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7065977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摘要1Abstract1一、引言与文献综述二、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产生2 (一)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的产生基础2(二)电子货币的产生2(三)新型货币比特币3(四)小结3三、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4(一)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4(二)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4(三)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4四、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存在的问题与风险5(一)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与风险6(二)电子货币存在的问题与风险6五、监管建议与结论7(一)网络银行的监管建议7(二)电子货币的监管建议7(三)结论8参考文献9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摘要: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伴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以不可阻挡的势态迅速发展,不仅改变了银行同客户的联系和丰富了客户的支付结算方式,更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从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出发,分别分析其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和衍生出的新的问题与风险,并最终提出针对性的监管建议和结论。关键词:网络银行;电子货币;社会经济;问题风险;金融监管IB Internet Bank and Electronic MoneyAbstract:Internet Banking and Electronic Money developed rapidly with irresistible momentum along with the revolutionary breakthroughs in modern Internet technology. They not only changed the banks relationship with customers and enriched the payment and settlement methods of customers, but also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status quo of online banking and electronic money, analyzes their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and new problems and risks that are derived, and finally proposes targeted regulatory recommendations.Key words:IB Internet Bank;Electronic Money;Social economy;risk;Financial Supervision一、引言与文献综述(一)引言建立在信息革命基础上的网络经济,使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得到迅速的发展,井对传统金融产业和金融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金融己成为目前融业发展的流,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也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预见,21世纪的金融将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金融,这种全新的金融概念将要引发一场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模式、金融市场结构、金融业务运作方式和金融监管方面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并且,将对当前的货币银行学理论、银行经营管理实务、金融监管与调控、货币政策实施、乃至一些经济学理论产生重大的影响。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加入WTO,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必将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而且将成为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的新热点。面对这样巨大的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央银行必须采取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以期为网络金融营造一个稳定而又务实的运作空间。因此,对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监管与调控进行一些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二)文献综述欧洲银行标准委员会在其1999年发布的电子银行公告中将网络银行定义为:那些利用网络为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电视、机顶盒及其他一些个人数字设备连接上网的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银行产品服务的银行。美国货币监理署1999年发表了网络银行检查手册总结了过去对网络银行的各种提法,制定了一个用于监管的定义。在此定义中,网络银行是指一些系统(Systems)利用这些系统,银行客户通过个人电脑或其他的智能化装置 进入银行帐户,获得一般银行产品和服务信息。香港金管局2000年5月发布了虚拟银行的认可指引,在该指引中,金管局并没有对网络银行的一般性概念加以界定,而是对于纯网络银行,即虚拟银行的概念进行了说明。在该指引中,虚拟银行是指主要并不是完全通过互联网或其他电子传送渠道提供银行服务的公司,但不包括利用互联网或其他电子方式作为向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另一个途径的现有持牌银行。