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北师大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2186335 上传时间:2022-02-0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巩固常识、背诵课文;巩固常识、背诵课文;掌握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疏通文意。掌握词语的含义及用法,疏通文意。理解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的道理。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理清论证结构。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理清论证结构。有关孟子和孟子有关孟子和孟子 孟子(前孟子(前372372前前289289)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名轲,字子舆,邹( (今山东今山东邹县邹县) )人。后世认为他是孔人。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他和孔子并称:孔孟,并尊其为尊其为“亚圣亚圣”。他曾游。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子之意,教授弟子。 孟子是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把它和大学、中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庸、论语合为“四四书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必读书。 看那些大科学家、文学家、看那些大科学家、文学家、天文家、政治家、思想家们取天文家、政治家、思想家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真是令人羡得了巨大的成就,真是令人羡慕啊!慕啊! 咦!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咦!我也可以像他们一样啊!啊!.那,我要怎么做才那,我要怎么做才能能 成功呐?成功呐?.哈哈哈哈,这个问题嘛这个问题嘛,中国古代有位叫孟中国古代有位叫孟子的思想家早就解子的思想家早就解决了决了! 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 畎(畎( )亩)亩 傅说(傅说( ) 胶鬲(胶鬲( ) 孙叔敖(孙叔敖( ) 百里奚(百里奚( ) 行拂(行拂( ) 曾(曾( )益)益 拂(拂( )士)士.qunqunyuyug ooxxffzngzngbb.1.自由朗读自由朗读. (标注,读准字音.)2.抽生朗读抽生朗读,其他听读准备评价.舜发于畎亩之中舜舜从从田野之中田野之中被起用被起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管夷吾举于士 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 孙叔敖举于海图为孙叔敖除去两头蛇的传说图为孙叔敖除去两头蛇的传说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 百里奚举于市 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使动用法:使动用法:1 1、苦、苦 : 使使痛苦痛苦2 2、劳:、劳: 使使劳累劳累3 3、饿:、饿: 使使饥饿饥饿4 4、空乏:、空乏: 使使贫困缺乏贫困缺乏6 6、忍:、忍: 使使坚韧坚韧7 7、动:、动: 使使惊动惊动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动词使动用法:使动用法:1 1、苦、苦 : 使使痛苦痛苦2 2、劳:、劳: 使使劳累劳累3 3、饿:、饿: 使使饥饿饥饿4 4、空乏:、空乏: 使使贫困缺乏贫困缺乏6 6、忍:、忍: 使使坚韧坚韧7 7、动:、动: 使使惊动惊动形容词形容词动词动词劳劳其筋骨。其筋骨。饿饿其体肤。其体肤。空乏空乏其身。其身。行拂行拂乱乱其所为。其所为。所以所以动动心心忍忍性。性。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受饥饿之苦使他受饥饿之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性情坚韧起来一词多义 舜发于畎亩之中舜发于畎亩之中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发而幽香 征于色,发于声征于色,发于声 发闾左谪戍渔阳发闾左谪戍渔阳-起,被任用起,被任用- (花)开放(花)开放-表露,表现表露,表现-征发征发 发发国恒亡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则有去国怀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家国家-国都国都-国防国防国国细读课文,思考问题细读课文,思考问题1、短文中心论点是什么?、短文中心论点是什么?2、短文开头列举、短文开头列举6位名人有何用意?位名人有何用意?3、一个人经受磨练有何好处?(原句)、一个人经受磨练有何好处?(原句)4、在短文第二段找出能分别论证、在短文第二段找出能分别论证“生生于忧患于忧患”和和“死于安乐死于安乐”的句子。的句子。5、短文使用了那些论证方法?、短文使用了那些论证方法?理解课文理解课文舜舜傅说傅说胶鬲胶鬲管夷吾管夷吾孙叔敖孙叔敖百里奚百里奚前前畎亩畎亩版筑版筑鱼盐鱼盐 士士 海海 市市后君主君主相相辅佐武王辅佐武王相相令尹令尹大夫大夫举例论证举例论证人才必须人才必须在艰苦的在艰苦的环境中造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就的道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乱其所为, ,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得出结论。 人恒过人恒过, ,然后能改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然后知生于忧患, ,而死于安乐也。而死于安乐也。 个人个人正面正面生于生于忧患忧患国家国家 反面反面死于死于安乐安乐(举例论证)(举例论证)第第1段:列举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贱的事例 (道理论证)(道理论证)第第2段:归纳概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造就人才的道理。 列列 举举 六六 位位 名名 人人 事事 例例第三段第三段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身处逆境须身处逆境须努力奋发努力奋发国无忧患国无忧患易灭亡易灭亡第一段第一段第二段第二段第四段第四段(个别)(个别)(一般)(一般)(客观客观)(主观(主观)(个人个人)(国家国家)(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正面正面)(反面反面)文章思路文章思路本文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句式,列举了什么事例?第一段运用了什么句式,列举了什么事例?2、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们的经历有什么共同点?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是如何推论的?、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是如何推论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这样以后,人们就知道这样以后,人们就知道忧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忧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能使人萎靡死亡。享乐能使人萎靡死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练造就。他认为人才要在困境中磨练造就。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生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性。结合课文分析结合课文分析:多难为何能兴邦?答: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态,劳其筋骨”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所以说“多难兴邦”。理解:“自古英雄多磨难” 苦难是一所学校,他能使坚强的人更优秀。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理解:顺境也能成才 顺境中的人如果能不图安逸,立下大志,奋力拼搏,何愁不能成材呢?相反逆境中的人如果经不起磨难,就会消沉下去乃至被吞噬。全文理解 本文先接连举事例,再讲道理,最后明确观点,全文4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练。 第二段(3):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 第三段(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请将你的思考写成文,题目自拟。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史记。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出狱后,发奋著书完成史记。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贝多芬即贝多芬即使在双耳失聪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然坚持音乐创作。作。 学习了学习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有哪些启示?从文中找出一些富有你有哪些启示?从文中找出一些富有哲理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哲理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语言素材提示语言素材提示: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智慧,智慧使人长久生存!人智慧,智慧使人长久生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安不忘危,盛必虑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作家帕美国剧作家帕特里克特里克说的说的“痛苦使人思索,思痛苦使人思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命持久久”,足以说明足以说明逆境逆境的优越性。的优越性。 联系实际谈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享乐,要居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享乐,要居安思危。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安思危。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强,争取更大的发展。无论当今社会强,争取更大的发展。无论当今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有竞争意识、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有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言的名言 人无远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必有近忧。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再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