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策略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6368294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策略研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策略研究作者:管奇志(招商银行兰州分行副行长) 卢会明(工商管理硕士,现供职于招商银行兰州分行计划资金部,电话0931-8729856) 地址: 兰州市庆阳路9号招银大厦中文摘要在目前商业银行尚未开发出FTP系统以及利率市场化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实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无疑是较为理想的重要的资产负债管理举措之一。在金融改革逐步深入、金融全球化将要到来的今天,为了优化商业银行资金配置,促进 “质量、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尤其是通过完善客户经理考核来实现部门收益与全行整体收益共同最大化目的,必须及早实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实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有利于商业银行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对不同机构和产品合理定价、提高整体资金收益率,健全和完善绩效考评,强化“资本约束”意识、缓解资本不足压力等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研究探讨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策略,在对建立模型的意义、作用和原则、定价方法、假定条件以及必须具备的相关系统支持等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设计了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对本模型中诸如“转移溢价率” 、资本充足率、资本回报率以及存贷款营销费用列支科目设置等策略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最后本文以兰州地区末商业银行为例进行实例分析,分析本定价模型在商业银行实际资金运作过程中的效用。关键词: 资金配置; 内部资金定价模型;策略研究ABSTRACTBecause of the not yet developed interest rate market, in the present, the commercial bank branch internal capital shift pricing model is an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way for Chinese commercial banks asset-liability management.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commercial bank fund disposition,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and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scale and benefit of the commercial bank, and realize the maximum profit of each executive department and the whole set-up, the pricing model of internal capital shift must be carried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commercial bank branch internal capital shift pricing model, is advantageous to the commercial bank strengthens the interest rate risk management and enhances the return on asset.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studies commercial bank branch internal capital shift pricing model, and fully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the pricing model. And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also provides several related theories which were discussed widely in this kind of pricing model research scope. Finally this author analyses an example of Lanzhou Branch Dashaping Sub-branch of Lanzhou city some commercial bank to explain the actual operation effectiveness of this pricing model. KeyWords:fund disposition; Internal capital fixed price mod ; strategy research 一、引 言在有效保证资产质量和经营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全行整体盈利最大化是商业银行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逐步成熟、经济金融改革不断深入的条件下,如何设计准确、合适的内部业绩评价考核体系,通过内部资金有偿使用来大力强化绩效考核,优化信贷资金配置,提高整体经营效益,真正实现集约化经营已成为商业银行管理层最为关心的问题。要解决和实现这一问题,最重要的一项资产负债管理措施,就是对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内部资金运行进行必要的约束管理与激励管理,而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调控工具。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作为商业银行确定与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有效载体,其优劣程度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全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对下级行经营绩效考评结果的合理性、准确性、公平性和公正性。不同的定价模型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和经营效益也产生截然不同的效应作用。