对于非虚拟银行 该指引紧接着规定 然而 本指引所载的部分原则特别是关于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的原则也适用于该等银行巴塞尔委员会认为,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 ,如Intern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等这种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它类似于我们常用的普通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追储价值,而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也有人将其称为代币,由一组组二进制数据位流和数字签名组成,持有人只需要输入电子货币编码密码和金额 就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二、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产生提到网络银行的产生,就不得不说起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与之相适应的支付结算工具电子货币也应运而生。近年来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发展势头迅猛,创新了许多新兴银行业务和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电子货币。(1) 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的产生基础窗体顶端电子商务在网络银行发展起来之前就已经初具规模。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微电脑技术进行的以商品交换为目的的商务活动,涉及商品的生产、销售和流通。它不止在互联网(Internet)、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等上进行交易,还囊括了其他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相关商务活动,使采购原材料、订购与运输商品、支付资金等各环节电子化,从而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和制造商机的目标。网络银行(IB Internet Bank)的定义目前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有广义的网络银行和侠义的网络银行之分。前者是指通过电子网络渠道为客户提供小额或零售的产品与服务,包括电子支付、投资理财、存贷款业务等相关产品与服务,也就是我们通常定义的网络银行。狭义的网络银行是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对利用计算机、机顶盒、网络通信电视以及其他私人数字设备连通到网络上的消费者提供各类实质性的银行业务,包括银行行使其基本职能的产品与服务。一般来说,所有的电子商务活动中交易和支付两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前者由交易双方完成,后者则需要网络银行与之相适应提供相关服务。电子商务活动离不开资金的流通、支付和清算等重要环节,与此同时,传统银行也在现代网络信息化的趋势下寻找突破口进行革新,致力于拓展和衍生更多金融服务,其服务内容也着重在满足电子商务的支付需求、为电子商务活动的进行提供信息资料和方便有效的支付手段,这是电子商务的最重要环节。由此,为解决电子商务的在线支付问题,网络银行产生了。它的产生可以说是必然的,以其与时俱进的业务模式和优质全面的服务内容宣示了未来商业银行的发展道路,亦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新时代里进行创新的标杆。在传统银行业服务内容与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发展之下,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同样对传统银行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2) 电子货币的产生在货币漫长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中,前后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质货币的演变。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与之相适应的新兴支付工具电子货币诞生了,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交易方式和支付手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的出现扩大的商品交易的范围,降低了交换的信息成本,更提供了灵活的时间范围选择和自由的空间维度选择。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承袭了传统货币在交易活动中的自愿行为,在条件达成一致和交易独立且具有持续性的基础上,通过电子化的网络途径在价值尺度上与传统货币以一定的比例进行兑换并获得表示相同金额的数据。它以其新兴的支付方式使消费者更为简易快捷地进行货币交易活动,是现代电子化支付工具创新发展的具体体现,却又有别于一般的传统支付工具。和传统货币不同的是,电子货币属于一类内在货币,更注重且依赖于传统货币的价值,具有载体形态虚拟化、信息传送技术化、流通方法多样化、防伪技术电子化等特征。它是现代化发展的新型产物,可以通过网络媒介使用和存储,区别于借记卡和信用卡等各类结算卡,其赎回权同时具有浮动性和货币匿名性,甚至交易活动中媒介离线一样可以进行。电子货币的分类依据不同,所分种类也有不同。根据载体的不同,电子货币可分为“卡基”和“数基”电子货币。“卡基”电子货币以智能卡片为媒介,需要在使用前预先储存一定数量的金额,之后客户可以通过POS机或ATM机转账支付以达成交易活动。媒介的特点使其具有便捷性、即时性,便于小额和零售的支付,是电子货币最普遍的形式。“数基”电子货币的数据和账户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为网络交易提供了新型的支付方式,流通于网络中。它具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性,近年来用户群体和适用范围也在不断发展扩大。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电子货币可分为“在线”或“离线”系统;“认证”或“匿名”系统,即有在线认证的电子货币、在线匿名的电子货币、离线认证的电子货币、离线匿名的电子货币4种。“在线”需要使用者确认身份信息、金额合法,接收方可以核对验证并决定是否接受;“离线”则无需使用者进行网络连接就能转移支付。“认证”的电子货币使用者个人信息被储存在相关数据库中,交易活动可追踪;反之,“匿名”则没有身份认证也无法追踪交易活动。(3) 新型货币比特币比特币(Bitcoin)是一类源于网络的以点对点为形式的匿名虚拟电子货币,可以用于购买实质性的产品和服务,特点是分布式、匿名、属于数字货币。它不属于任何金融机构,发行及使用没有中央控制的同时也不受地域限制,网络节点集体管理其货币转账服务,使得交易双方都能够隐藏身份信息。如此一来,易被部分不法分子用作洗钱等用途。2013年,美国政府宣布比特币合法化。同年4月10日,比特币与美元兑换率高达1:266美元,这一新兴的虚拟电子货币瞬间成为全球的关注焦点。那么比特币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其实,早在20世纪初,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哈耶克就在其作品货币的非国家化中提出了一种不受国家限制的非主权货币的设想:由私人发行货币,取缔中央银行制,让其自由竞争发展,这个过程中将能够产生最好的货币。然而,这个设想受限于当时落后的网络信息技术,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而一直悬而未决。