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湖北省“多极”协调发展研究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44841530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湖北省“多极”协调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进湖北省“多极”协调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进湖北省“多极”协调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进湖北省“多极协调开展研究 摘要: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推进“多极协调开展的目标,以解决目前省域开展不充分不平衡、二线城市梯队偏弱问题,到达增强经济开展后劲、促进区域协调开展的目的。如何实施“多极协调开展战略,推进“多极城市加快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行动学习法为工具,深入研究“行动学习法在“多极协调开展中的具体运用,为加快构建湖北省“多极支撑开展格局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湖北省多极协调开展区域经济行动学习法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1研究背景近年来,湖北省经济社会开展成绩显著。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到达32297亿元,五年内在全国排名前移3位,跃居全国第7位,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水平之一。但同时,湖北区域经济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从城市首位梯队看,经济开展对省会城市的依赖度过高,武汉占全省经济三分之一以上,宜昌、襄阳两市占23%左右,其他14个市州合计占43%左右;从第二梯队看,除“一主两副外,湖北没有GDP总量超过2000亿元的城市,少于中部兄弟省份;从县域经济看,经济强县数量偏少,全省只有3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市名单,还不及沿海兴旺省市的零头。由此可见,加快构建“多极支撑的开展格局已经成为增强湖北省开展后劲、挖掘经济增长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正因为区域协调开展对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相关省市围绕区域协调开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的省份充分利用了国家重大区域经济战略,以实现在区域经济中的效益最大化。【1】有的地方立足交通优势,旨在通过区域优势加强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2】有的地方侧重于从旅游产业等特色产业方面出发,到达建成区域经济中心的目标。【3】“行动学习法是由英国管理学思想家雷格?瑞文斯教授于1940年提出的一套理论。【4】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针对一个具体问题,成立一个团队,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强调“干中学、学中干,通过团队持续不断地质疑、反思、总结与实践,最终到达对问题的完美解决,是一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组织与个人共同开展的方法。该理论与具体应用结合的过程中,可以分为“调研、实施、征询、完善、总结五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解决不同的问题。自从“行动学习法提出来后,在政府目标管理、企业经营、【5】团队建设方面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帮助中高层管理者系统解决问题、加强学习型团队创立和训练。本文旨在将推进湖北省“多极协调开展研究与“行动学习法结合起来,将“行动学习法作为一种创新研究工具,提出湖北省“多极协调开展的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推动预定目标的实现。2“行动学习法具体运用与实践按照“行动学习法要求,抽调机关干部、研究人员、区域经济学者组成一支68人的研究团队,并确定一名小组长。同时,为了加强理论指导和方法开展一次“行动学习法理念及方法专题培训,邀请“行动学习法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向研究团队讲授“行动学习法的理念、方法和步骤,帮助成员深入学习了解“行动学习法相关知识,加强理念、方法与“多极协调开展问题的衔接研究,提高团队用“行动学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1.2根底测算深入研究“多极开展支撑格局的根底条件。第一,开展目标测算。研究湖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四个层次“多极开展目标的具体要求,围绕经济根底、潜力、支撑、活力等,建立一套测评体系,合理分配每类指标的权重,尽量保证评分规那么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第二,开展根底评估。分析各市州培育形成“多极的根底条件,在支柱产业、根底设施建设、创新驱动、城鎮化、绿色生态、改革开放、民生改善方面取得的成绩、经验。制约本地经济社会开展的突出短板,比方产业支撑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城市规划等方面的问题。第三,开展实地考察,对局部市州开展实地调研,加深了解。2.1.3材料储藏深入调研国家层面和兴旺省份在区域协调开展的先进经验,加强对相关资料的储藏整理,充分吸收国际国内推进区域协调开展方面的先进经验。重点学习研究国务院及国家各部委促进区域协调开展的政策文件,广东、江苏等沿海兴旺省份在培育“多极方面的先进经验,河南、湖南等中部省份促进区域协调开展的具体战略,湖北已出台关于区域协调开展的政策、文件和举措,为制定我省多极政策措施打下坚实根底。2.2制定政策阶段2.2.1目标聚焦调研的目标是,提出一套普惠性政策和针对性政策相结合的政策体系,制定配套的保障体系和组织体系。在谋划阶段,重点要做好三个对接:一是对接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实施区域协调开展战略要求,突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开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开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开展。二是对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支持黄石、十堰、荆州、荆门、孝感、黄冈建设成为区域性增长极;支持咸宁、鄂州、随州、恩施建设成为特色产业增长极;支持仙桃、天门、潜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神农架林区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支持20个左右开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是对接各地优势。抓好和各市州经济根底、产业特色、区域优势、资源禀赋的对接,和各市州开展路径、开展目标的对接,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圈两带一群、一主两副等全国和全省重大区域战略,以及和国家和省出台的重大规划的对接。2.2.2政策制定在研究提出政策时,按照“行动学习法要求,要注重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确定目标。对“多极城市进行目标定位,制定相应的开展目标。比方建设区域性增长极,必须具备一定的“集“散功能,“集表达在对资金、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上,“散表达在对周边县市区的辐射带动上。二是梳理问题。厘清制约“多极城市开展的重要问题,按重要程度、轻重缓急分类,针对性加以解决。三是目标转化。