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1593589 上传时间:2021-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课程作用的角度看,专业课程主要承担着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任务,而公共基础理论课则承担着综合素质培养的任务。在对公共基础理论课功能和综合素质进行定位和界定的基础上,从第一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公共基础理论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理论课;学生综合素质;教学改革措施 作者简介:刘建文(1971-),男,河北涞源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副教授。(河北 保定 07105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一般课题“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ZJJX11ZY007)、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公共基础理论课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理论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153-02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本身对高职教育规律掌握程度不够、教材本身缺乏高职教育针对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高职公共基础理论课教学存在偏重学科化知识传授而忽视综合素质培养、教学方法僵化缺乏灵活性等弊端,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发挥不充分。本文拟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公共基础理论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路径。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类课程功能的基本定位 从课程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类课程功能定位可以从直接和间接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两个方面界定。 直接性的功能。课程与专业学习关联度不高,甚至没有关联性,其主要功能是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这是公共基础理论课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公共基础理论课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语文”等课程与专业特别是工科专业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性,其直接作用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素质。 间接性的功能。个别公共课程关系到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必要准备。就工科专业来说,学生学习专业离不开高等数学甚至是英语等基础知识,因此,“高等数学”、“高职英语”等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间接性。就工科院校来说,这些课程比较少。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类课程的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二、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角度对综合素质进行界定 从“应用型人才”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化、逐渐趋向本质和科学的过程。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首次提出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概念,强调要加强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这实际上是对单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否定,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升华。 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指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里的专门人才是指“学术型”、“工程型”和“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二者相同之处是都要求学生具有高素质,不同的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其高素质的具体涵义存在差异。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的“高素质”,学界比较一致的认识是: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要具备与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基本能力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的、通用的能力,具有在社会不同职业和岗位之间普遍的适用性、通用性和可迁移性等特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基本判断和辨别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等。关键能力亦称核心能力或综合职业能力,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这是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能力。1概括来说,关键能力主要是指可持续发展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发展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学生未来从事某项工作除专业技能以外必备的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人文)素养、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内涵。2而对这些素质能力的培养任务,主要是由公共基础理论课来承担。 三、公共基础类课程服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路径 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总体来看包括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两个部分;从活动方式来看,包括理论引导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 1.第一课程推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对教学内容按照“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质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使教学与学生实际需要相对应,实现对教学内容的灵活应用,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如“思政课”实现对“概论课”和“品德课”的内容整合,把教学内容整合为48个专题,实行专题式教学;“大学语文”内容模块包括“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和“社交用语”三个部分等,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相对独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专业需要和课时分配,灵活组合教学内容,使教学的针对性得到很大提高,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突出实践教学内容。传统的高职教学理论认为,只有专业课程才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经过教学实践探索,在公共基础理论课中逐渐引入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引入,使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按照“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丰富教学方法。传统的公共课教学方法注重单纯的课堂知识传授,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代表了课堂教学的全部,教学过程是单向而被动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更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在实践中,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索既适合学生特点又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一是根据课程特点,推进案例式教学。“思政课”建立了案例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准备案例,把艰深的理论通过案例予以讲解,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案例分析中掌握深刻的道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准备求职、创业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从而明确在就业过程中应该具备什么素质,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二是讨论式教学。公共基础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目前,“思政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人文教育”等课程均有固定的讨论小组,有些课程讨论小组还规定了个性鲜明的名称。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出讨论题目和讨论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在课上分享讨论成果。这样做的直接好处是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4)以考促学,探索考试(考核)方式的改革。考试是学习成效的重要反馈机制。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注重结果性、知识性评价,忽视过程性和能力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未能得到全面的反映,考试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在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方面,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不同模块内容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如“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分别设置了“团队作业+个人计划书”、“创业计划书”、“模拟招聘”等方式,这样的考核方式优点就是针对不同内容设置不同考核方式,使考核更具针对性,突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考查。 2)实践表演类考核。把学生学习知识和需要培养的素质能力一起融合到实践性的表演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判断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情况。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心理剧表演”,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模拟招聘”,大学语文的“话剧表演”等,学生角色表演过程就是学生知识的流露和能力表现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和培养素质的过程。 3)创新创造类考核。利用学生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教师通过对作品进行评判,综合判断学生的知识应用、创意、可行性、合理性,从而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做出科学的评定。学生在准备考核的过程中,实际就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体现个人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如数学课程在考查学生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参照数学建模增加了开放性试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一定的模型构建,给出合理的解决,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过程。 2.第二课堂延伸课程功能,拓展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式 在推进课堂教学全面深入改革的同时,公共基础理论课发挥自身优势,把教育功能延伸到第二课堂,形成教育辐射面。 (1)辅导学生社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学院社团包括思想政治类、学习类、文体爱好类等,其社团宗旨与公共基础课教育方向基本相对应。公共基础课教师通过社团辅导的方式,开展了经常性、有计划的综合素质培养活动。如英语教研室通过开展定期的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歌曲大赛等方式对“英语社”进行辅导,人文教研室教师把对“大学生心理协会”、“大学生就业协会”、“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等社团的辅导工作常态化;体育教研室负责对“足球俱乐部”、“舞蹈社”、“武术社”等体育类社团开展指导和教练工作。有些教研室还与团委等部门共同管理社团,如思政教研室与团委一起共同管理“大学生政治法律研究会”,使该社团成为在学生中传播先进文化、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法制精神的“红色阵地”。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具有流动性大、社团成员兴趣爱好一致、学生参与性和积极性高等特点,教师通过这一载体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了更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探索自主组织第二课堂活动,使教育培养功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需求,公共基础课教师积极探索自主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渠道和方式,自主组织参加院级以上各类比赛。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再提高。近年来,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省大学生运动会,英语教师辅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和电力行业中澳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演讲比赛,数学教师组织辅导学生连续六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集体强化提升的过程,也是教学过程的延伸和知识能力的集中展示。探索校内各项活动的组织,体育教研室总体负责全院的学生体育活动,不仅独立组织一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节”、“田径运动会”,还负责对各级各类体育活动进行监督指导,从规则制定、活动形式选择,到运动员训练、学生裁判员培训,体育教师无不向学生传递着良好的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数学教研室教师独立组织校内数学建模,通过拟订竞赛章程、拟订竞赛题目、阅卷评选等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的范围,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作用来看,专业课程对应“高技能”,公共基础课程对应“高素质”。高素质与技能型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德”与“才”的关系,德才必须兼备。高素质和技能型应该是双峰并立的关系,高素质不只是技能型的定语,而是和其有同等地位。3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因此,公共基础理论课须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途径,切实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文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兼论高职人才培养的变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5,(4). 2黄远辉.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J.广西教育,2010,(15). 3王苏治.“高素质技能型”三问J.高职论丛,2009,(4). (责任编辑:宋秀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