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原子分子物理与核物理考试大纲按方向选做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7237563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与核物理考试大纲按方向选做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与核物理考试大纲按方向选做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与核物理考试大纲按方向选做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与核物理考试大纲(按方向选做)研究方向一:1.基元化学物理反应机理研究 一.考试目标本试卷考察的目标包含高等原子分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两个方面,所涉及内容涵盖了原子分子物理与核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要求考生:1、了解原子物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掌握原子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2、掌握原子激发态结构的基本知识。对一些典型的原子的激发态结构有正确的认识。 3、正确理解分子能级结构以及各能级上布居的基本规律,掌握双原子分子波函数的对称性及跃迁选择定则。4、了解谱线宽度和线形的概念,掌握增宽的基本类型。5、掌握原子核的基本性质。6、正确理解放射性衰变的基本规律,了解原子核稳定性的经验规律7、掌握核力的主要性质,了解核力的介子场理论。二.考试形式和试卷构成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高等原子分子物理 约60 %原子核物理                约40 %三.试卷题型结构填空题 20 分(每空1分)简答(简单计算)题 30分(6小题,每题5分)计算(证明)题 50分 (5小题,每小题10分)四、考试内容第一章 原子分子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1 原子物理发展概况; 1.2 激发态结构。一般情况,里德伯态,自电离态和超激发态,双电子激发态,近阈结构和扩展射线吸收精细结构;1.3 碰撞。电子碰撞,原子分子碰撞,离子碰撞,某些特殊碰撞过程 ;1.4 团簇。一般情况,C60原子团簇与C60团簇固体,碳纳米管; 1.5 超精结能级结构和精密测量。计量标准,原子分子束磁共振和离子阱,精结能级结构和原子钟 1.6 奇异原子结构。白矮星和中子星,奇特原子,反氢原子,电子偶素;1.7 强场效应。强磁场中的原子,强电场中的原子,强激光场中原子;1.8 原子分子测控。扫描探针显微镜,单原子分子的成像和操纵,单原子分子的化合、分解和识别,激光冷却和激光阱,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第二章 原子的激发态结构 2.1 谱项和原子态。原子单位,中心力场近似和电子组态,静电非中心作用、LS耦合、谱项和原子态,原子能级数据表和图;2.2 氢原子能级精细结构和波函数。氢原子能级精细结构,兰姆移位,氢原子的复波函数和电子的概率分布,氢原子的实波函数和它的平方;2.3碱金属IA族原子的精细结构, IB族原子,IIIA族原子;2.4 氦和A、B族原子,氦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碱土金属IIA族原子,IIB族原子; 2.5 耦合类型、组态作用和跃迁选择定则。LS、JJ和JL耦合,耦合的一般情况,组态相互作用,跃迁类型和选择定则;2.6 A族和0族惰性气体原子。A族原子,0族惰性气体原子 ;2.7A、A和A族原子。A 族原子,A 族原子,A 族原子,各族能级结构比较;2.8 过渡元素原子和X激光。过渡元素和稀土元素原子,X射线激光。第三章 分子的能级结构 3.1 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和分子势能函数。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分子的势能函数;3.2 双原子分子的转动与振动结构。