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及NO和ET影响的研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8479017 上传时间:2022-01-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及NO和ET影响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及NO和ET影响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及NO和ET影响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及NO和ET影响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NO,ET水平的影响。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采用单盲原则。两组均进行常规糖尿病饮食配合运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另采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观察针刺对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疗效以及NO,ET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通过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67%,对照组总有效率33.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DR患者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NO及E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O及ET水平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改善单纯性DR的眼底状况,使其病情逆转。调理脾胃针法可有效调节单纯性DR患者的NO及ET分泌水平,从而保护了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 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针灸疗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调理脾胃针法基金项目:天津市卫生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专项资助项目(No.0201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属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控制和治疗,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其基本病理过程是微循环障碍,以毛细血管阻塞、微血管损坏及邻近视网膜缺血区新生血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1。而血管内皮损伤是其病变的基础。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发生功能障碍,一方面氧化应激发生改变,使NO活性下降;另一方面NO生成减少,同时会使ET释放增加。ET和NO是两种作用相反的血管活性物质,两者共同作用影响眼底微循环血液动力学改变,NO释放减少和内皮素增加,可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血小板凝聚和内皮细胞增殖,加速或促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2。 因此,笔者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NO及ET水平影响的研究,以期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及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1 一般资料 按照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3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依据患者初诊时的病情,分为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期3个等级。在每一个组段,依病人首次来诊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观察的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齐同可比性。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糖尿病饮食配合运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取穴:中脘、曲池、合谷、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血海、地机、风池、瞳子髎、四白。2次/d,1个月为1个疗程。3 疗效观察3.1 实验室观察指标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全项、眼底镜检查、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测定。3.2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并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检验水准定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按照199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所制定的控制目标进行。3.3 结果3.3.1 两组患者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糖尿病临床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AP<0.05;n=603.3.2 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表2 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比较(略)与对照组比较,AP<0.05;n=1203.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O水平变化对比 见表3。表3 DR单纯性,期患者治疗前后NO水平比较 (略)与A1比A2 P<0.05;与B1比B2P<0.01; 与C1比C2 P<0.01;与A3比A4P>0.05与B3比B4 P>0.05;与C3比C4 P>0.05;与C2比C4 P<0.013.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T水平变化对比 结果见表4。表4 DR单纯性,期患者治疗前后ET水平比较(略)与A1比A2 P<0.05;与B1比B2 P<0.01;与C1比C2 P<0.01;与A3比A4 P>0.05与B3比B4 P>0.05;与C3比C4 P>0.05;与C2比C4 P<0.014 讨论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多具有高龄发病;肥胖体虚;“三多”不明显;舌暗苔腻的特点。所以我们认为脾虚湿盛是2型糖尿病的易感因素,在激惹因素作用下,导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脾不散精上输于肺,肺无以输布,出现口渴多饮、消瘦乏力、四肢倦怠;脾不能为胃行其津,燥热内盛,出现消谷善饥;脾不能转输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下流膀胱,出现尿多而甘,形成2型糖尿病。由此可见,脾胃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中心脏腑。所以我们提出了脾胃同病是2型糖尿病的病理基础,脾胃升降失常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机,脾胃功能失常贯穿2型糖尿病的始终。在糖尿病阶段,又因患者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进一步导致脾胃受损,随着病程的延长,脾胃功能将随着病程而持续损害,即脾胃功能失常贯穿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始终。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日久,导致湿聚成痰,因痰致淤,痰淤互结,壅塞脉络成为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病理关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不例外,“目”为人体器官之一,也需“脾胃”这一后天之本的滋养,脾气亏虚,则不能升清降浊,清浊不分,浊留清流;痰浊湿毒等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脾胃功能虚弱,痰湿内停,湿聚日久而成淤,痰淤阻滞于眼脉,发为DR。由此可见,脾胃升降失常为其发病之根本,痰淤既是DR的致病因素,又是其病理基础。所以我们以“调理脾胃”为大法,健脾化痰治其本,活血化淤治其标,治疗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DR。 “调理脾胃针法”是我们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总结而创立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特色针法。我们将其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中,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所选穴位均具有调理脾胃之功能。中脘:胃经之募穴,胃经精气所汇聚之处,可健脾胃,助运化,调升降。足三里:胃气之大会,补之能健脾胃,升阳举陷;泻之能引胃气下行,助水谷之运化。阴陵泉:健脾升阳,运中焦,化湿滞。三阴交: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调和气血,与足三里、中脘相伍,振奋中焦,使清升浊降;与阴陵泉相配,健脾利湿,开通水道。曲池:调胃肠气机,和胃降逆。合谷:升而能散,泻而能降,与曲池相伍,通降肠胃,荡涤一切邪秽。太冲:平肝而调肝,取之意在调肝木以防横克脾土。丰隆:和胃气,祛湿化痰;润肠道,通利腑气。血海:能引血归脾,活血理血,祛淤通脉。地机:善于活血化淤。诸穴合用,使升降有序,健运有常,气血得化,精微得布,脏腑百骸得以濡养。配合双侧风池、瞳子髎、四白,可起到疏通局部气血,活血化淤的功效。 通过本课题研究发现,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仅改善了患者的眼底状况,而且对患者的糖、脂代谢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有利于糖尿病的整体控制达标。并且针刺后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体现了针灸治疗的多靶点性。针灸作为非药物疗法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方面显示出很大的潜力,是否与调节了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从而达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 Kohner EM.Chibber R.Diabetic retinopathy.In:Tooke JE.ed.Diabetic angiopath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233.2 陈百华,姜德咏内皮素、一氧化氮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1,25(6):368.3 钱荣立.糖尿病临床指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8.8 / 8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论文指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