基于此,本文着重从微观层面来研究探讨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原理和定价模型,旨在通过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来完善客户经理绩效考核,以力促商业银行“质量、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二、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概述近几年来,国内部分商业银行积极改革和运用了内部资金转移定格这一调控工具,在促进系统内资金流向和流量结构的优化、优化全行整体资产负债配置与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失真、要素设计不全、调控效能不高以及内部部门之间考核失偏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是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经营理念在行为上还没有根本转变到位,无成本或低成本划转意识还没有根除。导致资金使用部门不考虑资金成本投放资金,尤其是不考虑风险资本的约束进行资产规模扩张;资金筹措部门不重视优化负债成本结构,只重视规模计划的完成,偏好发展负债总量。二是还没有真正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内部资金转移缺乏科学合理的定价模型与灵敏高效的调整机制。三是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时间晚,市场占比低,规模偏小,为尽快提高资金实力,管理层普遍重视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往往给下级行下达指令性发展计划,下级行为全面完成计划往往以牺牲部分预期收益为代价,客观上导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失去存在的环境。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通俗的讲就是商业银行总、分、支行等上下级行之间或分支机构内部筹资部门、用资部门以及服务部门之间有偿使用内部资金的利息率。一般情况下,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般上存下借价格。即以上级行(总行或分行)为中转环节,以下级行(分行或支行)上存资金为起点,以借用上级行资金为终点的系统内非信贷资金上存与下借价格。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相应包括上存资金价格与下借资金价格(分分行上存总行、总行下借分行、支行上存分行、分行下借支行四种转移价格)。受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流动性的需要,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普遍有20以上的富裕资金上存上级行,也有部分零时性的短期借款与超贷存比高利率借款。目前,国内各家商业银行都基本制定了上下级行之间一般上存下借资金转移价格,普遍开展了内部资金上存下借业务,这对于优化系统资金配置、提高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类上存下借资金价格基本上都是根据上级行资金面的宽松程度,参照chibor或二级市场国债利率制定,初步参照市场化利率计价。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负债利率尤其是自营存款仍然执行较为严格的管制利率,成本相对固定,而该部分富裕资金却享受市场化利率,成本收益不匹配,存在较多的利益冲突与矛盾,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分支机构负债开拓的积极性,基本不能够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需要。如受2004年下半年国家宏观调控、外汇储备居高不下以及2005年下调准备金利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前3季度货币市场利率连创新低,4个月以上的承兑汇票转贴现利率长期在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下位运行(一般情况下,转贴现利率处在1年与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区间),直接导致上级行归集的下级行部分上存资金运作不充分,收益偏低,也使得一般上存下借利率也固定在该区间,造成下级行该部分上存资金收支到挂,价格失真,部分存差较大的分支机构也相应处于亏损边缘。第二类是FTP(Funds Transfer Pricing)。即上下级行之间以上级行为“资金池”管理中心(又称司库)、以下级行为核算单位的较为完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的真正意义上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FTP是在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最好的内部资金往来定价方式。当整个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平衡时,并不表示银行内部所有的资金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资产负债表都是平衡的,FTP可较好地促进各机构资产负债表趋于平衡,实现全行资金的最优化配置。因此,实施FTP意义重大。西方商业银行FTP本身有很多成熟的模型,但基本原理是各分支机构吸收的所有资金都汇集到资金池,各分支机构所使用的资金都由资金池提供,资金价格通常都用最近一期的平均资金成本再加上一定的风险管理转移溢价点合并执行。FTP的作用主要一是分离市场风险,把市场风险单独交给一个团队即司库来管理。二是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为依据,对产品进行定价。三是使营销人员业绩考评真实、科学,建立和完善基于盈利而不是规模的激励机制。四是引导和决定业务线路的收缩和扩张。目前,除招商银行正在研发FTP系统外,国内其他商业银行还未建立FTP系统。第三类是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即以筹资部门(公司银行部、个人银行部、同业银行部、银行卡部等)为起点,以用资部门(公司银行部、票据中心、风险控制部、信贷管理部、同业银行部、银行卡部、国际业务部等)为终点、以服务部门(会计部、稽核监督部、计划资金部、办公室、行政管理中心以及监察保卫部等)为服务环节的分支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目前,除中信实业银行等个别商业银行通过该类资金转移定价模型建立模拟利润考核系统外,其他商业银行还未建立分支机构内部筹资、用资部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因此,根本无法区分筹资、用资部门以及服务部门共享的收入、成本与费用,尤其是具体到每个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也仅限于存贷款规模,这种相当粗放式的模糊考核颇失公平与合理。该类资金转移价格是在目前人民币存款仍然执行计划“管制”以及利率市场化程度整体不高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定价方式。第一类转移价格还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还未完全研发出真正的第二类FTP计价系统,即使开发出FTP系统,也需要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来配合,而且FTP的主要作用就是从宏观层面防范风险,具体到基层行实际业务发展考评当中也并不十分有效。在此形势下,建立第三类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实施内部资金转移计价就非常有必要。