刚性转子的转动能级和纯转动光谱,简谐振子的振动能级和振动转动光谱,不同能级上的布居和对光谱的影响,非谐性与非刚性效应和振动与转动的耦合作用;3.3 分子的轨道和价键。独立电子近似和分子轨道,分子轨道理论,价键理论,原子轨道的杂化;3.4 双原子分子的电子态结构。分子的轨道能级,电子组态和分子谱项,若干分子例子;3.5 电子跃迁与转动、振动的关联和选择定则。电子振动转动光谱,电子角动量对转动能级的影响,夫兰克-康登原理,空间反演对称性,核交换对称性,电子跃迁选择定则;3.6 分子的几何对称性和点群表示。对称元素和对称操作,分子的点群种类,分子电子态和轨道的点群表示;3.7 多原子分子的转动与振动结构。多原子分子的转动态,多原子分子的振动态;3.8 多原子分子电子态结构。线性多原子分子的电子轨道、电子组态和电子态,非线形多原子分子的电子轨道、电子组态和电子态。第四章 谱线宽度和线形 4.1 自然宽度和洛伦兹线形。跃迁概率、寿命和能级宽度,自发辐射谱和吸收谱的洛伦兹线形和宽度,多能级系统的跃迁概率、能级宽度和寿命;4.2 多普勒增宽和高斯线形及沃伊特线形。高斯线形和多普勒宽度,多普勒增宽和沃伊特线形。4.3 碰撞增宽。碰撞增宽,液体、固体和等离子体中谱线增宽;4.4 饱和增宽。饱和吸收,均匀增宽情形,不均匀增宽情形;4.5 其它增宽。穿越时间增宽,仪器增宽,法诺线形。原子核物理部分:第一章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1.1 了解原子核的基本性质;1.2 熟练掌握原子质量与质量数计算,核半径计算;1.3 掌握原子质量的测量原理,原子核自旋与超精细结构,同位旋;1.4 了解原子核磁矩、电四极矩、宇称等。 第二章 放射性和核的稳定性 2.1 了解放射性的一般现象;2.2 熟练掌握放射性衰变的指数衰减规律,半衰期、衰变常量与放射性活度的关系;2.3 掌握放射性平衡与递次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及其单位;2.4 了解人工放射性的生长,放射性鉴年法;2.5 了解原子核稳定性的经验规律和液滴模型的基本物理思想;2.6 熟练掌握质能关系,原子核质量、质量亏损、结合能的物理概念及计算;2.7 掌握基于液滴模型的原子核结合能半经验公式,比结合能。 第四章 核力 4.1 了解氘核的基态;4.2 掌握核子-核子散射;4.3 掌握核力的主要性质4.4了解核力的介子场理论。 研究方向二:煤岩体结构破坏机理与监控研究本方向主要考察岩石力学和煤矿安全课程内容: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卷面分数:150分3、答题时间:180分钟4、试卷内容结构:岩石力学约33%;煤矿安全约67%5、考题形式: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第一部分岩石力学课程考查要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及其理论、实验研究方法、地应力及其测量理论和方法、岩石的流变理论和强度理论、岩石地下工程稳定性的分析评价及支护理论和方法。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岩石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和掌握岩石力学测试的技术原理和方法,能够利用岩石力学的基本知识处理与岩体工程相关的问题。第一章 作为材料的岩石(一)课程内容1. 节理和断层概念2. 岩石的组构3. 岩石的力学特性(二)考核知识点理解节理和断层概念、了解岩石的组构,重点掌握岩石的力学特性。第二章 应力和无穷小应变分析(一)课程内容1. 应力的定义:正应力、剪应力、应力分量2. 二维空间的应力:应力主轴、主应力、莫尔圆、二维空间物体应力场表示方法3. 三维空间的应力:方向角、方向余弦、方向比率、三维空间物体应力场表示方法4. 三维空间中的应力计算5. 应力偏量6. 位移和应变:正应变、剪应变、应变分量、体积应变7. 应变偏量8. 极坐标和圆柱坐标中的应力和应变(二)考核知识点重点掌握应力的定义,能够计算二维和三维空间下的应力,掌握位移和应变的定义,理解极坐标和圆柱坐标下的应力和应变计算。第三章 摩擦(一)课程内容1. 阿莫顿定律:F=W2. 岩石的摩擦:四种基本形式、理想摩擦的力位移曲线.3. 光滑表面的现象4. 粘滑振荡5. 