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46368368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 摘要:自从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新媒体技术飞速开展,因其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点给社会经济的开展带来新契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全新的教育模式。旧媒体逐渐被新媒体所取代,各大高校在教学内容中也开始引进新媒体科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教育内容和模式的转变。本文主要研究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协同的育人模式,如何提高思政教育的工作质量,使高校的思政教育符合时代的开展要求。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模式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重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还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将新媒体技术融合到教学中,将丰富的教育资源结合在一起,通过协同育人让学生得到全面开展。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很多问题,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开展,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高校思政协同育人平台。1新媒体为了新媒体技术能够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首先要清楚“新媒体的具体含义。“新媒体是当今社会上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热门词汇,它其实没有一种确定的定义,就是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而在不同的时期又有着不同的内容载体。相对于播送、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现代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向用户传送信息的媒体形态,准确地说应该是一种数字化的新媒体。新媒体的突出特点就是交互性强,现代的新媒体形态主要有微博、贴吧、数字报纸、移动电视、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1】。2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很多高校只重视对学生的科学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思想教育工作容易被无视。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扩大办学规模而注重文化学科的建设,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无法在短时间中取得明显的教学成果,以至于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存在与形式化的课程。无论是传统的板书式的教学模式还是利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内容来源主要是教科书,对于新事物和社会的热点问题设计的很少甚至没有。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根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根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些课程的观点和内容都是固定的【2】,而且教师也不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修改教案,导致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兴趣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当前大学生根本上都是95后和00后,这些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性,喜欢新鲜事物。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大学生接触到外界复杂的信息,其中也包括一些不良的信息,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的信仰多元化、心理素质比较弱,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出现多元化的价值观。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思想上不断的有新问题的出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责任,有效的思政教育需要学校多个部门的合作,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现实,是管理机制和领导机制没有实现整合;学校的思政课程教育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没有结合在一起;学校的不同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配合。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仅仅停留在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层面上,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也没有实现协作,协同育人的模式尚未形成【3】。3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机遇手段、内容丰富开展新媒体时代下,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板书、幻灯片放映等旧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内容,还能够利用新型的媒体形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方便、高效的教学手段被应用到高校的思政课堂中。当代大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新媒体技术为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最新发生的社会热点和思想理论知识等内容被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案例和授课课件得到调整和更新。这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保证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的理论知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上课地点,通过课堂授课的模式将思想理论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这种教学模式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在新媒体时代出现了计算机网络这一新媒体,QQ、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以及慕课和微课等新媒体教学模式的出现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限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授课和学生之间进行密切的交流【4】。这不仅打破了传统思政教学受到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且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们的需求,方便教师调整教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新媒体时代下具有摄影、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传播媒介,当这些新型媒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的时候,就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具有魅力。4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探究4.1构建平等、互动的教学课堂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高校的思政教育表现出更强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高校在应用思政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下需要构建平等、互动的教学课堂。高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政课堂中教学中所用到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更新和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在某些方面,思想政治课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新的思政理論的学习者。在课堂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当今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的时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学本领,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在多数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与专业教育别离的,而且比较重视专业课的教育,导致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不理想。在新媒体时代下,信息量巨大,而且不同种类的信息相互关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大量复杂的信息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利用新媒体这一平台,将专业类的知识融入到思想政治课堂上,让同学们在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同时又能获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教学内容中也要将相应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行为传输给学生,让学生指导思想道德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比方专业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纠正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在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要注意灵活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不要将两者过于强硬地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为社会培养出高专业素养的人才,还能为社会培养出高道德素养的人才。高校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教书与育人是紧密结合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思政教师的责任,各学院的学生团支部、党支部,学员的专业教师还有辅导员等都应该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堂上的理论指导处于主体地位,在课余时间思政教师应该与各部门之间相互合作,协同育人。各个学院的辅导员、党支部、团支部以及学员的其他领导等都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情况,并将详细的情况及时反映给思政教师,配合思政教师的教育工作。思政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不应该仅限于课堂上,在课堂外也应该承担起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思想答疑等责任,学校可以考虑让思政教师担任学生班主任这一职务,负责学生的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工作。4.4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思政协同育人平台学校在教书的同时承担着育人的责任,但是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家庭和社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在家中或是在社会上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共同承担起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到达协同育人的目的。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构建协同育人的信息平台,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三方之间承担起各自的责任,相互配合,形成有效的协同机制。比方说学校可以建立一个有关思政协同育人的信息数据平台,平台分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模块,平台中可以包含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情况、学院开展的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有关学校思政教育的信息;包含家长对于学校思政教育所提出的意见和看法以及家长的教育方法等有关家庭思政教育的信息;包含社会热点新闻、思政教育图书、新思想政治理论等有关社会思政教育的信息。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利用平台对三方的资源进行整合,到达家庭、学校、社会思政协同育人的目的。5结束语在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开展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目前高校的思政协同育人模式开展不成熟,思政教育仍存在很多问题,高校必须合理地利用新媒体技术使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实现多方协同育人,更好地开展育人工作。参考文献:【1】钱思延.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路径研究J.才智,202111:150.【2】李文英.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报业,202110:74-76.【3】赖金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育人机制构建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2110:133-134.【4】龍妮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协同育人模式刍议J.思想理论教育,20215:83-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