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程设计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7907148 上传时间:2021-11-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子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子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言在测控专业课程中,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是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测控专业整个知识和能力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它的特点是内容多,处理问题的方式多、要领多,学习和理解的难度大,对实践性方面的能力要求也很高。本辅导教材适用于测控专业学生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门课程的课程设计。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上时间紧迫,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一、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性质和基本要求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性质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测控专业的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它集电子线路设计、软件设计与编程、系统综合、元器件参数计算和选择、电路仿真与调试、印制电路板(PCB)设计、电路安装与调试等于一体,目的在于巩固和加强电子线路理论的学习,促进其工程应用,着重于提高电子线路的实践技能,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丁解开展科学实践的程序和基本方法,并逐步形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一定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不能等同于电子线路产品设计,它是对电子线路产品设计的局部模拟和过程仿真,其总体要求一般要低得多。2、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 了解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一般过程;(2) 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课题要求选择电路;(3) 初步掌握一般电子线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4)掌握一般电子线路装配的基本方法;(5)掌握一般电子线路实际调试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出现的问题;(6) 能编写简单工艺文件。二、电子产品设计的工作流程1、传统电子产品设计的工作流程 完成一个电子产品的设计必须经过原理设计、初步验证、小批量试制、大批量生产等几个过程,对于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而言,必须保证理论设计、初步验证两个过程完全正确,才能将电路设计图绘制成PCB图,并进行进一步的生产。 早期电子产品设计的验证工作很多是按照设计完成的电路图在面包板或PCB板上进行安装,然后再用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各种测试仪表等加以验证。这种做法的最大缺点是制作测试电路板的过程既费时、费力又损失材料,如果结果有误,则要花大量的精力来弄清是设计的错误还是电路制作的问题。这种方法在早期小型电路的设计中还是可以应付的,但随着电路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设计的需要。 手工设计PCB图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经过器件布局、绘制草图、修改草图,最后再绘制出需要的PCB图等过程。随着器件的数量增多、PCB尺寸的减小、PCB板的层数越来越多,已经无法用手工进行设计,另外,随着器件的增多,相互之间的干扰、耦合也就变得更加复杂,这就需要PCB设计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水平。 2 现代电子设计的工作流程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及对电子器件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可以对各种器件进行数学建模,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计算,在计算机上可以仿真出近似于实际结果的数据及各种波形。通过这种由软件进行验证的设计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解决了原来的设计和调试存在的问题,而且由于这种方式可以事先排除大部分设计上的缺陷,使设计工程师可以将大量的精力用于设计而不是用于调试,大大提高了设计速度,使新产品可以更快地推出,为企业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 20世纪70年代初,计算机软件设计人员就开始解决电子设计方面的另一个问题,即PCB设计问题,设计出许多种PCB设计软件,从最早的仅仅将图纸上的人工布线变成借助于计算机的人工布线,到现在的自动布线,并且将器件之间的各种相互干扰(电磁干扰、热干扰)建立了数学模型,PCB设计软件的性能产生了质的飞跃。