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技术应用

上传人:ail****e4 文档编号:53201727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新技术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新技术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新技术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部水乡岸线综合整治工程三期2标段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四新技术的应用江苏盐城水利建设有限公司2015年5月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四新技术的应用为了有效的促进生产力的提高,降低工程成本,减轻工人的操作强度,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和工程质量,满足房屋的结构功能和使用功能,在施工中我公司 应把先进工艺和施工方法、先进技术应用到工程上去,大力推广新材料、新工 艺、新技术;确保标书工期,质量和降低成本。一、新技术应用1、柱子钢筋14以上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以节省钢筋用量,亦可采用套筒挤 压连接技术,我公司在多个工程中应用了套筒掠压连接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2、利用电子计算机及先进的施工管理软件对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跟踪控制,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3、予埋铁件采用大磁铁查找,以避免找寻埋铁件时乱凿。4、室外内电线套管优采用重量轻、能耗低、经济耐用的 PVCf材,室外内排水 管宜选用隔音标准不低于同类铸铁管的 UPVCT材。5、在硅中掺加一定的外加剂,以改善硅的和易性的和提高硅的耐久性,屋成现浇板采用胶合板,减少拼缝和漏浆,提高屋面自防水能力。6、积极选用屋面防水新技术,做好节点处理.7、在检查其它工序质量的同时,特别重视对屋面基层质量的检验与验收。二、新工艺应用1、石专砌体砌筑推广运用现行砌砌法施工。2、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基础梁侧模采用砖模,确保了基础梁的截面,节省了材料, 同时达到了设计要求基础梁和地面板一次浇捣成型的工艺。3、各楼层、梁、板、柱硅一次浇捣成型,避免了先浇柱,后浇梁板时的繁锁工 艺,且减少了主体结构硅施工缝的留设,确保了硅的施工质量。4、现浇硅踏步无须预埋件,待木工弹线确定正确位置后,一次电锤钻眼,将环氧 树脂埋设金属立杆电焊栏杆成型,此工艺能确保工程质量。5、选用水准仪、经纬仪控制标高与水平,提高计量精度 .6、砂浆抹面时硅表面应机械喷浆,提高砂浆与基层粘结强度 .7、采用清水硅施工工艺。三、新材料采用1、排水管道使用UPVCf材,电线穿管采用PVCf材。2、水泥采用散装水泥,硅中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如高效减少剂,早强剂等外加剂,使硅早期强度提前形成,提早拆模时间,提高模板的周转。3、窗台、楼梯梁滴水线建议使用按统一标准制作的 PVCW水条,既能确保施工 质量,又减少了施工工序。4、在硅及砂浆中采用掺加粉煤灰技术,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增强硅的和易性,提高硅成型质量,水泥用量的减少可降低水化热的产生,减少硅内部及表面的 裂缝产生,延长结构式的使用寿命。四、新生设备运用1、设竖向电渣压力焊机1台。2、设水准仪三台、全站仪一台、南方 GP淀位仪。3、工程质量监测工具。特殊技术需要的施工方法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需要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方能确保某些特殊工艺的施工质量,如结构转换梁的施工、硅的裂缝控制措施等 .一、硅温度监控硅浇筑之前,为准确掌握硅内部的温度内部的升降情况,在底板中心轴线 沿相互垂直两个方向,从表面到中心多个部位设置测温点,每个测点垂直方向 布置3-5个温度传感器。为正确地了解硅内部温度变化状况,本公司拟选用智 能温度巡检仪进行测温控制,以便确切测得不同深处内部硅的温度升降情况 ,信 息及时反馈。智能温度巡检仪测温时以 6min为一个采样周期,每一小时打印温 度参数表一次以供备查。当再现超过控制温度时,应立即报告并增加保温措施.二、硅防裂措施根据以往施工经验,高强硅若不采取特殊技术措施,硅很容易发生开裂现 象,针对本工程特点,结合本公司以往施工经验,为确保高强硅不产生裂缝,特 采取以下措施:1、高强硅产生裂缝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硅的收缩,一旦收缩应力大于硅的 抗拉强度,必然造成硅的开裂,为减少和防止混凝土的开裂,首先,应注意优化混 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减少水泥用量,尽量避免使用高标号的水泥.(2)尽量降低硅浆量体积,增加粗骨料用量.(3)采用合理的外加剂,如减少剂、微膨胀剂等,以降低高强硅的用水量.(4)掺入I级磨细粉煤灰,改善各易性,减少水泥用量,推迟水化热值的 出现,以利于硅的养护工作。