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274091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第三章 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运动兴趣、运动需要与运动爱好之间的关系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仍欲望,且感到它是我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进候,人们才有兴趣参与并学习它。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兴趣的特性(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效能)运动兴趣的分类l 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l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l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l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初级水平)、乐趣(比较高级水平)和志趣(高级水平)。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2、培养学生装的探险究学习和创新能力。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运动需要的满足。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4、成功体验的获得。5、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装体育场兴趣的方法:1、明确参与体育场运动的目的和意义;2、选择有吸引力的运动内容和项目;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4、注意教法手段多样化;5、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7、充分利用兴趣的迁移;8、针对运动兴趣的品质、培养兴趣;9、培养师生感情;10、重视信息反馈;11、因人而异合理设置目标,获得成功体验。第四章 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理动因。它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需要与参与运动的环境诱因的相互影响产生的。运动动机的功能:1、发动功能。2、选择功能。3、强化功能。4、维持功能。运动动机的分类:(一)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二)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三)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措施:一、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二、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三、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四、及时反馈,肯定评价;五、端正体育态度。第五章 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目标定向的分类: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学习目标定向是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成绩目标定向是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向(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二)合理的评价方式。体育活动中的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聚、策略和时间安排。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目标;(二)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三)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四)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后的目标。(五)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六)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七)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第六章 运动归因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归因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未来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好的成绩。归因活动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归因理论是对动机进行认知分析 的理论,即人们总是力求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解释、理解 和预测着各种事件。归因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Heider提出的。他认为,人们都有一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根据Heider的观点,行为的结果可以归因于个人或环境的力量,或者同时归因于这两个因素。有效的个人力量由“能力”和“努力”构成。环境力量由“任务的难度”和“运气”构成。Heider认为,个人的原因 与环境的原因是互补的。因而他提出了下列公式:行为的结果=个人的力量+环境的力量Jones和Davis的相应推断理论,所谓“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是一致的。在从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中,应考虑三个基本因素:(一)社会赞许性。(二)独特性。(三)选择自由性。Kelley的三度理论,Kelley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 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为三度理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一)区别性:针对客观刺激物,即行动者是否不对同类其他刺激作出相同的反应。