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6352078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1.前言.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文献综述.32.1 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国内研究现状 .32.2 国内关于体育舞蹈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现状 .63.研究对象与方法.73.1 研究对象 .73.2 研究方法 .73.2.1 文献资料法.73.2.2 专家访谈法.73.2.3 问卷调查法.74.实验结果与分析.94.1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研究 .94.1.1 实验操作.9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95结果与分析.135.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 .135.25.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1453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65.3.1 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健心作用.165.3.2 体育舞蹈教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175.3.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185.3.4 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206.结论与建议.226.1 结论 .226.2 建议 .22引用注释引用注释.23参考文献.22致 谢.27附录 1 .28附录 2 .35第一节 前言11.前言1.1 问题的提出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成绩优异的内地女硕士生韦惠滢,无故缺课2 天后,15 日号被发现在校园宿舍内上吊身亡。而在过去半年,香港已发生 7宗大学生不堪压力而自杀个案,其中 4 人死亡,事件令香港社会高度关注大学生应对逆境的能力。内地高校近年也不断爆出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从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黑熊,到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连杀四人,引起了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关注与担忧。根据2008 年一项调查显示, 89.3%的大学生有过极度的心理体验,超过25%的大学生有过自杀倾向。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心里问题为何如此严重 ?心理专家呼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都要在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方面,更多地给予大学生一些心理关照和疏导,才能减缓和化解大学生的心理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稳定,踏入大学,就相当于踏入半个社会,从而他们感到不适应,害怕失败、害怕拒绝, 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尤为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成为大学生失常的心理基础1。目前,大学生心理复杂多样,其突出表现在动机、价值观念、人格障碍、个体心理偏差等方面。种种原因表明,这些障碍与偏差导致的失常心理与社会就业、家庭经济、个人恋爱所造成的心态失衡、心理变态、心理疾病有关。2002 年 12 月,教育部颁发了制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充分的体现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中,这为学校体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如何在高校体育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体育舞蹈这个独具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也应运在高校中开花,那么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怎样的影响,这是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1.2 研究目标与意义根据 2004 年 10 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对 100 名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调查,17%的学生表示自己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非常了解,34%的学生表示对这方面的知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识比较了解,而 49%的学生表示对这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由此可见,目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防止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但是,目前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或是缺乏相关内容的课程,并没有使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实质上的作用。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原本脆弱的心理缺少了有效的防护机制,这不利于预防心理疾患。有的学生误认为健康的概念只是局限于生理上没有严重的疾病,在出现心理波动和心理失衡时,意识不到这些状况会发展为心理障碍,这增加了预防心理疾病的难度。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学生面对情绪失控的状况,常感到非常恐慌,找不到摆脱困境的办法,不会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学校严重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这给高校教育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近年来发生的硫酸泼狗熊、铊中毒等一系列大学生不良个案中,多数都是因为学校片面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不够,使得这些看似优秀的年轻人发生了严重的人格偏差。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匾乏。心理健康知识匾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从而增大了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高校如何运用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拟通过体育舞蹈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来验证体育舞蹈锻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进而为大学生进行体育舞蹈锻练、以及体育舞蹈的广泛开展提供心理学依据。第二节 文献综述32.文献综述2.1 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国内研究现状近些年来,有关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更趋活跃,但在国内尚未见到有关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动的研究报道。现就通过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期刊网等网络媒体所查阅到的近 10 年来 200 篇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综述。表 1 论文数量分布统计表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一般核心总计000404606110118087714258334385152961551267571572从表 1 中可以看出,自 1999 年以来,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总数,在整体上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在 2001 年之后,论文数量有了比较明显的增加。