软弱面上的滑动:二维理论、三维理论(二)考核知识点掌握阿莫顿定律,掌握岩石摩擦的四种基本形式,理解粘滑松弛振荡理论,了解软弱面上的滑动理论。第四章 岩石的弹性和强度(一)课程内容1. 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泊松比、切线模量、卸载模量、全应力-应变曲线各阶段特点2. 围压和温度效应:脆性、延性3. 多轴应力下的破坏:破坏准则(最大拉应力准则、最大剪应力准则、最大八面体剪应力准则、摩尔库伦准则、平面格里菲斯准则)4. 破裂的类型:5种类型(二)考核知识点重点掌握岩石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理解岩石材料在围压和温度效应影响下的脆性和延性,掌握岩石材料的几种破坏准则,了解岩石材料破坏的5种类型。第五章 线性弹性(一)课程内容1. 各向同性线性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2. 特殊情况:单轴应力、单轴应变、在垂直于的两个方向上应力和应变为零、双轴应力或平面应力、双轴应变或平面应变、平面应变和平面应力的联合、沿z轴应变为常数的情况3. 平衡方程:用应力表示的平衡方程、用位移表示的平衡方程4. 应力和艾雷应力函数的相容条件:双调和方程5. 应变能计算6. 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二)考核知识点重点掌握各向同性线弹性体以及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掌握应力和位移形式的平衡方程,理解双调和方程,掌握应变能的计算方法,了解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第六章 实验室试验(一)课程内容1. 单轴受压试验2. 单轴受拉试验3. 三轴受压试验4. 三轴试验中的拉伸试验5. 均匀多轴应力试验6. 空心圆柱7. 扭转试验8. 弯曲试验9. 刚性和伺服控制试验机(二)考核知识点熟悉岩石在不同载荷作用下的试验系统和试验方法。了解刚性和伺服控制试验机的原理和区别。第七章 尺寸及应力梯度的效应(一)课程内容1. 尺寸对强度的影响2. 应力梯度对强度的影响3. 韦伯拉伸强度的讨论4. 弯曲5. 空心圆柱体6. 双轴应力和扭转(二)考核知识点掌握尺寸和应力梯度对岩体强度的影响。第八章 岩石中的流体压力和流动(一)课程内容1. 孔隙率和渗透度概念及定义2. 通过孔隙介质流体的流动3. 宏观应力应变关系(四种情况)4. 平衡、流动和固结方程5. 有效应力6. 孔隙压力对岩石强度的影响7. 水力压裂(二)考核知识点掌握岩石材料款孔隙率和渗透度概念及定义,理解通过孔隙介质流体的流动理论,掌握流体排水的静压缩、流体静压力等于孔隙压力、没有侧向运动的排水和挤压材料、没有水的耗损和没有侧向运动情况下的瞬时压缩四种情况宏观应力应变关系,理解平衡、流动和固结方程,重点掌握有效应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孔隙水压对岩体强度的影响。第九章 延性材料的性态(一)课程内容1. 屈服准则2. 塑性力学方程3. 圆柱坐标中的弹塑性解(二)考核知识点掌握已经提出的几种简单屈服准则,根据屈服准则会求解塑性力学方程,了解圆柱坐标下的弹塑性解求解过程。第十章 弹性力学的进一步问题(一)课程内容1. 二维空间的复变数理论:柯西-黎曼方程2. 简单特殊情形:均匀应力、一圆的外域、转动、一个位错3. 于无穷远处有给定主应力的半径R圆孔的外域4. 应力作用于圆孔表面5. 应力作用于实心圆筒表面6. 部分内外表面承受应力的圆环(二)考核知识点理解二维空间的复变数理论,能够计算简单特殊情形下的应力和位移解,能够计算应力作用于圆孔表面和应力作用于实心圆筒表面一般解。第十一章 依赖于时间的效应(一)课程内容1. 蠕变的经验定律2. 简单流变模型:弹性、粘性及两者组合3. 较复杂系统的性态(二)考核知识点理解蠕变的经验定律,掌握弹性、粘性及两者组合的简单流变模型,了解较复杂系统的性态。第十二章 裂缝现象和破裂机制(一)课程内容1. 与裂缝有关的应变能2. 裂缝对弹性性质的影响:有效弹性常数、固有弹性常数3. 破坏的能量理论4. 裂缝传播的初等理论(二)考核知识点了解与与裂缝有关的应变能计算,掌握有效弹性常数、固有弹性常数的概念,掌握岩石材料破坏的能量理论,了解裂缝传播的初等理论。第十三章 应变波(一)课程内容1. 弹性波:运动方程、初至波、次达波2. 能量、质点速度及应力3. 