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创业园建议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3625261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创业园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农创业园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农创业园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现代农业创业园城乡一体化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项目建议书中国迫切需要一个支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点,而寻找新的支点,就必须跳出传统的农业发展思路2012 年 7 月核心提示:未来十年,将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 型的重要机遇期。提到发展现代农业,人们总是想到种植业、养殖 业、加工业等农业基础性产业,大量的财力和资源被用于支持众多 的分散的项目,但是支撑和提升农业基础性产业。发展的农业高层级产业却往往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现代农业发 展必须依赖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和人才支撑、现代农业工业装备、 现代农业产业化运作、现代金融和管理服务等农业高层级产业的发 展,如能将决定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高层级产业核心要素聚集在一 个位于特大中心城市远郊关键节点重镇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内, 其释放的能量将为全省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科技引领、中试孵 化、示范带动、技术供给、人才培训、金融服务、物流中心等难以 估量的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 的核动力,其对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将具有里程碑意义。目录一)、项目概述二)、项目背景三)、项目选址四)、规划设计理念五)、项目规模及构成六)、项目组织形式及运行方法七)、项目运营思路八)、简要说明及结论(一)、项目概述项目名称:中国成都现代农业创业园(暂名) 。项目地址:成都市项目业态:以建设现代农业高科技产业集群总部经济聚集区支撑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的 城乡一体化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 。业态包 含: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研发中试转化基地;高科技有机蔬菜种业、 农业信息与电子商务、农业物流、农产品安全检测与精深加工、农 业金融服务、农业创意产业、农业观光旅游与体验经济、国际农业 专家村、度假酒店、商务办公、商业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现代都 市农业综合服务设施。用地面积 :约 1000 亩,规划建设用地约 200 亩。土地性质:农村流转土地、农村建设用地、二类住宅用地。项目规模:总建筑面积约 150 亩。投资规模:总投资约 5 亿元人民币。经济规模 :预计建成后年经营额可达 10 亿元以上。并可提供逾万个优质的就业岗位。建设周期: 分期分组团,完成时间预计五年。运营理念: 突破传统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模式,采用城镇化规划建 设手段和企业化的城市经营理念,贯彻“科学规划、统一招商、高 效管理、优质服务”的经营思想。以现代化、国际化的运营管理方式,积累财富,造福乡梓,辐射西南。按“公司法”建立组织机构,设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二)、项目背景成都,一座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现代经济是以城市为主体的城市群经济,成都作为我国西部特大 型中心城市,在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 水平大幅提高,奠定了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2011年最新统计,成都市常住人口已达 1404.76 万,全市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 6854.6 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 48755 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8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895 元,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关系为 4.8 : 45.8 : 49.4。成都市荣获全国 文明城市复测省会、副省级城市第二名,并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特别 贡献城市称号。近年来,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及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取得了不菲 的成绩。三年多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成败得失、让我们积累了一定 的经验:城乡一体化模式适应于省会城市、特大城市或基础好的大 城市的近郊发展战略,以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带动大郊区,正好寻求 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的交叉结合点。自 2003年到 2009年,是成都“全域统筹”阶段。