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与后殖民主义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3467812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构主义与后殖民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解构主义与后殖民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解构主义与后殖民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构主义与后殖民主义一、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以赛义德发表的东方主义为标志。后殖民主义的代表人物除了赛义德还有批评家斯皮瓦克、霍米?巴巴等。法侬的“民族文化”以及葛兰西的“文化霸权”对后殖民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西方文化中抱有明显的种族优越论。种族主义认为殖民地国家的种族比被殖民地国家的人在智力上更优越,他认为自己种族里的每个成员都具有高于被殖民地国家种族的品质或者能力,由于这种基于种族的偏见和歧视,自然而然殖民地国家认为自己的文化也高于被殖民地国家。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地国家退出了所占领的殖民地以及半殖民地的政治之后,侵略并没有真正的停止,他们运用强大的文化武器,将自己的意识并入到文化领域。在历史上,人们通常会把文化与政治、军事分开来,然而事实上,文化总是在一定的区域并在一定的时代政治经济背景中应运而生,不存在任何超越了民族和时代的单纯文化。文化控制是一种隐形的却影响力巨大的武器。因为他包括了一定的世界观以及人类关系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政治领域的控制,他们利用文化将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渗透到广大群众的意识中去,在无形中,广大民众将这种外来文化作为正常现象接收了。这说明了西方对于殖民地的直接的政治军事统治虽然停止了但是在经济文化领域的侵略一直都存在着。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那么他的研究范围也就不局限于单纯的文学性的研究,而是将视野拓展到国际政治文化领域等。后殖民主义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不能说是一种有体系的理论了,他更像是一个大的话语场,一个话语批评的集合。而批评的直接对象就是西方殖民主义在侵略之后所造成的所有后果。后殖民批评主要针对的是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中,西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国家的文化侵略,对种族和文化的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大环境的研究。这种批评是为了研究出帝国主义运用文化的武器对殖民地国家的文化控制已经到了怎样的程度。在德里克对殖民主义的描述中,他认为“后殖民”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释:一是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后殖民地指的就是曾经是殖民地的一些区域,包括亚洲、非洲、拉美等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区域也包括澳大利亚以及加拿大这些曾经就是西方国家第一批移民的地方。二是后殖民主义时期指的是殖民主义之后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也并没有很清晰的界限,但是就功能而言,这个词与历史上的一个词第三世界所指代的意义是相同的。三是这些描述涉及以上状况,而这些状况主要是通过抽象意义上的认识理论和精神层面的方向来表达的。二、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国“五月风暴”之后兴起的一次思潮。很难为解构主义给出一个具体的概念,因为其本身就是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解构主义深受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及其解构主义的影响,有其深刻的哲学及其学术渊源。在质疑理性,颠覆传统之后,解构主义产生了自己的一套批判理论与策略。三、解构主义与后殖民主义20世纪是一个动荡多变,各种思潮努力绽放的时代。欧洲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一直处在一个自我满足的时代里。由于战争的冲击,以及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欧洲中心的地位开始动摇,悲观和迷茫冲击着这个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他们开始对欧洲文化的位置进行质疑,对欧洲传统的哲学背景发出猛烈的攻击。在传统的观点中,一直认为西方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结构中,人们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严格对立起来,并且以为殖民者是先进,文明的象征,而被殖民地象征着落后和野蛮。在解构主义的浪潮下,西方世界开始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进行反思,都是针对西方文化的内部问题,后殖民作家和批评家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思想传统和价值观进行了相当激烈的评论。