在 1999-2000 年期间,年平均公开发表的文章为 1.7 篇,而从 2000-2005 年公开发表的文章来看,年平均公开发表的文章大大增加,是 29.7 篇。特别是在 2004 年发表的 14 篇文章中,有 7 篇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占当年发表文章的 50%的比率。这说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更加严重, 同时关注和研究的人也越多,尤其是在体育方面。自 2003 年至 2007 年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有35 篇,仅占论文总数的 17.5%。而在 2003 年之前没有一篇文章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这说明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质量有待提高。总之, 进入 21 世纪以后, 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科研文献上升的幅度较大,这表明体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4表 2 论文选题情况统计表选题范围论文总量%核心论文%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运动其他43.8 19.112.224.913.818.98.327.5从表 2 可以看出,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的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上,约占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总数的 43.7%。这是因为体育教学的干预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作用较明显,同时在高校得到普遍的重视。特别是我国体育专业院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已设立了体育心理健康的专门的课程;当然也与高校体育教师的较强的科研能力有很大关系。但是,在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中, 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仅占论文总数的 13.8%。而在体育锻炼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约占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总数的 18.6%。这说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在体育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学的研究是科研的主流, 其次是体育锻炼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受到了学者的重视。从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来看,占论文总数的比率不是很高, 这说明研究的论文的档次和质量较低,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指导较少,说明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发展需求。关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如何有效地提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的研究课题,也是相关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此类研究的思路多是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具体途径与方法。将有关研究结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将学者们提出的有关对策归纳成如下两大点:一是加强和改善体育教学。具体内容涉及到体育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与方法等;二是深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提及运用体育的独特功能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于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则少有提及。具体到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的侧重点和视角不第二节 文献综述5同,所提出的对策则有差别。如安雅然等人在辽宁省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与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到:全员教师参与,将心理健康教育自然渗透到体育活动中;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结构,多方位地对大学生实施心理教育;营建民主、和谐、互助的体育教学氛围,促进大学生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除现状测查、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之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并逐渐演变成一个专门的研究方向。从相关的研究文献报导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最主要的形式包括个别心理咨询、团体咨询、心理健康教学、心理训练活动等,其中个别心理咨询的干预效果研究最多。在心理健康教学干预方面,据马建青对浙江大学四个教学班累计 691 人的教学干预效果的无记名调查,96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帮助很大” 、 “有帮助” ;心理健康平均水平由干预前的“一般”提高到“良好” 。团体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活动也开始加强,如杨瑞莉报道,运用理性-情绪疗法集体治疗大学生自卑感;余建华等对 17 名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应用分阶段主题式小组分析活动和整合式咨询方式进行小组咨询;此外一些学校开展了心理行为训练。刘素卿等在心理干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研究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 18 周的心理干预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经过 18 周的心理干预,各因子均分均有所下降,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方面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停止训练 22 周后,经过 16PF 二级指标的验,两组在心理健康、专业有成就、创造能力、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等方面并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心理干预训练对大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短期影响作用,对人格的改变未能产生直接的影响。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十分重视对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但上述的研究仅是从某一侧面来探讨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有的通过教学实验来验证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效能,有的是探讨不同运动项目、不同锻炼形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程度,有的则是通过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后再提出相关的对策,至今还没有学者从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动的层面,探讨大学生体质、体育锻炼、健康知识认知结构与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关联性,也没有人从理论层面上构建出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益互动的基本模式,更没有人从多维度研究高校体育与大学生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6心理健康效益互动的具体操作策略。