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新专业申报的论证与建设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54841401 上传时间:2022-0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9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高专新专业申报的论证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职高专新专业申报的论证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职高专新专业申报的论证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概念学科领域的“专业”:学科是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与方向的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专业是出于学科体系与社会需求的交带的知识、技能、活动的总和。因此,基于学科体系的专业教学论,对学习内容选择的参照系是职业教育课程所对应的各个“专业科学”知识的总和,一般认为是在职业资格的框架内从相关专业科学里导出的具有职业特殊性的专业内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分为19个专业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下分为532个专业大部分是按学科概念设置的。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职业教育的“专业”:从现代职业教育的起源来看,任何职业教育(包括培训),都是以职业的形式进行的,职业的内涵既规范了职业教育的维度与标准。职业教育里的“专业”,已大大跨越学科体系“专业”的范畴,很难为其确定一个与之对应的基准科学(专业科学)。从事职业劳动所需的本领要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取,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载体,习惯上称之为“专业”。因此,职业教育的“专业”是对社会职业的“岗位群”、“职业群”所需的技能、知识与态度的一种“科学编码”,是一种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的人才培养的教育“载体”,或称教育职业。从目前全国各示范与骨干院校的改革情况看,专业建设的本质都趋于这一类。、属性1、职业属性:职业属性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职业教育专业以“职业”形式运行,其内涵体现在:一是专业划分的基础与相关职业在职业资格(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所具有一致性;二是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依据与相关职业在职业功能方面所具有一致性;三是专业教学过程的实施与相关职业在劳动过程、工作环境和活动空问(职业情境)方面所具有一致性;四是专业的社会认同与相关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及其社会价值判断方面所具有一致性。2、服务属性:满足社会(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产业、行业、企业属性也是其区别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互动属性,是高职教育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决定的。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必须针对地方的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发展进步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并及时对已有的专业进行适时适需适度的结构优化和内涵更新于充实。这一属性决定高职专业设置于建设的责任与权益者是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家长和学生)、学校组成的多元体,必须有政府主导。因此专业设置与调整都应当有政府、行业与企业、学生及家长的参与,而专业设置是否合理,要看社会、企业、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3、岗位属性:从一组已有的或新出现的相关职业或岗位分析入手,列出这些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点、技能点以及对工作态度的要求,然后再根据职业环境和职业能力的同一性原则,对其共同点进行归纳。如果一组相关职业或岗位具有共同的基础文化、共同的专业基础和相近的专业技能的要求,而且具有共同组织专业教学的可行性,有适宜的培养规模和必要的教学条件,就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新的专业。该专业经过一定周期的教学运行实验后,成功者就可以列为正式专业。4、开放属性: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具有开放属性。这种开放性是指高职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面向社会全方位开放,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和社会融合互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即“形成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社会共同办高职教育的新格局”。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实践性、应用性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16号文提出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本质就是开放办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本质仍然是开放。这种开放就是在政府统筹主导下,由学校面向市场,并通过进入市场来配置教育资源和实现教育过程及其服务社会的宗旨。因此,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专业办学的主旨选择。三、调研(一)调研的内容1、人才需求调研: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政府规划、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人才交流中心的去求信息等。