(5)要求硅搅拌站的配制高强硅前,提交书面的硅配制及试验方案,同时 施工单位指派专人对商品硅站的原材料进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2、防止高强硅裂缝施工技术措施:(1)所有高强硅均采用高频振捣器进行振捣,分层与布点合理,避免欠振和过振,墙柱均采用分层浇注的方法,钢筋密集的地方先插入高频或小口径的振动棒,然后50cm一层,分层铺设硅,振动器插入间距不大于400cm,插入下层硅50mm 左右,振捣表面以刚出现泛浆这度,以免构件表面水泥浆过厚。(2)采取二次振捣和二次压面,减少硬化前后的裂缝,二次振捣开始时间一般为第一次振捣3小时左右。(3)加强养护,为防止硅早期失水,成型后立即覆盖,在强度达5-10Mpa时(约1620小时)硅表面即开始包裹塑料布并覆盖草包养护,要求草包的湿度达到100%,墙体和柱子拆模后,悬挂麻袋片,浇水养护十四昼夜,这样既可以避 免内部失水,又可以降低硅内外温差,且有利于部分外加剂在高湿条件下充分发 挥作用。(4)在浇筑硅前,制定严密的现场施工措施,各项操作细则,加强技术交底、检查和监控制度。3、防止高强硅裂缝的设计措施:建议设计适当增加直径较小,间距较密的构造钢筋,以抵抗高强硅的收缩及温度 应力。三、结构转换梁的施工因本工程结构设计的一些特殊性,需要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方能确保某些特殊工艺的施工质量,如梁柱节点处非等强度硅的施工措施等.本工程主体梁、柱间的标号不同,针对以上设计,通常做法是采取柱子与梁分别浇筑的办法,采用以上办法,梁柱节点处很容易出现裂缝,为确保该部位 的施工质量,拟采用以下特殊措施:1、节点处的硅实行先高后低的原则,即先浇高等级硅,后浇低等级硅,在 高低等级硅的交接处,设置金属丝网,以便操作者控制浇筑范围。节点施工缝处 理严格按设计要求.2、实际施工时,根据硅的强度、浇筑顺序、终凝时间等因素经过计算确定, 避免随意性。硅浇筑前,逐级进行技术交底,使得每个管理者和操作者都明确 自已的职责,有哪些技术和质量要求,做到人人清楚,个个明白.施工当中,严 格交接班制度,接班人和交班人进行手把手的交接,把上一班的注意事项向下 一班交代清楚,防止因工人操作失误,影响质量.硅浇筑时,加强通讯联系,在 硅浇筑过程中,前方和后方,楼上和地面全部用对讲机联络,发生问题及时处 理。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前提下,完全可以确保梁柱节点处不同强度等级的硅施 工O施工技术质量制度一、技术质量交底制1、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操作规程、技术安全措施、 施工方法、材料性质、质量标准、工程变更及其他注意事项。2、技术质量交底贯彻逐级交底的原则:由公司、项目部、技术负责人逐级进行交底直至班组3、技术质量交底的要求:(1)各级交底工作应做到有书面记录,接受交底人 (包括班组长)应有签字 并列入技术检查资料。(2)交底工作应及时进行,交底内容应有针对性,交底任务应明确4、各施工操作班组员接受任务后,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各项规 定和质量要求进行作业。如因交底错误而发生的质量事故,由交底者负责,如 因不执行交底要求而发生质量事故,由班组负责。5、有关技术质量交底未详细,任务不明确,操作班组有权暂不接受安排 直到清楚后再接任务。二、质量检查制度1、质量检查应贯彻施工操作班组自检, 项目部巡回检查,公司质安科月检。2、质量检查应采取自检、互检、专检和交接班检查相结合形式进行。3、质量检查主要内容:(1 )操作前的准备检查。检查材料、用具、机械的配合,原材料的规格, 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2)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检查是否按技术质量交底要求操作,是否遵守操 作规程,发现违章立即停止。(3)收工前的产品检查。检查当天完成的产品,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并及时做好记录,做到边检查边提出纠正改进措施,使产品能符合标准。(4)各工序、各工种交接互检。每个单位工程相互联系的工种必须由施工 员、质量员等做好牵线,经处理整改符合质量要求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 工O(5)有关专项检查.根据施工形象进度、环境、气候变化等不同情况,必 要时应采取特定的专项检查,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工作质量的提高。(6)产品(成品)的技术检查,单位工程的主要技术检查工作。如定位标 高、轴线、灰线加大样等,必须由施工员会同质量员进行检查 ,复查后要有文字 会签,列入技术资料档案。构件、门窗的外形、尺寸、规格、型号和试验数据 是否齐全、正确,必须由厂技术负责人会同质量员进行检查,复查后作好记录 会签,列入技术资料档案。(7)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检查、订购各种材料时,必须按计划规 定的规格、质量采购,外加工的成品、半成品、预制构件、门窗等,必须有产 品合格证,并经检查合格,才准进场,同时应按指定地点,分规格集中堆放, 严禁使用材质不明、不合格或无质量合格证,无试验报告的原料、成品、半成 品。(8)单位工程技术资料检查。单位工程技术资料的完整与否直接影响整个 单位工程的质量综合评定,为此对技术资料必须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 对于保证资料中的原材料试验、焊接试验、硅、砂浆试块强度评定等必须做到 及时完整,试验数据准确有效,对于工程应涉及的其他技术资料整理,必须符合 有关的规定和要求。