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共10页)

上传人:6**** 文档编号:42758291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共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共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共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8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1分)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1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3(1分)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很小4(1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H2CO3BO3CC2H5OHDSiO25(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药品B倾倒液体C蒸发食盐水D加热液体6(1分)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ABCD7(1分)已知一种氯原子,原子核内含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则该氯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B35C18D178(1分)当人体内缺少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A佝偻病B贫血病C夜盲症D坏血病9(1分)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物质是()A蔗糖B食盐C小苏打D食醋10(1分)下列关于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质量比为2:1B试管1中的气体是氢气C试管1和试管2中气体体积比为1:2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11(1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12(1分)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H2O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相等二、【生活现象解释】13(9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春天到了,小红和家人准备回老家探亲。(一)一早出门前,打扫卫生时用到了消毒液(1)消毒液成分中, 中 Cl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2)网上查阅到工业上将氯气(Cl2)通入烧碱溶液中可制取消毒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踏青时,发现农民用到“波尔多液”防治葡萄生长过程中的病害,它由硫酸铜、氢氧化钙和水混合配置而成。(1)波尔多液属于 (填“A”纯净物或“B”混合物)。(2)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3)“波尔多液”在配置和施用过程中不宜与铁器接触,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午餐时,在食用的木须肉中吃到了黄花菜,想到干黄花无毒,而鲜黄花有毒,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秋水仙碱。纯秋水仙碱易溶于乙醇,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1)秋水仙碱的乙醇溶液中,溶剂是 。(2)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四)下午和小朋友们游玩时发现一个神奇的魔术:吹CO2点火:将一团脱脂棉摊开呈圆状,放在干燥的砖块上。取12药匙固体过氧化钠(Na2O2)置于脱脂棉的中间,然后用镊子将棉花对折、包起来。通过细管向棉花团内的过氧化钠慢慢地、连续地通CO2过一会儿,脱脂棉便燃烧起来。(1)请完成方程式:2Na2O2+2CO2 +O2。(2)该实验证明脱脂棉燃烧的条件: 。三、【科普阅读理解】14(5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地球上的碳都到哪儿去了?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一直在260280ppm范围内波动(1ppm等于百万分之一),但自工业化以来这个数字就开始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接近400ppm。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对于这个议题,主要有“隔离”和“资源化利用”两种对策。隔离就是利用吸收或吸附的技术提升二氧化碳的浓度,然后打入海底或地层内永久保存。资源化利用则是把得到的高浓度二氧化碳,当做一种原料或化学品来使用。海洋是可以储存CO2 的地方之一,因为CO2能溶于水。科学家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用于计算从2000年开始,将CO2 注入到海洋中的三个不同深度(800 米、1500 米和3000 米),若干年后,仍能储存的CO2 百分数。模型的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德国已经成功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咖啡因、植物香精等。当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总之,二氧化碳的“隔离”和“资源化利用”,就是为了使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和消耗量至少达到平衡,使地球不再继续暖化而威胁到人类生活与安全。请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将CO2储存在海洋里,体现出的二氧化碳性质是 。(利用方程式回答)(2)香兰素由 种元素组成。(3)从香兰素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提取香兰素是 变化(填“化学”或“物理”)(4)根据图2分析,影响海洋中存储二氧化碳比例的因素有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A排放的CO2对全球没有任何用处B化石燃料来源于活着或最近才死亡的植物体C降低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总量的一个方法是用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D超临界CO2流体和普通CO2气体化学性质相同四、【生产实际分析】15(4分)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2.1×1015t,可用于生产金属镁,目前世界生产的镁60%来自海水。利用海水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1)沉淀槽中的化合反应的方程式是 。(2)电解槽中发生反应为:MgCl2 Mg+Cl2若制得24kg金属镁,至少需要MgCl2的质量为 kg。(3)请写出反应器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上述流程中,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五、【基本实验和实验原理分析】16(3分)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用A装置制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准备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燃烧的实验使用,选择 (填装置序号)装置收集氧气便于直接做这个实验。(2)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二氧化碳时,把说着的火柴放在玻璃管 (填“a”或“b”)端,如果火焰熄火。则收集满了。17(2分)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A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B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1)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有 (填序号)。(2)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1)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有 (填序号)。(2)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可供选择的实验基本操作:18(4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操作I向玻璃管和水槽内加适量的水,在燃烧匙里放足量红磷,塞紧塞子,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于玻璃管的零刻度位置。II接通电源,待红磷燃烧,断开电源。III当温度恢复至室温,水不再进入玻璃管时,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1)实验中加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 ,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结束后,玻璃管内水面最终到达刻度线 (填数字序号)处。(3)实验操作I、III中,上下移动水槽至两边水面相平的目的是 。六、【科学探究】19(6分)柠檬酸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柠檬酸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在室温下,柠檬酸为无色半透明 晶体或白色颗粒,有微弱腐蚀性。加热至175时它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柠檬酸为食用酸类,可增强体内正常代谢,适当的剂量对人体无害。在某些食品中加入柠檬酸后口感好,并可促进食欲。虽然柠檬酸对人体无直接危害,但它可以促进体内钙的排泄和沉积,如长期食用含柠檬酸的食品,有可能导致低钙血症。【进行实验】I柠檬酸遇洗衣粉(1)取少量洗衣粉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再向其中加入12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洗衣粉溶液显 性。(2)把柠檬酸溶液倒入洗衣粉中,产生大量气体形成了洗衣粉泡沫逐渐膨胀并溢出了烧杯,同时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经测定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洗衣粉中含有 。II柠檬酸除茶渍将内壁附着较厚茶渍的茶杯放入不同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现象如下表。柠檬酸溶液浓度0.1%1%5%10%茶渍的变化无明显变化棕黄色边缘部分减少棕黄色大部分消失棕黄色全部消失(3)实验 II的目的是 。III柠檬酸除水垢将大小、质量相同的水垢块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进行实验,现象如下表。编号实验 2050mL5%柠檬酸溶液 5050mL5%柠檬酸溶液 10050mL5%柠檬酸溶液 5050mL10%柠檬酸溶液水垢块质量/g实验前10.010.010.010.010分钟后5.62.300【解释与结论】(4)实验 III中,通过对比、和,得出的结论是 。(5)实验 III中,得出“柠檬酸溶液浓度越高除水垢效果越好”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填编号)。【反思与评价】(6)结合资料和相关实验,谈谈你对使用柠檬酸的建议: 。2018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一、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1A;2C;3A;4D;5B;6B;7D;8A;9C;10B;11D;12C;二、【生活现象解释】13NaClO;2NaOH+Cl2 NaCl+NaClO+H2O;混合物;熟石灰、消石灰;Fe+CuSO4FeSO4+Cu;乙醇;减小;2Na2CO3;与氧气接触;三、【科普阅读理解】14CO2+H2OH2CO3;3;物理;注入深度和时间;CD;四、【生产实际分析】15CaO+H2O=Ca(OH)2;95;2HCl+Mg(OH)2MgCl2+2H2O;O、H、Ca、C;五、【基本实验和实验原理分析】162KClO32KCl+3O2;D;b;17;加快溶解;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18使玻璃管中的氧气充分反应;4P+5O22P2O5;1;调节内外气压平衡;六、【科学探究】19碱;碳酸根离子;探究柠檬酸溶液浓度大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越高,柠檬酸溶液的除垢效果越好;适量食用,避免和显碱性食物混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