(二)一贯性:针对情境,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作相同的反应。(三)一致辞性:针对人,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Weiner的成败归因理论,Weiner的归因理论是当前是归因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Weiner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是:1、内外源维度,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 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2、稳定性维度,据此可以把内部和个部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 和不稳定的原因。3、可控制维度,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运动中的归因主要涉及内部和外部归因、知觉归因与情绪反应、稳定性等方面。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被称作协变协性原则。Weiner在对归因的研究中区别了两面三刀类主要情绪:结果依赖情绪和归因依赖情绪。前者属于结果的“自然反映”,情绪反应中没有归因的成分,运动员对成功的最初反应是愉悦或高兴,对失败的最初反应是失望或悲伤;后者则与认识到的结果的起因或理由相联系。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内部因素(个性特征、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性别)外部因素(社会文化背景特征、运动项目特征、训练年限、比赛结果)第七章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所谓有氧运动,就是以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方式提供能量的运动,它是一种能够增加心肺功能的身体活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有氧舞蹈、有氧健美操等。我国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智力正常;2、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3、对自己能作出适当的评价;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1、个人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以及个人的心理特征和状态);2、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物理环境、体育活动的特征);体育锻炼具有抗抑郁效能和降低焦虑的效能。体育锻炼中的特殊情绪体验:1、流畅体验,是一种理想的内部体验状态,它来源于人们的生理需要或心理需要的满足。2、跑步者高潮,是一种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愉快轻松的感觉通常会突如其来地出现,而对有规律的锻炼者来说是一种很普遍的体验,我们将它称作“跑步者高潮”。形容它的词有:兴奋、觉醒、力量、优美、容易行动、完美与晕眩等。第九章 注意与运动表现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特性有:1、注意的选择性;2、注意的强度(包括警觉性和集中性);3、注意资源的有限性。注意在个体的表现中起着选择信息、保持唤醒水平、调节和监督行为的作用。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被动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随意后注意是在随意注意上发展起来的,有着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外部注意是指个体对周围刺激物的注意,它经常与知觉同时进行。内部注意是指个体对自身身体和心理活动的注意。Nideffer的四种注意方式:广阔外部注意(如足球、篮球等)、广阔内部注意、狭窄外部注意(如高尔夫球、保龄球、射击等)、狭窄内部注意。Nideffer认为注意的结构至少包括注意的广度和注意的指向性两个维度。第十章 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面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心境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境状态主要体现在精力感和幸福感两个方面;消极的心境状态包括抑郁、疲劳、惊慌和紧张等情绪,在消极心境状态所包含的这些情绪之间具有很高的有关。心境状态的测量可使用心境状态剖面图(POMS)。体育锻炼对改善心境状态的作用:通过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既是一种自我调整心境状态最有效方法,也是成功提高活动降低紧张的重要方法。首先,不同人群参与不同类型及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心境状态的变化大多具有积极意义。其次,体育锻炼与人们积极心境状态的提高和消极心境状态的降低显著相关;适度的体育锻炼可改善不良的情绪状态,消除不积极的心境状态,从而得到积极的心境状态,使心情愉悦。最后,老年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境状态变化比青年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境状态变化持续时间更长。二简答题1谈谈你对心理训练作用的认识?答:心理训练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心理训练能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训练有利于克服消极紧张情绪;心理训练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心理训练有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心理训练有利于消除疲劳;心理训练有利于克服心理障碍;心理训练能促进体育课中全面素质教育的进行。2简述暗示训练的六个步骤?答:(1)使学生理解认识及其表现方式语言对情感和行为的决定作用。(2)确定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的消极想法。(3)确定如何认识这种消极想法。(4)确定取代这种消极想法的积极提示语。(5)不断重复相应的对子。