主要是人才数量与类别的需求调研。2、专业定位调研:面向什么产业、依托什么行业、结合什么企业,服务什么岗位和岗位群,岗位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等。主要是对专业建设内涵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调研3、可行性调研:根据需求度和定位吻合度确定专业后,调研国内外专业设置情况,尤其是国内、区域内专业的布点及发展情况;学校支持条件与资源基础(含合作企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情况。(二)调研方法信函调研、现场调研、网络调研、文献调研等。其中现场调研一般可以按四步走:拟定调研方案了解岗位变迁细化分析岗位要求分类记录和征询意见。第一步,拟定调研方案。选定企业人事经理、毕业生、车间部门领导以及公司领导作为主要调研对象(选择企业类型应该和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类型相一致)确定调研问题与样本。内容包括包括岗位名称、级别、人数、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第二步,了解所有这些岗位毕业生是如何在岗位之间变迁的,什么时候到了什么样的岗位,以此获得岗位升迁的路线图。第三步,细化工作岗位要求,究竟毕业生在这个岗位上要做哪些具体的工作,有何要求?第四步,分类整理记录后向企业和毕业生征询意见,重点是了解对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能力培养有哪些具体要求。通过调研可以得到就业岗位、专业培养目标、企业要求、毕业生建议、岗位工作项目及职业综合能力要求。(三)调研报告实事求是反映和分析客观事实是调研报告的核心。具体讲,记录事实、分析现象、揭示本质、寻找规律、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就是调研报告。调研报告的格式很多,但一般都包含标题、目录、调研内容、结果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其中调研内容、结果分析与建议是主要的。1、标题(下面注明委托人、调研小组、日期)2、目录(章节目录、图表目录、附录目录等)3、调研情况(执行性摘要)(1)调研目标(2)调研方法(3)调研结果(4)结论与建议(5)其它(背景、技术、局限等)4、结果分析调查的基础信息(2)分析类型与方法表格与图形(4)解释性正文5、结论与建议(对调查项目的结论和策略性建议等)举例:市场营销专业建设调研报告四、论证(一)论证人员:成立企业技术骨干、课程专家、资深专业教师、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毕业生代表等共同组成新专业设置与建设方案开发组来完成这项工作。方案完成之后,另外由企业专家、高职教育专家、专业带头人、教务处负责人、学校主管领导等组成评审小组对方案进行论证和审查,通过后即可立项新专业建设。(二)分析内容:其中调研结果分析很重要。包括经济背景分析、毕业就业方向分析、职业岗位与岗位群分析、培养目标定位分析、岗位就业与发展分析;专业办学条件分析;专业布点与竞争发展分析等。(三)论证报告:格式一不同类别与项目可以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设置依据2、必要性3、可行性专业建设需要的条件学校的相关办学条件专业办学的风险分析4、建设思路(理念、定位、模式、支持条件建设、预期成效等)5、初步结论6、附件(文件、报告、方案、计划、评价、数表等)实例1: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论证报告实例2:航海技术专业设置论证报告(简版)五、建设关于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内涵建设,从教育部到教育厅乃至每个院校都有自己的标准。大家比较认同可能还是教育部的专业建设与评估标准。时下有导向意义的可能是很多国家示范性院校在执行的但并不统一规范的新标准。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建设执行“五个一”标准:一套工学结合的成熟课程体系、一支行业领军人物领衔的教师队伍、一个完整系列的实体型实训基地、一批合作的知名企业、一批包括人才与技术的好产品。各院校尽管标准不同,但主要内涵点与质量要求是一致的,包括六项: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社会服务和专业品牌。(一)专业建设理念秉承“专业建设围绕市场,课程改革跟踪市场,学生就业服务市场”的开放办学理念。建立专业及专业群共享的产业-行业-企业合作体,要求做到“三个一”:每个重点专企业政府开发课程一参与教学一参与管理一共建师资一共建基地一接收实习一接收就业职工培训一文化交流一项目开发一技术服务一企业宣传一教师培训一社会培训当地政府在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的支持范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二)人才培养模式1、校企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办学、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双主体、多途径、真环境、立体资源、产学一体、共同发展。学生一课堂学习一校内训练一综合训练一顶岗实习一技能考核一毕业2、培养模式“双主体”育人模式的内涵就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行业指导、企业乃业至少对应区域内一个支柱产业(或产业群)、联盟一个地方行业、缔结一个龙头企业,由此辐射专业群,要求对应的专业群在同一产业或行业下缔结多个企业,这样可以集产业一一行业一一企业的系统资源(人才、)优势,来解决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在校企共建课程、师资、基地和学生顶刚实习与就业出现的紧密合作、稳定运行、普适标准、规至全社会参与的办学机制,具形式还应包括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办学形式的多样化。而围绕这种开放共建的育人模式构建科学、高效的教育支持体系,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这个支持体系应该包括“政、校、企”三位一体的学校的支持体系、社会的支持体系和政府的支持体系。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有八种双主体模式:校企股份制合作建专业(广州奥理)企业进学校订单培养(富士康)、企业进校产教一体(柳州奋达)、学校进企业教学经营一体(德天旅游集团)、企业进班级学产互融(中影集团)、校企品牌嵌入合作(与美国通用电气、阿里巴巴等大公司的合作)等。