由于电路板设计完成后没有必要进行实物的电磁兼容测试或热兼容测试,借助于计算机就可以模拟出来,根据模拟可以进行调整,因此,即使不是PCB设计专家也可以设计出合格的PCB图。 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类新器件PLD,这种器件采用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并且器件的功能由用户来设计、定义,这使将一个系统通过用户编程放置在一个芯片中成为可能。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PLD器件设计软件性能的提高,现在已经产生了在片PLD芯片上可以嵌人微处理器的技术,使PLD器件得到更多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可编程器件又出现了模拟可编程器件,用户可以通过这种模拟可编程器件设计各种增益的放大器、滤波器等模拟电路。目前,在电子设计方面经常使用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简称为EDA)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仿真和模拟软件进行原理电路的设计及验证,借助于PCB软件进行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以及借助于PLD设汁软件进行可编程器件设计的一种综合性电子设计。第一章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包括选择课题、电子电路设计、组装、调试和编写总结报告等教学环节。本章介绍课程设计的有关知识。第一节:电子线路的设计方法 设计一个电子电路系统时,首先必须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根据任务进行方案选择,然后对方案中的各部分进行单元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最后将各部分连接在一起,画出一个符合设计要求的完整的系统电路图。一、明确系统的设计任务要求 对系统的设计任务进行具体分析,充分了解系统的性能、指标、内容及要求,以便明确应完成的任务。二、方案选择这一步的工作要求是把系统要完成的任务分配给若干个单元电路,并画出一个能表示各单元功能的整机原理框图。方案选择的重要任务是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针对系统提出的任务、要求和条件,完成系统的功能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做到设计方案合理、可靠、经济、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并且对方案要不断进行可行性和优缺点的分析,最后设计出一个完整框图。框图必须正确反映系统应完成的任务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清楚表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相互关系。三、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1单元电路的设计 根据系统的指标和功能框图,明确各部分任务,进行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单元电路是整机的一部分,只有把各单元电路设计好才能提高整体设计水平。 每个单元电路设计前都需明确本单元电路的任务,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与前后级之间的关系,分析电路的组成形式。具体设计时,可以模仿成熟的先进的电路,也可以进行创新或改进,但都必须保证性能要求。而且,不仅单元电路本身要设计合理,各单元电路间也要互相配合,注意各部分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和控制信号的关系。 2参数计算 为保证单元电路达到功能指标要求,就需要用电子技术知识对参数进行计算电路中各电阻值、放大倍数的计算;振荡器中电阻、电容、振荡频率等参数的计算。只有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正确利用计算公式计算的参数才能满足设计要求。参数计算时,问一个电路可能有几组数据,注意选择一组能完成电路设计要求的功能、在实践中能真正可行的参数。 计算电路参数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 元器件的工作电流、电压、频率和功耗等参数应能满足电路指标的要求; (2) 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充裕量,一般应大于额定值的15倍; (3 ) 电阻和电容的参数应选计算值附近的标称值。 3器件选择 (1) 阻容元件的选择;电阻和电容种类很多,正确选择电阻和电容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电路对电阻和电容性能要求也不同,有些电路对电容的漏电要求很严,还有些电路对电阻、电容的性能和容量要求很高。例如滤波电路中常用大容量(100uF300uF)铝电解电容,为滤掉高频通常还需并联小容量(001uF01uF)瓷片电容。设计时要根据电路的要求选择性能和参数合适的阻容元件,并要注意功耗、容量、频率和耐压范围是否满足要求。 (2) 分立元件的选择:分立元件包括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光电二(三)极管、晶闸管等。根据其用途分别进行选择。 选择的器件种类不同,注意事项也不同。例如选择晶体三极管时,首先注意是选择NPN型还是PNP型管,是高频管还是低频管,是大功率管还是小功率管,并注意管子的参数Pcm。Icm、 BVceo、Icbo、Ft、F等参数是否满足电路设计指标的要求, (3) 集成电路的选择:由于集成电路可以实现很多单元电路甚至整机电路的功能,所以选用集成电路来设计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既方便又灵活,它不仅使系统体积缩小,而且性能可靠,便于调试及运用,在设计电路时颇受欢迎。 集成电路有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国内外已生成出大量集成电路,其器件的型号、原理、功能、特征可查阅有关手册。选择的集成电路不仅要在功能和特性上实现设计方案而且要满足功耗、电压、速度、价格等多方而的要求。四、电路图的绘制 为详细表示设计的整机电路及各单元电路的连接关系,设计时需绘制完整电路图。 电路图通常是在系统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的基础上绘制的,它是组装、调试和维修的依据。绘制电路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布局合理、排列均匀、图画清晰、便于看图、有利于对图的理解和阅读。 有时一个总电路由几部分组成,绘图时应尽量把总电路画在一张图纸上。如果电路比较复杂、需绘制几张图,则应把主电路画在同一张图纸上,面把一些比较独立或次要的部分画在另外的图纸上,并在图的断口两端做上标记,标出信号从一张图到另一张图的引出点和引入点,以此说明各图纸在电路连线之间的关系。 有时为了强调并便于看清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关系,每一个功能单元电路的元件应集中布置在一起,并尽可能按工作顺序排列。(2) 注意信号的流向,一般从输入端或信号源画起,由左至右或由上至下按信号的流向依次画出各单元电路,而反馈通路的信号流向则与此相反。(3) 图形符号要标准,图中应加适当的标注。图形符号表示器件的项目或概念。电路图中的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一般用方框表示,在方框中标出它的型号,在方框的边线两侧标出每根线的功能名称和管脚号。除中、大规模器件外,其余元器件符号应当标准化。(4) 连接线应为直线,并且交叉和折弯应最少。通常连接可以水平布置或垂宣布置,一般不画斜线,互相连通的交叉处用圆点表示,根据需要,可以在连接线上加注信号名或其他标记,表示其功能或其去向。有的连线可用符号表示,例如器件的电源一般标电源电压的数值,地线用符号( )表示。 设计的电路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还必须通过组装、调试进行验证。第二节 电子电路的组装 电子电路设计好后,便可进行组装。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中组装电路通常采用焊接和实验箱上插接两种方式,焊接组装可提高学生焊接技术,但器件可重复利用率低。在实验箱上组装,元器件便于插接且电路便于调试,并可提高器件重复利用率。 (1) 集成电路的装插 插接集成电路时首先应认清方向,不要倒插,所有集成电路的插入方向保持一致,注意管脚不能弯曲。 (2) 元器件的装插 根据电路图的各部分功能确定元器件在实验箱的插接板上的位置,器件顺序地连接,以易于调试。 (3) 导线的选用和连接 导线直径应和插接板的插孔直径相一致过粗会损坏插孔,过细则与插孔接触不良。 为检查电路的方便,要根据不同用途,导线可以选用不同颜色。一般习惯是正电源用红线,负电源用蓝线,地线用黑线,信号线用其他颜色的线等。连接用的导线要求紧贴在插接板上,避免接触不良。连接不允许跨在集成电路上,一般从集成电路周围通过,尽量做到横平竖直,这样便于查线和更换器件,但高频电路部分的连线应尽量短。组装电路时注意,电路之间要共地。正确的组装方法和合理的布局,不仅使电路整齐美观,而且能提高电路工作的可靠性,便于检查和排除故障。第三节 电路的调试 实践表明,一个电子装置,即使按照设计的电路参数进行安装,往往也难于达到顶期的效果。这是因为人们在设计时,不可能周密地考虑各种复杂的客观因素(如元件值的误差,器件参数的分散性,分布参数的影响等),必须通过安装后的测试和调整,来发现和纠正设计方案的不足和安装的不合理,然后来取措施加以改进,使装置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因此,掌握调试电子电路的技能,对于每个从事电子技术及其有关领域工作的人员来说,是重要的。 实验和调试的常用仪器有:万用表、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产生器和扫频仪等。调试前的直观检查电路安装完毕,通常不宜急于通电,先要认真检查一下。 检查电路连线是否正确,包括错线、少线和多线。查线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1) 按照电路图检查安装的线路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根据电路图连线,按一定顺序逐一检查安装好的线路。容易查出错线和少线。 (2)按照实际线路来对照原理电路进行直线 这是一种以元件为中心进行查线的方法。把每个元件(包括器件)引脚的连线一次查清,检查每个引脚的去处在电路图上是否存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查出错线和少线,还容易查出多线。 为了防止出错,对于已查过的线通常应在电路图上做出标记,最好用指针式万用表“欧姆”挡,或数字式万用表“欧姆挡”的蜂鸣器来测量,而且直接测量元、器件引脚,这样可以同时发现接触不良的地方。