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3751671 上传时间:2021-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材梳理 第六章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地理教学精品资料 2019.5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我国2005年人口就超过了13亿,人口基数太大。我国的15岁以上的文盲和半文盲人数超过1亿,人口素质低。人口结构有老龄化的趋势。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我国新增人口绝对数仍然较高,我国每年新增产值的1/4被用于养活新增人口。(2)严重的资源短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人口数量大,资源利用不合理,加上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大,使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知识拓展 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排名及人均占有量表6-4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的排名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的比例土地资源31/3矿产资源33/5耕地面积41/3江河径流量61/4森林面积61/5(3)深刻的环境危机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世界是一致的,即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全国来看,一方面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目前,我国的工农业生产过程中,比较注重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使工业生产任意排放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广大农村盲目地通过破坏生态来发展经济,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问题。这样的生产活动是与可持续发展格格不入的。加上有些人崇尚高消费,使人均资源的消费量急剧上升,排放的废弃物也随之增大,从而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我国资源相对贫乏,大多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如果将资源、环境问题放在一边,有可能等不到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已变得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下去;或者经济发展到实力雄厚阶段,环境问题的治理已不是经济实力所能解决的问题了。而我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科技水平实行发达国家现行的发展模式。因此,依据中国国情和经济承受能力,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必然选择。(1)战略框架1994年3月,中国国务院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是制定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中国对承担国际社会应尽的义务和为人类社会共同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决心。(2)战略重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应结合中国国情,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在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要统筹规划国土资源的开发与整治,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态问题;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加大环保投入;保护生物多样性,基本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1.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辨析比较 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比较表6-5项目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置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2.工业循环经济模式清洁生产(1)清洁生产与末端处理的比较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清洁生产的出发点是如何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末端处理的出发点是污染物产生后如何处理。比较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相关项目可以看出,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带来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看,清洁生产资源利用率增加,资源耗用减少,产品产量增加,产品成本降低,治理污染费用减少,经济效益增加。因此,清洁生产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从环境效益来看,清洁生产是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产污量明显减少,排污量减少,无污染转移。因此,清洁生产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大有作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方法点拨 清洁生产重在物质循环,通过循环增加经济效益;通过循环,又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增加生态效益。所以分析清洁生产的过程,重在分析物质在生产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循环的。(2)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该酒精厂在生产全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所有生产环节中的“废弃物”都进入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利用,减量到最小,最终排放的消化液作为农肥回归大地,得到永续利用。污染物的综合利用改变了末端治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利于环境保护。在生产的过程中,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实现了生物能开发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对环境的排废降到了最低限度,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兼顾的可持续发展。误区警示 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物和废弃物排出。清洁生产的基本思想是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控制和治理,由终端处理转变为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处理,从而尽可能少地发生环境污染。与末端处理相比,清洁生产的产污量明显减少,治理污染费用降低,消除了污染转移。从河南省某酒精总厂酒精的清洁生产工艺流程图看,在“发酵”时依然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清洁生产只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做到废物资源化,而不是做到废弃物、污染物的零排放。3.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1)生态农业概述生态农业既不同于传统农业,也不同于商品化现代农业。自然经济型传统农业具有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投入少产出低的特点,通过大量投入化肥、农药和动力,不顾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而一味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是商品化现代农业的特征。生态农业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把粮食生产和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的内部发展规律,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大减少了传统农业生产中造成的土壤肥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生物资源锐减等生态破坏问题。减少了化肥、农药和动力的使用,降低了农业成本,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国目前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要点提示 生态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模式,也必须分析好物质和能量是如何实现流动和转化的。只有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高效转化,才能称为生态农业。在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发展沼气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2)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既保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实行综合循环利用,既增加经济效益,又降低了污染,保护了环境,还改善了农田施肥结构(减少化肥,增加有机肥),有效地保护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广开源流,又净化了环境。记忆要诀 歌诀记忆留民营村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措施调整结构五业举,农林副渔还有牧;降低污染肥农田,综合利用农作物;开发利用新能源,节省开支能致富。视野开拓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的“猪沼果”农业模式等都是生态农业发展较为成功的例子。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依靠公众的支持和参与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仅包括公众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和项目,更重要的是人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实现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的变革。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行动:垃圾分类回收;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工作和购物;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工作、生活用品;采用节水措施;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爱护每一块绿地;节省使用自然资源;动员周围的人为环保尽力;改变不利于环境保护的饮食习惯;关心并积极参与科技事业,使之成为改善环境状况的动力。