交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4. 破坏的地震学定位5. 地震测量方法(二)考核知识点掌握与弹性波相关名词的基本概念,了解岩石材料交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了解地震的测量方法。第十四章 地下应力状态(一)课程内容1. 重力引起的应力(原岩应力):又称地应力,指天然状态下地壳岩体内一点所固有的应力状态。2. 应力测量3. 次生应力(构造应力、结构应力和残余应力)概念:在岩体中进行地下洞室开挖时,洞室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原岩应力状态将受扰动,调整后重新达到平衡,扰动后新的应力称为次生应力。(二)考核知识点掌握地应力的基本概念,了解水平应力和竖直应力测量原理和方法,理解造应力、结构应力和残余应力的概念,并能够解释一些现象。第十五章 地下测量(一)课程内容1. 钻孔内部的应力测量过程2. 钻孔的变形测量3. 钻孔底部的测量4. 空心包体应力计:位于无限体中的刚性包体,当周围岩体中的应力发生变化时,刚体中也将产生均匀变化的应力场,且该应力场与岩体中应力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二)考核知识点掌握钻孔内部的应力和变形测量原理和方法,能够测量钻孔内部主应力大小和方位,了解空心包体应力计的原理和使用过程。第十六章 采矿及其它工程中的应用(一)课程内容1. 设计准则和地下巷道的支护2. 开挖地下巷道所释放的能量3. 确定巷道周围位移及应力的模拟4. 三维巷道分析的数值方法5. 矿柱和矿壁6. 支护:主动支护、被动支护7. 岩爆和冲击地压(二)考核知识点掌握巷道的设计准则和支护理论,理解开挖地下巷道无支护和有填充情况巷道贮藏能量,能够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三维巷道,理解矿柱和矿壁的定义,掌握支护的两种基本形式,掌握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的原理并能列举一些主动支护和被动支护的例子,能够阐述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区别和联系。第二部分煤矿安全课程考查要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煤矿安全工程及冲击地压防控基本知识,重点介绍煤矿冲击地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防控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冲击地压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相关的基本知识,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煤矿安全方面理论技术解决煤矿冲击地压等威胁安全生产的因素,保障煤矿资源安全开采与利用。第一章 煤矿冲击地压概论(一)课程内容1. 中国煤矿和国外煤矿冲击地压的发生情况2. 冲击地压的分类、特征及分级3. 冲击地压致灾因素4. 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理论5. 冲击地压的预测6. 冲击地压防治7. 煤矿冲击地压、矿震、岩爆8. 煤矿冲击地压防控局限性及发展方向(二)考核知识点了解中国和国外煤矿冲击地压发生情况,掌握煤矿冲击地压发生的三种类型(煤体压缩型、顶板断裂型、断层错动型)、特征和分级方法,了解冲击地压机理及理论发展历史,重点掌握冲击地压预测及防治方法,理解煤矿冲击地压、矿震、岩爆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煤矿冲击地压防控局限性及发展方向。第二章 冲击地压发生扰动响应失稳理论(一)课程内容1. 物体系统稳定性的一般概念2. 煤岩材料的应变软化性质3. 冲击地压的发生扰动响应变形失稳机理4. 冲击地压发生的扰动响应失稳判别准则5. 冲击地压扰动响应失稳理论的进一步讨论(二)考核知识点了解物体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煤岩材料非稳定的应变软化性质(煤岩应力应变曲线四个阶段、煤岩材料四种本构模型),了解冲击地压的发生扰动响应变形失稳机理,掌握冲击地压发生的扰动响应失稳判别准则(能量准则、扰动响应判别准则),了解几种主要冲击地压发生理论。