这一时期成都 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把战略视野扩展到全域,从城 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到破解城乡二元体制,在城乡统筹中推动了全 域成都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期间,成都于 2007 年 6 月被国务 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表明成都在全域范围 内进行城乡统筹的实践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2009 年, 在总结西部大开发十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成都进一步把战略视野 拓展到全球,进入了新的“全球定位”阶段,其目标是打造“全球 城市网络中的节点城市”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关系,形 成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一、 二、三产业布局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转变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三十余年中,城乡经济发展并不平衡,随著 中国农业 ( 及林、牧、渔业 ) 主要农副产品需求制约的形成 , 农业比 较收益持续下降,究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磨 擦的不断加大,农村非农业吸收就业的相对能力不断减弱。而解决 农业比较收益持续下降的根本途径是:基本农产品平稳增长与农民 人数持续减少相结合的收入增长方式。要实现上述农民收入的增长 方式的转变 , 必须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 校正农村重化工业化的偏向 , 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 , 恢复和提高中国农村非农产业吸收 就业的相对能力 , 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 . 只有如此 , 我们才 能使农民纯收入长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 从根本上改变农业比较 收益持续下降的格局。城市化是产业化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中国 农业的发展已进入需求制约为主导的阶段 , 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发 展正进入城市化为主导的产业化阶段 . 考虑到这样一种发展阶段的 转换 , 中国的农业和农村政策就应该转向以全面协调和整合城乡经 济利益关系为战略著眼点 , 这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健康发 展、深化农村改革、保持农村乃至全局稳定的重心之所在。 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 意义。加强农村现代市场体系,推进商流、物流、信息流“三流合 一”,打造农村综合商务平台;健全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大力开展 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打造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电子商 务网络;加快培育流通主体,扶持发展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 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促进 农村居民消费由生存型逐步向发展型转变,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是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十二五”是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步伐,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改善农村民生,加快 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要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就 必须把农业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的重要内容,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的持久动力”。随着低碳时代的到来,建设“低碳生态型城市”,成为应对气候 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2010 年 8 月,科技部、农业部、北京市共同启动了北京国家农业 现代科技城建设项目。一年多来,农科城在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种 业创新发展、农村信息化服务、现代农业物流、科技特派员、国际 合作交流等方面扎实推进,取得了实效。同时,北京农科城还与杨 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示范区建立了跨 区域的联盟,协同三地的政策资源,与全国产业园区进行对接,形 成农业支撑科技发展的局面。国家农业科技城的建立,为提高农业 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推动碳汇林业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 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是农村科技创新领域与国际接 轨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是保障国家 种业自主创新和粮食安全的需要。万钢部长在首届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上指出“加快培 育农业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成果,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切实 加强种质基因资源开发、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和新品种开发、生物品 种制种关键技术开发”。