新生入学*校内教学场、企业实训场、社会环n毕业就业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1k订单共营企业设备企业人员企业标准企业管理企业接进校共建进校共建进校共建进校共管收实习基地师资教学就业学校企业融作(三)课程体系建设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学习能力。高素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诚信、敬业、履责、遵纪、守法的精神意识与人格品质;高技能就是具有较强的智力技能,包括适应岗位需求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习能力是一种思维方法,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应变、学会沟通、学会协作等,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的关键。课程体系必须满足培养目标要求,凸显、工学结合特征、就业与发展特征、智力技能培养特征、综合与应变特征、创新与发展特征。因此课程内容必须接轨岗位技术标准和行业职业标准,通过课程开发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和建设课程标准、精品课程及立体化教材资源。学习情境工作任 务分析工作过 程分析教学过 程分析教学方 案设计学习单元13、课程体系开发实例模具设计群造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案例01机械制圉及建建02手工制作模具零件I-tian iujaaiaMJ.ua.auji04机狗役i十及制作07镇具费提施工技术05普通机床加工技末.I-mr B-MvmvmHBTanBnwmnmBKcrm rs n u_i08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S-UUflMB MKMBAIBUBMSEBtaiaaaiHjn BrwriJ. IBBU I脂业成长期律 教育期律工学貂合、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架构它共舞衽09塑料模具尊计与制造10模具企业皆理IL9鱼笑旦LQ支妪揖程残逾.蓟刍里也.求区卷ollkli晓 O专学课班展学习领威深存0揖修保程0课外戟育分舄教学 个性给杀两卷 工程计算 诗黑机学程 英语课内UH创新UR课程学做体化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可持核发盛能力培养思维方式的转变(四)教学团队建设强调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所谓“双师”指校内外专兼结合双结构、专业教师能教能做双素质、校企共建双制度共培养。高职院校教师比本科院校教师难当。骨干教师要求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强;专业带头人在此基础上还要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强。院 系 教 师企业骨干引进、培养、共享几乎是所有院校建设师资队伍的共同做法。建立新的评聘制度、激励性考核评估制度、项目载体法、绩效跟踪培养制度等是提升校内教师的有效举措;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共建共管、在行业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建立师资库和外聘教师津贴制及科技项目载体制度等是建设兼职教师队伍的好办法。:带头人,骨干教师f,一,.一般教师(五)实训基地建设利用政府政府拨款、学校贷款、企业合作投入等多元方式建设实训基地面向市场整合社会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以专业建设为依托,按照知识的内化迁移和技能的练养形成规律,建设能力递进的基础实训I、专项实训、综合模拟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功能实训室,包括“教学、生产、研发、服务”四位一体的面向市场独立运行的开放运行的实训实体。仿真实训室4r,小一冲、丁/模拟实:生广性训室3::实训室:55:专业实W;训I室J顶岗实/专项实习6;、:”一训室2二/基础实屋训室1:/(六)社会服务能力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专业开放办学的基本功能要求。因此专业内涵建设必须设置有专业为社会提供咨询、培训、项目研究、课题试验、技术改良攻关、社会或专业调研、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技术孵化、成果的推广等等。这是充实和完善专业内涵、提升专业办学水平与质量、培育专业品牌的必需内容。也是衡量一个专业建设质量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七)专业品牌建设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与价值广泛认同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层次、质量、品位、信誉等物质实体和精神形象的总和,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是专业对社会贡献度和顾客满意度、认同度、美誉度的体现。专业品牌的创造与培育过程就是专业内涵形成、充盈、拓展的过程,其价值和附加值的提升依靠既依托学校的经营,也依托于专业对社会的贡献。专业培养的优质人才、名师、社会服务能力、示范实训基地、先进的课程体系、精品课程、大型科研项目等都是品牌的基因和品牌成长的机体与标志。教学管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k学生管 后勤服 教学基 数字化 合作办1理制度【务制度础设施校园建学国际人(八)专业建设管理专业建设也需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教务处、院系、专业教学团队三级管理组织;满足企业需求和就业发展需要专业建设管理系统构建决策、运行、评价、反馈、保障系统(如下图);健全管理制度、职责标准、工作程序、技术标准等质量管理文件;对计划、运行、检查、反馈、改进等重要管理环节进行有效监控满足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Nurfurdenpers?nlichenfu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cetwerden.Pourle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ddesfinspersonnelles;pasddesfinscommerciales.tojibkoAJiajiioAeakpTOpwenojibsymaisaidyHeHMiac,neaob团hhhaojikheiHcnojib3OBaTbCHbKOMMepnecKHxuejiax.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市场营销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