第三章 巷道和煤柱及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一) 课程内容1. 巷道、煤柱、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典型案例2. 巷道冲击地压的基本规律及理论分析3. 临界软化区深度、临界载荷、临界开采深度4. 冲击地压发生时释放的能量5. 临界阻力区深度及支护阻力对冲击地压的影响6. 煤柱冲击地压基本规律及理论分析7. 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基本规律及理论分析8. 巷道冲击地压的相似材料模拟研究(二)考核知识点了解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通过严密的冲击地压发生判别准则,能够建立解析关系式,研究临界软化区深度、临界载荷、临界开采深度、临界阻力区深度及支护阻力对冲击地压的影响。通过简化狭窄煤柱以及宽煤柱的力学模型,能够分析影响煤柱稳定性的因素,包括采空区跨度、煤柱宽度、煤的力学性质(特别是)、顶板的性质等。掌握冲击地压发生过程的相似材料模拟方法,通过观测相似模型的变形、位移和破坏等情况分析推断现场实际情况。第四章 坚硬顶底板及巨厚砾岩冲击地压研究(一)课程内容1. 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典型案例2. 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的一般规律3. 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失稳理论4. 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和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的关系5. 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解析分析6. 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7. 巨厚上覆砾岩冲击地压的典型案例与一般规律8. 上覆巨厚砾岩活动周期与冲击地压关系研究(二)考核知识点了解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发生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建立判别准则,能够区分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和煤体压缩型冲击地压,能够推导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解析解,掌握顶板断裂型冲击地压发生过程的相似材料模拟方法,了解巨厚上覆砾岩冲击地压一般规律,深刻认识上覆巨厚砾岩活动周期与冲击地压关系。第五章 断层冲击地压及超低摩擦现象(一)课程内容1. 断层错动摩擦冲击地压的典型案例2. 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特征和一般规律3. 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4. 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相似材料模拟实验5. 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的粘滑失稳模型6. 实验室和冲击地压现场发现的超低摩擦现象及块体模型分析7. 超低摩擦发生判据及分析8. 上覆巨厚砾岩活动周期与冲击地压关系研究(二)考核知识点了解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发生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建立判别准则。采用粘滑理论对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进行分析。