(6)通过不断重复和定时检查,举一反三,在生活中养成对待困难的积极态度和良好习惯。3提高团队凝聚力的途径有哪些?(依个人删减)答:首先,团队的目标任务必须尽量与个人目标相一致,使其成员觉得实现自我目标的最佳途径是实现团队的目标。并且不断完成任务,取得成绩提高技术水平,满足个人和团队的各种需要。其次要培养成员的团队意识荣誉感和责任感,团队的目标任务应对成员有一定的压力。另外,要使团队成员间应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尽量克服和缓解团队内存在的矛盾与冲突,最好是在矛盾与冲突的萌芽状态就加以解决。团队的领导者应有一定权威,能使成员信任,让成员觉得有关明的前途,也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凝聚力。4简述体液说的基本内容?答:公元前5世纪由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提出的,人体内有四种液体:血液生于心脏,黄胆汁生于肝脏,粘液生于脑髓,黑胆汁生于胃,血液在体液中占优势的为多血质,黄胆汁占优势的为胆汁质,粘液占优势的为粘液质,黑胆汁占优势的为抑郁质。5自生放松与渐进放松的异同点?答:相同点:注意高度集中于自我暗示语或他人暗示语深沉的腹式呼吸全身肌肉的完全放松。不同点:自生放松练习的程序主要是使全身各主要肌肉群逐渐产生沉重感和温暖感,以达到自然放松的境地;渐进放松练习的程序主要是先使某肌群紧张,再使其充分放松以建立肌肉紧张与放松程度的区分感觉。6影响赛后归因的因素?答:(1)赛后归因与成就动机的水平有关。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对成功做出内部因素的归因会强化、提高自信的动机,对失败作出努力不足的归因,不会降低对成功的期望值,所以即使遭到失败,动机水平也不会降低。成就动机水平地下的人则不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因而在成功时得不到积极的强化。(2)归因与能力的自我评价有关。自己评价强的人,会把成功归因于能力,在失败时,就会作出能力以外的归因,进而很快作出努力去争取成功,但是一旦成功就不会再那么努力了,较低程度的努力赢得的成功比高度努力赢得的成功更能说明自己具有很强的能力,自己感到能力低下的人与此相反。7简述避免和防止体育中攻击性行为的方法和特征?答:首先要提倡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其次要 创造良好的比赛情境,形成适当的心理定势及舆论导向;要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的教育管理,提高自身修养培养良好个性,加强心理训练提高适应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还要提高观众的审美能力和观赏水平,净化 赛场风气,严肃赛场纪律,严惩不道德的攻击性行为;加强赛场管理,采取必要措施,防患于未然;另外要使观众和运动员提高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进行必要心理卫生和防御机制的学习与教育等。8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答:首先分析性格与气质的主要区别:第一,两者的心理基础不同。第二,在稳定性方面的不同。第三,在评价方面的不同。两者的联系:性格与气质的生理基础之间密切相关,就气质对性格的影响来看,一,特定的气质类型可以有力地促进某些性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二,在性格的表现上,又涂有各自气质的特色。性格对气质有更大的更深刻的影响,一人的气质的动力特征,在被认为是优良的品质时,这种气质特征受性格的意志特征的制约,甚至变成与性格难以区分的品质;二,由于实践的要求和人的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的作用,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三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培养成为具有积极性格特征的人。9模拟训练及其训练方法?答:模拟训练是针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进行模拟的反复的练习,目的是为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做好适应的准备。模拟训练的方法包括:一、对对手特点的模拟;二、不同起点比赛的模拟;三、对裁判错误的模拟;四、对观众影响的模拟;五、对气候条件影响的模拟;六、时差的模拟;七、地理环境的模拟10图示并简述运动技能形成过程的五个阶段?答:一初期努力阶段:成绩有直线上升的趋势;二高原期阶段:运动成绩停滞不前;三后期努力阶段:成绩又出现新的高度;四一时不振阶段:成绩出现下降;五生理极限阶段:成绩可能会上升。(图略)论述题1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以下举几种常见的例子:(1)课堂观测,通过观测学生的积极性,动作完成情况,体力情况等,反映出学生对负荷强度的适应情况和教学过程方法的可行性情况,在排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普遍情况,采取调整和控制。如:在耐久跑训练过程中,是加大训练量还是增加训练强度,是进行力量训练还是实施技术指导,是继续练习还是放松恢复等。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分出主次,增强对体育训练的科学控制,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2)课后日记的观察,课后日记是一种获取学生教学训练信息的有效方法,它具有不间断性、即时性、内容广泛等特点。教师向学生布置某一训练阶段写训练日记的内容。如:对训练方法的感受适应程度;训练后的生理反应,疲劳程度;近期成绩的提高情况等。教师定期查看,记录下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清楚以便在下一阶段教学中有针对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改进教学训练的方法,听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和问题总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教学任务完成是否顺利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教师即要输出准确的教学控制信息,又要捕捉准确的反馈信息,使教学训练任务更加科学合理地完成。2结合自己喜欢的一个运动项目设计其表象训练程序答案设计:一先写自生放松约几十字课本177页。二活化练习课本178页第28条。三专项表象练习参照课本182页第8行开始到第十二行,但不能写这些内容、,可写篮球,足球,铅球,标枪等。