为此,根据笔者在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着重就第三类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即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必要性、原则、定价模型、方式方法等策略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并以兰州地区某商业银行大沙坪支行为例进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效用的实例分析,作一些粗浅的认识和见解,供各级管理层在强化绩效考核上决策参考。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意义和作用(一)有利于灵活自如应对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到来,有效防范利率风险随着大额外币存款、同业存款和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人民币自营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在逐步推进,利率风险将会随之而来,目前利率风险主要集中在人民币协议存款和同业存款上。在FTP系统尚未完全研发成功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目前商业银行应对利率逐步市场化、强化利率风险管理较为有效的方式。因为一旦利率市场化进程快速推进,则相对以前较为严格的利率“管制”而言,市场利率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将会大幅加剧,商业银行为扩大信贷资产负债规模,提高抗击市场风险的资金实力,对市场资金来源的依赖程度更大,利率风险随之提升。如果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不按照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进行产品定价和绩效考核,依旧按照传统的非“集约化”无成本方式来盲目扩大资产负债规模,不该叙做的业务照旧叙做,该叙做但有比例约束的业务依旧偏好发展等等,将会严重削弱商业银行的资产净值。只有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合理产品定价,并根据利率市场化的程度灵活调整,方能较好地适应市场利率的复杂变化,提高抗击利率风险的能力。(二)有利于健全和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发挥对人力资源的激励作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商业银行内部如零售业务、票据贴现、国际结算以及银行卡等业务将逐步从分支机构独立出来,集中到某一支行或成立专业部门集中办理,规模经营,以提高效益。同时,诸如公司银行部等部门既有资产开拓的职责,有肩负负债营销的职责。上述这些部门在业务拓展过程中,往往与全行共享一部分产品、设备以及后勤、行政、核算等服务支持。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的做法是筹资部门吸收负债而全行无偿使用负债来开拓资产业务。如何将这些共享的成本与收入合理区分开来,准确、合理评估各部门的绩效,最终达到风险、成本与收益匹配,业已成为困扰商业银行管理层的主要问题。通过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进行内部资金转移计价,实行内部资金转移有偿使用,便可合理地将商业银行的收入与成本在各业务部门进行划分,准确进行部门及员工个人的绩效评价,核算其利润贡献度,奖优罚劣,不断发挥对人力资源的激励作用。(三)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整体利润水平通过内部资金转移有偿使用,筹资部门将会采取优化负债结构、降低成本支出来增加计价转移收入。贷款投放不再是无成本使用资金,用资部门将会采取措施强化风险质量管理、优化风险资产结构,通过资产“结构调整”来增加收益。同时也调动了服务部门营销存贷款的积极性。实施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可促使全行上下集约化经营,各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争先恐后提高本部门利润水平,以享受超额奖金,最终会强力推进全行利润水平的有效提高。(四)有利于进一步强化资产负债管理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商业银行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商业银行系统贷存比吃紧、流动性不足时,仅靠行政方式调整下达分支机构贷存比例计划可能会挫伤用资部门的积极性,削弱其业务稳健发展的能力,也会激起部门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就是对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进行重新定价,有针对性地提高贷款业务的资金成本,遏制贷款攀升速度,以增强流动性。反之,则进一步降低贷款成本。同时,实行不同档期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分支机构内部筹资部门与用资部门将积极对其自身的资产与负债进行久期匹配和利率匹配,有效减少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逐步推进“质量、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全行整体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效果。(五)有利于对不同机构和产品合理定价,促进协调发展同一城市也会有经济发展不同的区域差异。同样,对处于同一城市的商业银来讲,分支机构也存在资产负债发展不平衡的行际差异。根据行际间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有利于对不同期限、不同区域、不同业务进行合理定价,通过价格杠杆不断减缓经济发展差异对商业银行产生的不利影响,以促进商业银行全行整体业务协调均衡发展。如为提高经济落后区域机构的资产质量,可有针对性地提高该区域机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使其放贷微利或无利可图,促进资产向高效低险区域转移,同时鼓励该区域大力发展负债业务。又比如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商业银行产品推陈出新,为了抢占某一创新产品的市场份额,可对该项产品设置内部资金转移优惠价格。招商银行总行目前对新建分行采取的相关价格管理措施基本体现了这一思路。(六)有利于强化“资本约束”意识,缓解资本不足压力在现代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下,资本作为判断银行经营稳定性最重要的标准,决定了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张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生存能力。对资本进行有效管理是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先决条件,也是统筹效益、质量、规模的有机纽带,建立风险资本约束机制将为实现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目前,国内商业银行资本普遍不足,要解决资本不足问题,除采取发行股票等方式增加分子项外(该项方式受到诸多政策的约束,有很大的刚性),就是通过压缩资产规模或优化资产结构减少分母项。