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645532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师12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1、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C )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 C、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生出来的 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2、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B )A、科学性 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 A )A.物质性 B.运动性 C.精神性 D.物质性和精神性4、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 D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表明(B)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D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7、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它的理论依据是( D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B、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 C、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8、“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CE ) 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统一的 D、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 E、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BCD)A本质决定现象的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E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3、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ACD)A.循环论 B.激变论 C.朴素唯物论D.庸俗进化论 E.庸俗唯物论4、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ADE)A.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生产方式是社会关系的总和C.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E.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B错误的思想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的最突出的表现 D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E动物也有意识6、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关于意识的定义,下列哪些现象属于意识现象( BCD ) A生命运动 B形象思维 C商品观念D城市建设规划E科学实验7、下列说法中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的有( ABC ) A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B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太阳总是东升西落E月亮总是离不开太阳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答: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论都是属于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分三个时期:一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然后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然后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答:错误。矛盾的根本属性是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即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它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及相对的,共性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大脑就像胃分泌胃液那样分泌意识。答案一:错误。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这是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同时意识对事物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答案二: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的意义上揭示了意识的本质。这种比喻歪曲了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人脑是通过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无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以后才产生意识的,它不是分泌意识。其次,这种避雨不是在意识本质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而是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而且犯了把意识和物质相混淆起来的错误。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内容(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是什么?答: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义:(1)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2)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客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2、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答:(1)真理的客观性就是主体的认识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真理的客观性还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它的主体,客体,手段,结果都是客观实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3、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主要表现。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它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二)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三)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有其客观基础和现实根源,同时又和以往社会意识的成果有着历史继承关系。(四)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哪些条件制约?答: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民群众创造活动本身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五、论述题:(每题16分)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原理?这一原理对我党的工作有何指导意义?(结合当前民生热点问题展开说明)答:(一)原理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须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一切精神创造活动的源泉。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共同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 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2) 对党工作的指导意义正是根据上述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渐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全体党员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尊重人民群众的群众观点,并大力提倡走群众路线。所谓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福师12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B)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C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C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D)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A联系和发展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6、构成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指( B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普遍性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C ) A方向和道路 B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源泉和动力 D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8、“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个论断的正确含义是( D ) A个性存在于共性中 B个性就是共性 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9、质变的复杂性是指( A ) A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过程中渗透着量变 B质变依赖着量变 C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D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10、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否认了( C ) A事物的量变 B事物的质变 C事物的发展和事物的联系 D事物的统一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答题卡中,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4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BCD )A、民主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德国古典哲学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CDE )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B、生产方式对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能起制约的作用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E、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3、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的积累引起质变这一哲学道理的有( ACDE )A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 B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C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E.