一些学者开始反思这种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思想。他们开始质疑传统的二元对立:东方,西方;殖民地,非殖民地;文明,愚昧因为分类本来就是虚假的,不科学的和人为的。比如西方,具有想象的权利,东方这个概念是在西方人的想象中存在的,所以二元对立的被想象的一元是建立在别人的主观意愿上的,是被他人所规定的,东方这个空间是他人主观赋予它意义之后才有价值的。这些学者开始认为这一切都是由于偏见引起的,人类的各个民族从开始就没有高低和优劣之分,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是多样化的,因此解构主义者认为应该反对这种关于殖民者的观点。正是基于这种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多样化的思想,新一代西方学者们掀起了这场殖民主义运动。其中一些著名的学者,例如斯皮瓦克、赛义德,他们在这场反对殖民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斯皮瓦克的后殖民解构斯皮瓦克是一位具有第三世界背景的后殖民理论批评家,她是一位印度裔的美国学者,在当今理论批评家中具有重要地位。早期斯皮瓦克曾翻译过德里达的作品论文字学而被引见进入了美国的学术界。在收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思想熏陶之后,她还将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后殖民主意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后殖民女权主义结构批评理论。在她的代表作属下能说话吗和三个女性文本和一种帝国主义批评中,斯皮瓦克主要阐述了自己的理论思想。在第一部作品中,通过对印度古老的一个风俗寡妇殉葬这一现象的分析,斯皮瓦克得出了由于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根深蒂固,以及本土男性的压迫,被殖民地的底层以及妇女失去了话语的权力。当时,斯皮瓦克组织了“底层人员研究小组”,通过对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一些人多话语的记录和分析来反抗深受帝国主义深刻影响的历史观点。针对寡妇殉葬的现象,有一些女性承认是自愿的,有一些女性是对自己的丈夫充满了崇拜,而有一些男性代替女性来肯定的回答这个问题,虽然第一种情况无可否认,但是肯定有大多数人是不愿意的,正是由于这种根深蒂固的殖民地文化霸权,这些处于底层的社会群体早就已经失去了表达自己真心意愿的机会和勇气。斯皮瓦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是要发掘基层大众的声音,争取到他们应有的权力,将这些大众从被边缘化的位置上拉回到中心,她认为后殖民批判的目的在于削弱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和第三世界的文化霸权。她采用西方语言和发源于西方的解构主义策略来削弱西方的殖民和文化霸权。她批判西方中心的模式,批判西方文化,逐步将第三世界和东方世界从被边缘化的位置拉回向中心运动。长期以来,东方世界和第三世界就遭受着帝国主义和西方世界的压破和剥削,因而造成了这种被边缘化的现象,但是这一切是不可被征服的,对旧的中心的消解会促使被边缘化的一方向中心运动,逐渐消解其中心地位。2.赛义德的后殖民的解构赛义德是西方社会一个本土的反对殖民主义的美国学者。他反对传统的将世界对立为东西方文化冲突的僵化模式,超越东西方对抗的基本立场。东方学是他的代表作品,但是这部作品的内容和目的却不是要叙述和表现东方社会,而是以东方为对象,以殖民者理论家的身份正视了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不平等的权力和地位。在代表作东方学和文化与帝国主义中,他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文化侵略。在文化与帝国主义这部作品中,作者更是深层次挖掘了这种不平等关系。赛义德的行为是大胆的,虽然他是一个白人,但是他可以把自己种族强加在第三世界的偏见和歧视从根基上揭露出来。在他的作品中,相对于东方国家,西方国家是权力的象征,他们拥有位置上的优越感,而第三世界都是被边缘化的。西方的学术思想体制也是历史悠久的,他们深受古典的启蒙思想和自由的人文主义的熏陶,才得出这些建立在理性、客观和自由探索基础上的思想成果。赛义德深刻了揭露了西方学术界的虚伪和贪婪自私。他解除文化霸权和权利神话,也不使用一个中心去取代另一个。而是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结构的分析来消解这种中心与边缘的对立关系。他主张从东方主义的束缚中走出来,从非此即彼的误区中走出来,走进多元共存的后现代世界格局之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多种文化,多个民族对话,共存的关系,在这个多种文化的大环境中,没有霸权,没有权威和中心,各个成员都是平等共生的关系。他的非边缘化和消解中心的思想,对西方主流社会发起强有力的挑战,解构了中心话语,重新书写了东方文化身份。这种消解中心的做法实现了对中西方中心一一边缘二元对立模式的消解。四、结语殖民者对自己民族的优越感基于他们自己偏见,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民族优越的一面,故而将其放大化,并将这一切偏见强加于被殖民者。而被殖民者由于经济或者政治的软弱从而开始忽略自身民族的优越性,从心理上被迫接受了这种观点。正是由于殖民者的偏见造就了自己民族的优越感,人类世界民族之间具有多样性,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因此解构主义者反对殖民者强加给被殖民者的这种民族优越感,他们认为这种二元对立是一厢情愿的,是认为的,应反对这种西方中心论和殖民地、被殖民地二元对立的思想,有力地向西方社会发起了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市场营销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