很显然,直接压缩资产规模是最无奈的选择,最为理想的方式就是培养和树立全行“资本约束”意识,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设计不同的转移价格来约束资本高消耗业务的过快增长,鼓励大力发展资本低占用业务,优化资产风险结构,缓急资本不足的压力。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原则要作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至少应该坚持以下8个方面的原则:“效益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可变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计划与市场兼顾原则、合理性原则、激励为主原则、实效性原则”。(一)效益性原则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目的,优化配置信贷资金是商业银行实现“三性”最佳组合、健康发展的关键。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作为有效配置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经济杠杆,在定价过程中,必须体现效益性的原则,所设计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要以效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即制定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要充分起到利润最大化的导向作用,能够有效反映各部门真实的利润贡献度,达到各项业务的成本与收益对称,风险与收益对称,最终实现全行整体与各部门收益共同最大化的目的。比如商业银行为规避经济宏观调控周期的政策性风险,通过价格杠杆积极促进全行优化资产结构,以降低行业风险,但如果调整制定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与实际价格偏离程度太大,很可能会造成当期利润总量减少,股东回报率降低。因此应在坚持效益性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资产的刚性,通过适度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来逐步达到资产结构调整的目的。(二)差异性原则商业银行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业务拓展重点和经营目标,加之分支机构所在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别,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不能“一刀切”,应该制定有期限差别、地域差别和产品差别的价格,以有效支持不同时期、不同业务、不同分支机构的发展。对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分支机构,可以较高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支持其负债业务发展,对经济发达区域的分支机构,可以相对较低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鼓励其发放贷款。比如招商银行根据当前票据业务发展现状,为促进票据贴现规模经营,目前对票据中心实施的票据专项优惠借款利率和非票据中心普通票据借款利率,尽管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称其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但在思路上已经充分体现了内部资金有偿使用差异性这一原则。(三)可变性原则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按照筹资平均成本费用率为基础来确定的。目前,该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固定不变,平均价格所引发的偏差不是十分明显。如果利率市场化后,市场利率瞬息万变,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就不能固定不变,须坚持可变性原则。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要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做出反应,至少每旬或每月定价一次,必要时直接以边际筹资成本费用率作为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与市俱进促进业务的发展。比如在某一时点,受人民银行增加央行票据发行的影响,货币市场利率随之较大浮动提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就要即刻做出调整,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若调整滞后,将很可能造成资产收益空间趋窄、负债成本攀升且余额下跌的情况。(四)系统性原则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配置调节杠杆,着重突出了对全行整体资金配置的效果,并对各个部门发挥强有力的引导作用、集聚作用和激励与约束作用,强化公平的绩效考核,以此凸现全行资金配置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和整体质量最优化的导向功能。如果单方面突出资金来源或资金运用或者弱化服务部门的职能或作用,将会严重削弱对全行资金整体的配置效果,因此,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的建立上,各主要参数尽量齐全,认真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通盘考量,系统测算。(五)计划与市场兼顾原则目前,最主要的人民币自营存款利率仍然执行管制利率。因此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设计上要坚持市场调节与计划调控的理性匹配,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市场风险复杂而且国内商业银行驾驭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水平不高,单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分支机构的资金筹集或运用行为,未必能够达到最优化效果。因此在所设计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中既要隐含法定存款利率和资金市场价格因素,又要包含市场利率化条件下内部筹资部门和用资部门以及全行整体目标利润率参数,并通过这一参数的变动,确保质量的最优化和整体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目标的圆满实现。(六)合理性原则建立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合理的计价转移,公平、真实核算各部门的绩效,对各单位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评价和比较,巩固经验,寻找差距和不足,促进下一步的正确决策。经营效益是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各部门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评价和考核的重中之重。