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知识--对联格律

上传人:ail****e1 文档编号:53732193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楹联知识--对联格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楹联知识--对联格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楹联知识--对联格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楹联知识-对联格律目录对联知识一、二对联知识三、四对联知识五、六对联知识七、八对联知识九、十诗钟概说新手必读对联的词类与词性对联格律-对联谱对联知识一一:K基础部分1、【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 一般有由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如:张之 洞,陶然亭。2、【联语】在对句的基础上有统一的中心和主题的上下两句,一般由一 人单独完成,多独立悬桂由来。如: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3、【对联】是对句和联语的合称,是由两串等长、成文和互相对仗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 它以对偶句为基本形式, 讲求声韵, 格式自由的独立的文学艺术,它萌发于民间具对偶特点的对 句,而后孕育于诗歌、骈赋,最后脱体于律诗成为对独立的 对联。它具有民俗性、文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它既独立 于与诗、词、曲、赋、散文、谜语、俚语等各种文字艺术表 现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这些艺术形式的特长。因过去对联 常题写在楹柱上,所以也称楹联。4、【对联的历史】目前认为,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 词日益衰落的清代,至今仍被广泛地使用。 从历史朝代来说, 对联的萌芽阶段:从汉晋到唐;发展阶段:从五代到元;繁 盛阶段:明清两代。5、【桃符】据传,古代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 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 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两千 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户悬“桃梗”,又称“桃符”,即 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桂在门两旁,为 驱避鬼怪。到五代时,桃木板上的神像就演变为书写文字的 对联。6、【对联与文字】汉族语言不同于其它民族语言,其它民族语言往往很难做生 文字上的两两相对和形式工整协调的对联。汉语文字字形方 正,结构优美,音节分明,声调匀称。因此,汉字便于形成 对句,适合创作对联。汉字的特点使对联成为汉语言文学所 独具的一种艺术形式,各种拼音文字都不可能产生对联。7、【副】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对联”。8、【言】诗体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数计算,如五言、七言对联则 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四言;“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七言。长句,尤其是长联,一般称字,而不论言,如: 昆明大观楼长联称百八十字联,而不称九十言联。9、【字】一副对联的字数为全联文字数量的总和。如:“愿闻己过;求通民情”为八字;“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为十四字; 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一百八十字。10、【对联的标点】文章中引用对联一般在上联收尾处用标点符号。一般而言,单句联联尾用分号为宜;中长联,联中已用了分号、句号,上联尾用句号为宜;至于 奥些表达特殊语气的标点符号,可使用疑问号或惊叹号等。 对联中一般不使用括号、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 标点符号。对联贴在墙上或门的两侧不用标点符号。11、【上联】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 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又称由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12、【下联】对联的后半部分。一副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 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尾。13、【横批】是指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横披、横额) ,一般仅用 于少数有此必要的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 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 用。因此,横批应当与主题内容相关,应当尤其精炼(实践 中多以四字为格),也应当考虑平仄交替。横批的字词和内 容还应避免与上下联简单地重复。横批应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而不应当是画蛇添足。“横批” 之“虚额”不直书地名,或用典,或拟景,更具文采的横额, 如;南昌滕王阁的“仙人旧馆”;红楼梦中的“有凤来仪”、“杏帘在望”;“横批”之“实额”:直书该处地名、店名的横额,如:“黄鹤楼”、“同仁堂”。14、【对联的书写与张贴】对联(上下联)的书写格式,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在实 用中一般是竖写。竖写时,如果分成数行,则应注意上联要由右而左书写,下 联要由左而右书写。上端要平齐,下端最内行(即最末行) 应较短。使全联成为繁体的坪字形。而在在张贴、悬桂、 雕刻对联时,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此时左右,应以面 对对联所贴处来确定)。15、【短联】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四至九字的联语。16、【中联】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在九至二十之间的联语。17、【长联】一般指上下联单边字数各达二十字或以上的联语。18、【句脚】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之为句脚,在单句联中,句脚即是联脚。19、【联脚】整幅联的尾字称这为联脚。20、【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五代时,蜀后主孟昶(音“厂”)亲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有确凿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春联。明代时,“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例:春回大地,福满人间。21、【通用联】适用于较大的范围的对联, 叫通用联。如: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此类励志联应用范围较广。22、【专用联】仅用于莫一方面或莫一特定对象的对联。如:铁汉三杯软脚;金刚一盏摇头。此联仅适用于酒馆。23、【网络对联】就是以传统对联知识为依托,以现代虚拟网络工具为交流手段的对联。浅谈对联知识二K应对部分1、【对仗】中古时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由 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对 仗有如公府仪仗,两两相对。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句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 而成的,对仗本身应该也是一种骈偶。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 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 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 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 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 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 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 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 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由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 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7寸、 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对联的对仗有许多种,宽对为主 基调,工对为追求目标。2、【字数相等】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长联中上下联各分句字数分别相等。3、【词性相当】指上下联同一位置的词或词组应具有相同或相近词性。4、【结构相称】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或者说其词组和句式之结构)应 当尽可能相同,也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 结构等。主谓:面熟;并列:声音;偏正:铁路;动宾:司 令;述补:豉足。5、【节奏相应】指对联语句中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如:风和I日丽;人杰I地灵。6、【内容相关】一副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内容(联意)应当关联,如果上下 联各写一个不相关的事物,两者不能照映、贯通、呼应,则 不能算一幅合格的对联,甚至不能算作对联。比如:“一劳永逸长生乐,万象回春大地新”,此联在平仄、词性方面基本对称,但上下联内容相互孤立,不能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主题。7、工对又称严对,是严格、工整的对仗。工对的对仗要求七要素:1,字数相等;2,词类相当;3,结构相应;4,节奏相同;5,平仄相谐;6,意义相关;7文字相异。在一副对联中,只要多数字对得工整(多数的概念是75% ,即7个字至少有5个是工的,就是工对;7个字都是工的, 叫全工对),就是工对。工对是对联的最高境界,它可以产生一种整齐和谐的美。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8、宽对是与工对相对而言,就是对仗上放宽要求,基本合乎格律, 句式结构基本一致,平仄大体相对,词性大致相当即可,但 内容仍然相关。宽对,往往只需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可以了。古今楹 联作品,以宽对为主,因为刻意求工,往往因词害意,步入 形式主义。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9、【自对就是当句对,又叫“边对”,即于一句中自成对偶。如:甘霖成瑞雪;百岭见千娇。10、【借对】就是在用莫个词语的甲义的同时,又借它的乙义来与另一个词语相对。如:红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下联中“东西”主是在用其表“物件”的意思的同时,借其表方位 意思来与上联的“南北”相对。11、【失对】上下联全体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对仗规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