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8课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6979879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8课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8课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8课时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件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学通史弥补时空断点学通史弥补时空断点 内容内容历史阶段历史阶段通史线索通史线索历史特征历史特征思想思想春秋战国时春秋战国时期期(公元前公元前770公元前公元前221年年)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局面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化的基础秦汉至明清秦汉至明清(公元前公元前2211840年年)秦朝时儒家思想遭受秦朝时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西汉董仲沉重打击;西汉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宋代形成理学体系;宋代形成理学体系;明末清初,儒家思想明末清初,儒家思想在批判中再度活跃在批判中再度活跃汉代儒家思想神学化、汉代儒家思想神学化、正统化;宋代儒学完成正统化;宋代儒学完成哲学化和思辨化过程;哲学化和思辨化过程;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民主思想,对儒学批判民主思想,对儒学批判继承继承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内容内容历史阶段历史阶段通史线索通史线索历史特征历史特征科技科技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明清明清(前前7701840年年)从战国司南、汉代造纸从战国司南、汉代造纸术到隋唐火药、雕版印术到隋唐火药、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从宋代指刷术的发明,从宋代指南针、火药广泛应用到南针、火药广泛应用到活字印刷术的完备,中活字印刷术的完备,中国四大发明影响深远国四大发明影响深远中国古代科技长期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以实用性科领先,以实用性科技为主,明清之技为主,明清之际,中国传统科技际,中国传统科技逐渐衰落,没有产逐渐衰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生近代科学文学文学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明清明清(前前7701840年年)(1)从从诗经诗经到唐诗,到唐诗,反映出诗歌是古代重要反映出诗歌是古代重要的文学形式的文学形式(2)从宋词到明清小说,从宋词到明清小说,反映出城市商品经济繁反映出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荣、市民阶层的扩大(1)中国古代文学体中国古代文学体裁形式多样,各具裁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流派纷呈特色,流派纷呈(2)从发展趋势上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逐渐平民看,具有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的特征化、通俗化的特征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内容内容历史阶段历史阶段通史线索通史线索历史特征历史特征艺术艺术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明清时明清时期期(170万万年前年前1840年年)(1)文字在魏晋逐渐成为一文字在魏晋逐渐成为一门艺术,隋唐宋元楷书、门艺术,隋唐宋元楷书、草书、行书的书法艺术成草书、行书的书法艺术成就非凡就非凡(1)中国古代书法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具有审美和艺术具有审美和实用功能实用功能(2)古代绘画艺术从远古时古代绘画艺术从远古时代诞生,经历了战国的成代诞生,经历了战国的成熟、魏晋的完善、隋唐的熟、魏晋的完善、隋唐的高峰、两宋的全面发展到高峰、两宋的全面发展到明清文人画突出成就的历明清文人画突出成就的历程程(2)绘画艺术类型绘画艺术类型多样、各具特多样、各具特色;具有色;具有“书画书画同源同源”、鲜明的、鲜明的艺术特征艺术特征(3)戏曲由原始歌舞发展而戏曲由原始歌舞发展而来,经历了元杂剧的成来,经历了元杂剧的成熟、明朝昆曲的广泛流熟、明朝昆曲的广泛流传、清代京剧形成和发展传、清代京剧形成和发展的历程的历程(3)中国戏曲历史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悠久、剧种繁多;京剧体现了多;京剧体现了戏曲南北交融、戏曲南北交融、走向世界的趋势走向世界的趋势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江苏省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第第28课时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课时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1.儒家思想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时期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及贡献思想主张及贡献春秋春秋时期时期孔子孔子政治思想:提出政治思想:提出“ ”与与“礼礼”的学的学说;主张说;主张 ;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神敬而远之教育思想:开创了教育思想:开创了 之风,主之风,主张张“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整编文献:整编文献:诗诗、书书、礼礼、乐乐、易易、春秋春秋仁仁 德治德治 私人讲学私人讲学 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续表战国战国时期时期孟子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提出道德规范有仁、义、礼、智四种发挥了孔子的发挥了孔子的“德治德治”思想,提倡思想,提倡“ ”的学说的学说提出了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的学说,成为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说,成为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荀子荀子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天行有常”,另,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一方面,又提出了“ ”的思想的思想关于关于“礼礼”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握“礼礼”仁政仁政 制天命而用之制天命而用之 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2.其他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内容、影响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主要思想内容影响影响道家道家思想思想老子老子“道道”是世界根本;朴是世界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回到“ ”的社会的社会老庄崇尚老庄崇尚 ,主张超越功利去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要影响庄子庄子把把“道道”作为最高准作为最高准则,宣传则,宣传 与自与自然无为;提出然无为;提出“齐物齐物”的观点的观点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天道天道 自然自然 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主要思想内容影响影响法家法家思想思想李悝李悝经济上:经济上:“尽地力之尽地力之教教”;政治上:主张用严;政治上:主张用严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政治酷的刑罚确立起新的政治秩序秩序对中国专制主义政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秦始皇统一全国,起到了重大作用;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其汉代以来,其 思想被吸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的工具商鞅商鞅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政治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按军功授爵;加强中度,按军功授爵;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奖励耕央集权。经济上: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战,废除井田制度韩非韩非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术术”、“势势”合一,将法家理论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权,厉行赏罚, ;主张;主张“事异则备变事异则备变”法法 奖励耕战奖励耕战 法治法治 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主要思想内容影响影响墨家墨家思想思想墨子墨子学说主旨是学说主旨是“兼相爱、交兼相爱、交相利相利”,还提出了非攻、,还提出了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尚贤、尚同、节用等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主张。