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黑龙江鹤岗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xi****ge 文档编号:44218840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黑龙江鹤岗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年黑龙江鹤岗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年黑龙江鹤岗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黑龙江鹤岗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制作叶脉书签B.紫花变红花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D.木条遇浓硫酸变黑2. 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充食品包装袋B.小苏打做面包C.稀有气体用于闪光灯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氢气、空气B.氧化物:氧化铜、五氧化二磷C.酸:硝酸、硫酸铜D.碱:火碱、纯碱4. 衣、食、住、行无不体现化学改善生活的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成纤维制成的服装吸水、透气性好B.用食盐腌制的食品可延长保存时间C.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房屋更坚固耐用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塞进橡胶塞B.点燃酒精灯C.闻气味D.测定溶液的pH6.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B.生铁的含碳量为2%4.3%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D.医用生理盐水的浓度约为0.9%7.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出大量的热C.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D.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8.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儿童体内缺少钙元素易患佝偻病B.人体缺少铁元素易患坏血病C.人体缺少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D.人体摄入过量的氟元素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9. 摄入适当剂量的柠檬酸(C6H8O7)对人体无害,可促进体内的正常代谢。在食品中加入柠檬酸后口感好,并可促进食欲。下列有关柠檬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酸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B.一个柠檬酸分子是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7个氧元素组成C.柠檬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D.柠檬酸分子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10. 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2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11. 如图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B.参加反应的和的微粒个数比是1:1C.反应涉及的物质中,只有属于氧化物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农业上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属于空气污染物13. 实验室需配制50g6%的NaCl溶液。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药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B.用玻璃棒搅拌,加速NaCl固体的溶解C.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D.称量时,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应向左盘添加NaCl固体至天平平衡14. 下列课本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硫粉替代红磷B.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C.蒸发食盐水时,待蒸发皿内水分蒸干后,才停止加热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15. 在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质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质量/g501123反应后质量/g24528x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2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4:27D.该反应中物质W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0g16. 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食物B.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不可以随意进入C.使用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时,应戴上橡胶手套D.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17.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也利用了乳化作用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下列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选药品或方法A除去CaCO3中混有的CaCl2固体加足量水溶液、过滤、洗涤、烘干B除去CO2中混有的CO点燃C区分羊毛线和棉线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D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取样,滴加酚酞溶液A.AB.BC.CD.D 下列图象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D.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 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两端各放置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然后分别向两烧杯中加入100g溶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再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的是( ) A.10gZn、10gFeB.5.6gZn、5.6gFeC.10gCaCO3、5.6gCaOD.10gCaCO3、10gCaO三、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氢原子_; (2)3个氢氧根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_。 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用到_,其作用是吸附作用; (2)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大豆生长过程中出现叶片边缘发黄的症状,应补充的化肥种类是_; (4)“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中的糯米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_; (5)合成橡胶广泛应用于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举出它的一个优点_; (6)医生给胃酸过多的病人所开处方中,常包括含Al(OH)3的药物,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治疗原理_。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_; (2)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 (3)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4)t2C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t1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操作指的是_; (2)滤液B中的溶质是_; (3)操作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_(填序号);NaOHNa2CO3MgCl2CaCl2 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请任写出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它们的部分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1)D的化学式为_; (2)B与D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_; (3)写出E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019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倡导“美丽中国,人人都是建设者”。关于如何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请回答下面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请说出生活中一种节约用水的做法。 (2)如图是由于空气污染所造成的酸雨问题,请提出一条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 (3)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的好处是什么?(答一点) 去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它是世界上钢结构桥体最长的跨海大桥。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金属资源的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铁与_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 (2)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 (3)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请写出还有哪些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答一点)五、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发生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 (3)写出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_; (4)若用(2)中所选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还需要的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A、G、H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G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装置中的现象是_,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图烧杯中的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 (2)B图中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请用文字解释这一现象_; (3)C图玻璃管中的现象是_,该现象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是_; (4)D图所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 (5)E图中,A、B两试管中各盛有0.