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0讲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6978324 上传时间:2022-02-22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9.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0讲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0讲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30讲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0讲 荒漠化与水土流失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l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荒漠化考点一知识整合荒漠化现象l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景观的的过程l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干旱半干旱地区沙丘入侵或沙丘活化石质荒漠化(狭义)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致使岩石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次生盐渍化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主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盛有关土地沙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石质荒漠化(狭义)西南喀斯特地区次生盐渍化华北平原 / 西北地区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荒漠化自然原因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动力因素)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东西50mm200mm400mm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荒漠化人为原因l 人口激增l 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西北地区32.7%过度樵采30.1%过度放牧26.9%过度农垦9.6%水资源利用不当0.7%工程施工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l荒漠化防治内容l荒漠化防治原则l防治措施n 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n 扭转正在发展中荒漠化土地的退化n 恢复已经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l荒漠化防治内容l荒漠化防治原则l防治措施n 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n 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n 因地制宜地综合整治十年磨一件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l荒漠化防治内容l荒漠化防治原则l防治措施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口激增不合理的经济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用水不当工程施工控制人口增长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拓展提升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拓展提升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分析要点如图所示:解题探究1.(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厘米30厘米高度范围内。题组一荒漠化的形成(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解析答案解析提取图文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答案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解析答案解析认真分析图文材料,即可得出答案。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答案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解析答案解析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答案(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2015山东文综)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23题。题组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2.“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解析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周围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逐渐向漏斗中心流动,从而导致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地带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形成了“生态裂谷”。 C 解析答案3.“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解析答案解析当该地“生态裂谷”出现后,即出现了土地的荒漠化,为了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既有利于绿洲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荒漠区水资源不足,不宜发展植树造林;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而应该做好生态改善工作;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可合理开采地下水。答案D 水土流失考点二知识整合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1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越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自然原因 地处多种地理要素的过渡地带,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黄土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 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 滑坡、泥石流、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加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过度樵采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争和营造宫殿 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作为建筑材料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滥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人为原因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都是我国水土流失发生的典型区域,但两地在成因、危害及解决措施方面又不尽相同,具体分析如下:n 两地水土流失原因对比共同点:人为滥垦乱伐不同点: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丘陵山区降水丰沛。n 两地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更大,主要原因: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南方丘陵山区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土层覆盖的石质山地,表土一旦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会造成更大损失。n 治理措施不同:黄土高原侧重退耕还林、还草;南方丘陵山区侧重发展多种经营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状况对比危害3不仅造成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 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上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4工程措施:保源、固沟、护坡在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和营造防护林等“固沟工程”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护坡工程”在塬面上,坚持平整土地,大力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保塬工程”农业技术措施在耕作区,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等农耕作业。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以达到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和发展生产的目的生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不同地段综合治理措施图解如下:方法技巧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方法技巧解题探究1.(2015上海地理)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题组一水土流失的危害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解析解析 图甲为黄土塬,顶面平坦宽阔或微有起伏。黄土堆积厚度较大,是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耕地集中分布区。图乙为黄土梁,是平行于沟谷的长条状高地,梁长一般可达上千米,几千米或几十千米。图丙是黄土峁,是呈孤立的黄土丘,浑圆状形如馒头,大多数黄土峁是由黄土梁进一步侵蚀切割形成的。从流水侵蚀作用入手分析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的黄土地貌形成过程。答案答案名称: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7、8、9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解析答案解析可以通过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答案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解析答案解析有利可以从对黄土地貌的改善分析,不利可以从对土质的影响分析。答案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农田灌溉。(任答一点即可)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任答一点即可)(2013江苏地理)读下图,回答23题。题组二水土流失的治理2.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A.拦沙蓄水 B.发电灌溉 C.防洪抗旱 D.调节气候解析根据经纬度、海拔判断,图示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图示堤坝修建在沟谷地区,主要作用是拦沙蓄水。A解析答案3.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甲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B.