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羚羊木雕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3714127 上传时间:2022-0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羚羊木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羚羊木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上册导学案羚羊木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主备人: 审核人: 课型: 新 授 时间:课题: 羚 羊 木 雕三维目标理解识记“脸颊、怦怦、攥着”等字词。分角色朗读,梳理课文的情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了解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能有效的解决好类似的问题。重点难点品味赏析文中的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整理的感情倾向,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 学 过 程一、自主预习:1. 注音:怦怦( ) 犄角( ) 树杈( ) 攥着( ) 逮着玩( )脸颊( ) 颤抖( ) 藏刀( )2. 理解词义:形影不离:不可抗拒:自作主张:3.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对人物形象的初步体验,读好自己喜欢的角色。4.交流朗读课文的初步体验。 二、导学探究、合作交流:1. 导入新课。2. 检查预习。3. 整体感知: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的矛盾是什么?(学生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4. 合作探究:这篇小说人物鲜明生动,那么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呢?运用了哪些个性化的语言、心理、动作描写?刻画了他们的哪些性格特点?(1) 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出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语句,独立品析这些语句中所蕴含的情感及刻画出来的人物的性格。(2)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3) 学生展示,教师点拨。5. 分角色表演朗读课文,再次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法指导:分角色朗读法,课文人物对话内容较多,人物说话的情态、声调、动作等描写细致,学生容易把握,分角色朗读法能让学生增添阅读的兴趣,并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形象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容易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进而品味赏析人物描写的方法。)(1)各自练度,揣摩人物心理。(2)分配角色:妈妈、我、爸爸、奶奶、万芳、万芳妈妈。(3)表演朗读。(要求:落落大方,语气连贯,语调符合人物性格。)(4)演读后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抓住人物的神态、语气等方面来评价)三、归纳整理、拓展提高:4、 反馈检测: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藏( ) 杈( ) 逮( ) ( ) ( ) ( ) 颤( ) 缝( ) 塞( ) ( ) ( ) ( ) ( ) 2. 阅读理解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了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站起来,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么?一定不会了。1第一节中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2第一处划线句子的含义是 。 3划线第二句是奶奶的话,你同意奶奶的观点吗?为什么? 4从描写方法角度看第二、三节属于和。表现出了我的 。5写奶奶的目的是什么? 6第一节中写奶奶“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此情此景,奶奶会说些什么呢?为什么又没有说? 主备人: 吕福全 审核人:张理想 课型: 新授 时间:课题: 羚 羊 木 雕三维目 标理解识记“脸颊、怦怦、攥着”等字词。分角色朗读,梳理课文的情节,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了解生活实际,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正确处理好亲情、友情的关系。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并能有效的解决好类似的问题。重点难点品味赏析文中的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整理的感情倾向,准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教 学 过 程1、 自主预习:文中各人对“我”送万芳礼物持什么态度,这样做好不好,表现各人如何处事?爸爸: 妈妈: 奶奶: “我”: 万芳: 4、“这样做,不好”(学生在书中找出,并且讨论)。- 5、“反悔,能不能全怪我”?- 6、应怎样处理? 7、汲取什么教训?-小孩子:-父母亲:8、课文倾向:2、 导学探究,把握文章主题:1. 文章最后一句话说“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其中“这”具体指什么?根据你的阅读理解,你认为应该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 2. 教师组织学生以“新闻访谈”的形式交流反馈。各小组任选一个角色来接受访谈。(方法指导:设计这一教学活动,主要是要学生珍视自己对课文的独特感受和理解,要学生设身处地的揣摩人物的心境,体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中心,阐发个人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主张。要学生学会尊重,坚守诚信,学会沟通。)访谈话题:u 访“我”:你为什么轻易将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万芳?你开始为什么对妈妈谎称羚羊木雕收起来了?面对妈妈的逼问,你为什么不能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u 访“万芳”:你会自作主张的把贵重的东西送给朋友吗?你怎么会原谅朋友的反悔呢?u 访“妈妈”:您突然问“那只羚羊哪儿去啦?”是质问还是疑问?当您的女儿跑出去时,您有何感受?u 访“爸爸”:您为什么把这么贵重的木雕送给孩子?您认为诚信和木雕哪个更贵重?您觉得您的决定是否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是否不利于形成孩子健康的人格?u 访“奶奶”:您站在门口欲言又止,您到底想说什么?u 访“万芳妈妈”:您有一个仗义宽厚的女儿,可是为什么她做了好事,接受了朋友的礼物也不告诉您?3、 归纳收获,拓展提高:一件围绕羚羊木雕而引发的家庭小事,却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方面是少年世界的友爱、友情;另一方面是成人世界既有对子女的疼爱深情,又有因对事件的不当处理造成对孩子的人格和友情的伤害。生活中的一朵浪花提出一个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大问题。现实中,让我们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沟通,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馨。4、 反馈检测: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怎么?刚搬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是欺负新来的吗,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姜、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着面,不敢与孩子对视1文章刻画孩子的神情动作,说说它们表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2写小男孩“背着手”有的作用是 。3最后一段写小薇惊呆了,不敢与孩子对视,其原因有二: 。4本文与课文都制造了误会,先抑后扬,都在篇未揭示了人物的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