将开展问题转换为开展目标,在政策制定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形成逻辑化、系统化的思路,比方要解决产业开展问题,可以支持建立产业园区,做强产业基地,扩大品牌产品,积极建立创新平台,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优势产业特色化,形成功能明确、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2.2.3固化政策对政策体系和框架进行重新梳理、分门别类,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操作性、有效性。在系统总结根底上,正式起草文件,对成果进行固化分享。2.3征求意见阶段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对政策体系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智力支持,在投资及重大工程建设、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绿色开展等领域加强补充完善,积极吸纳一批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征询政策相关部门意见,比方经信委、农业厅、科技厅、环保厅、商务厅、交通厅、财政厅等,对政策提出建议,丰富完善政策体系,提高政策含金量、完备性、系统性,保证落地效果。征求相关市州意见。多极建设的主体责任在各市州,要听取各市州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各地的重大利益和重点关切。2.4集中讨论阶段召开促进多极建设研讨会。邀请相关部门领导、各领域专家进行集中讨论,加强研究。运用“行动学习法六顶思考帽方法,对每个成员进行白色思考帽、绿色思考帽、黄色思考帽、黑色思考帽、红色思考帽角色定位,反复进行讨论、反思和思想碰撞,重新定位问题,分析问题原因,聚焦重要问题和关键问题,在交流中评估和调整成果,推动研究成果最优化。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实现两个方面任务:一是突出省级统筹。充分对接国情、省情,对接湖北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目标以及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具体要求,加强全省层面的统筹、规划、布局。二是突出地域特色。鼓励各市州采取差异化开展策略,结合当地优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开展,打造各具特色、错位开展的生动局面。2.5总结完善阶段完成两项具体工作。一是修改完善。根据前面各阶段、各层级提出意见建议,充实完善到文件中,具备汇报实施的根底。跟踪后续实施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总结推广。对最终方案进行总结和评估,全面总结“行动学习法的好做法、好经验,评估行动学习研究成果,固化推广行动学习研究成果。3关于加快推进湖北多极协调开展的思考3.1区域性增长极聚焦把黄石、十堰、荆州、荆门、孝感、黄冈等6个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增长极的目标,加强投资和重大工程建设,进一步做大各市的经济总量,争取4-5个城市到2022年根本到达3000亿元以上规模,局部城市市区人口突破100万人,极大地提升对区域市场和周边的辐射力。黄石市建成全省多极开展核心增长极、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十堰市建成全省绿色开展引领极,形成鄂渝陕豫毗邻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和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荆门市建设形成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全省重要的生产型物流基地、多功能农业示范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孝感市建设成为武汉城市圈西北部的商贸现代效劳业基地、武汉市工业协作配套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荆州市建成多极开展排头兵和长江中游现代化中心城市。黄冈市建成大别山革命老区核心增长极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开展先行区。3.2特色产业增长极支持咸宁、鄂州、随州、恩施建设成为特色产业增长极。加快推进各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做大支柱产业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各地立足自有资源,围绕特色产业、吸引集聚外来资源,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形成竞争优势,推进城乡空间布局、根底设施、公共效劳、产业开展一体化,提高区域开展功能,形成一批以产业开展带动为核心的“单打城市冠军。咸宁市重点扶持现代森工、麻纺织工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建设成为鄂南区域物流中心。鄂州市重点扶持医疗健康、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智能设备、智慧制造、航空物流、飛机改装维修等产业,形成长江中游地区港口物流基地与华中地区航空物流基地。随州市重点扶持专用汽车、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建成为武汉市配套的高新技术转化基地。恩施自治州重点扶持水电、矿产、建材、富硒绿色食品加工、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形成武陵山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全省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基地。3.3城乡一体化建设支持仙桃、天门、潜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支持神农架林区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快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仙桃市建设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农业产业化基地。天门市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协作配套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基地。潜江市建成全省重要的农业产业化基地。神农架林区形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3.4县域经济开展支持20个左右开展后劲足、承载能力强的县市、区建设成为新的增长点,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变化和要求,加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地域的谋划、布局和开展县域经济,力争新增一批全国百强县市。本文将“行动学习法引入对湖北省推进“多极协调开展的研究工作,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初步提出了一套目标体系和一批措施建议,相关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加快构建湖北省“多极支撑开展格局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薄晓营.河北省区域经济增长极开展政策研究D.燕山大学,2021.【2】宣春霞.港口城市区域增长极的选择与定位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J.经济与社会开展,202112:52-55.【3】郝瑞峰.黔中经济区增长极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21.【4】秦旭芳,庞丽娟.“行动学习法与行动研究辨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19:28-32.【5】曾令华.“行动学习法在企业的运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15:5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