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种子需求国之一,年种 子总用量约为 125 亿公斤,经营量为 35 亿公斤,总销售额 200 亿 元以上(约占世界销售额的 8%),种子市场价值超过 500 亿元,商 业潜力巨大。我国种业发展中面临着种业产业结构不协调、地区发 展失衡、国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民族种业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搭建国家育种研究和创新服务平台,聚集研发资源,开展自主知识 产权的育种研发,对实现我国种业良性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具有战 略意义。2012 年 4 月 1 日,成都市委出台了 “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 政府关于切实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意 见”【2012】11号文件,明确提出“现代都市农业是依托城市的多 方优势并服务于城市,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优质高 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成都打造 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重要保障,也是大 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的重点任务。”。起源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创意农业,在欧、美、日本、澳大利亚 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并迅速在全球扩展。近些年来,这种先进的农业 发展理念,也被我国吸收,并在一些发达地区逐步实行。这是由于 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及农业功能的拓展, 导致观光农业、 休闲农业、 精致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继发展起来;人们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 和发展理念,有效地将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进一步拓展 农业功能、整合资源,把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 体的现代农业。创意农业学以美学经济理论、总部经济理论、战 略资本理论、附加值文化理论、消费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以 附加值文化为理论核心,瞄准世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前沿,着 力构建创意农业理论创新体系,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 化新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附加值文 化理论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大力培育农产品附加值文化,改善农村生活方式,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不断发展农村社会生 产力,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农村经济社 会全面发展的目标。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之一是“城市与乡村互动”,借力世博,上 海周边郊区的创意农业便发展蔓延开来。上海世博会期间,大 量世博参会者选择去上海郊区旅游,各地充分借用世博机遇,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发展农产品大市 场、大流通,大力发展服务农业。上海市同时命名确定了60家“世博观光农园”和 200个“世博农家”。这是继北京奥运之后,又一中国一线城市借助国际大型活动发展当地周边地区的创意农业。日本创意农业模式的发展重点是设施农业、加工农业、观光休 闲农业和多样化农业,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休 闲和示范功能,建设以咼新技术产业和镶嵌式多功能的“绿岛 农业”为两大特征。日本的创意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 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以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 生产为主,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满足绿化环境的需要。我 们认为,日本的创意农业模式值得我们“扬弃”地学习、借鉴。 我们认为,此举符合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战略规划要求, 符合国家鼓励发展新型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统筹城乡一 体化发展的政策方向。作为中心城市郊区,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同 步衍生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服务业、文化产业等相关产业,是现代 “都市农业”的典型特征。完全可以形成产业之间的互动,从根本 上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磨擦的矛盾,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三)、项目选址(四)、规划设计理念“功能、科技、文化、传承、创新、差异化”一一这里,是成都这座“世界现代生态田园化城市”的高浓缩版和乐 章序曲。这里,是现代科技与中国传统农业高度交融的复合型农业产业化 基地;是农业高科技人才荟萃之地,是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的样板小 城;是中国现代农业“走出去”与世界接轨的港口。这里有无垠的碧绿田野;有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种植实验 场地;有汇集各类高科技机构的科研大厦;有培养农业高级实用人 才的学校基地;有低碳环保、高水平的农产品工厂;有配套完善、 高尚优雅的生活环境。