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加入2mL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_(填“A”或“B”)试管中的反应更迅速。 实验小组将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钾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滤液M,同学们对滤液M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探究过程如下:【猜想与假设】含有KOH;含有 KOH和Ca(OH)2 ;含有KOH、K2CO3;含有KOH、K2CO3和Ca(OH)2。【设计与实验】 (1)大家认为猜想_一定不正确,其原因是_。 (2)甲同学取滤液M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不产生气泡,则猜想不正确。 (3)乙同学依据甲同学的实验结论继续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一定量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_溶液_猜想成立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交流与反思】若将滤液M直接倒入下水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_。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2题3分,33题7分,共10分) 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请回答: (1)维生素A1属于_(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维生素A1相对分子质量为_; (3)维生素A1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_(写最简整数比)。 现有含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_g; (2)求混合液中CuSO4的质量; (3)求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答案】C【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B、紫花变红花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1)C、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刻划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2)D、木条遇浓硫酸变黑生成了新物质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3)故选:C。2.【答案】A【考点】常见盐的用途常见气体的用途【解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考虑;B、根据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差,受热时容易分解判断;C、根据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考虑;D、根据干冰的性质和用途解答。【解答】A、氧气具有氧化性,化学性质活泼,不能保存食物,故错误;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受热容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使面包疏松多孔,不会危及人体健康,故正确;C、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以用于闪光灯,故正确;D、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故正确。3.【答案】B【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解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解答】A、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铜、五氧化二磷都属于氧化物;故正确;C、硫酸铜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D、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4.【答案】A【考点】三大合成材料氯化钠与粗盐提纯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解析】A根据合成纤维的特点来分析;B根据氯化钠的用途来分析;C根据钢筋混凝土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乙醇的性质来分析。【解答】A合成纤维耐磨性好,但是吸水性和透气性都较差,故错误;B食盐常用作防腐剂,所以用食盐腌制的食品可延长保存时间,故正确;C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房屋更坚固耐用,故正确;D乙醇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正确;故选A。5.【答案】C【考点】酒精灯的使用溶液酸碱度或酸碱性的测定仪器的装配与连接【解析】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6.【答案】A【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溶质的质量分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生铁和钢【解析】A、根据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答;B、根据生铁的含碳量解答;C、根据正常雨水的pH解答;D、根据医用生理盐水的浓度解答;【解答】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故错误;B、生铁的含碳量为2%4.3%,故正确;C、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2气体,故正确;D、医用生理盐水的浓度约为0.9%,故正确;7.【答案】C【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硬水加入肥皂水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D、铁丝插入适量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8.【答案】B【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解析】A、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氟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A正确;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B错误;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C正确;D氟能防治龋齿,缺乏易患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故D正确;故选B。9.【答案】C【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柠檬酸是由柠檬酸分子构成的,柠檬酸分子是由C、H、O三种原子构成的,故A错误;B一个柠檬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柠檬酸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6):(18):(167)9:1:14,则柠檬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正确;D分子是原子构成的,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则柠檬酸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故D错误;故选C。10.【答案】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进行分析;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D、根据含碳化合物中的碳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反应物中有2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4个氧原子,生成物质中有2个氮原子,所以X是CO2,故A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B正确;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0,所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C错误;D、含碳化合物中的碳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D正确。11.【答案】D【考点】氧化物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反应中所表现出的规律。【解答】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镁和二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CO2=点燃2MgO+C;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故错误;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镁原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为2:1,故错误;C反应涉及到的物质中,二氧化碳和氧化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所以二者均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由化学反应的实质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正确;故选D。12.【答案】D【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元素组成的单质【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解答;B、根据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解答;C、根据合金的特性解答;D、根据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解答;【解答】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说法正确。B、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说法正确。C、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故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但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说法错误。