检查元、器件引脚之间有无短路;连接处有无接触不良,电容极性等是否连接有误。 3电源供电(包恬极性)、信号源连线是否正确 检查直流极性是否正确,信号线是否接正确。 4电源端对地()是否存在短路 在通电前,断开一根电源线,用万用表检查电源端对地( )电源时地是否短路。 若电路经过上述检查。并确认无误后,就可转入调试。二、调试方法调试包括测试和调整两个方面。所谓电子电路的调试,是以达到电路设计指标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测量一判断一调整一再测量”的反复进行过程。 为了使调试顺利进行,设计的电路图上应当标明各点的电位值,相应的波形图以及其他主要数据。调试方法通常采用先分调后联调(总调)。 我们知道,任何复杂电路都是由一些基本单元电路组成的,因此,调试时可以循着信号的流程,逐级调整各单元电路,使其参数基本符合设计指标。这种调试方法的核心是,把组成电路的各功能块(或基本单元电路)先调试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调试范围,最后完成整机调试。采用先分调后联调的优点是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设计的电路一般采用此方法。对于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机系统的电子装置更应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调试。因为只有把三部分分开调试后,分别达到设计指标,并经过信号及电平转换电路后才能实现整机联调。否则,由于各电路要求的输入、输出电压和波形不符合要求,盲目进行联调,就可能造成大量的器件损坏。 除了上述方法外对于已定型的产品和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运行的产品也可采用一次性调试。按照上述调试原则,具体调试步骤如下:1、通电观察 把经过准确测量的电源接入电路。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包括有无冒烟,是否有异常气味,手摸元器件是否发烫,电源是否有短路现象等。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才能再通电。然后测量各路总电源电压和各器件的引脚的电源电压,以保证元器件正常工作。 通过通电观察,认为电路初步工作正常,就可转入正常调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般实验室中使用的稳压电源是一台仪器,它不仅有一个“”端,一个“”端,还有一个“地”接在机壳上,当电源与实验板连接时,为了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实验板的“地”一般要与电源的“地”连起来,而实验板上用的电源可能是正电压,也可能是负电压,还可能正、负电压都有,所以电源是“正”端接“地”还是负端接“地”,使用时应先考虑清楚。如果要求电路浮地,则电源的“”与“”端都不与机壳相连。 另外,应注意般电源在开与关的瞬间往往会出现瞬态电压上冲的现象,集成电路最怕过电压的冲击,所以一定要养成先开启电源,后接电路的习惯,在实验中途也不要随意将电源关掉。2、静态调试 交流、直流并存是电子电路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一般情况下,直流为交流服务,直流是电路工作的基础。因此,电子电路的调试有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之分。静态调试一般是指在没有外加信号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直流测试和调整过程。例如,通过静态测试模拟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数字电路的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高、低电平值及逻辑关系等,可以及时发现已经损坏的元器件,判断电路工作情况,并及时调整电路参数,使电路工作状态符合设计要求。 对于运算放大器,静态检查除测量正、负电源是否接上外,主要检查在输入为零时,输出端是否接近零电位,调零电路起不起作用。当运放输出直流电位始终接近正电源电压值或负电源电压值时,说明运放处于阻塞状态,可能是外电路没有接好,也可能是运放已经损坏。如果通过调零电位器不能使输出为零,除了运放内部对称性差外,也可能运放处于振荡状态,所以实验板直流工作状态的调试,最好接上示波器进行监视。 3动态调试 动态调试是在静态调试的基础上进行的。调试的方法是在电路的输入端接入适当频率和幅值的信号,并循着信号的流向逐级检测各有关点的波形、参数和性能指标。发现故障现象,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缩小故障范围,最后设法排除故障。 测试过程中不能凭感觉和印象,要始终借助仪器观察。使用示波器时,最好把示波器的信号输入方式置于“DC”挡,通过直流耦合方式,可同时观察被测信号的交、直流成分。通过调试,最后检查功能块和整机的各项指标(如信号的幅值、波形形状、相位关系、增益、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必要,再进一步对电路参数提出合理的修正。三、调试中注意事项 调试结果是否正确,很大程度上受测量正确与否和测量精度的影响。为了保证调试的效果。必须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为此,需注意以下几点: (l)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的接地端。 凡是使用低端接机壳的电子仪器进行测量,仪器的接地端应和放大器的接地端连接在一起,否则仪器机壳引入的干扰不仅会使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而且将使测量结果出现误差。