3 论述注意规律在体育教学的应用(答案一书本,答案二网上)答案一:一,无意注意规律(1)防止无关刺激(2)运动量适宜,防止过度疲劳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同学注意(4)充分利用语言的直观形象性二,有意注意规律(1)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2)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3)对学生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4)培养学生自我监督的能力三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 体育教学应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为先导,加强学习目的和锻炼价值的教育,使学生的注意指向于教学的任务,保持主要教材和身体练习的有效节进行。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变换练习的环境和条件,满足学生的兴趣,诱发他们的无意注意,弥补有意注意时间有限的不足,调节他们的精神疲劳,延长学生的注意时间。答案二: “注意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好奇心可以通过诱导发展成为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从场地器材的布置、合理运用色彩效应、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课堂上的口令高低起伏突然变化、直观教学及改变学习条件,降低标准要求等,不断创新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教学效果。引起有意注意的决定因素是人的目的性。也就是说,老师可以通过课堂适当“设疑”、在教学中适时发出控制信息、讲清重难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等手段来引起及维持有意注意。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有目的的促进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常发展,既要及时合理的对学生成绩给予评价和鼓励,以此增强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三、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同时也可以转化为一种新的无意注意。课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多时候是由教师所激发的,而体育学时内容较多,练习方法也多,如果需要学生长时间的集中注意,教师就必定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突破,把学生注意吸引过来,这样才能使学生注意持久和稳定。因为学生对各种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需要经过长时间反复多次练习才能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根据学生注意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使学生的两种注意有节奏地进行合理轮换。简单题1. 影响客体运动知觉的因素有哪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1)运动物体与观察者的远近;(2)物体运动空间的大小;(3)物体运动的方向;(4)运动物体(或对象)的大小和形状;(5)照明条件;(6)观察者自身的位置、姿势。2. 遗忘规律于动作遗忘曲线的特点是什么?遗忘规律:遗忘的速度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动作遗忘的特点:(1)动作记忆的遗忘量远少于词语记忆的遗忘量;(2)动作遗忘的进程不同于词语遗忘的进程,尤其是在开始部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成“L”型,动作遗忘曲线呈“V”型,即动作遗忘在经过一个大起伏之后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缓慢的减少遗忘量;(3)具有共同的趋势。3. 怎样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动作概念?(1)注意把学生所遇到的各种运动事实纳入已知的概念中,引导和启发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概念。(2)利用比较的方法,区分动作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3)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运动表象去理解新的概念,并要求他们能够自觉的揭示动作的本质特征和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把动作要领陈述出来。(4)引导学生尽可能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条件下应用已掌握的动作概念。(5)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动作概念纳入到概念系统之中使概念系统化。4. 什么是高原曲线,产生高原期的原因有哪些?在动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练习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称之为“高原期”或“高原现象”。反映在练习曲线上则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称之为高原曲线。原因有三:(1)由于练习的进一步提高需要改变旧的动作结构和完成动作的方式,而代之以新的活动结构和方式。在新旧交替之间,成绩进步往往不大显著;(2)由于身体素质发展不够,甚至落后于技能的掌握。当身体素质发展时,成绩便会提高。(3)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情绪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等。5. 简述凯尔曼态度转变的三阶段理论及影响学生体育态度转变的各种条件?凯尔曼提出的态度转变的三阶段理论不良态度的转变过程应包括:服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转变学生体育态度依赖于:(1) 原先的体育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距离的大小;(2) 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3) 必要的体育活动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要求;(4) 劝说者的态度。6. 简述奥伯特现象在人的视觉失去时,必须依靠动作定向。