贡实际功利精神的主张。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辑学方面汉代以来,逐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渐湮没失传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1.背景(1)政治上: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2)文化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也基本形成。 2.董仲舒的主张:确立儒学的 的地位;文化的“一统”和政治的“一统”是一致的。 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思想上“肯定”: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2)政治上“启用”:启用儒学之士担任重要职务。(3)教育上“垄断”: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确立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独尊独尊 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4影响(1)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2)汉王朝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百家争鸣可归纳为“一、二、三、四” 一个根源:生产力的发展。 两个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三个阶级:新兴地主阶级、没落奴隶主贵族、小生产者。 四大派别:儒、墨、道、法。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1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否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2老子(道家学派)与墨家学派(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2)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汉代儒学可归纳为“一、二、一” 一个实质:文化专制。 两大思想:秦代,法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汉武帝时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一个目的:文化一统是为政治一统服务的。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 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是对先秦“仁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先秦儒学的新改造,形成了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儒学体系。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一、近五年江苏高考命题角度2008年第12题考查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二、江苏历史董仲舒和刘濞(“七王之乱”策划人)都是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是扬州历史文化中的重要角色。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重难点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思想及意义1“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1)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出现了多种经济因素并存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诸侯割据局面出现,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国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3)阶级关系: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复杂,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史料印证】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2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民本思想民本思想伦理观伦理观孔子孔子“仁仁”、“礼礼”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性相近性相近孟子孟子“仁政仁政”君轻民贵君轻民贵“性本善性本善”荀子荀子“仁义仁义”、“王道王道”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性本恶性本恶”特点特点以以“仁仁”、“民本民本”为核心,经为核心,经历了一个继承、发展的历程,形历了一个继承、发展的历程,形成儒学体系,成为百家中的蔚然成儒学体系,成为百家中的蔚然大宗大宗孔子维护奴隶主贵孔子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孟子、荀族统治;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级利益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3.道、法、墨家思想主张(1)道家思想史料一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导读:史料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世界观,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史料二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导读:史料反映的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这种思想在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2)法家思想 史料韩非认为:“时移事易,变法宜矣”;“废先王之教”,而实行变革,“以法为教”。还认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导读:史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历史向前发展和主张社会变革的主张;还表明了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主张,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3)战国时期墨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的原因:墨家思想主要是兼爱、非攻、尚贤,主张节约,反对浪费,反映了劳动者追求平等、和平和珍惜劳动成果的要求,体现了当时平民百姓的要求。但在战国诸侯争霸、社会变革时期,其主张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社会变革的愿望,也已超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不符合统治者的需要。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4“百家争鸣”形成的重要意义(1)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体系。(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重难点二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古代三种治国思想及其演 变、儒学独尊地位的评价1汉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出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的合理、合法性。(3)以神权限制王权。(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全变为官方统治哲学。(5)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2古代三种治国思想及演变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史料印证】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3评价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1)积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限制君主的权力,使君主实行“仁政”。兴办学校,有利于教育的发展。(2)消极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新儒学带有封建神学色彩,造成封建迷信思想泛滥。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史料印证】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1识图图1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思考1:孔子学院走向世界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 提示:说明了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普遍性。意义:“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复兴中华文明、构建和谐世界。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图2汉画像石“讲经图” 思考2:观察上图,推断一下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内容的核心是什么?