同时,这里又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幻想的世界, 在这里,现代高科技农业、低碳环保的工作生活场景与川西农村风 光完美结合;民族文化元素与最现代的建筑、景观表现形式、创意 手法交融汇集。现代生活的激越在这里将回归平静与优雅,回 归自然的田间劳作让你在汗水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绿色生态的 饮食起居为你延展生命的轨迹 。这里远离了大都市的忙碌与喧嚣,但一切却与现代都市的林林总 总紧紧相连。项目整体规划尽可能保留现有的乡村林盘、山地树林,除项目核 心板块可能出现较大量的场地平整工程外(从设计着手,尽量利用 地形原貌规划建设) ,其他组团均应最大限度的在项目用地原地形 地貌上进行建筑和景观的设计布局。项目建筑原则上均为低层式,核心板块建筑群根据功能需要及建筑 美学需要,可允许局部突破, 采用建筑风格多样化的规划设计手法, 以美观、协调为准则,注重天际轮廓线和风格过渡节点的处理即可。 低层居住式建筑风格考虑为中国院落式,北欧小镇式,地中海式, 后现代派等。以高端、规模、专业呈现于世。除私家植物园外,考 虑为组团设置面积适度的配套小农场,供居住者劳作体验使用,由 物业管理机构统一管理。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应摒弃一味仿古的建筑设计手法,规划设计要充 分体现“差异化”精神,不能给游客留下“似曾相识”的感觉,初 步设想:以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西合璧式街区建筑风格为主导, 遵照块、廊结合的布局方式(块,指小型广场和较大的院落;廊指 街道、小通衢),注意流水沟渠、小池塘和绿化的处理;街区流线 布置活跃并富有动感,不采用规矩的街坊式布局;可根据不同历史 年代反映在建筑上的特点对建筑物进行设计,让人们在徜徉、闲逛 的不经意中感受到历史的长河正在身边轻轻流淌。徜徉在画卷中的小街上,仿佛穿越了时空。以导向性的现代高科技生态农业为切入点和基础,聚合多类型产 业形态,开发建设一个集农业生产、科研成果孵化、农产品深度加 工、农业观光体验、度假旅游等产业相结合的 城乡一体化现代都市 农业综合体。(五)、项目规模及构成规划约 1000亩,建设用地约 200 亩。 农业科技种植养殖示范基地:O含生产示范基地、实验大棚、现代农业观赏体验大棚等,有 计划保留、调整或新建排灌系统、生态循环系统等生产基地必 须的配套设施。O有计划保留、改造、搬迁星罗棋布的农家住房、塘、渠、林盘、寺庙等,融生产、科研、旅游观光、劳作体验为一体,使 之成为情趣雅致、风景优美、具有浅丘地貌特色的典型川西农 村风情画卷。现代农业科技产业核心板块 贯彻总部经济区规划、建设、经营理念,该板块总建筑面积约 8 万平方米,泛概念布局与集中式布局相结合的规划设计,以低 层式建筑群为主,容纳的业态涵盖:各类型农业科研机构、科 技成果孵化中心;信息网络处理中心;实用性农业产业化经理学 院(农业科技人员短期培训) ;农村金融服务平台;综合性商务办 公;农业咨询服务;物业及行政管理中心;同时兼容区域性金融、 保险、证券、咨询、中介、会计、商业、生活服务等功能。O规划设计要站在城市设计的高度上, 从建筑、景观、用地、域情、 经营、协调性等多方面考虑,对不同功能的建筑体进行科学合理布 局和交通组织,尽可能减少交通生成量,保持人流、车流、物资流 的高效合理性。O规划设计一座国际农业博物馆博物馆是“立体的农业百科全书”,是了解我国及世界悠久农业历史、农业国情和农业科技成就和农业发展史的窗口,是交 流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知识的场所,也是普及现代农业科 学知识的教习地。博物馆可以实物、模型、拓本、文献、现代声、光、电数字技 术等方式完成人类农业技术发展历史陈列、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陈列、农业高新技术陈列、传统农具陈列、珍稀动植物活体及 标本陈列等功能。以微缩景观方式,于户外再现中外著名农业工程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场景。农业博物馆还具有收集和成列各类文物、艺术藏品功能,同时还可以博物馆名义单独或与其他单位、组织合作举办课题研讨、学术交流、藏品交换等会议和活动,博物馆是一个文化交际功能很强的综合性承载平台,运用得当可以 给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后可逐步扩大规模和收藏陈列范 围。博物馆不仅可以增加项目文化内涵,也是一个文化功能很强的综合 性承载平台,对本项目综合价值的提升大有裨益。农业文化风情街区具有乡村情趣的文化旅游度假休闲街区,地段位置应尽量靠近 核心板块。O在成都周边,有很多经过修缮和改造而成的古镇古街,双流黄龙 溪(十大水乡)、龙泉洛带(西部客家第一镇)、崇州街子场(川 西水乡)、邛崃平乐(南方丝绸之路古镇)、大邑安仁(最后的庄 园,号称“川西建筑文化精品”)、大邑悦来(西岭雪山下)、崇 州怀远(清代风格、竹编之乡),此外还有蒲江西来古镇、崇州元 通古镇、邛崃火井镇、彭州白鹿古镇等。这些古镇无疑都成为了人们(主要是成都人)短期度假休闲的好去 处,人气和经营状况均好。而其中不少古镇距成都市得距离都达到 了 50公里以上。我们可以在发掘传统的基础上,打造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农业文化 风情街区。O经营富有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特色农产品、生态食品的展示、交易;购物中心、商店、红酒馆窖、文化艺术酒吧、茶肆、咖啡屋、特 色中西餐饮、SAP馆和风情小客栈;定期或不定期的风情、风俗巡演活动;供旅游度假的体验式创意农业、乡村居家生活、劳作场景再现; 为旅游度假客、长居人群创造一个轻松、惬意、自由、浪漫的生 活购物场景,兼容婚庆、影视基地功能。医院、警务、文化教育等生活配套设施。国际农业专家文化村组团式低容积率、低层院落式住宅建筑为主的建筑群落。专家 文化村设计布置多个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建筑组团,以独栋式、 二联式或围合式低层居所类建筑形态呈现,居住单元建筑面积 约150 380平方米。要充分考虑专家、学者、文化艺术人士工 作创作的需要,布置适当的休憩空间、工作室和较大面积的私 人植物园(可作为私人小型作物种植试验场地),各单体建筑既独立又便于交往,根据不同的建筑组团的风格设计景观。供国 内外农业专家、学者、文化人士和社会高端人群短期或长期居 住。配套措施按城市化基础配套方式考虑,包括能源供应系统 . 、水源供水排水 系统、交通运输系统、 . 邮电通讯系统、环保环卫处理系统、防灾 防卫安全系统等。(六)、项目组织形式及运行方法简述项目业主:设立“中国成都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城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将由实力雄厚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和当地农村合作组织作为 发起人共同投资组建,以增资扩股方式吸纳国内其他企业参与,境 外财团(基金会)的进入可选择非股份方式。