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竞赛参考试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461039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竞赛参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竞赛参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竞赛参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标准化知识竞赛参考试题一、填空题:1、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2、 企业应在安全管理部门内应配备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或单独设立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经过培训上岗。3、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4、 设备安全装置是指设备出厂时附带的和企业增加的,用以进行安全防护或职业危害控制的设备组成部分或附属装置。5、 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其中第二类包括苯乙酸、醋酸酐、三氯甲烷、乙醚、苯乙酸等;第三类包括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硫酸、盐酸等。6、 危险作业是企业确定的,作业风险较大的活动,应包括高处作业、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及其他危险性较大的作业。7、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许可性有限空间的作业;其中有限空间是指仅有1个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 m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许可性有限空间是指存在任何可能造成职业危害、人员伤亡的有限空间场所,此种情况具有如下特点:空间内的气体,具有危害性,空间内存在可能导致进入者身体受限的设备、设施或其它公认的严重的安全或健康风险。8、 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9、 职业禁忌症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10、 事故隐患是指安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11、 安全信息化 是指利用电子信息平台建立的安全信息网络系统及其管理、使用。12、 安全中长期规划应包括中长期目标、人力和资金等资源、技术和管理等配套措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相关内容,并结合实际,针对性强。13、 企业年初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应包括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危害等工作内容,并包括安全费用预算;应形成文件,经过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下发各部门执行。14、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应包括事故发生率、职业危害控制目标,还应有安全管理、风险控制等过程控制目标,并宜量化。15、 企业应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考核体系,对列入考核的目标进行定期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进行奖惩。16、 企业的安全投入费用应得到保障,并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17、 企业须设立企业安全生产委员会,对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职业危害管理重要事项进行决策和统筹管理。18、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担任安委会负责人,安全主管领导及其他涉及安全管理的领导、工会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安委会应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负责制,强化企业主要技术负责人技术决策和指挥权。19、 安全生产委员会其中每半年应至少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由主任或委托安全主管领导主持;主要负责人每年主持安委会会议不应少于一次。20、 安委会应建立企业领导现场带班和检查机制,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成员定期带班和参加安全检查的频次和要求。21、 企业应设置安全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主管企业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职业危害管理等工作;22、 安全管理部门及安全管理人员应有职责文本,其中应包括对各部门的安全监督考核权、对各部门专兼职安全员的考核权、对事故隐患的现场处置权、对违章人员的处罚权等。23、 企业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应根据其管理职责,通过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进行相关的生产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职业危害管理培训并颁发证书,如当地政府有要求,应获得由当地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24、 企业应至少设置1个专职或兼职安全工程师岗位,由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资质,并有相关安全管理或技术工作经历的人员担任;25、 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中,应明确其是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要求; 26、 企业下属各部门及其管理人员涉及的安全职责,应根据各部门职责分工及其危险源控制作出具体规定;其中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每季度参加本部门安全检查一次以上;生产性车间/部门应明确安全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安全工作,每月参加本部门安全检查一次以上;27、 各级工会的安全职责应明确其对安全和劳动保护工作的监督、组织员工参与和协商重大安全事项的各项具体职责;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员工代表的职责应明确其收集反映员工意见、参与和协商的各项具体职责。28、 企业应针对全体员工建立岗位规范或岗位说明书,内容应在描述岗位业务职责的同时,明确其岗位安全职责,体现“一岗双责”的要求;29、 安全责任书或承诺书应明确签订双方的安全职责、危险源控制和事故控制目标、考核目标等;30、 与各级员工签订的安全责任书或承诺书,应告知其安全权利和义务、危险源控制措施和目标、应急处置措施等;31、 安全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的任职要求宜规定其学历大专以上,并有2年以上生产经营或安全工作经验,且身体健康;32、 兼职安全员的任职要求应在相关文件制度中规定,宜规定其学历高中或中专以上,并有一年以上生产经营或安全工作经验,且身体健康;33、 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等特种岗位人员的任职条件应在相关岗位说明书中作出规定,其中应规定其培训取证要求和职业禁忌症等要求。