4、各级各项检查必须按标准要求进行,并做好书面记录,及时提出质量整 改措施,消除隐患,同时根据质量评分,作出奖罚。三、隐蔽工程验收制度1、凡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项目,必须在隐蔽进行前检查验收,施工员、质量 员等应会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检站单位代、表共同进行检查 验收,并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字、盖章,做好记录.2、在隐蔽工程验收中,如发现与设计图纸或变更要求、技术资料或质量要 求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处理整改后,再作二次验收,当确认合格经填写质量情况 和变更资料等,并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字盖章后,方准进入下一工序施工。3、隐蔽工程验收时,应详细填写被验收的分部、分项工程、被验收的部位和轴线、标高、规格和数量,如有必要应画出简图或说明,检查意见栏内不得 使用“基本符合”等不肯定用语,亦不能无检查意见。4、隐蔽工程验收单份数可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等实际情况复制,要求字迹 清楚、内容齐全有效,签证手续齐全。四、技术复核制技术复核是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自行 检查复核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防止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事 故发生的一项有效的重要的技术管理制度。1、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建筑物龙门板的轴线尺寸和标高、基础的灰线、 柱基的定位、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砌体的轴线尺寸和皮数杆、楼梯、 主要管道、沟的标高和坡度等。2、技术复核要求(1)技术复核一般由现场施工员和班组自复后,由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会 同工区(队)技监员一道进行复核,对重大的、复杂的或采用新结构、新材料的 技术复核项目,并应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参加复核 .(2)属于技术复核的项目,未经技术复核者,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如在技术复核中,发现有不符合要求之处,应立即纠正,并在纠正后, 再进行复核,未经技术复核合格者,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4)技术复核后,立即填写自复记录和复核意见,自复和复核人员均在复 核单上签名。五、施工技术资料、工程档案管理措施施工技术资料、工程档案管理,项目部设专职资料档案员专职管理,按公 司要求标准和工程要求进行工程档案归档.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分为施工技术资 料档案和竣工技术资料档案以及经营、管理、核算资料档案。1、认真熟悉审查图纸,正确贯彻按图施工原则,土建安装必须组织共同会 审,以解决图纸错漏及交接部分的矛盾 ,合理解决材料代用问题,认真做好图纸 会审记录,并及时整理会签存档。2、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凡工程变更及材料代用一律由设计院发 正式变更通知单及材料代用证明书。3、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主要技术问题及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人员组织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 .4、施工组应有专人组织负责测量,对标高及主要轴线统一由测量小组测设 并做出标记.土建安装均统一标高轴线施工,施工中做好阶段观测记录。5、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管理工作,无质保书或产品合格证书及不合格材料 不准进场。6、建立岗位责任制,主要工种实行样板挂牌制按工艺施工 .7、加强对自拌硅和硅输送的质量控制管理,加强对硅的坍落度,运输时间 及浇捣时的质量控制。8、设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土建、木工及钢筋翻样工作,对主要部位和复杂部 位必须先翻样,后施工.9、加强现场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施工组成立质量监督小组,以专业检查为 主,同时展开自检互检和工序交验工作,特别应加强对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 收工作,并做好记录.10随时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及时收集工程技术资料,统一归档。11、加强成品保护,设专人制定专门措施,做好成品保护管理工作南部水乡岸线综合整治工程三期 2标段项目部2015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