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考政治复习 第3单元第6课第2课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51565852 上传时间:2022-01-2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考政治复习 第3单元第6课第2课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西省高考政治复习 第3单元第6课第2课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西省高考政治复习 第3单元第6课第2课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必修必修3 3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 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3 特点: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贡献: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表现:雕刻艺术、语言文字、民族文学等。 地位: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4 (2)中华文化: 特点: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原因: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5 意义: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作用: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6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说明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共同的文化对民族存在和发展具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和极强的凝聚力,一个民族的文化模式一旦形成,必将会持久地支配着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同一民族通常都具有共同的精神结构、价值系统、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们正是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中获得了归属感和认同感。7 因此,文化认同始终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能说中华文化其实就是汉族文化。要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的民族性。8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的含义: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兼收并蓄的含义: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地位: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9 (3)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中华文化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外文化差异的消失。要充分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0 正确区分中华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区域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内涵,以一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或其遗存构成这一地区的文化重心,经过一定的研究开发而形成的具有该地区特点的文化。11例 (2010安徽文综卷38题)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某校高二(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安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12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馆以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13【分析分析】试题取材社会热点,通过再现某校高二(1)班的一次主题探究活动过程,巧妙地将上海世博、世博安徽以及低碳理念和低碳经济等热点问题联系起来。本设问考查考生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基础上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生要从甲同学的发言中概括出“历史悠久、一脉相承”,说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概括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概括出“各种文化和谐相处”,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4【答案答案】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或“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15 认为“中华文化是在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的文化没有区别” (1)中华文化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所以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