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地、详细地研究。2.2 国内关于体育舞蹈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现状 关于体育舞蹈的研究,在整体上是呈上升趋势,尤其是 2000 年后,论文数量明显增加,表明体育舞蹈在我国得到普遍推广和重视,同时也引起体育界学者对体育舞蹈的更加关注。但是从研究内容来看,体育舞蹈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上,由表 3 研究内容分布可以看出。而关于体育舞蹈对学生身心素质影响的研究中,主要集中阐述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健身、健心以及对艺术修养、表 3 体育舞蹈研究被容分布情况研究内容论文数量教学的理论概述高校开设的可行性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情况调查对学生身心素质影响对学生教育功能教学要素研究音乐选择与节奏处理对体育舞蹈的认知与参与动机教学能力培养191814121173321审美能力等的良好影响,对于体育舞蹈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仅停留在表面的阐述中,对两者的相互促进没有涉足。本研究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详细地阐述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同时通过实验研究作为佐证,理论联系实践进行研究。第二节 文献综述7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73.研究对象与方法3.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自于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五所院校的 2009 级 800 名学生,实验组为整群随机抽取的体育舞蹈选修班学生(男生 200 名,女生 200 名,参加体育舞蹈) ,对照组为整群随机抽取的非体育舞蹈选修课学生(男生 200 名,女生 200 名) 。3.2 研究方法3.2.1 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维普中文期刊网、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等搜索引擎的相关检索,依据研究目的,围绕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用的研究,查阅了普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近百余篇,然后对文献进行相关整理,为项目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查阅、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关于体育舞蹈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专著和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到当前的研究现状,发掘和探究隐含在体育舞蹈中的对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因素。并对一些资料和文献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充实了论文的理论基础。3.2.2 专家访谈法通过访问国内一些著名体育舞蹈和研究心理健康的专家,包括武汉体育学院的姚家新、漆昌柱教授等。对文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和问卷,请专家们进行论证,以增加论文的可靠性和权威性。3.2.3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选用国内外通用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90,简称 SCL90)为调查工具。该量表共含有 9 个因子和 90 个项目,内容涉及躯体症状、人际关系、情绪状况、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等方面。问卷的每个题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8目均以 5 级评分制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反之,则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3。SCL90 量表经国内有关方面的修订和使用的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容量大,反映症状全面,能较准确地刻画自觉症状量表的效度系数在 0.770.90 之间,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等优点。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9第四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94.实验结果与分析4.1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实验研究4.1.1 实验操作(1)测量工具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本量表共有 90 道问题构成,每道题根据填表本人对该事件的心理感受分为“从无(1);轻度(2);中度(3);偏重(4);严重(5)。其分属于 9 个因子组成某因子的各项得分之和除以组成本因子的项目数为因子分;本次调查时间为 4 个月,分锻炼前、锻炼 4 个月后 ,二次进行测试。(2)SCL- 90 的信度和效度。9 个因子的分半相关系数界于 0.77-0.91 之间,校正后总体分半相关为 0.85;经库德- 理查逊(K-R20)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发现 ,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高达 0.96。证明该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对效度进行因素分析检验 ,发现 9 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 82%,表明 SCL-90 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3)具体实施 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为期一周的体育舞蹈学习。然后将男女配双,分成 50 小组在本校舞蹈教室进行所学的体育舞蹈练习。本次锻炼持续时间为 4 个月 ,每周锻炼 2 次 ,每次 1.5h。分别于 2009 年 9 月初对受试大学生进实验前的第一次心理健康测试和自信度测试;2009 年 12 月底对受试大学生进行体育舞蹈锻炼后的第二次心理健康测试和自信度测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效果及学习收获和心理健康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心理测试选用国内外通用 SCL90 自评量表为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 800 份 , 回收 788 份 ,分别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其测评结果得分越高表明其健康水平越低 , 反之表明健康水平越高。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四个月体育舞蹈课堂教学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发放问卷调查 ,得到所有实验对象心理健康特征前后的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0表 4 实验组教学干预前后 SCL-90 各因子得分总体比较(SD)因子实验前实验后P躯体( XS)强迫(X S)人际(X S)抑郁(XS)焦虑(XS)敌对(XS)恐怖(XS)偏执(XS)精神病性(XS)1.420.40 1.830.55 1.780.501.730.511.670.45 1.660.49 1.370.401.560.621.440.561.300.30 1.550.41 1.440.39 1.420.36 1.280.30 1.350.43 1.310.39 1.480.57 1.360.46 0.05 0.01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1 0.05 0.01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21.37 0.44 在教学干预中,其中实验组是以男女混班上课的体育舞蹈教学,对照组则是常规的男女分班教学,其中授课项目是篮球、武术。