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55873102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化学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化学第二单元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1 物质的分类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物质的分类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3-基础梳理考点突破物质的分类及性质1.物质的组成(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宏观上物质是由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构成的。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离子同种元素游离态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化合态-4-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同素异形体。由形成的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分子中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变化。(3)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的化合物。酸性氧化物:能与反应只生成和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能与反应只生成和的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反应又能与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同种元素不同单质O3物理化学氧元素碱盐水酸盐水酸碱-5-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有:分类法、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指出下列分类的分类标准。交叉树状金属阳离子酸根阴离子氧原子-6-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树状分类法。用单一分类法分类后,对分出的同类事物按一定标准再分类,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系统的一种分类方法。金属非金属碱盐氧化物共价电解质非电解质-7-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1)转化示意图。-8-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请写出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2Ca+O2=2CaO化合反应CaO+H2O=Ca(OH)2化合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复分解反应-9-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自主巩固自主巩固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只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物质也一定是纯净物 ()(2)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是两性氢氧化物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5)溶于水呈酸性的物质是酸,呈碱性的物质是碱 ()(6)HCOOH含有两个氢,所以是二元酸 ()(7)盐一定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 () -10-基础梳理考点突破(8)煤的气化、液化、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9)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 ()(10)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属于物理变化 ()-11-基础梳理考点突破1.氧化物的分类 -12-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图 -13-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化学反应的分类 -14-基础梳理考点突破4.常见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15-基础梳理考点突破例1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SOCl2等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16-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组,它的电子式为。(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该气体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 。(4)组中的某种常见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6.021023个电子发生转移,则有g该物质参加反应。(6)组中另有一种物质滴入水中后与水剧烈反应,常用于某些盐的脱水以制取无水盐。写出该物质与AlCl36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解析:(1)由分类图知,该分类方法为树状分类法,结合相关信息可知分类如下:-18-基础梳理考点突破-19-基础梳理考点突破方法点拨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20-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跟踪训练跟踪训练1.(2017辽宁葫芦岛六校协作体联考)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SO2、NO2和CO2都是污染性气体B.熟石灰、铝热剂、盐酸都是混合物C.煤的干馏、海水中提取碘的过程都包括化学变化D.Al2O3、Cl2、CuSO4在熔融状态或溶于水时均能导电,都属于电解质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CO2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污染性气体,A项错误;熟石灰是Ca(OH)2,属于纯净物,不是混合物,B项错误;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发生分解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从海水中提取碘,海水中碘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提取的碘是游离态,因此属于化学变化,C项正确;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项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C-21-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2016天津十二区县联考一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16O18O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B.冰醋酸、消石灰、明矾、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C.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D.少量Cu将足量浓、稀硝酸分别还原为NO2和NO,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 3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冰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消石灰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明矾能电离出铝离子、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属于盐,生石灰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B项正确;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四氟化硅不是盐,Si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只是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少量Cu将足量浓、稀硝酸分别还原为NO2和NO,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都是金属铜的物质的量的2倍,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 1,D项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B-22-基础梳理考点突破分散系胶体1.分散系(1)含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粒子直径大小溶液胶体浊液-23-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性质与应用 溶液胶体电解质加热-24-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Fe(OH)3胶体的制备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沸水红褐色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5-基础梳理考点突破特别提醒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2)胶体粒子的直径决定了胶体的性质,因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3)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4)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是电中性的。