一般的说,在身体倾斜角度较小时,人对垂直方位的知觉向着与身体倾斜相反的方向偏离,即知觉身体倾斜的角度小于实际的倾斜角度,对身体倾斜角度有低估的现象。当身体倾斜度较大时,人对垂直方位的知觉倾向于身体同侧方向,即知觉身体倾斜角度大于实际的倾斜角度,对身体的倾斜有高估的现象。这两种偏离现象,被人们称为奥伯特现象。7. 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表现在那几个方面?(1) 改善情绪状态;(2) 完善个性特征;(3) 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4) 改变睡眠模式;(5) 改善认知活动;(6) 心理治疗效应。8. 在运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应如何讲解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概念?教师在模仿动作阶段应大胆删去动作概念的细节讲解,以简练的讲解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动作,模仿动作。而当学生初步掌握动作之后,讲解的重点应该放在动作的细节上,以讲清动作的细节概念帮助学生掌握动作,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动作的个别要素上。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时期,在以上简要讲解,细节讲解的基础上要进行全面的动作概念讲解,以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科学概念。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向学生指出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依存关系,避免给学生留下一些割裂的互不关联的知识。9. 表象在运动中的作用主要有哪些?(1) 帮助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动作;(2) 帮助运动技能练习;(3) 改正错误动作,解决疑难问题;(4) 练习和练习行动策略;(5) 集中注意、建立信心。10. 运动技能学习达到熟练阶段具有哪些特征?(1) 从活动结构的变化来看,一系列局部动作联合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系统,动作之间的相互干扰及多余动作减少以至消失;(2) 从活动的品质和速度变化来看,动作具有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动作的速度加快;(3) 从活动调节的变化来看,视觉控制减弱而动觉控制增强,甚至只依靠动觉控制动作。11. 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1) 建立积极的比赛心理定向,设置具体的、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2) 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 激发学生良好适应的比赛动机;(4) 调整学生的唤醒水平,使其处于发挥最佳表现的范围;(5) 帮助学生制定好的比赛方案;(6) 指导学生建立比赛的思维程序和行为程序。12. 如何对学生进行体育机制的培养于指导?(1) 目标设置;(2) 创设情景;(3) 积极反馈;(4) 归因教育;(5) 价值寻求。13. 为了促进学生正确视觉表象的形成,教师应怎样去示范?(1) 示范要正确;(2) 突出重点进行示范;(3) 整体示范于分解示范相结合;(4) 示范要有表情。14. 运动焦虑的特点有哪些?(1) 运动焦虑随比赛时间的临近而上升,在比赛开始时达到最高峰,偶尔开始下降,比赛结束会因为比赛的成绩再度上升,并持续一定的时间;(2) 一般来说有经验的运动员比新队员焦虑水平低,但又会受到项目特点的影响而表现出差异。(3) 对比赛价值、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与评价影响着运动员焦虑水平的高低。(4) 运动焦虑和比赛结果;(5) 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15.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错误动作产生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1) 感知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学生肌肉用力感受性差,对示范和讲解产生曲解和遗漏增添;(2) 思维过程的原因,是思维能力差,不能理解动作的关键环节,抓不住动作的本质,动作概念模糊;(3) 情绪感情的原因,主要是产生了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影响练习效果,出现错误。(4) 意志品质薄弱;(5) 学习缺乏动力,积极性不高,练习不认真。16. 影响体育运动中攻击行为产生的因素有哪些?(1) 社会心理环境;(2) 家庭教育方式;(3) 对攻击行为的模仿;(4) 唤醒水平和人格特征;(5) 其他方面,运动项目特点,舆论导向;教练员态度;比赛双方实力,比分的差距等。17. 影响体育态度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 有关体育的知识和信息;(2) 体育参与需要;(3) 群体期望与规范。18. 自我效能感对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 影响人的行为选择;(2) 影响人在困难状态下的坚持性;(3) 影响人们在面临任务时的准备和努力程度;(4) 影响人们在预期或实际处理问题时的思维方法和情绪反应。19. 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强化视觉以形成表象训练?(1) 降低练习动作的速度;(2) 提高相应的肌肉运动感觉;(3) 采用不同重量的器械进行练习;(4) 分别完成个别动作。20. 影响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1) 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似性;(2) 团队中的人际关系;(3) 团队内部的协作;(4) 团队间的竞争。 论述题:1. 结合以前学过的运动技能,设计一个有关迁移的实验。(1) 顺向迁移实验:实验组别技能A技能B测试技能B实验组学习学习S1控制组学习S2若S1大于S2则表明为正迁移;若S1小于S2怎表明为负迁移。(2) 逆向迁移实验:实验组别技能A技能B无关活动实验组学习学习控制组学习学习测试A技能,若实验组和控制组成绩出现明显差异则存在逆向迁移。2. 阐述有关焦虑理论的学说。一,单维理论假说:(1)倒U型理论假说:当唤醒水平从很低向上提高时,运动成绩会有所提高,直到达到最佳唤醒水平。然而,如果唤醒水平再进一步提高,则体育成绩就会下降。(2)驱力理论假说:唤醒水平对于具有不同技能水平的人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用公式表示:成绩=唤醒*技能水平。