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发展迅速,致力于创建虚拟电子货币的名为“密码朋克”的破译组织出现了;无独有偶,破译者大卫乔姆也建立了“电子现金”匿名系统。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模式,两种组织最终都相继以失败告终。接着RPOW,b钱(b-money),比特金(bit gold)等各类新型电子货币层出不穷,但都失败了。直到2008年11月1日,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密码学爱好者在匿名讨论组里贴出了一篇针对电子货币的全新设想的研究报告,比特币终于登上了新时代的舞台。这些年,互联网的技术与应用对为电子支付的发展创新奠定了基础,比特币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也有着显而易见的影响。目前仍可以认定比特币的合法化,但社会各界人士对它的发展褒贬不一,比特币的法律地位仍需其支持者尽力争取。无论如何,比特币全新的技术和理念符合当下的需求,引起了现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4) 小结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现有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货币和银行形式衍生出了新兴的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它们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业务内容、交易模式和支付方式,给客户带来更为方便快捷的全新体验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挑战与风险。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对当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促进作用,又存在着哪些问题与风险,以及如何加强其风险管理?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进行研究的重要课题。三、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1) 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网络银行的发展可以由其银行业务可以达到的目的来反应,一般都有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一些大型银行初步将计算机技术引进银行业务领域,大大提高了基础数据输入和输出、处理账目的效率,但由于计算机的功能尚不完善,每笔业务的核准和录入仍需工作人员手工操作。20世纪80年代进入第二阶段,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使得与之适应的设备成本大大降低,开始被广泛应用于银行业。银行能够向客户提供内部专用网络接口,使客户可以在个人计算机上进行数据处理,ATM机和POS机也开始在企业财务部门中推广,然而客户群体还比较有限。到了第三阶段,随着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和安全套接层协议(SSL Secure Sockets Layer)的达成和RAS加密算法的推广,各金融机构都开始建立网站宣传和提供业务,正式进入了网络银行的时代。目前,我国内地网络银行发展起步较后,但随着互联网的技术与设施不断完善和国家提供的政策基础,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网络客户数量不断上升。1996年,由招商银行推出的“一网通”提高了网络银行的品牌知名度,随后国内的各大银行都纷纷效仿并推出各类包括电子支付、信用卡、个人电汇的网络银行业务,业务量不断上涨,外资银行也开始涉足网络银行领域。在2017年银行年报中,7家银行的个人网络银行用户数量增速达到两位数,3家国有银行个人网络银行用户数量破亿,其中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个人网银用户总数分别为2.23亿和2.7亿,网络银行业务已走入千家万户。(2) 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时至今日,电子货币已处于创新发展期,得益于P2P网络交易模式的大规模覆盖,电子货币出现了许多新的种类,支付技术也日新月异,虽然不乏失败方案,但都是对电子货币的有益尝试,其中一部分企业不断吸取教训,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机构;也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利用电子钱包的小额或零售支付技术取得进步。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货币起步较晚。但其在国内发展之快、覆盖之广完美的诠释了电子货币流通效率高、流通费用低的优点。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飞速发展,而其作为电子货币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正逐渐取代现金支付方式,成为未来支付方式的主流。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同样带来了大量网络游戏的产生,各大网站为了在这个新兴的电子支付产业中分获利益,纷纷斥巨资建立起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支付宝,各大网络公司也纷纷发行了属于自己的虚拟货币,例如腾讯Q币、百度币等。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内庞大的电子货币交易市场正在逐渐成型。据人民银行在门户网站上定期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截止至2010年年末,我国的银行卡发卡量持续快速增长,全国累计发行24.15亿张银行卡,同比增长16.91%,较上年增速提高了2.11个百分点。入驻银联网络的机构新增26家,达到287家。其中,境内发卡机构显著增多,达到232家;境外发卡机构也有55家。同时,银行卡消费也大幅度增长,同年消费金额高达10.43万亿元,消费数量达到48.49亿笔,同比分别增长52.01%和38.90%,对推动社会生产和消费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3) 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网络银行和与其相适应的电子货币的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活质量可以通过减少等待取款付款、寻找购物停车位、凑零钱付停车费等等方式得以提高,作为货币形态演变最新形式的电子货币逐步取代传统通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世界性发展趋势。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对社会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作用。1.提供了新型支付工具,提高了支付效率。