经过四个月的教学,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特征比较如表 5。在以上对照中,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等因子都具显著性差异,说明体育舞蹈自身特点,对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其他因子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是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表 6 实验对象心理健康特征与全国常模比较因子躯体( XS)强 迫(XS)人 际(XS)抑郁(XS)焦虑(XS)敌对(XS)恐怖(XS)偏执(XS)精神病性(XS)实验组1.300.301.55 0.41 1.44 0.391.42 0.361.28 0.301.35 0.431.31 0.391.48 0.571.36 0.46常模1.34 0.451.69 0.611.76 0.671.57 0.611.42 0.431.50 0.581.33 0.471.52 0.601.38 0.47如表 6 显示 , 实验组九项因子得分都比全国常模低 ,在强迫、人系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上 , 两者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 ,人际关系和焦虑三项因子差异最显著; 对照组中“人际”因子与常模之间也有着明显差异。说明体育舞蹈教学对“人际关系” 、 “躯体化” 、 “抑郁” 、 “焦虑”等因子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为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时 , 自我封闭的意识在这里得到彻底解脱 , 活动中融洽、和谐、高雅的气氛亦能增强人们沟通和交往的意识和欲望。同时对躯体的影响如: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肌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及本体感觉的优美性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调查也发现,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性等 6 项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而男生在躯体化、敌对和偏执等 3第四节 实验结果与分析13项的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女生。第五节 结果与分析135结果与分析5.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心理健康运动最早起源于美国,真正树立今日心理健康基础的是美国耶鲁大学法律系毕业的毕尔士,根据他的亲身体验,呼吁社会大众应重视治疗心理疾病与研究治疗的方法,后逐渐发展为国际性运动。心理健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医学现象,心理现象和社会想象2。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国内外不少专家曾做过深刻的研究和论述,迄今为止有关心理健康的涵义国内外尚无统一定论和确切的论述。虽然人们所站的角度不同,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差异,但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心理健康是指在正常的智能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表现良好个性、良好处事能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特质结构。根据心理健康的定义,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所处的特殊环境和社会角色,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符合以下标准:A智力正常,拥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智力,人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创造力及实践活动能力等的综合。B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个人和环境关系的能力。C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D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与自控能力,意志健全,对于大学生来讲,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它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个人发展等密切相关。同时,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还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和承受外部挫折的能力,能够有意识的锻炼和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特征,并具有克服困难,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精神。E具备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人格完整就是指拥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构成人格诸要素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均衡发展。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他们的所思、所做、所言能够协调一致,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明确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自己优良的性格,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F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善于交往,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为其他人所理解和接受,建立和谐的人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4际环境;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还表现为善于与人交往,即在交往中能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既能接纳自我,客观评价自己,又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严以律已,宽以待人,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进行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3。5.25.2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1995 年,内蒙古自治区对 2 万多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 16.14%。北京大学王登峰博士认为,从总体水平看,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在 30%-40%一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大学生总体的 10%,虽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调查结果不尽一致,但是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问题比较严峻,因此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再让我们回顾一下最近几年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恶性事件:清华大学刘海洋用硫酸伤熊事件;成都某高校学生用微波炉伤害小狗事件;天津医大马晓明弑父事件;北京某高校马忠义持仿真手枪绑架抢劫女生;1998 年 4 月,广东医学院甄新喜用硫酸泼同学案;上海某高校男生因恋爱纠纷持刀伤人案;1999 年 5 月,重庆某大学两男生为争夺足球将另一男生劫持到郊外活埋;2004 年 3 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害四名同窗4诸如此类的“校园惨案”几乎每年都在高校登台,究其原因固然与社会、教育、法制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体现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相关。