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题目中生物与社会的含义

上传人:大*** 文档编号:47154662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释题目中生物与社会的含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释题目中生物与社会的含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释题目中生物与社会的含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释题目中生物与社会的含义篇一: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说明(20年)初中生物学业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是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进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的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生物学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二、考试能力要求1、能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3、初步学会生物学科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p 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三、考试内容要求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内容及要求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21年版)制定。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对知识内容掌握程度的考试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应用,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包括较低层次的要求。其含义如下: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应用: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联系等。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对技能的考试要求分为两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模仿和独立操作。其含义如下:模仿:在具体示范和指导下完成操作。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初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试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领悟(内化)。其含义如下:经历(感受):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反应(认同):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 领悟(内化):具有稳定的态度、一致的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 四、考试具体内容和要求本主题考试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实验:1、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给学生提供多种动植物材料,通过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2、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3、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注意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本主题考试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实验:1、通过室外观察和室内实验,探究影响鼠妇(或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 2、在学校生物园或附近的小池塘、农田等环境中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本主题考试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实验: 1、开展“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 2、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本主题考试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实验:1、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2、观察血涂片。解读血常规化验的主要数据。 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4、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5、探究不同食物热价的差异。6、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本主题考试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实验: 1、观察动物的不同行为。 2、探究蚂蚁或其他动物的行为。本主题考试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实验: 观察某种生物(如金鱼)的变异现象。本主题考试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实验: 1、观察酵母菌、霉菌。2、“生物进化主要历程”拼图游戏。 本主题考试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实验: 1、练习制作酸奶、甜酒等发酵食品。 2、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篇二:名词解释习题名词解释第一章 概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2认知: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3口语报告法(大声想):即经过一定的训练后,让被试者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大声说出头脑内进行的活动,事后由心理学家对之进行分析p 。4观察法: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p ,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5测验法: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6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7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8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9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p 、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1、意识:(心理学上的意识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把它当作心理的同义词使用。)第二种含义指的是 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awareness)。具体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对自身的觉知。2、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1) 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 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3)随意后注意: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它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3、生物节律:生物节律(biologal rhythm)指 动物和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它们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它们的存在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1)日节律4、催眠:催眠(hypnosis)是 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这种恍惚的意识状态,是在一种特殊情境下,由催眠师诱导形成的。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取决于其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的高低。5、催眠诱导:催眠师运用暗示性的语言,对受暗示性较高的个体进行诱导,使之进入催眠状态的过程称为催眠诱导(hypnot induction)。第三章 感觉与知觉1、感觉: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3、超感知觉: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觉器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4、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5、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6、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即光、声、压力或其他物理量为了引起刚能觉察的感觉所需要的最小数量。绝对阈限的值需要靠多次重复测定去取平均值,或者更确切地说,绝对阈限是有50机会被觉察的最小刺激量。7、差别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8、最小可觉差: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9、感觉适应: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感觉器官,会使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叫感觉适应。10、社会知觉: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人活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人的知觉(包括对他人和自我得知觉)。(2)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11、社会刻板效应:指人对社会上某一类事务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地看法。社会刻板效应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社会认知偏差。12、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13、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14、晕轮效应:指人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然后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也就会被“坏”的光圈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第四章 记忆与学习1、记忆: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持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说,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2、语义网络:语义网络是在长时记忆中存储信息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根据信息间的语义联系构成的一种层次不太清晰的框架。它由结点和连线组成。结点代表概念,连线代表概念渐联系的密切程度。3、图示:过去知识经验的有组织的较大单元的“整体团块”,是表征过去知识经验的心理结构。4、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原文来自:wWw.iaOcAofANweN.coM 小 草 范 文 网:解释题目中生物与社会的含义)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认为“保持和遗忘是时间的函数”,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5、学习:学习是指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在头脑内部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变化而有所表现。6、接受学习:指将别人的经验变为自己的经验,所学习的内容是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通过传授者传授的,无须学习者自己去独立发现。学习者将传授者呈现的材料加以内化的组织,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再现或加以利用。7、发现学习:在缺乏经验传授的条件下,个体自己去独立发现、创造经验的过程。8、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理解新的信息的过程。9、机械学习:在切法某种先前经验的情况,靠死记硬背进行的学习。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思维是以人已有的只是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概念: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每个概念都包含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人工概念:是认为地在实验程序上模拟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尔首创,用以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条件。、推理:指从一组具体事务经过分析p 综合得出一般规律,或者从一般原理演出新的具体结论的思维活动。