电子货币的应用与推广对网络商务活动的影响不断深化,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软件、信息销售者在接收电子货币的瞬间即可通过互联网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客户,高效的流通过程使流通成本和时间成本大幅降低,为销售者节约流通成本并致力于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创造了条件,刺激市场消费与需求的增加。2.促进了银行业务和结算方式的创新。在过去,用传统的信用卡或汇兑等方式进行数元甚至不足一元的小单位数额结算是非常麻烦甚至无法实现的,客户的支付过程中产生的手续费有可能相较购物金额是不划算的,这不但会降低客户的购物欲望,还会提高销售者回收资金的成本。如此一来,网上购物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电子货币以其低成本、高效率、便于使用的特点解决了银行业务小额结算的难题,促进了结算方式创新。3.开创商机,促进商业繁荣。这些年的各项数据都表明电子货币的广泛使用为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其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甚至不再受地域限制,世界各地的消费者都可以成为消费对象,销售者能够以低成本取得新的经营机会和扩张市场。4.加剧市场竞争,为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创造条件。电子商务的发展进一步要求银行业进入网络银行的新阶段,基于电子货币的电子商务也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方便,同业市场的竞争大大加剧。因此,物美价廉的商品和高质的服务对企业的立足发展至关重要。5.加速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状态,过去的种种产业调整经验和国外经验都表明,大力扶持和发展第三产业的举措刻不容缓。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出现顺应了当下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对完善高效率高质量的金融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企业的商务交易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加快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6.丰富了人们的支付需求,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随着IC卡、公交卡、学生资助卡、借记卡等丰富多样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需求得到了满足,企业单位得到了便利,社会管理也更为高效便捷。例如,银行卡即使走出了国门也能够被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受理,有效解决了境内居民出境的困难;以腾讯公司推出的Q币为代表的虚拟电子货币的游戏币的产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放松心情、缓解学业或工作的生活压力提供了新的途径。四、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存在的问题与风险 随着传统银行和传统货币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代的需要,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发展迅猛,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和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风险,其风险的性质和范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与风险1.技术风险。网络银行以互联网技术为发展基础,充分受其巨大革新带来的诸多好处,也面临其技术的缺陷与漏洞带来的风险。例如,网络系统不稳定、认证程序不完善、系统可能遭受攻击等等。2.交易风险。网络银行的间接服务性意味着网络交易过程可能存在操作失误和欺诈。网络的安全缺陷或客户非真实意愿的理解错误都会具有导致损失的潜在可能性;也存在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转移银行账户资金或进行非法交易,这样的欺诈行为具有隐蔽性和迅捷性,容易使网络银行变成洗钱的工具。3.信用风险。网络银行不需要与客户面对面交易来提供产品和服务,没有实体银行产业,资产信用评估缺乏标准。而为了实现其方便快捷的服务定位,网络银行对小额信用贷款的审查流程不够严格,我国的信用系统也尚未完善,信用风险的问题尤为突出。4.管理风险。网络银行的电子化和科技化使其对管理控制系统和内部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工作人员在掌握当代基础金融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网络计算机技术知识,高层管理人员更是需要掌握全新的管理知识和技巧,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二)电子货币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以银行、受政府管制的非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机构为主,亦有去中心化的电子货币。去中心化,即指脱离了集中储存的服务器转向分散储存、分布式储存的新型模式。这些独有的特性与全新的技术内容都有着潜在的风险。1.信誉风险。电子货币无法使用普遍的物理防伪技术,只能运用数字加密技术来加强防范。一旦关键的数据和技术被不法分子掌握,伪币大量涌入市场,该发行机构的资产造成难以预估的损失的同时其信誉也遭到重大影响;而客户的身份信息和数据一经盗用,产生不避免的财产纠纷的同时又对电子货币这一支付工具的印象大打折扣,从而为整个电子货币系统带来严重的信誉风险。因此,有一些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主张电子货币的发行者必须受限于进行了全面风险评估检查的信用机构。2.流动风险。电子货币的发行机构准备的传统货币价值金额不可能与用于赎回电子货币的金额一直保持同一水平。如果发生了某些事件致使人们挤兑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又不具备将未用资金的投资变现的能力,就会产生已发行电子货币无法赎回的支付危机。不同的电子货币在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发生需求剧变致使发行机构产生流动性危机,如比特币价格的暴跌暴涨。这就需要中央银行运用强制要求发行机构提取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引入保险体系等手段加强监管。3.信心风险。参与电子货币运行系统的机构发行机构、分销机构、赎回机构、结算机构都面临着债务人不履行义务的风险,且大规模电子货币交易活动过程的法律尚未完善,参与者之间的责任和权限界定和划分具有很大难度,产生的纠纷和争议就无法顺利解决。这就同样迫切要求监管机构的合理运作、规范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电子支付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打击洗钱、ICO骗局等金融犯罪活动的进行。