13.【答案】C【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A、依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判断。B、依据常用仪器药匙等主要用途解答。C、依据量程的使用方法进行判断。D、依据托盘天平的使用、定量称取的要求分析。【解答】A、用药匙取用NaCl固体时,瓶塞倒放于桌面,以防止污染试剂,A对;B、药匙用来取用粉末状固体或小颗粒固体,加速溶解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B对;C、量取液体时使用量筒,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C错;D、该题为定量称取,先在右盘放砝码或拨动游码,在称量过程中不再改变,向左盘中加药品至天平平衡,完成称量。正确操作应为继续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D对;14.【答案】B【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空气组成的测定【解析】A、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硫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故选项说法正确。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5.【答案】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从而得出x的值,再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解答】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氧气的质量减少了50g-2g48g,所以氧气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48g;同理可以确定二氧化碳是生成物,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5g-1g44g;水蒸气是生成物,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为28g-1g27g;由质量守恒定律,W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W的质量为27g+44g-48g23g,所以x的数值为23g-23g0g,故A错误;B、该反应中W和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多,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质量比为44:27,故C正确;D、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中物质W含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44100%12g,故D错误。16.【答案】D【考点】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防范爆炸的措施【解析】A、根据亚硝酸钠有毒,进行分析判断。B、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不能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C、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不能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使用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时,应戴上橡胶手套,故选项说法正确。D、煤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电源可能会产生电火花,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以防止发生爆炸,故该做法错误。故选:D。17.【答案】D【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液的相关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解析】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乳化作用与溶解原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B、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除油污利用了溶解原理,故选项推理错误。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答案】B,D【考点】实验方案的评价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A氯化钙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能达到实验目的;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线,可以鉴别,故能达到实验目的;D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氢氧化钠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变质,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D。【答案】C【考点】电解水实验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A、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进行分析判断。C、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多,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项图象错误。B、向稀硫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故选项图象错误。C、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多,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镁产生的氯化镁多,故选项图象正确。D、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2:1,故选项图象错误。故选:C。【答案】A,C【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根据给出的物质的质量以及对应的酸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综合考虑和计算。【解答】加入的HCl的质量为100g7.3%7.3gA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65 73 56 73 10g 11.2g 10g 13g所以酸的量不足,应该是金属都有剩余,则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天平平衡,故正确;B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65 73 56 73 5.6g 6.2g 5.6g 7.3g则酸是足量的,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分别为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65 2 56 2 5.6g 0.17g 5.6g 0.2g生成氢气质量不等,所以不平衡,故错误;CCaCO3+2HCl=CaCl2+H2O+CO2 天平质量增加量 100 73 44 100-44=56 10g 7.3g 5.6g盐酸和碳酸钙完全反应,导致质量增加为5.6g,而氧化钙无论是否完全反应,都会导致质量增加为5.6g,天平平衡,故正确;DCaCO3+2HCl=CaCl2+H2O+CO2 天平质量增加量 100 73 44 100-44=56 10g 7.3g 5.6g盐酸和碳酸钙完全反应,导致质量增加为5.6g,而氧化钙无论是否完全反应,都会导致质量增加为10g,天平不平衡,故错误;故选AC。三、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2分)【答案】2H30HAl2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根据原子团的表示方法,进行分析解答。(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铝,进行分析解答。【解答】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3个氢氧根可表示为:30H。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答案】活性炭煮沸钾肥糖类高弹性Al(OH)3+3HClAlCl3+3H2O【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进行分析;(2)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进行分析;(3)根据农作物缺少营养素的表现进行分析;(4)根据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5)根据合成橡胶的特点进行分析;(6)根据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进行分析。【解答】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除去色素和异味时经常用到;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大豆生长过程中出现叶片边缘发黄的症状,是缺钾的表现,应该补充钾肥;粽子中的糯米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糖类;合成橡胶有高弹性、绝缘性、耐油、耐高温、不易老化等优良性能;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答案】(1)t1C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甲乙丙(3)蒸发结晶(4)乙甲丙【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是:t1C时,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由图可知,t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3)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4)t1C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t2C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t2C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t1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答案】过滤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解析】根据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过滤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作之后,加碳酸钠要放在加氯化钡之后,可以将过量的钡离子沉淀,最后再用盐酸处理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操作、操作均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指的是过滤。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滤液B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钙。滤液C是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操作中加过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OH、Na2CO3。