因此,对各部门经营效益影响较大的转移溢价率等相关核心要素的取值上要兼顾公平性与合理性,并且要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公正合理进行绩效考核。(七)激励为主原则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设置要以鼓励为主,所设计的内部转移定价模型既要有利于更有效地调动筹资部门乃至全行上下拓展存款的积极性,又要有利于调动用资部门乃至全行上下在保证信贷资产安全性的前提下扩大有效贷款的积极性;既要有利于更充分地调动在贷款低效高险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增加存款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方式获取利差并有效压缩低效贷款的积极性,又要有利于在贷款高效低险的情况下减少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方式获取利差而努力扩大有效贷款的积极性。当然,在市场向不利的方向发展、不良资产发生的概率大幅提升、业已产生严重的不良贷款或负债成本非市场因素而人为快速提升等情况下,应该兼顾约束原则。(八)实效性原则所设计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要简单易行、切实有效,可操作性强。要符合当前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运动的实际规律,紧贴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条件。在定价模型中设置的经济参数不能太多,以主要影响因素为主,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运作起微幅影响的参数可忽略不计,而且各经济参数的数据在当前商业银行财务核算系统中能够相对准确的提取和统计。 五、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策略研究(一)建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目前,人民币自营存款利率市场化还在探索阶段,基本还是执行固定利率,变化频率和幅度不大。因此,利率风险暂不予考虑,可忽略不计,在此基础上设计定价模型。定价的基本思路为:以筹资部门的上期(下同)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单位存款营销费用率、所分摊固定资产折旧率、存款保险费费率、工资以及其他支出比率等六项计算的加权平均筹资成本费用率,作为内部资金转移的理论价格,理论价格再加上其与扣减营业税和拨备后的资产利息收入率的差额(即资产平均净收益率)的一定比例转移溢价率之和作为内部资金转移的实际价格。各部门通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计算其当期利润,若产生资金本息损失,除正常计价外,还要相应扣减其利润总量。假设:P代表内部资金转移实际价格;L代表内部资金转移理论价格;代表转移溢价率;H代表贷存比例;X代表利润,Xc代表筹资部门利润,Xy代表用资部门经济利润,Xf代表服务部门利润;T代表投资类资产; D代表拨备增量,Dd代表贷款拨备增量,Dt代表投资拨备增量,Dd1代表贷款拨备余额,Dt1代表投资拨备余额;C代表存款类负债;O代表表外资产;R代表利率,Rd代表贷款利率,Rc代表存款利率,Rt代表投资利率,Rz代表存款准备金利率,Rj代表资产平均净收益率;F代表营销费用率,Fc代表存款营销费用率,Fy代表资产营销费用率;G代表工资支出,Gc代表筹资部门工资支出,Gy代表用资部门工资支出,Gf代表服务部门工资支出;J代表固定资产折旧,Jc代表筹资部门折旧,Jy代表用资部门折旧,Jf代表服务部门折旧;W代表中间业务收入,Wc代表筹资部门中间业务收入,Wy代表用资部门中间业务收入,Wf代表服务部门中间业务收入;Z代表风险资产,Zn代表表内风险资产, Z代表表外风险资产;V代表合格的风险缓解金额,Vn代表表内合格的风险缓解金额,Vw代表表外合格的风险缓解金额;Q代表风险资本成本支出; n代表存款准备金率;x代表现金库存率;s代表存款保险费率;g代表表内外风险资产系数;m代表表外风险资产信用转换系数;k代表资本充足率;q代表资本回报率;y代表营业税率。内部资金转移理论价格平均筹资成本费用率(存款利息支出+存款营销费用+所分摊固定资产折旧+存款保险费支出+工资支出+其他支出)/存款日均余额L=(CRc+CFc+Jc+Cs+Gc)/C (1)资产平均净收益率日均存款余额日均贷存比计划贷款平均利率利息收入营业税贷款拨备增量+投资收益投资拨备增量/日均存款余额日均贷存比计划+投资日均余额内部资金转移理论价格Rj(CHRd(1-y)+TRt-Dt-Dd)/( CH+T)-L (2)将(1)式代入(2)式得Rj(CHRd(1-y)+TRt-Dt-Dd)/( CH+T)(CRc+CFc+Jc+Cs+Gc)/C (3)内部资金转移实际价格资产平均净收益率+内部资金转移理论价格P= Rj+L (4)将(1)式和(3)分别代入(4)得P(CHRd(1-y)+TRt-Dt)/( CH+T)(CRc+CFc+Jc+Cs+Gc)/C +(CRc+CFc+Jc+Cs+Gc)/C (5)筹资部门账面利润日均存款余额(1-存款准备金率)(内部资金转移实际价格平均筹资成本费用率)+日均存款余额存款准备金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现金库存比率)+中间业务收入。XcC(1-n)(P-L)+Rz(n-x)+ Wc (6)将式(1)和(5)代入式(6)得XcC(1-n)(CHRd(1-y)+TRt-Dt)/( CH+T)(CRc+CFc+Jc+Cs+Gc)/C +(CRc+CFc+Jc+Cs+Gc)/C -(CRc+CFc+Jc+Cs+Gc)/C+Rz(n-x)+ Wc (7)表内风险资产余额=(表内资产余额 - 贷款准备或其他资产减值准备余额 合格的风险缓释余额)内部风险系数Zn(CH-Vn-Dd1)g+(T-Vn-Dt1) g (8)表外风险资产余额=表外资产余额 信用转换系数内部风险系数 - 合格的风险缓释余额Zw=(Omg) -Vw (9)将式(9)和式(8)合并得ZZn + Zw(CH-Vn-Dd1)g+(T-Vn-Dt1) g+ (Omg) -Vw(10)资本成本支出 = 风险资产余额 监管资本充足率(8) 资本回报率Q=Zkq (11)将式(10)代入得Q=CH-Vn-Dd)g+(T-Vn-Dt) g+ (Omg) -Vwkq (12)用资部门经济利润资产利息收入营业税内部资金转移计价支出拨备差额工资支出所分摊固定资产折旧支出风险资本成本支出资产营销费用支出其他支出+中间业务收入 XyCHRd(1-y)- P-Dd+T(1-y)(Rt-P)-Dt-Gy-Jy-Q-(CHFy+TFf) +Wy (13)将式(5)和(12)代入式(13)得XyCHRd(1-y)- (CHRd(1-y)+TRt-Dt)/( CH+T)(CRc+CFc+Jc+Cs+Gc)/C +(CRc+CFc+Jc+Cs+Gc)/C-Dd+T(1-y)(Rt-(CHRd(1-y)+TRt-Dt)/( CH+T)(CRc+CFc+Jc+Cs+Gc)/C +(CRc+CFc+Jc+Cs+Gc)/C)-Dt-Gy-Jy-CH-Vn-Dd1)g+(T-Vn-Dt1) g+ (Omg) -Vwkq -(CHFy+TFf) +Wy (14)对于会计部、稽核监督部、监察保卫部、计划资金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行政管理中心等服务部门,可按照用资部门和筹资部门的人均利润扣减其工资支出、折旧支出后的利润下达基础利润计划。再分不同专业参照其上年度业务量的一定比例折算为浮动利润计划,按照浮动利润计划与基础利润计划的合计数下达该部门本年度利润计划。一是对于该部门利用非本职工作时间营销的存贷款等业务,按照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计价转移并核算其利润。二是对于该部门所营销企业所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应该增加其利润。