驱力理论认为:(1)提高唤醒水平会引起占优势的反应;(2)与最强激活潜能相联系的反应是占优势的反应;(3)学习的早期阶段或学习复杂的任务时,占优势的反应是不正确的反应;(4)学习的后期阶段或学习简单任务时,占优势的反应是正确的反应。3. 韦纳的归因理论是什么,假如你是一名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归因教育?归因是人们按因果属性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的原因的认知和评价。韦纳对归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和发展了以成就动机为核心的归因动力模型,假定了完成成就事件的结果有四个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和运气。归因的研究上经常在三个纬度上进行:第一,内部外部纬度,在于区分个体自身的内部原因,还是环境的外部原因;第二,稳定不稳定纬度意在区分原因具有相对持久的还是可变性的特点;第三,可控制不可控制纬度在于区分原因是否受主体意志的支配或是否负有个人责任。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四个因素和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特性组成矩阵,每个原因都可以从原因特性上进行比较和区分。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归因教育上应注意:(5) 设立明确具体的目标;(6) 增加成功的快感体验;(7) 明确可控性因素;(8) 运用努力归因,强调个人努力;(9) 实事求是,共同归因。4. 分析体育差生成绩不理想的心理原因,作为一名体育老师该如何因材施教?体育差生成绩不理想的心理原因:(10) 体育学习动力不足;(11) 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12) 意志品质薄弱;(13) 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体育教师对体育差生进行教育时应注意:(1) 提高体育差生对体育目的、意义和锻炼价值的认识,激发他们的体育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对体育的间接兴趣,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2) 热心帮助他们找到体育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尤其是心理上的障碍,为他们设置明确、具体、现实、可测的目标;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指导他们的体育锻炼,发展他们的体育能力。(3) 对体育差生要有针对性的合理安排教学,让他们能够体验到成功和肌肉锻炼的乐趣,并要加强可能外的技术辅导。(4) 对体育差生不能歧视。更不能对他们的缺陷和问题进行讽刺、讥笑和人身侮辱,同时对他们也不能放松要求。5. 试比较封闭性运动技能和开放性运动技能的异同,并根据技能特点的差异提出教学方法的合理建议。(1)相同点:都是运动技能,都是在体育运动的特定条件下表现出来的种种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顺利经行,以运动知识为基础,受运动能力的约束。不同点:封闭性运动技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靠内部的本体感受器所介入的反馈来调节运动,而外部感受器所介入的反馈对此不起多大作用,即对外界帮助依赖程度低。开放性运动技能则相反,它在较大程度上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必须借助于一种不同于肌肉反馈的智力活动计划来部分的加以控制。开发性运动技能是以环境和本体感受器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为特征的。技能要达到高水平必须对环境有整体的认知,对外界变化的情况有预见能力和应激处理能力。(2)教学方法建议:封闭性运动技能的学习关键是反复练习几乎没有差别的运动类型,联系到反应固定化,习惯化为止,学习的主要手段是反复练习,掌握动作的细节是封闭性运动技能的反复练习的确切含义。而对于开放性运动技能则适合于“完整教学法”因为完整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战术意识和直觉思维,从而有利于开放性运动技能的掌握。6. 阐述托尔曼的潜伏学习实验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启示。托尔曼设计著名的潜伏学习实验:实验将白鼠分为三组学习跑迷宫,第一组自始至终都受奖,第二组自始至终都不受奖,第三组是实验组,直到第十二天才开始受奖,结果是第三组与第二组所犯的错误次数同样的少,这说明实验组在未获得奖赏或强化前,学习已经出现了,只不过为表现出来,所以称为“潜伏学习”。托尔曼认为,动物的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它在走迷宫时,根据情景的感知,在头脑中有一种预期,这种预期指导着动物的行为。在动物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过程中,有的预期被证实,有的未被证实,预期被证实的是一种内在性强化。由于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一种内在强化,促使认证产生变化。托尔曼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对运动技能的学习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潜伏学习”的现象提示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学习的外在行为状态和表面现象,而且要注意了解学习潜伏的学习积极性和认知探究倾向。7. 关于迁移的四种理论。(1) 形式训练说:该理论认为教育的着重点是形式,而不是活动内容本身。学习目的不是掌握内容,而是通过学习发展什么品质。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发展人的技能,使各种技能之间进行自动的迁移。(2) 共同要素说:若两种情形含有共同的要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观察到这种要素的共同性,总有迁移现象发生。(3) 经验类化说: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那么从一个情形到另一个情形的迁移是可以完成的。强调了经验类化在迁移中的作用。(4) 关系理论:强调有机体在迁移中对新情景中的关系做出反应,而不是对共同要素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是通过顿悟来实现的,顿悟关系才是获得迁移的真正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