根据这一原则,调试发射极偏置电路时,若需测量Uce,不应把仪器的两端直接接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上,而应分别地测出Uc、Ue然后将二者相减得Uce,若使用干电池供电的万用表进行测量,由于电表的两个输入端是浮动的,所以允许直接接到测量点之间。 (2) 在信号比较弱的输入端,尽可能用屏蔽线连线。屏蔽线的外屏蔽层要接到公共地线上。在频率比较高时要设法隔离连接线分布电容的影响,例如用示波器测量时应该使用有探头的测量线,以减少分布电容的影响。 (3) 测量电压所用仪器的输入阻抗必须远大于被测处的等效阻抗。因为,若测量仪器输入阻抗小则在测量时会引起分流,给测量结果带来很大的误差。 (4) 测量仪器的带宽必须大于被测电路的带宽。例如,MF20型万用表的工作频率为20到20000Hz。如果放大器的Fh100kHz,我们就不能用MF20来测试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否则,测试结果就不能反映放大器的真实情况。 (5) 要正确选择测量点。 用同一台测量仪进行测量时,测量点不同,仪器内阻引进的误差大小将不同。例如对于图1所示电路,测C1点电压Ucl时,若选择E2为测量点,测得Ue2,根据Uc1=Ue2+Ube2求得的结果,可能比直接测C1点得到的Uc1,的误差要小得多。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Re2较小,仪器内阻引进的测量误差小。(6) 测量方法要方便可行,需要测量某电路的电流时,一般尽可能测电压而不测电流,因为测电压不必改动被测电路,测量方便。若需知道某一支路的电流值,可以通过测取该支路上电阻两端的电压,经过换算而得到。 (7)项调试过程中,不但要认真观察和测量,还要善于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实验条件,观察的现象,测量的数据、波形和相位关系等。只有有了大量可靠的实验记录,并与理论结果加以比较,考验发现电路设计上的问题,完善设计方案。(8) 调试时出现故障,要认真查找故障原因。切不可一遇故障解决不了就拆掉线路重新安装。因为重新安装的线路仍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如果是原理上的问题,即使重新安装也解决不了问题,应当把查找故障并分析故障原因看成一次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它来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节 检查故障的一般方法 故障是我们不希望出现但又是不可避免的电路异常工作状况。分析、寻找和排除故障是电气工程人员必备的实际技能。 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说,要在大量的元器件和线路中迅速、准确地找出故障是不容易的。一般故障诊断过程,就是从故障现象出发,通过反复测试,作出分析判断,逐步找出故障的过程。一、 故障现象和产生故障的原因1常见的故障现象(1) 放大电路没有输入信号,而有输出波形。(2) 放大电路有输入信号,但没有输出波形,或者波形异常。(3) 串联稳压电源无电压输出,或输出电压过高且不能调整,或输出稳压性能变坏、输出不稳定等。(4) 振荡电路不产生振荡。(5) 计数器输出波形不稳,或不能正确计数。(6) 收音机中出现“嗡嗡”交流声、“啪啪”的汽船声和炒豆声等。(7) 发射机中出现频率不稳,或输出功率小甚至无输出,或反射大,作用距离小等。以上是最常见的一些故障现象,还有很多奇怪的现象,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2产生故障的原因 故障产生的原因很多情况也很复杂,有的是一种原因引起的简单故障,有的是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故障。因此,引起故障的原因很难简单分类。这里只能进行一些粗略的分析。 (1)对于定型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故障,故障原因可能是元器件损坏,连线发生短路或断路(如焊点虚焊,接插件接触不良,可变电阻器、电位器、半可变电阻等接触不良,接触面表面镀层氧化等),或使用条件发生变化(如电网电压被动,过冷或过热的工作环境等)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2) 对于新设计安装的电路来说,故障原因可能是:实际电路与设计的原理图不符;元件使用不当或损坏;设计的电路本身就存在某些严重缺点,不满足技术要求;连线发生短路或断路等。 (3) 仪器使用不正确引起的故障,如示波器使用不正确而造成的波形异常或无波形,共地问题处理不当而引人的干扰等。(4) 各种干扰引起的故障。二、检查故障的一般方法查找故障的顺序可以从输入到输出,也可以从输出到输入,查找故障的一般方法有: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是指不用任何仪器,利用人的视、听、嗅、触等作为手段来发现问题,寻找和分析故障。直接观察包括不通电检查和通电观察。 检查仪器的选用和使用是否正确;电源电压的数值和极性是否符合要求;电解电容的极性、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管脚、集成电路的引脚有无错接、漏接、互碰等情况;布线是否合理;印刷板有无断线;电阻电容有无烧焦和炸裂等。 通电观察元、器件有元发烫、冒烟变压器有无焦味,示波管灯丝是否亮,有无高压打火等。 此法简单,也很有效,可作初步检查时用,但对比较隐蔽的故障无能为力。2用万用表检查静态工作点电子电路的供电系统,电子管或半导体三极管、集成块的直流工作状态(包括元、器件引脚、电源电压)、线路中的电阻值等都可用万用表测定。当测得值与正常值相差较大时,经过分析可找到故障。现以图2两级放大器为例,正常工作时如图所示。