近来上海高校陆续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而多数大学生的自杀源于抑郁症。上海体育学院师生对上海市10 所高校千余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分别为 985 工程院校三所;211 工程院校三所;地方性(公立)院校两所;民办院校两所。检测出存在抑郁情况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 29%。 负责此次调研的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专家表示,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处在踏入社会前的过渡阶段,生活上,从依赖到相对独立;学业上,从填鸭式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经历着巨大的身心调整和变化。同时在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调查结果显示,71%的高校大学生情绪处于正常状态,2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其中 20%为轻度抑郁,7%为中度抑郁,2%的大学生存在重度抑郁。有 31%第五节 结果与分析15的女大学生存在抑郁倾向,比男大学生高出 5 个百分点。其中,16%的男大学生和 23%的女大学生表现出轻度抑郁,8%的男大学生和 6%的女大学生表现出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男女大学生均占 2%。女大学生更易产生抑郁情绪,但从抑郁程度的构成比分析,男生出现抑郁情绪后相对于女生更易恶化。同时调查显示,58%的地方性院校学生、72%的 985 院校学生、77%的 211 院校学生以及 74%的民办高校学生的情绪处于正常状态。这一结果表明,地方性院校大学生较其他类别院校的学生更易产生抑郁的情绪,而以往调查显示重点大学抑郁发病率高于一般大学。专家指出,由于近些年用人单位比较看重学生的毕业院校,所以地方性院校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更为担心,更易产生抑郁情绪。调查显示,有 83%的大学生有学业方面的压力,其次是就业压力,达到了 48。1%,学业和就业仍是大学生压力的两大来源。此外,情感方面、自信心以及人际关系也占有 30%左右的比重,社会适应、健康问题等约占 20%。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抑郁源,非独生子女在经济和情感方面的影响因素要较独生子女大些。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热衷于把网络当成排谴的对象。但这种虚拟的排泄方式同时也带来了包括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种种副症状,医学诊断称之为网络性心理障碍。中南在线记者根据媒体公开报道统计,在刚刚过去的 2009 年,媒体披露出来的湖北高校学生死亡个案总人数超过 20 人,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均有涉及。在湖北高校死亡的 20 余名学生中,除长江大学陈及时等 3 人系为救人献身外,其余多为自杀。自杀的学生中,既有高职院校的,也有一般本科院校的,还有 211、985 等类型的重点高校。湖北省教育厅此前的一项统计显示,大学生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文科学生自杀率高于理工科学生;研究生自杀率高于本科生。在自杀个案中,有精神或心理障碍者占到 73%5。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都追逐于生活上的满足与享受,而忽略了重要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大学生。孰不知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他的成就密不可分。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这些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都十分的敏感。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653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了积极地作用,这些从以上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但是,体育舞蹈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和大学生自我认知中自信心的影响明显高于其他运动项目。以下在具体阐述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和自信心给予详细阐述。5.3.1 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健心作用体育舞蹈是融体育、艺术、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被人们称为“健”与“美”相结合的典范。国外有关专家的研究结果也验证了诸如:体育舞蹈、游泳和跳绳等有氧运动可以减轻练习者的焦虑水平 ,对情绪的改善具有积极性影响。如:麦格林(Mcglynn)等人 1983 年的研究;卡蒂儿(Castell)等人1985 的研究 ,均验证了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性影响。体育舞蹈的独特魅力 ,符合现代生活的个性特征 ,很快从社会蔓延到学校的一种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体育舞蹈通过优美的旋律和韵律 ,给人们带来人类的融洽、和谐的情感体验和甜蜜、高雅的生活情趣 ,弥补现代人的心理缺憾 ,是人们沟通情感的一种形体语言 ,是语言无法代替的体育艺术6。通过体育舞蹈的练习 ,可以降低练习者的抑郁、紧张和焦虑水平 ,使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得到改善;并且在强迫、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也得到很好的改善,本实验结果数据得到显示,均与全国常模,对照组有差异。体育舞蹈可以提高参加锻炼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在本文的实验结果分析中已得以验证 ,并与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结果相吻合。音乐作为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和心理的一种需求,在心理医学上很早就被运用了。体育舞蹈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体育舞蹈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和“激素” ,利用不同风格的音乐,给人以不同的享受和美感。它可使气氛活跃,让人们感到紧张而又松弛,虽累却不厌倦,虽流汗却感轻松。音乐就似指挥棒一样,通过对动作节奏和力度的影响,指使练习者不停地处在兴奋愉快运动之中,不由自主地融入节奏之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使之更富有美感。从自身和同伴的趋美过程中提高对美的欣赏和理解能力,还可以使人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产生丰富的情感联想,提高动作的表现第五节 结果与分析17力,陶冶高雅的情操,养成豁达的胸怀。同时学生的情感 ,可在体育舞蹈中合理地得到宣泄 ,满足他们对美的需求。通过优美明快的音乐 ,活泼愉快的练习方式 ,调节了人的心理活动 ,使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转移和消除。体育舞蹈练习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大多选择曲调欢快、节奏强劲、能很快调动人的兴奋性的音乐进行伴奏,以产生烘托气氛,激发人们情绪的效应,所以练习者会受音乐节奏的感染而情不自禁地被卷入一种运动状态之中,随着振奋人心的节律,将动作一气呵成并且始终保持精神饱满、情绪激昂。热情奔放的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使体育舞蹈成为了有感情、有灵魂、有声有色的体育艺术,锻炼的过程充满乐趣与艺术享受。练习者在音乐引导下,逐渐培养起良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增进生理健康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心理状态,这一特殊锻炼身体的方式,是其他体育项目不能相比的。