能够采用剪切梁模型,建立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发生时各种参量的解析关系。掌握断层错动型冲击地压发生过程的相似材料模拟方法,了解岩体动力传播中出现的超低摩擦现象,掌握并分析超低摩擦发生判据,认识上覆巨厚砾岩活动周期与冲击地压关系。第六章 冲击地压发生的扰动响应失稳突跳和延迟(一)课程内容1. 冲击地压发生突跳和延迟的典型案例2. 冲击地压发生过程的尖点突变理论3. 煤柱冲击地压的尖点突变分析4. 坚硬顶板下狭窄煤柱冲击地压的尖点突变分析5. 冲击地压延迟发生的蠕变失稳机理及扰动响应失稳判别准则6. 煤柱冲击地压的蠕变失稳解析分析7. 巷道冲击地压发生的蠕变失稳解析分析8. 开采速度对冲击地压影响研究(二)考核知识点认识冲击地压发生的突跳和延迟现象,掌握冲击地压发生过程的尖点突变理论,能够对煤柱冲击地压和巷道冲击地压的蠕变失稳进行解析分析,了解开采速度对冲击地压的影响。第七章 冲击地压后破坏的局部化及分区碎裂化(一)课程内容1. 冲击地压后破坏的局部化和分区碎裂化2. 煤岩体变形局部化发生的条件3. 冲击地压启动后煤岩变形破坏的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4. 冲击地压启动后煤岩变形破坏的梯度塑性理论5. 冲击地压启动后煤岩变形破坏的梯度塑性解析解6. 分区碎裂化三维模型试验7. 巷道围岩发生分区碎裂化现象的机理分析(二)考核知识点了解冲击地压发生后的局部化和分区碎裂化现象及煤岩体变形破坏的发生条件,掌握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观测冲击地压启动后煤岩变形破坏现象,了解冲击地压启动后煤岩变形破坏的梯度塑性理论,能够推导冲击地压启动后煤岩变形破坏的梯度塑性解析解,了解分区碎裂化三维模型试验过程。第八章 冲击地压危险性区域预测(一)课程内容1. 煤岩冲击倾向性指标2. 煤岩冲击倾向性指标理论依据及指标值的危险性分类3. 中国区域应力场对矿井冲击地压影响4. 区域地质构造预测冲击地压危险性5. 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开采深度6. 岩体地应力测量与冲击地压区域危险性预测7. 冲击地压危险性区域预测的综合指数法(二)考核知识点掌握冲击地压矿井煤层冲击倾向性概念和指标(煤动态破坏时间指数、弹性能指数、冲击能量指数、模量指数、单轴抗压强度和岩层冲击倾向性指数),掌握煤岩冲击倾向性分类方法(无冲击、弱冲击、强冲击),掌握并会计算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指数(临界深度、临界塑性软化区深度和临界应力),掌握原岩应力的一些测量方法,掌握冲击地压危险指数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指数。第九章 冲击地压微震监测(一)课程内容1. 冲击地压微震监测系统的研制2. 微震监测台站布置3. 微震台站信号的组网4. 微震信号降噪研究5. 微震波到时确定研究6. 冲击地压发生微震定位研究7. 冲击地压发生震级研究(二)考核知识点了解冲击地压微震监测系统结构及微震台站布置方法和组网方案,通过研究微震事件发生的位置、能量、频次等参数,能够确定煤岩体内应力集中情况,结合煤岩体的物理特性及区域地质特征等信息能够判断出区域冲击危险状况,及时进行卸压解危。第十章 冲击地压危险性局部监测检测预报研究(一)课程内容1. 钻屑法监测和检测冲击地压危险性2. 采动应力监测冲击地压危险性3. 电磁辐射监测冲击地压4. 支架应力监测冲击地压危险性5. 井下岩体变形监测冲击地压危险性6. 地表下沉监测冲击地压危险性7. 基于大数据预测冲击地压的混沌动力学分析(二)考核知识点掌握采掘工作面的局部区域内冲击地压监测与危险性评价技术(钻屑法监测、采动应力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支架应力监测、岩体变形监测、地表下沉监测、顶板下沉监测等),并应用以上监测技术提高冲击地压危险性局部监测预报。第十一章 冲击地压危险性的电荷监测(一)课程内容1. 煤岩电荷监测仪的研制2. 煤岩电荷传感器标定及敏感性研究3. 煤岩变形破坏电荷感应机理4. 煤岩加载破坏电荷感应试验研究5. 冲击倾向性与煤破坏电荷感应关系试验研究6. 北京长沟峪煤矿电荷监测系统现场应用7. 平顶山八矿电荷监测系统现场应用8. 