问题探究 问题1 试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思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GDP的年均增长率达8.7%,而且发展势头不减。但也留下了两大遗憾:一是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我国每创造1美元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另一个是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据世界银行测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仅空气和水污染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就达8%以上。这些说明,我国的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当天然的生态环境资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我们的经济增长与生活目标相背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1)庞大的人口基数图6-8(2)严重的资源短缺图6-9(3)深刻的环境危机图6-10问题2 如何理解生态农业和立体农业?思路:生态农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1)农业资源得以再生。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原理调整了农业结构,保护了农业资源,使资源得以再生,永续利用。(2)综合效益突出。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技术投入,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五业合理发展,并可调节气候,减少灾害。探究:生态农业是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经济原理,应用系统过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实行农、林、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生产方式等。立体农业是着重于开发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在单位面积上,利用生物的特性及其对外界条件的不同要求,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有机结合,建立多个物种共栖、质能多级利用的农业生产方式。如稻田养鱼、农田播种食用菌等。典题热题 例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体现在()A.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B.中国自1978年以来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压力已经消除C.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依然十分严重D.中国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解析: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这是我国发展的优势,但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且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这是我国资源方面存在的不足。虽然我国早就实行了计划生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已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每年新增人口仍然较多,人口仍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且有扩大的趋势,故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我国制定了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答案:C深化升华 1994年3月,中国国务院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和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在发展和改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面对的困境是:人口继续膨胀与迅速老龄化,就业负担沉重;农业资源日益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迅速蔓延,自然生态日趋恶化;粮食需求迅速增加,粮食增产举步维艰。(1)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问题、_问题、_问题、_问题。(2)根据中国的国情,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树立_的思想。(3)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关键性的转变是实现从_模式走向_模式。(4)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以求得_质量的根本好转为基础。解析:依据材料,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表达了两个最基本的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可持续发展仍然重在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这个限度是由环境决定的,如果超出了这个环境限度,必将影响环境满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根据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应该树立发展第一的思想,要实现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现代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发展,求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增长的统一。答案:(1)人口粮食资源环境(2)发展第一(3)粗放型经济发展集约型经济发展(4)生态和环境方法归纳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基本国情决定的,必须依据中国的国情进行分析。例3图6-11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6-11(1)酒精厂的厂址临近()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D.扬尘(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解析:第(1)题,图中清洁生产工艺过程显示,该酒精厂主要是利用玉米经过脱胚、发酵和蒸馏后形成酒精、杂醇油,原料来自农田,同时对生产过程中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生产农业饲料与肥料。因此,酒精厂的厂址临近原料产地。第(2)题,从图中看出,该厂产生的废弃物被综合利用为玉米油、饲料、沼气,而产生的CO2被回收,但回收率是60%,所以和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应是大气保温(温室)效应。第(3)题,旨在通过实例加深对清洁生产的理解,尤其纠正可能形成的“清洁生产是无污染生产”的认识。答案:(1)A(2)B(3)D误区警示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时如读图不仔细,没有注意到CO2回收率为60%,第(3)题可能误选A选项;不注意图例中“主产品”则可能误选B选项。例4图6-12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位于东八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6-12(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是最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培苹果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B.种花生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花生加工厂F.种油菜、小麦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B.栽培柑橘、茶叶C.种植水稻D.养鱼、发展旅游业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解析:从题干提供的文字信息分析,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推知,该地纬度是30。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为北纬30,北纬30大致位于长江以南。东八区的范围是从东经112.5到东经127.5,东经110经过巫山、雪峰山,东经112.5在巫山、雪峰山以东,可判断该地区位于东南丘陵。东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低山丘陵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可分析题中设问。第(2)(3)题需因地制宜,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答案:(1)第三种方案。(2)G处可发展旅游业,H处湖泊沼泽地可种植莲藕。(3)如利用水库开发小水电,利用喀斯特地貌的溶洞进行疗养、生物培养及发展旅游业,利用山区发展林果业,利用丘陵建茶园,改良湖泊沼泽,养鱼种藕与平原配套发展生态农业等。方法归纳 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新课程标准着重要求的能力之一。该题与目前社会热点“生态农业”的大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观有密切联系,平时应养成关注热点、关注重大时事的习惯。同时要注意锻炼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回答准确、简练。例5图6-13为“某一生态模式示意图”,图中将猪舍、沼气池、蔬菜栽培组合在日光温室中,三者相互利用、相互依存。根据图中事物的相互关系完成下列问题。图6-13(1)把图中AE字母填在以下对应的括号内。有机肥( ),CO2( ),O2( ),产品( ),猪粪()(2)图中沼气池产生的沼气按能源利用状况分类属于_能源。农村利用沼气为能源,其优越性在于:_;_;_。(3)沼气的主要成分是_,其分子式是_。解析:这是一种“猪沼菜”生态农业模式,是以养殖业为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联动生产蔬菜,在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开展农业生物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多层次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沼气利用应该是我们国家农村的理想能源,既干净、成本低,又能促进农业良性生态的发展。答案:(1)DCAEB(2)新原料就地取材既解决了农村能源问题,又解决了农村肥料问题属清洁能源,干净(3)甲烷CH4方法归纳 对这种以一幅联系框图作为设问的情景,用以表达生态农业中物质循环利用过程的题目,在审题时一定要根据箭头方向,揣摩图示所表达的意思,这是正确解答题目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