静态时(Ui=0),Ub1=13V,Icl1mA,Uc1=69V,Ic2=16mA,UE253V。但实测结果Ub1=0.01V,Uc1=UCE1=VCC=12V。考虑到正常放大工作时,硅管的UBE约为0.6到08V,现在VTl显然处于截止状态。实测的Uc1=UCE1=VCC=12V也证明VT1是截止(或损坏)。VTl为什么截止呢?这要从影响VB1的RB11中去寻找。进一步检查发现,RB11本应为11K,但安装时却用的是11k的电阻,将RB12换上正确阻值,故障即消失。顺便指出,静态工作点也可以用示波器“DC”输入方式测定。用示波器的优点是,内阻高,能同时看到直流工作状态和被测点上的信号波形以及可能存在原干扰信号及噪声电压等更有利于分析故障。 3信号寻迹法 对于各种较复杂的电路,可在输入端接入一个一定幅值、适当频率的信号(例如,对于多级放大器,可在其输入端接入F=1000Hz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由前级到后级(或者相反),逐级观察波形及幅值的变化情况,如哪一级异常,则故障就在该级。这是深入检查电路的方法。 4对比法 怀疑某一电路存在问题时,可将此电路的参数与工作状态和相同的正常电路中的参数(或理论分析的电流、电压、波形等)进行一一对比,从中找出电路中的不正常情况,进而分析故障原因,判断故障点。 5部件替换法 有时故障比较隐蔽,不能一眼看出,如这时你手中有与故障产品同型号的产品时,可以将工作正常产品中的部件、元器件、插件板等替换有故障产品中的相应部件,以便于缩小故障范围,进一步查找故障。 6旁路法 当有寄生振荡现象,可以利用适当容量的电容器,选择适当的检查点,将电容临时跨接在检查点与参考接地点之间,如果振荡消失,就表明振荡是产生在此附近或前级电路中。否则就在后面,再移动检查点寻找之。 应该指出的是,旁路电容要适当,不宜过大,只要能较好地消除有害信号即可。 7短路法 就是采取临时性短接一部分电路来寻找故障的方法。例如图 所示放大电路,用万用表测量VT2的集电极对地无电压。我们怀疑L1断路,则可以将Ll两端短路,如果此时有正常的UC2值,则说明故障发生在Ll上。8断路法 断路法用于检查短路故障最有效。断路法也是一种使故障怀疑点逐步缩小范围的方法。例如某稳压电源接人一个带有故障的电路,使输出电流过大,我们采取依次断开电路的某一支路的办法来检查故障。如果断开该支路后,电流恢复正常,则故障就发生在此支路。9暴露法有时故障不明显,或时有时无,一时很难确定,此时可采用暴露法。检查虚焊时对电路进行敲击就是暴露法的一种。另外还可以让电路长时间工作一段时间,例如几小时,然后再来检查电路是否正常。这种情况下往往有些临界状态的元器件经不住长时间工作,就会暴露出问题来,然后对症处理。实际调试时,寻找故障原因的方法多种多样,以上仅列举了几种常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可根据设备条件、故障情况灵活掌握,对于简单的故障用一种方法即可查找出故障点,但对于较复杂的故障则需采取多种方法互相补充、互相配合,才能找出故障点。在一般情况下,寻找故障的常规做法是: 采用直接观察法,排除明显的故障。 再用万用表(或示波器)检查静态工作点。 信号寻迹法是对各种电路普遍适用而且是简单直观的方法,在动态调试中广为应用。 应当指出,对于反馈环内的故障诊断是比较困难的,在这个闭环回路中,只要有一个元器件(或功能块)出故障,则往往整个回路中处处都存在故障现象。寻找故障的方法是先把反馈回路断开,使系统成为一个开环系统,然后再接入一适当的输入信号,利用信号寻迹法逐一寻找发生故障的元、器件(或功能块)。例如,图( )是一个带有反馈的方波和销齿放电压产生器电路,A1的输出信号UO1作为A2的输入信号,A2的输出信号UO2作为Al的输入信号,也就是说,不论A1组成的过零比较器或A2组成的积分器发生故障,都将导臻UO1、 、UO2无输出波形。寻找故障的方法是,断开反馈回路中的一点(例如Bl点或B2点),假设断开B2点,并从B2点与R7连线端输入一适当幅值的锯齿波,用示波器观测UO1、输出波形应为方波,UO2输出波形应为锯齿波,如果UO1没有波形或UO2波形出现异常,则故障就发生在A1组成的过零比较器(或A2组成的积分器)电路上。第五节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编写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是对学生写科学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的能力训练。通过写报告不仅把设计、组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而且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几点: (1)课题名称。 (2)内容摘要。 (3) 设计内容及要求。 (4) 比较和选写设计的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 (5) 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 (6) 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7) 组装调试的内容。包括: 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 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8) 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 (9) 列出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10)列出参考文献。 (11)收获、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下载 > CAD图纸下载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