满,你将收到事半功倍的锻炼效果。 正如老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太极理论的真正内含,是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本文虽然抱着对先贤智慧的崇敬,用了较大篇幅,并试图用简明朴素的语言来阐释自己对太极理论研究的心得,但由于太极理论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加上自己才疏学浅,所以观点不一定正确,内容难免挂人漏万,凡此总总,请大家包涵。 本文的第二部分重在说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该部分从太极拳练习中的几个具体问题出发,旨在介绍自己将太极理论用于健身、养生实践的思路和方法,不是经验介绍,目的是希望对同好有所启发。该部分谈到的太极拳锻炼要领、方法和体会等,属个人观点,只具借鉴意义,没有指导意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并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