乙封坡育林育草,涵蓄径流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解析答案解析根据经纬度、海拔判断,图示地区位于黄土高原。甲处是塬地,要平整土地;乙处是陡坡,要封坡育林育草;丙处是缓坡,可修筑梯田;丁处是沟谷,要打坝建库。答案D练出高分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模拟题组1.该区域在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强 B.气温年较差大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模拟题组解析能使农作物品质优良的自然因素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图示区域降水稀少而光照强。解析答案A2.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模拟题组解析答案解析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地降水量在100 m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B3.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A.全部种树B.种草、种树C.种树、种草D.种树、种草模拟题组解析答案解析 降水量在400 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的由于降水少而适宜种草。C读图甲“黄河中游局部地区图”及图乙“该地区土壤侵蚀研究统计图”,回答45题。模拟题组4.据图分析()A.人口密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大B.侵蚀强度仅与人口、植被有关C.生态恶化使区内人口大规模外迁D.阔叶林带环境人口容量较大模拟题组解析答案解析图乙显示侵蚀强度并未随人口密度的增加而持续增大;图乙给出了侵蚀强度与人口、植被的相关性,并非指侵蚀强度与其他因素无关,比如降水;由题目给出的信息无法判断区内是否出现人口大规模外迁;阔叶林带人口密度最大,说明阔叶林带自然条件更优越,比如降水更丰富,土壤更肥沃,环境人口容量更大。答案D模拟题组5.该区域()A.地势总体南高北低B.自然带分异的基础是水分的差异C.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D.河流治理的核心是水污染防治模拟题组解析答案解析图甲中河流流向表明区域内地势总体上北高南低;本区是传统农耕区向畜牧区的过渡地带,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过度开垦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黄河中游河流治理的核心是防治水土流失;区域内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降水逐渐减少,气候由渭河平原的半湿润气候逐渐过渡到陕北的干旱气候,因此自然带分异的基础为水分。答案B模拟题组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模拟题组6.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沟头的()A.侧蚀 B.下蚀C.沟头崩塌 D.溯源侵蚀解析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的进入沟道,制止沟头前进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切割破坏。侧蚀、下蚀发生在河流的干支流沿线,不是在沟头位置。防护工程的目的不是沟头崩塌,主要是防止溯源侵蚀。模拟题组D解析答案7.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A.A点 B.B点 C.C点 D.D点解析 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A、C、D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B坡的侵蚀。在B处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B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模拟题组解析答案B8.西辽河流域面积约为13104 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 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西辽河流域在全国的位置及其水系示意图。模拟题组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图。模拟题组(1)西辽河属于_(内、外)流河。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决定了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试举例说明西辽河流域的过渡性位置。模拟题组解析答案解析根据西辽河的地理位置可作出判断。答案外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过渡地带;温带森林带与温带草原带的过渡地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模拟题组(2)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_重要林业生态工程地带,该工程对改善环境最显著的作用是什么?模拟题组解析答案解析 西辽河流域处于我国“三北”防护林地带,该防护林主要起到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答案 “三北”防护林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模拟题组(3)请描述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并分析造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模拟题组解析答案解析该地区土地类型的变化可以通过材料二图示看出,其变化原因主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答案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增多;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减少。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模拟题组(4)分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模拟题组解析答案解析 通过上述变化可以看出该地存在破坏草地、过度开垦等人为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答案 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模拟题组(2014江苏地理)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高考题组9.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双选)()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C.蓄水灌溉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高考题组解析答案解析绿洲在沙漠戈壁中,河流水量小,故在此处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一定不是开发水能资源和进行水产养殖,而是保障城镇用水与农田灌溉。答案AC高考题组10.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双选)()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高考题组解析答案解析该地为沙漠中的绿洲,气候干旱,且山区地形崎岖,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进而影响环境;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营造防护林网等措施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答案CD高考题组11.(2014广东文综)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高考题组解析答案解析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沙漠中的植被能够防风固沙,从而利于静止沙丘形成和流动沙丘转化为静止沙丘。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降低风速,降低风的携沙能力,促使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沉降,减少风沙流中的颗粒物含量。答案D高考题组(2013重庆文综)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1214题。12.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解析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形地形起伏大,坡面水流流速快,冲刷能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平坦地区,水土流失较轻。气候主要是降水量的大小和降水强度。植被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轻;人类对自然植被的破坏,会加剧水土流失。高考题组解析答案B 13.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高考题组解析答案解析本题中涉及的是年产沙量,因此“流域产沙量”的测定,不可能对“每次”暴雨造成水土流失量进行测定;又因测量对象是整个流域,所以泥沙收集池应设置在流域出口处。答案D高考题组14.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高考题组A. B. C. D.解析答案解析在低山丘陵地区,地形坡度越大,坡面水流流速越快,流水冲刷能力越强,水土流失越严重,单位面积产沙量越多,即单位面积产沙量与坡度呈正相关;坡度25以下地区,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人类活动强度大,水土流失随坡度增加急剧加重,单位面积产沙量快速增多;坡度25以上地区,农业活动以林牧业为主,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较小,随坡度增加,单位面积产沙量变化不大,曲线符合水土流失的一般规律。答案A高考题组15.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高考题组(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高考题组解析答案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区域差异,因为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属于季风区,暴雨发生的频率较高,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植被覆盖少、山地地形等都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条件。答案cd高考题组(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高考题组解析答案解析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的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答案风力作用高考题组(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填图中代号)。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高考题组解析答案解析根据图中各序号的位置和黄河、长江流域的范围作出选择,工程位于西北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答案土地荒漠化高考题组(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建设防护林的条件。高考题组解析答案解析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地的河西走廊地区位于祁连山北麓,地形较为平坦,但气候干旱,降水少。答案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高考题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