【答案】铜、铁;,Zn(NO3)2,Zn+Cu(NO3)2=Zn(NO3)2+Cu(或Zn+Fe(NO3)2=Zn(NO3)2+Fe)。【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解析】根据锌会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铜、铁进行分析。【解答】由于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是:锌铁铜,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铜,当硝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硝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应该是硝酸锌,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铜、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u(NO3)2=Zn(NO3)2+Cu(或Zn+Fe(NO3)2=Zn(NO3)2+Fe)。【答案】Na2CO3产生白色沉淀2NaOH+CO2Na2CO3+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的综合应用【解析】根据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水,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D是碳酸钠,水会与E反应,E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二氧化碳,B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会与水相互转化,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盐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D、E分别为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种,C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溶剂,所以C是水,D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D是碳酸钠,水会与E反应,E和碳酸钠可以相互转化,所以E是二氧化碳,B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会与水相互转化,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盐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的化学式为Na2CO3;B与D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ED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答案】淘米水浇花;使用脱硫煤;减少白色污染;【考点】三大合成材料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解析】(1)根据节约用水可以将水重复利用或减少浪费解答;(2)根据酸雨的危害与防治措施来分析;(3)根据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解答;【解答】节约用水一方面要减少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将水循环利用,生活中常用的做法有:使用节水器具、洗衣水拖地、淘米水浇花等;酸雨会造成土壤酸化、腐蚀建筑物等,防止酸雨形成可以改变能源结构、降低煤中硫元素的含量,故填:破坏森林,腐蚀大理石建筑物等;利用清洁能源,使用脱硫煤。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答案:(1)淘米水浇花;(2)使用脱硫煤;(3)减少白色污染;【答案】氧气和水蒸气刷漆或涂油寻找金属替代品。【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解析】根据铁锈蚀的条件来分析防锈措施;根据金属的保护措施解答即可。【解答】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发生反应而生锈;故填:氧气和水蒸气;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要防止生锈应该隔绝空气或是水,故可以采取刷漆或涂油等方法防止铁生锈;故填:刷漆或涂油;除防止金属腐蚀外,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还有寻找金属替代品、合理开采金属矿物、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等,故填:寻找金属替代品。五、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2分)【答案】铁架台BE,CaCO3+2HClCaCl2+H2O+CO2,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F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KMnO4K2MnO4+MnO2+O2【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装置;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4)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5)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根据氧气的性质推测现象并按正确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是铁架台;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发生装置可选用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可选用E收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该发生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操作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若用(2)中所选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还需要的装置为F,因为氧气不和浓硫酸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H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装置有酒精灯,试管口有棉花,因此适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答案】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使固体药品的体积增大,导致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红色物质变成黑色,还原性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B【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解析】(1)根据现象推测二氧化碳的性质;(2)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进分析;(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的现象进行分析;(4)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5)根据相同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加入2mL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进行分析。【解答】A图烧杯中的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这是因为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使固体药品的体积增大,导致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是:红色物质变成黑色;该现象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是还原性;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D图所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A、B两试管中各盛有0.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加入2mL等浓度的稀盐酸,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多且快,所以以,所以观察到B试管中的反应更迅速。【答案】,K2CO3和Ca(OH)2不能共存稀盐酸碳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Na2CO3+Ca(OH)22NaOH+CaCO3,会污染水源【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碱的化学性质【解析】【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成物和过量的反应物进行分析;【设计与实验】(1)根据、K2CO3和Ca(OH)2不能共存进行分析;(2)根据结论推测推测现象;(3)根据猜想选择合适的试剂,推测实验现象;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交流与反思】根据会造成环境污染进行分析。【解答】因为K2CO3和Ca(OH)2不能共存,所以猜想一定不成立;猜想不正确,溶液中的溶质没有K2CO3,所以甲同学取滤液M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不产生气泡;因为猜想成立,可以通过加入碳酸钠溶液来检验氢氧化钙的存在。所以取一定量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验证猜想成立;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或K2CO3+Ca(OH)22KOH+CaCO3);【交流与反思】因为滤液M呈碱性,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源(或地下水、污染环境)等。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2题3分,33题7分,共10分)【答案】有机物2868:1【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解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相关的计算,注意要结合题目要求以及使用正确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和解答。【解答】维生素A1(C20H30O)是含碳化合物且具有有机物的性质,所以属于有机物;维生素A1(C20H30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0+130+16286;维生素A1(C20H30O)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20):(130)8:1。【答案】9.816g;10%。【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根据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消耗的硫酸铜的质量以及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答】由图可知,生成的氢氧化铜的质量为9.8g设消耗的硫酸铜的质量为x,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yCuSO4+2NaOHNa2SO4+Cu(OH)21608098x(160g-80g)y9.8g160x=80(160g-80g)y=989.8gx16gy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