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7680375 上传时间:2021-1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的复习策略湖北省黄州中学 陈保立新一轮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因此化学实验探究题是中考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题型。实验探究题在中考中所占比例较大,分值高,灵活性强,难度大,学生解答感觉没有方法,做起来心里忐忑不安,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一类题目。因此,在中考的复习备考中抓好实验探究题这一题型的复习,对于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化学实验探究题的特点、类型及解题策略作一个分析。一、实验探究题的特点1、简。从形式上来看, 实验探究题多数以选择题和完成实验报告的填空简答题为主要形式出现,比较简单。、广。从考查的知识面来看,实验探究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可以涵盖初中课本的所有内容。、新。从考题的设计情景来看,完全体现“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精神。关注生活、生产等中的化学以及教材中的活动探究和情境素材等。、活。从问题设计来看,能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提问题,体现了题目的灵活性。二、实验探究题的类型 实验探究题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可以说是仁者亦云,智者亦志,本人依据试题考点,将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分为如下六类:第一类:以“科学探究的因素和方法”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例1: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右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第二类:以“判断两物质混合是否反应或恰好反应”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例2:你可设计怎样实验方案证实氢氧化钠和盐酸间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实验方案证实氢氧化钠和盐酸间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什么?第三类:以“探究物质成分”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该类又分为两小类 探究物质变质的相关问题例3:对久置于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你能有哪些问题想去探究?每一个问题实质要证明什么? 探究两溶液混合后的成分例4: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等体积混合后,请你猜测所得溶液溶质的成分是怎样?说明理由。若要证实你的猜想成立,你认为实际应证明一个什么问题?若要证实含有盐酸和氯化钠,加硝酸银溶液可行吗?老师设计了出五种实验方案来证实有盐酸和氯化钠,在这五种方案中老师选用了五类物质,你帮老师想想,是哪五类物质呢?若要证实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你能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呢?第四类:以“探究金属活动性”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例5: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试剂,设计不同的方法对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A.锌片 B.铁钉 C.铜片 D.硫酸铜 E.稀硫酸 F.硫酸锌 G.硫酸亚铁。(1)方法一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CuSO4、ZnSO4和_(填化学式,下同)。(2)方法二所选用的是四种试剂是Fe、Cu、Zn和_。(3)方法三所选用的三种试剂是_。第五类:以“催化剂” 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例6:甲同学在探究酸的性质时,误把H2O2溶液当作酸与Fe2O3粉末混合,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他联想到MnO2可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那么,Fe2O3能否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呢?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猜想】Fe2O3能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验证】甲同学依次设计了三个实验:实验一:取一定量的H2O2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说明H2O2溶液常温下缓慢分解。实验二:加热Fe2O3,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说明Fe2O3受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W g Fe2O3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然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_。【实验结论】甲同学认为,Fe2O3粉末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反思评价】乙同学认为要证明甲同学的结论正确,仅做这三个实验还不充分,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探究 ,其方案是 。第六类:以“溶液性质由何粒子体现”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例7:校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探究“CuS04溶液显蓝色与什么离子有关?”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提交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A、观察Na2S04、K2S04溶液的颜色 B、观察CuCl2、Cu(NO3)2溶液的颜色C、向CuS04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静置后观察溶液颜色D、加水稀释后观察溶液的颜色三、实验探究题的解题策略 均对试题类别,设计典型例题,点拨引导,由点及面,自然生成每类题型解答的方法。1、通过例1的分析,让学生明确以“科学探究的因素和方法”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设问点主要是对比实验法地运用和对问题做出猜想。知道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一个主要方法,其中控制变量法中“量”是指对比实验中相同条件如例1中要控制的条件就是A、B和C;对问题做出猜想,主要依据元素守恒和物质性质,而不是随意乱想。2、通过例2的的分析,让学生明确以“判断物质间是否反应或恰好反应”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的解答方法:要么证明反应物不存在,要么证明生成物存在。如要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反应:要不证明盐酸或氢氧化钠不存在(可根据指示剂颜色变化或溶液pH变化),要不证明氯化钠的存在(目前初中不具备该知识)。如要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反应:要不证明二氧化碳不存在(可依据密闭装置气体减少引起压强变化),要不证明碳酸钠存在(可依据加酸有气泡)、加碱溶液产生沉淀、加盐溶液产生沉淀。3、通过例3的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确以“探究物质变质”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实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是否变质-证明有无生成物、是否完全变质-证明有无反应物和是否部分变质-证明反应物存在。如证明久置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就是证明有无碳酸钠,证明是否全部变质就要证明没有氢氧化钠,证明部分变质就要证明氢氧化钠存在。4、通过例4的分析,让学生明确以“讨论两溶液混合后成分” 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其解答方法如下:设计方案主要就是证明反应物A或B物质存在与否,不必证明生成物D物质存在,如要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溶液成分,实质就是去证明反应后一有无盐酸,二有无氢氧化钠,氯化钠肯定存在,不必证实。5、通过例5的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确以“探究金属活动性”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其原理如下:6、通过例6的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确以“探究催化剂”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的实验原理如下:7、通过例7的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明确以“探究物质性质由何粒子体现”为考点的实验探究题,其原理:分析出物质中含有多少种粒子,于是就有多少种假设,然后运用对比实验或通过化学变化使该粒子不存在,看现象有无变化就可证明。如硫酸铜溶液含有粒子有:水分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因而例7中问题对应的猜想就有三种,要证实那种猜想成立,都要做对比实验,如选项A两溶液都含有硫酸根离子,溶液都显无色,说明蓝色由不是硫酸根离子体现,选项B两溶液都含有铜离子,都显蓝色,说明蓝色由铜离子体现,选项C开始溶液含铜离子,溶液显蓝色,反应后溶液不含铜离子,溶液显无色,说明蓝色由铜离子体现,选项D稀释前后都含三种相同粒子,溶液都显蓝色,因而不能证实猜想。 以上分析是本人教学中一点体会和做法,基于一种愿望:以点及面,触类旁通,形成方法,提升能力。定有不足之处,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