(5)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mol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A。-26-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自主巩固自主巩固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2)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3)丁达尔效应不是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4)含0.1molFeCl3的饱和溶液配制成胶体后,将得到胶体粒子0.1mol()(5)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都呈红褐色 ()(6)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将胶体粒子与分散剂分开 ()(7)沸水中滴加少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 -27-三类分散系比较 基础梳理考点突破-28-基础梳理考点突破例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与胶体的性质有关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带电 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分离胶体与溶液有色玻璃属于胶体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Fe(OH)3胶体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树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热电厂用高压电除去黑烟中的炭粒,使黑烟变成白烟,减少污染,利用了胶体的性质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 解析:利用了胶体的聚沉;胶体不带电,是胶粒带电,错误;胶体粒子和溶液中的溶质均能透过滤纸;有色玻璃是固溶胶(将固体作为分散剂所形成的溶胶),属于胶体;制取的是Fe(OH)3沉淀,错误;利用了胶粒带电、能产生电泳现象的性质。明矾净水是利用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的吸附性。-29-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误区警示 胶体净水的原理(1)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溶液中吸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2)常见的净水剂有KAl(SO4)212H2O、FeCl36H2O等,其净水原理是Al3+、Fe3+水解生成Al(OH)3胶体和Fe(OH)3胶体吸附杂质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30-基础梳理考点突破跟踪训练跟踪训练3.(2016北京昌平一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焓变和熵变一定符合:H0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纯碱D.用FeCl3饱和溶液制Fe(OH)3胶体的过程属于吸热过程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 nm的是溶液,大于100 nm的是浊液,介于1100 nm之间的是胶体,所以分散质粒子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A项正确;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应看H-TS的数值,只要H-TS0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H0,H-TS一定小于0,反应一定自发进行,B项错误;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碳酸钠,C项正确;FeCl3饱和溶液水解可生成Fe(OH)3胶体,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D项正确。 答案解析关闭B-31-基础梳理考点突破4.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B.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D.X、Z烧杯中分散系相同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Z中分散系为胶体,胶体粒子可以通过滤纸,A、B正确;由信息可知反应物为CaCO3、Fe3+和H2O,生成物为Fe(OH)3胶体、CO2和Ca2+,配平可知C项正确;X、Z烧杯中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D错误。 答案解析关闭D-32-基础梳理考点突破1.1个范围: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1100nm。2.2种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分类的关键是明确分类标准。3.3种分散系及本质区别:溶液、胶体和浊液,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4.胶体的3性质和聚沉3方法:丁达尔效应、聚沉和电泳;加入电解质溶液、加热、与带相反电荷胶粒混合。5.8种常见胶体:雾、蛋白质胶体、淀粉胶体、牛奶、豆浆、墨水、Fe(OH)3胶体、Al(OH)3胶体。6.1个易错问题:胶体是电中性的,但胶体粒子因吸附作用可能带有电荷。-33-基础梳理考点突破-34-1234561.(人教版必修1P424)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烧碱、液态氧、碘酒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C.干冰、铁、氯化氢D.空气、氮气、胆矾A解析:烧碱是NaOH,属于化合物,液态氧是单质,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A项正确;熟石灰的成分是Ca(OH)2,属于化合物,B项错误;氯化氢是纯净物,C项错误;空气是混合物,D项错误。-35-1234562.(人教版必修1P297改编题)胶体与溶液最简单的鉴别方法和本质区别是()A.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是否有丁达尔效应B.是否无色透明,是否稳定C.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D.是否稳定、能否发生电泳C解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征性质,可用于鉴别胶体和溶液。依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可将分散系分为浊液、胶体和溶液,C项正确。-36-1234563.(2016河南十所名校阶段测试二)炼丹鼻祖葛洪在抱朴子中写道:“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积变”是指将水银与单质硫混合),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涉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B.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C.水银是液态银D.丹砂“烧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解析:分析题中信息可知,“积变又还成丹砂”是发生了反应:S+Hg=HgS,据此可知丹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还可知“丹砂烧之成水银”是发生了反应:HgSHg+S,上述两个反应分别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B、D均正确;水银是汞的俗称,C项错误。-37-1234564.(2014课标全国,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A解析:A项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为物理变化;B项发生了油脂的水解反应,C项用高锰酸钾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D项用硅胶吸水防潮、铁粉吸收氧气防止食品被氧化,B、C、D项均发生化学反应。-38-1234565.(2017湖南郴州一模)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归类不正确的是()A.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硫酸钡B.酸性氧化物:CO2、SO2、NO、SiO2C.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D.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B解析:明矾、冰醋酸、硫酸钡溶于水中都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A项正确;CO2、SO2、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NO为不成盐氧化物,B项错误;铝热剂是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粉末的混合物、矿泉水是水与盐类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C项正确;C60、C70、金刚石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项正确。-39-1234566.(2016上海化学,10)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关于此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属于吸热反应B.一定属于可逆反应C.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一定属于分解反应A解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所以该反应一定属于分解反应;有单质生成,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图示可知有一部分反应物未参加反应,一定属于可逆反应;分解反应一般是吸热反应,但也有的是放热反应,A选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