双鸭山集贤煤矿便携式煤岩电荷监测仪现场应用(二)考核知识点了解煤岩电荷监测仪系统结构,掌握煤岩电荷传感器基本原理,能够通过试验标定煤岩电荷传感器并进行敏感性分析,掌握室内及现场煤岩电荷监测和应用。第十二章 冲击地压区域性防治(一)课程内容1. 采区划分降低冲击地压危险性2. 防治冲击地压的开采保护层方法3. 煤层本层保护层的高压水射流切槽方法4. 防治冲击地压的巷道部署研究5. 控制工作面推采防治冲击地压研究6. 煤柱留设防治冲击地压研究7. 充填开采防治冲击地压(二)考核知识点掌握合理开采部署防治冲击地压的主要原则,能够以工程实例阐述合理开采部署防治冲击地压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一些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开采保护层、高压水射流切槽、巷道部署、合理开采速度、煤柱留设、充填开采),能够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证明充填开采对于防治冲击地压的有效性。第十三章 冲击地压解危方法研究(一)课程内容1. 钻孔卸压2. 煤层注水3. 水力压裂4. 卸压爆破5. 机械振动、大功率超声卸压6. 卸压洞、卸压槽、卸压巷道(二)考核知识点了解冲击地压解危方法(钻孔卸压、煤层注水、水力压裂、卸压爆破、机械振动、大功率超声卸压、卸压洞、卸压槽、卸压巷道),掌握这些卸压解危方法的适用条件及施工工艺参数等。第十四章 防冲吸能巷道锚杆支护研究(一)课程内容1. 锚杆支护巷道冲击地压破坏情况及对支护提出的新要求2. 防冲吸能锚杆连接套筒及尾部吸能设计3. 螺纹钢锚杆与钢绞线锚索选择4. 防冲吸能锚杆力学试验5. 吸能锚杆防治巷道冲击地压机理研究6. 防冲吸能锚杆在老虎台现场研究(二)考核知识点掌握锚杆支护巷道的破坏规律,了解防治巷道冲击地压的吸能锚杆整体设计,了解各种参数对吸能的影响,能够进行吸能锚杆在实验室实验,掌握吸能锚杆在现场中的应用。第十五章 防冲吸能巷道液压支架支护(一)课程内容1. 液压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的应用现状2. 冲击地压矿井巷道支护设计新思路3. 门式及自移式吸能液压支架设计与研究4. 吸能构件设计研究5. 大流量快速泄压阀设计研究6. 门式吸能防冲液压支架现场应用研究(二)考核知识点掌握支护防治巷道冲击地压应满足的条件,能够建立围岩与支护体系的动力学模型,研究冲击地压作用下支护体系上覆岩体的动力响应以及支护性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了解门式及自移式吸能液压支架设计与研究,掌握吸能构件、大流量快速泄压阀设计,了解门式吸能防冲液压支架现场应用过程。第十六章 防冲吸能O型棚支护研究(一)课程内容1. 冲击地压矿井O型棚支护破坏规律及防冲吸能O型棚支护设计2. 卡揽螺栓对O型棚支护阻力影响研究3. 接头处轴向力对O型棚支护影响研究4. 各种载荷作用下O型棚整体支护性能研究5. 壁后填充厚度对O型棚支护性能影响研究6. 塑性区对O型棚吸能性能研究7. 抚顺老虎台矿防冲吸能O型棚支护应用(二)考核知识点掌握锚杆(锚索)支护、喷浆支护、棚-索协同支护、U型钢支护以及液压支架支护方法、工艺等,了解防冲吸能O型棚现场支护应用,进而提高冲击地压巷道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第十七章 深部开采冲击地压与煤与瓦斯突出复合灾害(一)课程内容1. 冲击地压与煤与瓦斯突出复合灾害定义、特征及其分布2. 冲击地压与煤与瓦斯突出复合灾害典型案例分析3. 煤层瓦斯渗流、变形破坏试验研究4. 煤层瓦斯流动的核磁共振成像试验研究5. 复合动力灾害扰动响应一体化理论6. 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及其复合灾害一体化监测7. 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及其复合灾害一体化防治(二)考核知识点掌握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复合灾害的定义、特征及其分布;了解煤层瓦斯渗流、变形破坏试验和煤层瓦斯流动的核磁共振试验,对煤矿复合动力灾害扰动响应一体化理论进行分析;掌握复合动力灾害一体化预测、防治理论与技术。19 / 19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