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思想的有( ABCD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C、利害相生,祸福相因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E、机关算尽,反害自身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ABC) A、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B、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C、贯穿于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D、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 E、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6、“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的错误在于认为( ABCD )A真理和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B真理和谬误具有主观随意性C真理的内容不具有客观性D谬误对人有用也可以成为真理E真理有时就是谬误7、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ABCD )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C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D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E人口生产决定社会制度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1、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重复2、否定就是抛弃。答:不对。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即是对其中过时的、不合理的东西或因素进行否定,而肯定其中合理的、积极的、还有生命力的东西。辩证的否定是否定当中有肯定,而不是全盘否定。3、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不同的真理答:本题观点是错误的。 真理的绝对性,指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客观内容,并体现出人类思维的至上性;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都是具体的、近似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区分,既是确定又不确定的。它们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相互联结、相互转化。否认真理的相对性,会使思想僵化;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社会主义特别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批判地吸取其合理内核,深入研究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新形势,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总结这个时期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伟大的完备而严整的革命学说。2、怎样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答: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如何认识意识的能动作用?答:意识能动性又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主要表现:第一,意识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创造过程;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第四,意识活动能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答:第一,社会主义民主是有史以来绝大多数人真正享有的民主。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广泛的民主政治。第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人民内部的平等关系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正确关系。第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五、论述题:(每题16分)说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及坚持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重要意义。答: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采的过程;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不断从群众中采到群众中去的过程。(2)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坚持实事求是、实现正确领导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才能集中群众在实践中产生的智慧和意见,制定既符合实际又符合群众要求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并经受群众实践的检验,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越来越完善,并随着群众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福师1203考试批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构成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指( B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特殊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普遍性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C ) A方向和道路 B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源泉和动力 D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3、“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个论断的正确含义是( D ) A个性存在于共性中 B个性就是共性 C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D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4、质变的复杂性是指( A ) A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质变过程中渗透着量变 B质变依赖着量变 C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 D质变和量变的相互转化5、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都是否认了( C ) A事物的量变 B事物的质变 C事物的发展和事物的联系 D事物的统一6、可能性是指事物内在的( D ) A一定实现的东西 B与事物发展前途无关的东西 C已经产生和存在的东西 D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7、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B ) A内容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B内容活跃易变,形式相对稳定 C内容相对稳定,形式活跃易变 D形式始终不适合于内容8、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观点表明( C ) A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获得知识 B每个人的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 C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直接经验 D学习间接经验是得不到知识的。9、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是强调( C ) A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理论 C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10、人作为主体的最本质的规定是( C ) A生物性 B物质性 C社会性 D精神性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答题卡中,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4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缺陷有( ABCD ) A用机械力学的尺度去衡量物质的一切运动 B不能把世界理解为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C否认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动力 D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E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主要表现在依赖于( ABCD ) A人的大脑 B人的各种感觉器官 C客观存在 D社会存在E社会环境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的,表现为( BCD ) A前因后果 B一因多果 C一果多因 D复合因果 E因果相连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为( AB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不同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地位不同 C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地位不同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同 E其实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同5、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表现在( ABCD ) A现实性是实现了的可能性 B可能性是未实现的现实性 C可能性产生于现实性,并将进一步转化为现实性 D现实性包含着新可能性 E现实性不包含阒新可能性6、“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的错误在于认为( ABCD ) A真理和谬误没有明确的界限 B真理和谬误具有主观随意性 C真理的内容不具有客观性 D谬误对人有用也可以成为真理 E真理有时就是谬误7、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 ABCD ) A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人口生产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C人口生产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人口生产的社会形式受生产方式制约 E人口生产决定社会制度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8分)1、“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物质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答:(1)这是恩格斯关于哲学上的物质和具体物质形态关系的科学论断。