窗体底端五、监管建议与结论(1) 网络银行的监管建议网络银行的监管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需要在不断加强监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设计实施环节,将法律保护当作强力后盾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具体来谈有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银行需要监管部门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制定关于其运作和发展的规则。主要有认证规则、保留交易记录规则、责任分担和界定规则和保护私人信息规则。认证规则是由于在无纸化虚拟化的电子交易过程中,传统的手动签字盖章受到了挑战,迫切需要制定电子商务中电子签字的规则并使其合法化,比如明确安全签字构成要素、明确规则相关人员的签字风险责任和使用高效的识别机制、增强认证机构的权威性等;我国法律尚未明确电子交易数据的法律地位和具体认定要求,产生纠纷时不仅难以依靠无纸化的操作提供证据,电子化数据的证据真实性也有待商榷,这就需要监管机构和审计机关注重保留交易记录环节;客户与网络银行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认定和分担至关重要,对电子支付系统的信誉也影响重大,需要制定相关规则,如双方因责任问题发生纠纷时有义务提交证据等;由于不同的银行服务涉及的客户私人信息有所不同,其信息储存的容量和程度也有所不同,保护个人隐私和权益的需要要求相关规则的制定。2.对网络银行运行经营的具体内容进行监管,主要有市场准入的监管、业务审批的监管和日常监管。市场准入的监管要求确定银行内部是否建立了统一的标准化计算机系统和良好的运营环境,接着由权威机构进行安全测评与信用评估。由人民银行领头的13家商业银行已经参与了金融认证中心的建设,且提供包括SET和NONSET的认证证书,现在的金融机构要开办网络银行服务必须具有身份认证。此外,网络银行的业务类型也应进行限制,尤其是完全虚拟化的网络服务。业务审批的监管要求银行对现有业务审批制度发展创新,在缩减审批环节和提高效率的同时综合考虑业务性质、申请人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内部硬件水平,采取批准制或备案制。具体而言,风险系数较高、新型的业务可采取备案制;风险系数较低、传统的业务可采取批准制。网络银行的日常监管主要有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前者指登录银行网站进行在线查询基本情况或直接进入实体机构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业务种类和范围、是否进行签字认证以及合法对客户申明合同条文等;后者则是对日常经营的业务数据报表、组织管理结构、运行系统的配置和IP地址变更等进行监管,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却仍然不容忽视。3.补充完善现有法律框架,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目前,我国采取的技术保护措施效果有限,商业银行没有明确立法保护,网络银行也处于电子签名不受支付结算办法和票据法保护的尴尬局面。政府应当充分意识到社会的需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银行也应当加强保护意识,利用现有法律法规尽可能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同时,顺应我国加入WTO的实际情况,外资银行必然会进入国内金融领域。对此,中央银行应当加强国际交流,积极探讨摸索出合作共赢、高效经济的金融监管路线。(2) 电子货币的监管建议我国的电子货币已经初具规模,尤其是在发达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关于电子货币的监管与调控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宏观方面上,电子货币的监管同样包括市场准入、运作过程和市场退出的监管。具体来说,考虑的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1.控制电子货币的发行数量和种类。中央银行在对电子货币进行监管时应当从发行机构的信用评级以及存款准备金、发行电子货币的数量和种类、业务范围等方面出发,尤其重视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不断规范监控体系,实现流通速度和货币需求两大要素的定量测度,使电子货币的信用创造功能发挥作用,政府的宏观货币政策得以贯彻实施。2.研究开发适应我国需求的网络安全新技术和管理方法。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对诸如金融电子化系统标准化总体规范的金融电子化规范标准不断调整和完善,积极发展密钥技术和相适应的托管机制,打击电子化带来的违法犯罪活动。电子货币高速的发展也要求我国对原有的金融网络扩张和改造,这就对电子支付系统的标准化和系统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和创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立完善的电子货币发行、交易流量监测与统计机制及时采取手段调控电子货币走势,建立统一的电子货币工具管理模式。要保证对电子货币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汇总和分析。作为央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应建设电子货币自动监控管理系统,建立完一善的电子货币发行、交易流量监测与统计机制,以随时掌握电子货币的使用、存储情况,分析其对国家经济金融的影响,从而采取相应手段调控电子货币的走势。(三)结论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产生与发展都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必然结果,这不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掀起了网络金融革命性转变的浪潮,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不容小觑。无论社会各界有着怎样的争议,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兴起及其不断扩张的影响力都已成事实,需要我们思考应对措施去迎接全新的风险与挑战。随着我国加入WTO,全球化开放金融领域的时刻越来越近,以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为核心的网络监管方面更需要未雨绸缪。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参考文献(1)战松中国网络银行的问题与发展建议(2)于江新型货币比特币的产生的原理与发展(3)乔勇网上银行与电子货币的监管与调控(4)主父海英网络银行之发展现状、问题及应对方案(5)尹龙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6)汤春玉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风险管理(7)方霞网络银行和电子货币风险的解决之道(8)廖银屏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对货币供给影响的研究(9)罗潇去中心化虚拟货币监管问题研究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