三是对于其工作中发生的差错分不同情况按一定比例折算扣减(在其他支出项反映)利润,如果差错引起收益损失,直接扣减其利润计划。 Xf服务部门的利润基础利润+浮动利润+非本职业务工作时间营销的存贷款等计价转移净收入+所营销企业贷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其他支出(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策略1. 增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参数“转移溢价率”的目的和作用从外表上看,在本模型中增设参数并把资产平均净收益率按该参数比例分配给筹资部门和用资部门,对分支机构本身来说,筹资部门利润增加的百分点与用资部门减少的百分点相互抵消,利润总量不变,似乎意义不大。实际上,这样做对筹资部门和用资部门均有很大的推动、激励与约束作用。如果按内部资金转移的理论价格作为内部资金转移的实际价格,一方面,把利差全部归用资部门,不能实现资金净收益在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上的合理匹配,助长无成本意识,既不符合市场原则,又不具有公平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筹资部门的积极性。第三是不利于全行优化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不利于全行整体效益和质量的最优化发展。对于转移溢价率,给筹资部门分配的不能太高,如果太高,由于利差空间太小而使得部分贷款发放受到遏制,会影响用资部门资产营销的积极性,预期收益将会减少。同时,筹资部门可能会轻易完成本部门的利润计划,不利于存款结构的优化和负债规模的稳步提高。这样以来,无论筹资部门、用资部门或服务部门,均可以通过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以实实在在的利润来考核其业绩贡献度。当筹资部门通过优化负债结构、减员增效等方式降低了费用与利息支出,超额完成利润计划,则相应享受较高的收入;用资部门通过强化资本约束和贷存比约束,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强化资产风险管理、减员增效等方式降低风险资本支出以及内部计价转移支出,则相应也可享受较高收入;服务部门通过提高工作责任心、降低差错率并一改过去“营销挂起”的意识,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营销存贷款业务,为全行资产负债业务稳健发展贡献力量,也相应可增加收入。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把转移溢价率参数的取值定为0.2。2.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须具备相适应的市场环境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以及参数设置等均是在目前利率市场化不十分明显、利率体系中最主要的人民币存款仍然执行较为严格的管制利率条件下确定的。在实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过程中,也必须具备 “利率计划管制或利率市场化不十分明显” 这一重要的前提条件或市场环境。但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由于利率随时随刻在发生变化,而且变化频率在不断加大,利率风险也不断提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式就要相应发生变化,不能再以上期平均筹资成本费用率作为内部资金转移的理论价格,而应直接以边际筹资成本费用率(学术界对边际成本率的定义不一,本文倾向于把新增资金成本率直接作为边际成本率)作为转移的理论价格,转移溢价率的取值也要随时发生变化。因为把前期平均筹资成本费用率即内部资金转移的理论价格作为后期资产的基础成本本身就具有滞后性,即时收益与原始成本不匹配,以此定价显然不合理。例如:如果存款利率下降,此时的筹资边际成本费用率可能低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一些与转移价格相比而言无利可图或微利的贷款与投资若以目前的边际成本费用率来衡量,却有相当的获利空间。反之,如果利率上升,此时的边际成本费用率将大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对于一些与转移价格相比收益与成本相匹配的意向贷款或投资,若以此时的筹资边际成本费用率衡量则可能是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纽约富兰克林国家银行破产案一部分原因就是管理层实施了将新的贷款需求的预期收益与银行平均资金成本相比的措施,长此以往,资本金不断被“蚕食”,最终导致该行破产。3.须设计合理的薪酬考核体系配合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实施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不同部门与个人来说,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最直接的效用就是通过内部资金有偿使用来核算本部门以及个人的利润贡献度,并以此调动其完成和超额完成利润计划并享受超额奖金收入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实现“质量、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薪酬考核体系来配合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否则,再先进的内部资金定价模型都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调动人的主观积极性。在薪酬考核体系的设计上,一是要严格执行业已形成的考评规则,防止走过场。二是薪酬档次要有明显差距,杜绝“高级大锅饭”的情况发生。三是薪酬考核体系要随着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变化相应做以调整。4.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需要相应的信息技术系统支持随着市场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产品推陈出新,经营混业多元化,产品复杂多样化,区域全球一体化,资金变动频率加快,尤其是跨国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资金变化频繁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手工方式来准确计算单个企业的的存贷款日均变化情况以及其所带来的中间业务收入和其他支出比较困难,而且各部门各员工共享的收入与支出用手工统计也存在相当大的偏差,这对各部门和客户经理的业绩考核有失客观、公正和公平性。为此,要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强化绩效考核,必须取得计算机信息技术系统的强力支持。招商银行研发并运行的个人揽存业绩考核统计系统,对单纯的存贷款业绩统计分析考核,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可参照招商银行个人揽存业绩考核统计系统研发建立“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统计分析系统”。该定价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能:一是每个员工建立工号,其所营销的企业所带的利息收支、中间业务收支、存贷款资金日均变化情况以及内部资金转移计价与利润完成情况均可通过其工号统计和反映。