其次,音乐有助于约束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控制其心理活动的指向运动心理学指出,运动知识的掌握是由运动感知的产生,然后到运动表象的形成、最后到对整个运动概念的掌握。我国早有学者亦以科学的态度、方式就体育舞蹈运动从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方面 ,以多项指标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从事体育舞蹈运动人群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明显高于普通人群7。从前面实验研究中可以看出经过了 4 个月的体育舞蹈学习与锻炼 ,练习者练习后在人际关系、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方面比练习前均有显著性提高 ,表明体育舞蹈锻炼对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确具有良好的效果。5.3.2 体育舞蹈教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当今大学生,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学习和就业,而是人际交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的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了心理误区,以至出现像自卑、孤独、嫉妒、报复和异性交往等交际障碍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人人都渴望真诚友爱,大家都力图通过人际交往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8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难以化解心理矛盾8。人际关系处理不好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自卑心理是人际交往的大敌 ,这种同学在学校中为数不少,这就加大了学生管理的难度和学校教育的管理力度;孤独心理是一种感到与世隔绝、无人与之进行情感或思想交流、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这类学生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性格、过于自负和自尊、挫折;嫉妒心理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行为。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给大学生成人和成才带来了莫大的困难 ;异性交往困惑异性交往本来是很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是一个一直令大学生棘手的社交障碍。有一些学生在不良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与异性交往时总感到要比与同性交往困难的多,以至于不敢、不愿、甚至不能和异性交往。体育舞蹈不论是作为内容还是作为手段,在促进人际交往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双人或者集体形式开展的,运用的手段如双人或者集体练习、分组交流、相互观摩等,参与的成员之间组合,这些成员通过彼此在练习中的联系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群体。这种交往较为直接、随意,气氛轻松、友好,容易消除交往中的紧张心理,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在交往中的自信心,利于交往能力的提高。在整套舞蹈的练习过程中,忘记某一动作时,是坚持下去还是半途而废;舞伴动作错误时,是予以抱怨还是给予谅解;集体配合不佳而致使失利时,是互相鼓励还是互相抱怨,所有这些都是对练习者心理品质的磨练。因此,参加体育舞蹈的过程,就是主动积极地与他人交往、协作的过程。体育舞蹈使学生之间产生亲近感,在运动过程中,都可以找到相互交流的手段,特别是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的相互交流更加频繁,即使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的人,也可以在运动中很快互相了解。这种轻松、融洽、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使大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继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体育舞蹈的练习 ,还可以有利于大学生缓和学习、生活所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消除精神压力和孤度感 ,进而形成与人合作、亲近的习惯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为大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良好发展提供一种好的形式。5.3.3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第五节 结果与分析19自我认知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积极的自我认知依赖于愉快而自主支配的活动,因此体育舞蹈的塑形有助于自我认知的形成9。自信心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非智力因素。是指人们通过内在的自我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对自我能力、才智、力量做出充分估计的一种自我心理体验,是人们根据客观条件的分析对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恰当肯定,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心理学和人才学研究表明,充满自信心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之一,是成才的重要心理动力。自信心这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为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去积极地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性格特征的形成,不仅与每个人先天的个性、意志、品质密切相关,而且也决定于后天的培养和锻炼,也是后天习得的结果。大学时期不仅是个体积累知识的阶段,也是自信心发展以至完善人格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个体自信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学习的好坏,而且影响到他们一生的发展与成才。因而,当代高等教育将人格的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自信心的培养是人格培养不可或缺的方面,这一点国内外学者做过大量研究和探讨,将艺术教育作为人格培养的途径,国外已做过尝试。舞蹈作为艺术的组成部分,在人格培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是由舞蹈的本体特征所决定的。体育舞蹈是人体动态艺术,是一种用体态语言传情达意的人体文化现象,动是肢体的运作,舞是情感的延伸。舞蹈这种立足“身体的原点”表达“生命的目的”的本体特征,体现出它是与人类生命本体最贴近的文化,它同人类同时诞生,又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和文明进步而演变、发展着。为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体育舞蹈对于提高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及作用,我们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附录 2 所示。问卷采用开放式,在实验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等级平均数进行比较分析。实验操作解释:选项得分分布,A 总是 4 分,B 经常 3 分,C 有时 2 分, D 从来没有 1 分。将所有的得分相加,60,好,在同他人交往中,你非常能够坚持自己,并且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然而,你可能感觉到在某些场合,你比其他场合更加自信;45-60,中等,有一种自信和不足够自信相混合的模式;45,差,不足够自信,从学习新技术中你可能获得更大的益处,要在自己的工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作、生活中学习自我。