拟公司注册资本金壹 亿元人民币。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大学等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 伴,提供技术支撑及咨询服务。O制订整个项目的中、远期发展计划;O全面落实项目土地资源的范围、具体操作方式、计划、指标以及 与各级相关部门、单位、组织应签署的协议与文件;O做好各相关各级部门的协调工作,力争政府以县委常委会和县政 府常务会纪要形式,将本项目列为县重点工程(并上报省、市,争 取列为,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并明确政策支持的各项具体内容; 项目建设方案经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专家组论证后修编定 稿,报省或市发改委立项。资金筹措O启动资金:由股份公司股东按股份比例出资(注意资金量的把握 和控制);O项目融资性资金:通过专业银行、财团、基金会、信托单位等融 入的资金;O政策性资金:通过项目的低碳、环保、文化保护、符合产业政策 等条件,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和社团资金的支持;O对外转让子项目和发包回流的资金;o经营单位和自然人的建设协力金;O其他渠道资金。项目建设O引进国内外顶级规划设计单位、大型建筑企业和高水平的监理单 位,采用科学、标准文明的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施工办法,科学合 理结合传统工艺,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资源,采用低碳、节能、 环保的LED材料,科学统筹工程进度和节奏,确保项目顺利、安全、 按期完成。O项目采用分子项目、分期、分组团逐次开发的建设模式,全部完成大约需要5年左右时间。经营管理O采用“主”(农业科技产业化经营)、“辅”(本案描述的其他衍生项目)并重、按不同阶段孰重孰轻的辩证关系和轻重缓急的具体情况,灵活有效调整主攻方向的经营方针。O要选择德才兼备、有魄力有胆略的企业领袖,同时建立一只强有 力的管理营运团队。O按照国家“公司法”、“会计法”、“劳动法”等法规文件,制 订合法、严格、人性、适合本企业的管理制度,对公司实行标 准化、人性化管理,接受审计部门审计,照章纳税,力争五年 内成为上市公司。(七)、项目运营思路项目开发建设 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和强有力的执行班子,制订详尽可行的计 划方案和执行管理制度,有条不紊地进行项目开发建设和经营。招商工作招商工作是重点,原则上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针对项目中可独立建设和经营的子项目进行的开发招商; 二是针对项目自留的商业经营及其他设施,如卖场、店铺、馆所等 的运营商招商。招商班子的搭建、招商计划的制订、招商工作的开展应提前进行。 高端的物业管理及服务物业管理创造生活方式 引进国际化高水平物业管理理念,采用高端物业管理模式。 有特色的高端物业管理是对传统的传承和延伸;是建立在常规之上 的更加精致、合理、高效的物业管理形式。要做到高舒适度的完美服务,高技术含量的完美匹配 ,标准化与个 性化完美结合。注重人与生活本身,注重物业设施的科学管理和维 护,注重礼仪和礼宾关系,注重服务细节和品质,体现人性化的关 怀和亲情的服务理念。为业主营造出一个和谐、舒适的生活工作环 境。实行标准化的规范管理、点对点个性服务及设有各种委托代办的特 约服务。(八)、简要说明及总结成都市相关政策规定:实施整治项目的投资者,可依法按程序, 经批准后,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方式,就地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可按照规划用于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商业和工业。自然人、法人 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出让方式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建设 用地使用权的出让年限与同用途的国有土地一致。为维护投资者的 土地和房屋权益,区(市)县相关职能部门为投资者办理集体土 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使用权人在依法登记取得集体建 设用地使用权后,可按规定进行建设。项目充分运用城乡一体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政策,通过土地流 转、拆院并院、土地整理、小场镇改造等方式,获取项目建设 所需的农村建设用地和国有性质的城镇开发用地。在土地使用上,要坚决执行集约化原则,严格根据规划方案和 政策,按用途综合有效使用不同性质的土地。关于农村土地整理、土地流转、农户安置等问题的处置,应严格 按政府相关规定执行,另备专案描述。本项目土地性质不单一,政策性也较强,与政府密切合作,争取 最大的政策支持力度。根据成都市某些区县的成功经验,可以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土地 一级整理项目融资,定向用于土地整理。农业文化风情街区的开发建设是整个项目中重要的独立子项目。 此子项目如果运作得体,将大大提升本项目的整体形象和综合效 益。可将其作为一个旅游精品点来进行打造。本项目的中远期效益很好,建议尽量保留资产。总结中国成都现代农业创业园项目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符合社 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成都市城乡经济发展和建设规划的要求。该项目能够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产业政策优势、地域文化传承,最 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运营力和整合力。项目建成后,不 仅能够大大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战略也 将产生较强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该项目同时又是一个惠及地方税 收、企业、民众、增加就业机会的有利举措。当前,启动该项目的 时机、条件、基础都已具备。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本项目若 得以顺利实现,一定能创造持续稳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