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7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

上传人:xi****a 文档编号:48038775 上传时间:2021-12-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7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7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孟子蚜7仁义礼智我固有之课时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60分钟,63分)一、基础应用(34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B.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贼:残害C.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即使D.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强:竭力、尽力【解析】选C。苟:假如。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戒之曰B.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C.若火之始然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解析】选B。A项,“戒”同“诫”,求取;C项,“然”同“燃”;D项,“内”同“纳”。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A.无羞恶之心,非人也。B.饿其体肤,空乏其身。C.丈夫之冠也,父命之。D.大戒于国,出舍于郊。【解析】选B。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A。两个“斯”都当“则、那么”讲。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饿其体肤”中的“饿”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强恕而行B.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C.察于人伦 D.反身而诚【解析】选B。A项,名词作状语,行忠恕之道。B项,使动用法,使成熟;与例句同。C项,无活用,“洞察”之意。D项,意动用法,认为真诚。6.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仁政也应该是天经地义的。B.由恻隐之心,推而广泛,孟子认为,人天生地拥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像天生地拥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一样。C.“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说明仁义礼智是人本来就有的品质,不用刻意追求就能得到。D.“万物皆备于我”是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人世间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琐事,我的本性中都具备了(仁义礼智四端即在其中)。【解析】选C。“不用刻意追求就能得到”不对。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10分)译文: 参考答案:人跟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它,而君子则保存了它(所以他才成了君子)。舜明白万物之理,洞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仁义根于内心而所行都从仁义出,不是认为仁义是美的然后努力去推行它。8.“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公益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下列四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来寻找背景、思想相契合的古代名人,则最不恰当的组合是哪一个?请说明理由。(6分)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请孟子代言“自由无极限”。请李白代言“祖国山川颂”。请魏征代言“执政为民”。答: 参考答案:最不恰当的组合是。理由(示例):庄子愤世嫉俗,远离官场,亲近自然;李白诗篇多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写祖国山河;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谏臣忠臣,身居高位却心系天下百姓;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政”,并非“自由”。9.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应认真倾听,机智应对。假如你正在参加某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请听出面试官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不超过70个字。(6分)面试官:你的成绩很优秀,也参与过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但我们希望招收的是能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结合起来的学生。你: 【解析】从“参与过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把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结合起来”中可得出面试官的言外之意是认为“我”阅读量少。围绕这个点可从“承认不足,争取机会”或“强调优势,化解尴尬”的角度应答。答案:示例一:老师,我确实因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耽误了阅读。但希望您能给我一次机会,我相信您会看到一个内外都出彩的学生。示例二:老师,有这么两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虽然在阅读量方面可能比不过其他同学,但我相信我的实践能力是其他同学所不具备的。二、拓展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妾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姑母之道。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B.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C.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D.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解析】选D。可以利用结构相同的句子断句:“学以立名”与“问则广知”,“居则安宁”与“动则远害”都是结构相似的句子,中间不能断开。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俎豆”,指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B.“六艺”,指的是六种经书,包括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C.“妾”主要指一夫一妻多妾制结构中,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D.“姑母”,旧时妻称夫的母亲为“姑”或“姥”,夫之父母合称“翁姑”“舅姑”“公姥”。选文中“姑母之道”指的应是“婆婆与儿媳母亲的相处之道”。【解析】选D。“姑母之道”指的应是“婆婆与儿媳的相处之道”。1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孟母两次迁移住处,主要是为了给孟子寻找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B.孟子学习回来,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不可废,否则后患无穷。C.孟子因为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穿衣不够严整,所以非常不高兴,于是他就离家外出了。D.孟母对孟子讲明道理,使孟子醒悟过来,于是他留住了自请离去的妻子。【解析】选C。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内室,孟子也不是离家外出,只是没有进入内室。13.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5分)译文: (2)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5分)译文: 【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实词和句式。“非也”,判断句;去,离开;舍,动词,住;“傍”通“旁”;“所食”,生活的技艺,指纺织等;“不为则为”,不是就是参考答案:(1)孟母见了说道:“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领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集市的近旁。(2)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她(他)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14.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3分)答: 参考答案:叙述了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环境对一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培优自选】15.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渐:逐渐B.孟母方绩 绩:织布C.是客妾也 客:以为客D.今子不察于礼而责礼于人 察:明白【解析】选A。渐:渐染。附【译文】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丧一类的事,特别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见了说道:“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领着孟子离开了这里,迁住在集市的近旁。孟子又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就再次把家迁到一个学校的旁边。孟子所嬉戏玩耍的,便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孟母说道:“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孩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把家安在了这里。等孟子长大成人,学了易书诗礼乐春秋六艺(的学问),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善于利用环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啊!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技艺,男子若对修养德行懈怠,那么她(他)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孟子听后害怕,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作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君子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啊!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子的母亲告别要求离去,说:“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自己的房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是把我当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有不住在别人家里(的说法)。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于是孟母叫来孟子对他说:“从礼节说,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别人尴尬的时候。如今你不遵守礼节却用礼节责怪别人,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于是孟子道歉,挽留他的妻子。君子说孟母懂得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三、经典研读(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公都子曰:“滕更【注】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孟子尽心上)【注】滕更:滕君之弟,是孟子的学生。16.从孟子“不答”滕更这件事,可以看出求学应抱有什么样的态度?请根据选段简要说明。(3分)答: 答案:求学应谦虚,充满诚意。(意思对即可)17.孟子“不答”滕更,是否违背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请根据上面选段简要分析。(4分)答: 答案:不违背。因为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属于招收学生的原则,指的是对学生一视同仁,没有高下贵贱之分;而孟子“不答”滕更属于教学方式,是“不教之教”,是“因材施教”中的一种。附【译文】孔子说:“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孟子说:“教育也有很多方式,我不屑于去教诲他,这也是教诲的一种方式呢。”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学习,似乎应在您以礼相待之列,可是您却不回答他的问题,为什么呢?”孟子说:“依仗自己地位高贵来发问,依仗自己贤能来发问,依仗自己年长来发问,依仗自己有功劳来发问,依仗自己有老交情来发问,都属于我不回答的范畴。滕更占了其中的两条。”-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