这一局面最早出现于何时?这一局面的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儒学思想。汉武帝时期。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承。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2读表先秦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思想的异同思想家思想家思想主张思想主张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同同仁的思想仁的思想“爱人爱人”“仁政仁政”“仁义仁义”民本思想民本思想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民贵君轻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君舟民水异异人性论人性论性相近性相近性本善性本善性本恶性本恶目的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思考3:你如何看待三人关于“人性论”的主张? 提示:三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人性从客观上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认识先秦时期儒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也体现出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今天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孟子: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与民,省刑罚,薄赋敛”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孟子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3)荀子: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提出著名的“君舟民水”论。 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热点材料: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思考:这段话主要体现了儒学的什么核心思想?孔孟“民本”思想与现代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提示:(1)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思想。 (2)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高考考什么 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山东文综:法家思想的特征 2011浙江文综:“小国寡民”的概念内涵 2010山东文综:墨家思想的内涵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体验高考1】 (2012山东文综,9)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解析解题关键是把握这一学派观点中的几个特点:注重实践、反对贵族、轻视商人和学者,符合这几个特点的学派是法家。答案D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高考再考什么【预测题1】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为“韩子”或“韩非子”。秦王嬴政读了他的文章后,极为赞赏。在其思想理论中,法、术、势是其主要核心,在下图中寓意“法”的应该是()。A车轮 B车架 C马鞭 D马匹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韩非子法家思想中,法指由国君颁布的法令条文;术是国君为了支配他的大臣,运用种种手段;势指权位、势力。如果将韩非学说比喻为一辆马车,那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大致是这样:君主是驭手,臣民和用人是拉车的马,势是打马的鞭子,法指车轮,术是控制马的两根缰绳。本题选 A项。 答案A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高考考什么 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天津文综: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2012北京文综:道家、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2009安徽文综:儒家思想对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2009山东文综: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体验高考2】 (2012天津文综,12,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汉书董仲舒传依据材料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解析材料中董仲舒强调“大一统”,发展形成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答案特征: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影响:儒学正统地位在汉代确立,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高考再考什么【预测题2】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5 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和谐理念,而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思想家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庄子、韩非子 B老子、孔子C孟子、荀子 D庄子、孔子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解析庄子“天人不相胜”,孔子的“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故选D项。 答案D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高考考什么 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2上海单科:比较儒、道、法有关“天人关系”的 言论 2012海南单科:比较儒家学派不同的思想主张 2011广东文综:概括材料中孟子的思想 2011福建文综:德礼与刑罚之间联系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体验高考3】 (2012上海单科,31)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两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 答案C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体验高考4】 (2011福建文综,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解析材料强调德礼为本,刑罚为用,二者密不可分,体现材料含义的是D项。A、B、C三项都忽视了体、用是相对于政教而言的这一要求,仅从德礼与刑罚的关系上进行论述。答案D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高考再考什么【预测题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这一指示精神与下列哪一中国古代思想相类似()。A“礼之用,和为贵”B“仁者无敌于天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养心莫善于寡欲”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解析材料反映了党中央重视民生,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选项中与此相类似的应是C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意是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孟子的思想。A项强调“礼”即等级秩序,与材料不符;B项指“仁”,与材料也不相符;D项“养心”、“寡欲”等与材料无关。 答案C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高考考什么 从认识、启示、评价、评述、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 高考考过什么 2011安徽文综:以安徽境内历史遗迹为载体,考查儒家伦 理思想 2011北京文综:以历朝文庙的兴建为切入点,考查儒学发 展历程 2009山东文综:引入三字经,考查儒家思想的内容、 影响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体验高考5】 (2011安徽文综,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A B C D解析是儒家贞节观的体现;是儒家尊祖敬宗观念的体现,均属于儒家的伦理思想,故B项符合题意。是佛教寺院,是道教圣地,均不符合题目设问的角度。答案B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高考再考什么【预测题4】 2012年,凤凰卫视在“中国名片”的栏目采访中提出了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问题组。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知识整合知识整合聚焦重点聚焦重点对接高考对接高考 解析体现了“兼爱”的思想,属墨家; 体现了“无为”思想,属道家; 体现了以法律为准绳的思想,属法家;中的“仁爱”思想属于儒家。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