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体育舞蹈教学干预之前,等级平均数在 47,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经过 4 个月的教学干预后,对照班自信心等级数平均提高到 52,但是实验班自信心等级平均数达到 58,说明体育舞蹈教学干预对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明显高于其他运动项目。 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舞蹈,特别是参加那些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内容,会在身体完成各种练习的过程中、在与同伴默契配合的过程中,或在掌握一套动作组合后,得到一种非常美妙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同时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不同程度上也得到了加强。5.3.4 有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从未接触过体育舞蹈的人来说,初学体育舞蹈会遇到许多困难,如动作不协调,柔韧素质差,动作无法到位,体力跟不上等,可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练习者克服困难,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在此过程中意志力逐渐增强。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练习中会感到身体疲劳和肌肉酸痛,没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坚毅的意志,是难以坚持和奏效的,要完成动作就要依靠意志来克服由负荷所引起的困难,因此要求练习者不仅具有克服疲劳的意志力,而且要有自觉性、自制性及坚持性10。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舞姿优美,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要经过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体育舞蹈在要求人体不断克服生理、心理和精神障碍的同时,培养练习者刻苦、坚毅和持之以恒的精神。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是一项全身性娱乐运动, 对参加者的身心很有好处, 有明显的心理学价值。体育舞蹈运动能消除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精神紧张和情绪不安。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美的形体展现人体的健和美一种特殊健身运动,音乐可以调节人的心理, 使人的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还能调节某些不健康的情绪和心态,如意志消沉和情绪沮丧等。美国心理学家德里斯考发现体育舞蹈能成功地减轻大学生们在考试期间的忧郁情绪,人们还发现通过舞蹈练习可以松弛人的烦躁情绪,消除疲劳,缓解心中的压抑。体育舞蹈的音乐可以使人们的心理得到放松,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舞蹈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消第五节 结果与分析21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与敌意11。调查表明参加体育舞蹈锻炼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不管工作有多累和多忙,学习有多紧张,生活中有多少烦恼,一踏进体育舞蹈这块天地,就如同到了一个奇特的、只有节奏和感觉的世界,生活中的一切烦恼都消失了, 似乎全身心都注入了血液, 可使身心在学习之余得到了愉快的休息和美好的享受。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2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26.结论与建议6.1 结论(1)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大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证。各高校体育教学把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尤其是心理健康已经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2)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以体育舞蹈为主要选修课的大学生在“强迫症状” 、 “人际关系” 、 “忧郁” 、 “焦虑” 、“精神病性”等因子上,与非体育舞蹈选修课学生的水平相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并且总均分低于对照组。说明体育舞蹈选修课程在大学生体育教学中,对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3)通过教学实验与普通体育课教学效果进行对比显示: 体育舞蹈教学心理健康、文化修养和社会关系等诸方面的教学效果都优于普通体育课,尤其是学生的人际关系等培养上更胜于其他项目教学。(4)体育舞蹈本身的艺术魅力,音乐的感染力,以及在练习过程中对人心理健康的塑造等影响力都是长远的。6.2 建议(1)体育教师要更新观念与认识 ,不断学习、掌握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充分利用体育舞蹈功能与价值 ,在考虑如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技能外 ,更要考虑到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指导思想 ,尽快建立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以适应时代要求。体育舞蹈课的设计、组织教学与教法等方面要有意识地体现心理健康教育。(3)在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4)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长久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体育舞蹈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23引用注释引用注释1 樊富珉,王建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7-10.2 3 张潇文.在新形势下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书育人,2006, (4):44-45.4 http:/ 6 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39.7 樊富珉,王建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25-27.8 朱建军,邓基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52-569 范会勇, 张进辅. 过去十年中学生 SCL - 90 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 2005, 610唐秋萍等.大学生心理卫生现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6-2011朱建军,邓基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35-4822参考文献1 司徒炳坤.体育舞蹈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2):12-152 徐碧君.体育舞蹈对中老年人的健身作用J.体育与科学,2000,21(2):36-383 李娜.体育舞蹈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3):33-354 周盛发.体育舞蹈对妇女体重指数和腰臀比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5):47-485 彭延春.对参加体育舞蹈锻炼的中老年人锻炼效果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2004,20(1):137-1386 宋文利.再论新兴的体育舞蹈J.体育学刊,2002,9(4):118-1207 邓建华,马逾英.体育舞蹈特色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2):78-808 丁玉兰.体育舞蹈的艺术审美情J.体育文化导刊,2001(2):35-369 单亚萍.关于体育舞蹈类美学价值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144-14510 熊文.拉丁舞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探讨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15(6)853-85411 孟昭鑫.