二是允许不同员工按不同比例共享有关企业资源和收支,并单独反映其业绩。三是建立筹资、用资和服务部门三大统计分析查询模块,可按不同部门统计、分析和查询内部资金转移计价和业绩等信息。四是设置即时维护与分析“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功能,可随时做出维护和调整,使得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能够紧贴市场变化,切合实际促进业务发展。五是该系统具备一定的定价信息纠偏和反馈功能,对于不合理的转移价格,该系统可及时提出一定的纠偏意见。5.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需要探讨和说明的其他几个问题目前,学术界普遍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认识着重于在宏观层面防范利率风险和完善产品定价参考依据上,把利率风险放在总行层面上进行宏观管理,即总行层面建立“资金池”,让二级分行在有效解决利率风险的基础上,实现稳健经营。本文着重从微观层面研究基层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问题,旨在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真实公平高效考核和评价客户经理与部门,真实反映其业绩水平。因此,在具体实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差异,需要对以下几个问题加以说明和探讨。(1)关于资产损失扣减用资部门利润问题商业银行本身就是经营风险业务的特殊企业,风险无处不在,而且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趋于多变和复杂。对产生的贷款或投资损失直接扣减用资部门利润进而影响该部门的收入对于有效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固然重要,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目前企业驾驭市场能力普遍不强,管理水平不高,与国际差距大,加之国内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信用度普遍不高,而且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很完善,企业通过多种方式逃废银行债权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这种情况下,不良资产逾期概率就会加大,防范和化解资产损失风险需要法律、市场以及社会的多方配合。如果单纯全额扣减用资部门的利润很可能引起信贷人员发生主动转岗、人才流失以及道德风险甚至发生犯罪等一系列问题。到底按多少比例扣减、扣减多少既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又不能削弱信贷人员资产营销与管理的积极性,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和研究。另外,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把风险控制部与信贷管理部纳入用资部门的范畴,主要原因是风险控制部与信贷管理部的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直接关乎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因此,纳入用资部门范畴通可通过利益约束和激励来促进信贷资产高质量的发展。(2)关于存贷款营销费用列支的问题从我国国情与金融营销实际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存贷款的营销上不能没有营销费用,尤其是招待费用,而招待费支出又有严格的比例约束。现行财务费用核算中存贷款营销费用没有单独的科目列支核算,存贷款营销费用支出数据的准确获取也较为困难。目前各家商业银行普遍的做法就是“借用科目”来“隐性列支”,这样的做法很显然不符合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第一需要探讨的是增设存贷款营销费用支出科目,使“隐性列支”显性合规化。第二是存贷款营销费用与地域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按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值得研究。(3)关于规模扩张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的矛盾问题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晚,规模不大,抗击市场风险的综合实力和水平不高,尤其是我国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时间不长,执行不到位不彻底,多数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目前还是通过粗放式的“跑马圈地”来实现非常速的“规模扩张”。尤其是为了快速推广一种新产品或为了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存贷款计划而频繁开展阶段性扩张竞赛活动,往往是通过牺牲部分预期收益来换取规模的扩张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这显然与以“质量、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相矛盾。客户经理经受完成阶段性营销推广计划(该计划往往是与阶段性收入挂钩或有相当的奖罚措施配套)的压力,要完成利润计划就不能牺牲预期收益,要完成阶段性营销推广计划就不能确保利润计划的完成。那么在“规模扩张”与“质量、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的矛盾条件下,如何合理设计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需要今后进一步结合实际加以探讨。(4)关于“转移溢价率”的取值问题转移溢价率的取值与筹资部门完成利润计划成正比,与用资部门完成利润计划成反比。取值越大,筹资部门的利润就越多,反之,用资部门的利润就越大。筹资部门是低风险甚至是零风险中心也是成本中心,的取值应该小一些。但反过来分析,商业银行本身就是靠“举债”经营的特殊企业,负债是基础,没有负债便就失去了所谓“商业银行”的称谓和意义,存款是立行之本,单从这方面分析,的取值似乎应该大一些,向筹资部门倾斜。但同时贷款质量又是生命,贷款质量关乎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用资部门既是高风险中心也是利润中心,的取值应该小一些,方有可能确保资产高质量。转移溢价率的取值究竟多大方可促进“质量、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值得在业务实践过程中做进一步研讨。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对的取值(0.2)是固定的,没有设定随资金面的宽松而浮动。一般情况下,当全行资金面宽松即贷存比低位运行时,的取值应该小一些,甚至为零,从利益驱动上调动用资部门资产营销的积极性;当全行贷存比高位运行而面临流动性风险时,的取值应该大一些,甚至等于1,以遏制偏好发展资产业务,鼓励大力发展负债业务。另外,目前商业银行利润主要来自固定利差,故在的取值上没有考虑全行目标利润率参数。如果利率完全市场化后,要在值的设置上考虑增加全行目标利润率参数,确保既定目标利润率的完成。(5)关于风险资本、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回报率的设置问题目前,国内对风险资本的界定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账面资本。