、功能固着: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首先提出,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具体说就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的一种惯常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定势:也称心向,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准备状态。具体说就是指人们在过去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去解决同一类问题,逐步形成了惯常反应,以后依然用习惯了的程序去解决问题的倾向。第六章 智力1、能力: 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哦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是实际能力,指个体在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所实现的个性心理特征;二是潜在能力,它不是指已经发展起来的实际能力,而是指个体在各种条件适宜下可能噶站的心理品质。2、智力: 智力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因为它主要与人的高级认知过程相联系。心理学家从不同方面对智力加以定义,至今好没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总起来说,大多数心理学家把它看作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这种能力,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它在吸收、存储和运用知识经验以适应外界环境中得到表现。3、比率智商: 比率智商是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值。如果心理年历哪个与实足年龄相等,则智商为1;若心理年龄大于实足年龄,则智商的计算只使用于儿童,其不足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老年是甚至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4、离差智商:是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依据统计学原理提出的一种智商的计算方法。它表示的是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其实质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式。韦克斯勒假定人的智商分数呈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形式。其计算公式如下:离差智商(IQ)=100+15Z。5、信度: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多次施测与同一被试群体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越高说明这一测验所得结果越可靠。信度又可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等。6、效度:效度是蛰测量的有效性程度,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效度又分为内容效度、构想效度、预测效度等。7常模:常摸是解释分数的参照标准,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通过将测验施测于一个标准团体得出。做常见的两种常模是百分位系统和标准分数系统。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1 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2 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3 外在动机:外在动机是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的,是为了获得某种奖励而产生的动机。4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女里去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5 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6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7 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8 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的反应。第八章 人格9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10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上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11性格:表现了人们对显示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12认知方式:是人们在对事物、现象和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13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跟个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14投射法:测验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在对其解释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情感、感情记忆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投射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p ,以推出若干人格特性。篇三:解释题解释题生物起论(教育的)生物起论: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教育起于一般的生物活动。动物的生存竞争和天性本能是教育产生的基础。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心理起论(教育的)心理起论:认为教育起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劳动起论(教育的)劳动起论:是建立在马克思原理基础之上的教育起学说,认为教育起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的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同时,也认为教育起于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起于两种需要的辨证统一。学校学校:是教育的专门场所,其中有专职的教育人员,专门从事学习的教育对象,开展的教育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学校的产生标志看教育从一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古代教育古代教育:指适应于手工工具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的教育,主要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现代教育:指适应于机器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社会的教育。主要包括资本社会和社会社会的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普及义务教育:指根据法律规定实施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六艺”“六艺”:指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个方面。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机会均等:在法律上否定教育特权,确认人人都应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本世纪中期已由一个教育问题演变为一个社会政治问题。 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把教育看做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认为人从出生到生命终止都要不断接受教育。倡导者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 科学教育科学教育:是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为主的教育。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是以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教育。 单选题1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分为三个时代,其中文明时代包括(A)历史发展阶段。A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 B封建社会、资本社会C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社会社会 D奴隶社会、封建社会2学校教育产生于(A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期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了古代教育的(B )特点。A严格的等级性 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 D鲜明的阶级性4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是(D )。A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B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 C美国教育家杜威 D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C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6班级授课制首行于(D )。A17世纪的欧洲 B16世纪的亚洲 C17世纪的亚洲 D16世纪的欧洲7认为教育起于动物本能活动的观点属于(D )。A心理起论 B劳动起论 C需要起论 D生物起论8认为教育起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属于(B )。A需要起论 B心理起论 C生物起论 D劳动起论9心理起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A利托尔诺 B斯金纳 C孟禄 D沛西能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C )。A五经 B自然科学 C六艺 D四书11班级授课制始于(A)。A16世纪初 B18世纪 C19世纪 D15世纪初12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家是(B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柏拉图13“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三个面向”提出的时间是(B )。A1982年 B1983年 C1985年 D1980年14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A )。A儒家文化 B墨家文化 C宗教文化 D道家文化15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C )。A孟禄 B利托尔诺 C保罗朗格朗 D斯金纳16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首创于(B )。A明代 B汉代 C清代 D唐代17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年代是(D )。A1890年 B1990年 C1900年 D1862年多选题1下列人物主张教育生物起论的是(AD )。A利托尔诺 B霍尔 C孟禄 D沛西能 E斯金纳2历史上最早诞生学校的国家有(ABCDE )。A希伯来 B中国 C印度 D巴比伦 E埃及312世纪前,欧洲中世纪出现的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类型(BC )。A商人学校 B骑士教育 C学校 D文法学校 E行会学校4现代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ACDE )的客观要求。A社会政治发展 B教育民主化 C社会生产发展 D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E社会经济发展5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表现是(ABDE )。A“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B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C教育形式多样化D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E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6下列学科属于人文教育学科的是(AC )。A哲学 B生物 C政治 D地理 E天文7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著名论断有(BCE )。A教劳结合是实现普及教育的重要途径 B教劳结合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C教劳结合是改造旧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D教劳结合是原始社会的主要特征E教劳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根据摩尔根的划分,原始社会包括(CE )。A宗法时代 B开化时代 C蒙昧时代 D文明时代 E野蛮时代9文明时代包括(ACE )。A封建社会 B原始社会 C奴隶社会 D宗法制度E资本社会10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ACDE )。A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 B在指定场所进行 C无阶级性 D教育手段极端简单 E为生产劳动服务1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有(ABCDE )。A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B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C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