体育舞蹈拉丁舞专业选手艺术表现能力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3):66-6812 张力为.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51313 张力为.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4814 马启伟, 张力为. 体育运动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15 张力为, 任未多. 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16 赵媛媛, 王健, 孟昭鑫. 对 1994- 2005 年体育舞蹈文献的元分析,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17 范会勇, 张进辅. 过去十年中学生 SCL - 90 调查结果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 2005, 62318 金 华.中国正常人 SCL - 90 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精神病杂志 ,1996,(12) :260-262 19 樊富珉,王建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7-10.20 王晓霞.略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J前沿,2001, (10):60-62.21 胡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8-12.22 王群.大学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7.23 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1-11.24 段鑫星,赵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4-10.25 胡佩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理论与当代,2005, (6): 37-38.26 朱建军,邓基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35-48.27 张潇文.在新形势下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书育人,2006, (4):44-45.28 陆华. 德育工作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教育,2005, (6):109-110.29 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39.30 王建中.正确评价大学生心理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 (5):13-18.31 陈卫亮,胡国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0,32 曲晓阳. 体育舞蹈 中国离世界有多远 N . 中国体育报,2004- 11- 26.33 司徒炳坤,李伟超,梁伟雄. 论体育舞蹈的价值J . 体育学刊,1997, ( 2):89- 91.34 单亚萍. 关于体育舞蹈美学价值的研究J . 北京体育大学学24报,2004,27 (1):144- 145.35 齐光辉, 张雯. 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新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 (4) :518- 519.36 郑明娟,张立光,李敬. 微格教学原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4,(3) :118- 119.37 赵晓勤. 应用表象训练法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实验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4) :62- 65.38 齐光辉. “三环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中的应用J .山东体育学院报,1999,15 (总 41) :71- 74.39 胡保全. 体育舞蹈“五字教学法”初探 J .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2,21 (2):112- 113.40 熊萍. 示意法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19 (3) :70- 73.41 朱鹏屏. 节奏、 力效、 配合 谈体育舞蹈教学三要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4 (2) :60- 62.42 朱鹏屏,王蓉.改进和提高体育舞蹈教学效果初探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20(3) :63- 65.43 徐晓燕,顾城. 反馈与控制法在体育舞蹈的运用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3):54- 55.44 陈树德,齐桂风. 论体育舞蹈的基本训练方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 (2):51- 52.45 孟昭鑫.体育舞蹈拉丁舞训练内容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4) :61- 64.46 司徒炳坤. 体育舞蹈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2):12- 16.47 徐晓燕,顾城. 反馈与控制法在体育舞蹈的运用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5(3):54- 55.48 陈树德,齐桂风. 论体育舞蹈的基本训练方法J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3 (2):51- 52.2549 孟昭鑫. 体育舞蹈拉丁舞训练内容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4):61- 64.50 司徒炳坤. 体育舞蹈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 (2):12- 16.51 何忠. 论影响体育舞蹈选手舞蹈表现力的因素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 (3):89- 91.52 齐光辉. 影响体育舞蹈运动员表现力的因素探讨J.济南学学报,1999,9(5):87- 90.53 宋文利,罗庆逵,徐桂兰. 再论新兴的体育舞蹈J.体育学刊,2002,9(4):118-120.54 邓建华,马逾英. 体育舞蹈特色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2):78- 80.55 陈树德.体育舞蹈动作要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4(3):77- 78.56 陈树德. 对体育舞蹈团体舞队形及其变化的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 (2):38- 43.57 孟昭鑫. 体育舞蹈拉丁舞专业选手艺术表现能力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 (3):66- 68.58 秦晓松.国际体育舞蹈选手过度疲劳的预防与恢复J.体育与科学,1999,20 (总第 121):30- 32.59 熊文. 拉丁舞选手应具备的身体素质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851- 853.60 李娜, 种金洛.体育舞蹈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3):33- 35.61 邢贵滨. 试析体育舞蹈中力学原理的运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17(3):103- 105.62习寿华.体育舞蹈运动技术理论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4):78- 81.63 李小芬,肖光来,张清澍. 北京、武汉、长沙地区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1):21- 25.2664 汪军, 李小燕.宜昌市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1) :46- 48.65 Mclnman A D.Berger B G. Self-Concept and Mood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erobicDanceJ.Au J Psych,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