账面资本在会计定义上又称银行所有者权益,是各种具有资本性质的项目依据一定的会计方法,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股东权益部分,最传统的对银行资本的理解就是这种财务意义上的资本。二是监管资本。监管资本是指监管当局根据BA(Basle Agreement)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执行的强制性资本标准,在计量资本充足率时除了账面资本外,还包括某些具有资本性质的内部储备、长期次级债券等二级资本。三是经济资本(风险资本)。经济资本是随着银行风险管理技术的演进而逐步形成的新概念,与账面资本和监管资本不同,它是银行实际承担风险对应的内在资本要求。从理论上说,银行经营的风险损失包括三类: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及异常损失,其中,预期损失一般通过调整业务定价和提取准备金覆盖,异常损失主要通过压力测试制定应急方案,非预期损失则应根据银行内部的风险评价模型计量,并用经济资本来覆盖。监管层对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主要目的一是提高商业银行赔偿支付能力,降低破产风险。二是强化公众对商业银行的信心,维护和稳定负债来源。三是提高整体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四是促进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确保金融改革与国际接轨。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中涉及的风险资本就是根据西方商业银行常用的经济资本来设定的。目前,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主流学派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程度界定为: 资本很充足,即资本充足率至少10以上(其中核心比率不低于5);资本充足,即资本充足率至少8以上(其中核心比率不低于4);资本不足,即不能满足上述两项资本比率要求的一个或多个最低比率;资本明显充足,即资本充足率低于6(其中核心比率低于3);资本严重不足,即资本充足率低于2。由于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未实施资本有偿使用方案,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下,甚至部分商业银行资本严重不足。基于此,在风险资本充足率的设置上,本转移定价模型并未按照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实际应该承担的风险对应的资本比率要求来确定,而是按照目前国内监管资本充足率的最低标准(8)来设定的。资本回报率通常参考股东实际回报率确定,目前国外上市公司的股东回报率一般为税前25%或税后15%。从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目前情况来看,上市后平均税前资本回报率15%左右,税后资本回报率10%左右。因此,原则上税前资本回报率的参照水平应为15%。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中把资本回报率设定为3,与实际回报率差12个百分点,存在较大偏差,主要目的是旨在给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一个“调整期”,在调整期内,一是培养和树立全行资本约束的意识。二是鉴于资产业务的刚性,应从低到高、从弱到强有序地逐步推进信贷“结构调整”,鼓励大力发展资本低占用业务,遏制资本高消耗业务过快增长。三是减缓资本计价对正常业务发展的影响,防止引起振荡。(6)关于风险资本成本支出渠道的问题在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中,用资部门的风险资本支出之所以没有象资产拨备一样纳入资产平均净收益范畴来计算内部资金转移价格P,而是纳入到用资部门的经济利润中直接核算,主要考虑的是今后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和优化风险资产结构的导向问题。如果纳入资产平均净收益范畴来计算内部资金转移价格P,将会导致价格P降低,用资部门的利润就会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资本成本支出的利益约束作用,资本约束意识就会降低,不利于优化资产风险结构的导向。因此,纳入其经济利润考核,可在很大程度上鼓励用资部门优化风险资产结构、降低风险资本支出、减缓全行资本充足率的压力。随着商业银行“资本约束”意识的增强和资本充足率的普遍提高,可考虑将风险资本支出纳入资产平均净收益范畴来计算内部资金转移价格P。(7)关于派生存款的界定和计价问题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派生存款的定义标准不一。一般情况下,贷款发放后账户上增加的存款不是由于现金流的增加而增加的称为派生存款,即非现金流增加而引起的存款增加称之为派生存款。但贷款资金出帐后又有资金回流,从资金变化的实质上说,没有贷款原则上就不会有相应的资金回流,即该部分回流资金实质上就是由于贷款的发放引起的,该回流部分应该算是派生存款;但如果算派生存款,但该部分资金又引起了即期现金流的增加,似乎不能算为派生存款。因此,对此部分资金变化很难界定是否算作派生存款。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把所涉及的派生存款定义为:一是“(贷款发放后存款日均余额贷款日均余额)0”时,贷款日均余额对应金额的存款为派生存款。二是“(贷款发放后存款日均余额贷款日均余额)0”时,贷款发放后存款日均余额为派生存款。三是对于存款质押贷款,应该把质押存款日均余额从贷款发放后的存款日均余额中剔除后统计派生存款。即对贷款资金出帐后随后又回流的资金,在一个考核期内该部分现金流增加是由于贷款增加所致,实际可用资金并未增加。只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就算作派生存款,该派生存款不能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进行计价转移,因为该笔资金属非可用资金,但须按照相应档期存款利率计息核算支出。其实,这样核算是比较合理的,因为贷款资金并未影响相关部门的内部资金转移计价现金流,而同时又享受了实实在在的贷款资金收益。(8)关于日均余额的计算问题在实际业务发展当中,负债业务尤其是对公存款振荡起伏较大,尤其是在每逢考核期末和期初,受惯性“翘尾”和“回调”因素的影响,负债业务振荡起伏最为剧烈。在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中,假定了存贷款以理想状态稳定增长,不存在影响资产负债较大幅度波动的因素,以减少由于资产负债波动引发的价格失真概率。在实例分析中有关大沙坪支行日均负债、日均资产的测算,采用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法计算日均余额,即单位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数列个数的商为50.14。为了便于计算,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中取约等于值50。(9)关于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的期限问题在设计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时,为了简单、直接表述模型内容和定价方法,对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