(2)哲学上的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式是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实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是具体物质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 这种客观实在性,是在人们头脑之外客观存在着的,是物质的惟一特性。同时,哲学上的一般物质,又不能单独存在,这只能存在于各种具体事物之中,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一般存在特殊之中,共性与个性相联系而存在。(3)此命题科学地阐述和规定了世界本原物质范畴的实质和内容,揭示了世界真正的物质统一性原理。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考核知识点:意识,参见P31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答: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说实践规定了人的本质,人只有通过实践才成其为人,才表现为人,才能生存和发展。具体表现在: (1)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2)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正是在实践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使人的生命活动成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人成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 (3)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类活动方式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 (4)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所以,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小题,共32分)1、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答:(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在社会生活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能得到人民的支持。2、怎样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答: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述了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总之,全部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出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人的实践活动。3、共产主义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答: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第二,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第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彻底消灭了阶级差别和重大社会差别。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第六,国家消亡。4、联系我国实际,谈谈社会主义国家如何进行改革?考核知识点: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参见P173-174五、论述题:(每题16分)如何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答: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作为正确的意识,对物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也就是说对实践有着指导作用。所以要在实践中坚持真理。而由于人们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的超越自身,所以要发展真理。而要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我的大学爱情观目录:(1) 大学概念(2) 分析爱情健康观(3) 爱情观要三思(4) 大学需要对爱情要认识和理解(5) 总结1、什么是大学爱情:大学是一个相对宽松,时间自由,自己支配的环境,也正因为这样,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恋爱和学业也就自然成为了大学生在校期间面对的两个主要问题。恋爱关系处理得好、正确,健康,可以成为学习和事业的催化剂,使人学习努力、成绩上升;恋爱关系处理的不当,不健康,可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情绪波动、成绩下降。因此,大学生的恋爱观必须树立在健康之上,并且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从下面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对大学爱情观。2、什么是健康的爱情:1) 尊重对方,不显示对爱情的占有欲,不把爱情放第一位,不痴情过分;2) 理解对方,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 3) 是彼此独立的前提下结合;3、什么是不健康的爱情:1)盲目的约会,忽视了学业;2)过于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这种爱情常有病态的夸张;3)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只表现自己强烈的占有欲;4)偏重于外表的追求;4、大学生处理两人的在爱情观需要三思:1. 不影响学习:大学恋爱可以说是一种必要的经历,学习是大学的基本和主要任务,这两者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生因为爱情,过分的忽视了学习,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学习的时候就认真的去学,不要去想爱情中的事,谈恋爱的时候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2. 有足够的精力:大学生活,说忙也会很忙,但说轻松也是相对会轻松的!大学生恋爱必须合理安排自身的精力,忙于学习的同时不能因为感情的事情分心,不能在学习期间,放弃学习而去谈感情,把握合理的精力,分配好学习和感情。3、 有合理的时间;大学时间可以分为学习和生活时间,合理把握好学习时间和生活时间的“度”很重要;学习的时候,不能分配学习时间去安排两人的在一起的事情,应该以学习为第一;生活时间,两人可以相互谈谈恋爱,用心去谈,也可以交流下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5、大学生对爱情需要认识与理解,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 明确学生的主要任务“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大学时代是吸纳知识、增长才干的时期。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认识到现在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做人、学习知识、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校大学生要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而不是因把过多的精力、时间用于谈情说爱浪费宝贵的青春年华。因此,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道路,合理分配好学习和恋爱的地位。(2) 树林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有默契、相互喜欢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条件应该是志同道合,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等大体一致。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大学生应该把学习、事业放在首位,摆正爱情与学习、事业的关系,不能把宝贵的大学时间,锻炼自身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有爱而放松了学习。 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是一份责任和奉献。爱情是奉献而不时索取,是拥有而不是占有。身边的人与事时刻为我们敲响警钟,不再让悲剧重演。生命只有一次,不会重来,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3) 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在当今大学校园,情侣成双入对已司空见惯。抑制大学生恋爱是不实际的,大学生一定要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与恋人多谈谈学习与工作,把恋爱行为限制在社会规范内,不致越轨,要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在我看来,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4) 爱情不是一件跟风的事儿。很多大学生的爱情实际上是跟风的结果,是看到别人有了爱情,看到别人幸福的样子(注意,只是看上去很美),产生了羊群心理,也就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爱情(5) 距离才是保持爱情之花常开不败的法宝。爱情到底需要花多少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的大学生爱情失败,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太多。相反,很多大学生恋爱成功,不是因为男女双方在一起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他们准确地把握了在一起的时间的多少程度。(6) 爱情不是自我封闭的二人世界。很多人过分的活在两人世界,对身边的同学,身边好友渐渐的失去联系,失去了对话,生活中只有彼此两人;班级活动也不参加,社外活动也不参加,每天除了对方还是对方,这样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不仅影响学习,影响了自身交际和合作能力。总结:男女之间面对恋爱,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重应有的品格,千万不要盲目地追求爱,也不宜过急追求爱,要分清自己的条件是否成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明确大学的目的,以学习为第一;规划好大学计划,在不影响学习的条件下,要对恋爱认真,专一,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认真对待恋爱观,做健康的恋爱;总之,我们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让大学的爱情成为青春记忆里最美的风景,而不是终身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