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52507383 上传时间:2022-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民间艺术是人类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是最直接的来自生活、反映生活的艺术。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许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纷纷指出,要积极开展民族的、本土化的教育。与此同时,目前许多幼儿园在教育市场化的浪潮中面临着激烈的生存竞争以及教学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幼儿园如何在设计和组织真正适应儿童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的办园特色,成为幼儿园发展的必然选择。积极挖掘和利用民间艺术文化,拓展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内容和方式,已成为现今幼儿园比较常采用的方式。在本文中,以笔者所在幼儿园对满族民间艺术文化的挖掘和开发为例,我们拟系统阐述如何在幼儿园课程建设、环境创设以及师幼互动等方面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以形成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园本特色。、在幼儿园课程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课程是实践的课程,民间艺术也是实践的艺术。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同人们日常的生产劳动和生活行为密切相关。民间艺术的实践属性与课程的实践属性自然地相契合,这使得民间艺术在幼儿园课程中的渗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独特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大众的、生活的文化,不仅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同时也代表着特定区域的民族群众的审美和生活习惯,是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幼儿园课程中渗透民族文化,也是吸收民间文化的重要形式,不仅能够使课程更具实践性和适宜性,增进课程的生活化、趣味性,而且能够提升儿童的民族认同感,并更好地接纳社会和他人。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所在幼儿园身处满族民间文化的特点,进行了诸多课程方面的尝试。首先,在对满族民间艺术内容进行认真挖掘、筛选的基础上,我们遵循课程内容必须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且具有满族特点的基本原则,建构了以满族民间文学(包括民间童谣、民间神话传说故事、寓言故事)、民间音乐戏剧(包括歌曲、舞蹈、皮影等)、民间美术(包括农民画、剪纸、刺绣、编织、玉雕、泥塑等)为基本内容,以满族民间节日习俗、民间游戏、民间饮食为辅助内容的显性课程体系。其次,在对挑选的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中,我们力图吸纳皮亚杰的建构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以保证课程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能够遵循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第三,在课程实施中注重整合性、时代性、自主性、审美性。如采用欣赏感受法、环境熏陶法、家园合作法、活动整合法,以探究性主题的形式,采取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课程既做到面向全体幼儿,又能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既注重幼儿情感、态度、过程、方法、技能、知识的全面发展,又注重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终身受益的经验。二、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实施媒介,在整个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常常充当隐性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这是符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特点的。因此,我们在将满族民间艺术文化渗透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时,注重营造教育性、丰富性、艺术性、参与性、操作性、探索性的满族民间艺术环境氛围,以此充分激发幼儿探索、创造、表达的欲望,让幼儿在自然、愉快的环境氛围下表现自我,展示自我,认识自身的能力,并获得自我认同。在此方面,我们主要作了以下探索。首先,努力创设富有民间艺术气息的整体环境。在对幼儿园环境进行装修和布置时,除了要求整体设计体现一定的审美情趣外,我们还努力把各种满族民间艺术作品有机地融入其中。如在走廊、墙面、楼梯等地方,把由儿童制作的、包含满族民间艺术文化内容的美术作品、剪纸、手工艺品等自然陈设其中,一方面既形象地展示了满族民间艺术,另一方面儿童参与环境设置的积极性也得到激发,使得整个环境布置在丰富儿童的感知觉经验的同时,能够激发他们良好的民族认同情感;不但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而且使儿童的创造性得到发挥。其次,努力创设包含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的、幼儿积极参与的操作环境。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必须依赖幼儿同环境的积极互动。因此,创设蕴含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的区角活动,营造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如在语言区、美工区、益智区、表演区、科学区等区角呈现特色鲜明的、满族民间特有的学习材料,可以帮助儿童以自主的学习和游戏来获取知识经验。此外,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还可以在材料丰富的学习环境中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而使幼儿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提升。第三,努力整合社会、社区和家庭资源,形成包含民间艺术文化的支持性环境。充分挖掘和整合社会、社区和家庭中的教育资源,建构三位一体的络,是当前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中惯用的方式。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主动对本地的满族民间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开发,另一方面也积极利用了各种人力资源,以构建有利于幼儿园开展满族民间艺术教育的支持性环境。如邀请了当地各种满族民间艺术方面的专家和人士来园讲解诸如泥塑、玉雕、皮影、刺绣、剪纸等方面的知识。此外,我们也积极地将当地满族博物馆和满族民俗展等开发为教育资源,让幼儿在感受满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同时,增强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三、在师幼互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和谐、平等、相互支持的师幼关系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师幼互动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游戏活动和主题活动,吸引幼儿参与其中,以此为师幼间的交流和沟通搭建各种平台,从而提高幼儿对满族民间艺术的兴趣,并发展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主要进行了如下探索。首先,将满族民间艺术教育寓于主题教学活动中。好的主题应是能够同幼儿园整体的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育要求相耦合的。鉴于当前幼儿园教育注重的是儿童形成有关学习和知识的积极体验,养成良好的社会情感和学习动机,因此,结合日常生活中儿童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文化来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常常能够实现师幼、幼儿与幼儿、幼儿与家长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良好的互动。如我们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孩子受教师启发,确定了名为“我喜欢的岫玉”的主题活动。由于主题内容由孩子们自己确定,加上孩子们身在玉乡,因此,孩子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一方面,儿童同父母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并从家里带来各式各样的岫玉产品,从而将父母也引入了幼儿园教学中;另一方面,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与岫玉相关的各种内容,让幼儿全方位地了解岫玉自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不仅提升了孩子们对传统艺术美的感受,而且体验到了主动探索与合作的快乐。其次,寓满族民间艺术教育于游戏活动中。游戏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儿童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在特定的游戏活动中加人民间艺术元素,二是直接开展各种民间游戏。前者往往面临着将游戏活动同各种民间艺术文化内容有机整合的困难,操作难度较大;而后者是人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加工历史地形成的,不仅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而且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需要,经过一代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在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同时,游戏本身已经相当成熟。州因此,开发和组织民间游戏活动自然成为促进有效师幼交往的重要途径。如我们将满族“抓嘎啦哈”游戏改编成益智游戏;将“小猫钓鱼”“下五道”“石头和小井”等棋类游戏,投放在益智区。由于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且其内容的趣味性、操作的简便性以及活动内容的教育性早已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教师只要稍加指导,儿童便可以自然掌握并积极参与其中,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市场营销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