34、 企业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员的任职培训应在任职三个月内进行,并保存记录,如当地政府有要求,应获得由当地政府安全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证书;35、 企业其他领导和中层干部任职三个月内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不应少于6学时;36、 兼职安全员任职前,应经过企业内部兼职安全员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任职;各部门兼职安全员的人选应向安全管理部门备案;37、 班组长教育由企业教育培训主管部门会同安全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一年至少一次;38、 员工应接受安全知识及意识的教育培训,教育周期是一年至少一次;39、 相关方在一个服务期内首次到企业现场时,应由相关方主管部门或作业现场所在部门对相关方的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安全告知或交底,然后由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保存记录;40、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经过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考试合格,获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后,方可上岗作业;41、 特种作业人员应经过由当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指定的培训机构的培训考试合格,获得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42、 对新进企业的员工,包括工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进行企业级、部门(车间)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应少于24小时;43、 企业内转岗人员和涉及新技术、新工艺或新设备、新材料(四新)的人员,应由新岗位或四新所在部门、班组进组织进行部门(车间)、班组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和要求同新员工;44、 离开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重新上岗时,应由所在部门(车间)、班组组织进行部门(车间)级和班组级安全教育;45、 企业下属运输车队、小车队(班)等部门、班组应设专兼职车辆管理员,由熟悉机动车驾驶的人员担任;烟草配送或物流运输企业的运输车队宜设专职安全员负责交通安全工作。46、 企业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企业车辆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各自安全管理职责;企业有运输车队的,应制定交通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7、 驾驶员应取得国家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和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发的烟草系统机动车驾驶员上岗证。每年应与驾驶员签定交通安全责任承诺书或交通安全告知书; 48、 制定事件、事故的管理制度,内容应符合国家关于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职业病事故和交通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的要求;制度内容应包括事件、事故的分级、报告、调查组形成和调查、调查报告、事故处理、统计分析等具体要求,并规定相应的记录要求;49、 事故报告应符合法规和政府主管部门和上级要求,其中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等应立即向省级公司报告,并在8小时内上报书面事故快报;50、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企业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配合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在事故调查期间不应擅离职守,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51、 事故调查应查明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等;间接原因包括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管理原因等;52、 事件、事故调查应形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中应包括事故原因及其分析、事故责任分析,并针对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建议;53、 事件、事故处理应遵循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54、 所有从业人员,包括劳务工,均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工伤保险费由企业缴纳。55、 新建、扩建、改建厂房、仓库及其他建筑物时,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并保存备案记录。56、 建设工程竣工后、投用前,企业应组织内部消防验收,验收应由消防管理人员参加,验收资料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并保存备案记录。57、 建筑物需要改变原用途时,应按新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重新进行消防设计评审或审核、消防验收。58、 危险化学品库房外应设置储存物品的名称、特性、数量及灭火方法的标识牌;现场应有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和相关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59、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消防管理人,宜由所在部门或班组负责人担任;所在部门或班组设专兼职安全员,或单独设置消防员,负责(每日防火巡查),并保存记录。60、 企业志愿消防队,其中应包括在重点消防部位设立的分队或灭火小组;并形成志愿消防队名录,内容应包括人员名单和所在部门、分队或灭火小组编制、分队或灭火小组负责人等。61、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并保存记录;验收内容应包括:数量、包装、危险标志等,经核对后方可入库、出库。62、 生产现场油类和化学品应有固定存放点,设置专用储存室,并张贴标志;不应在其他位置存放;配置温度计 ,高温季节应测量温度,确保在室内温度不超过 30 。63、 生产现场油、煤油、酒精、油漆等宜存放在防爆柜内内。64、 生产现场油品、化学品存放量宜不超过 一昼夜的需要量,超过的按危化品库房管理。65、 烟叶熏蒸应编制年度和月度 熏蒸作业计划,报安全管理部门审核,并经企业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66、 每次熏蒸杀虫作业前作业部门填写作业审批表 ,报安全管理部门审核,企业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签发作业票。67、 熏蒸作业时,应有专人负责 清点作业人员 ,确定人员全部撤离仓库后方可实施封闭。68、 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处应当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标志灯或 反光标志 。69、 生产车间、办公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宜在明显位置 张贴安全出口和 疏散通道示意图 意图。 70、 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应保持畅通,严禁占用、堵塞、堆放任何物品。71、 室外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 2 米,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 5 米。72、 一个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 5 具。73、 室外消火栓、阀门、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地点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 标识。74、 室外消火栓不应填埋、圈占; 2 米内不应设置影响其正常使用的障碍物。75、 灭火器的驱动气体压力在工作压力范围内,其中贮压式灭火器压力显示应 在绿区 内,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储气瓶式灭火器可用称重法检查。76、 灭火器配置场所火灾种类分为(A、B、C、D、E(带电)、F(烹饪物)六类。77、 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 便于取用 的地点,且不应影响安全疏散;灭火器周围无障碍物、遮拦、栓系等影响取用的现象。78、 占地面积超过 500 m2或总建筑面积超过 1000 m2的烟草制品库房;其中进行磷化氢熏蒸杀虫的库房内,应安装使用抗磷化氢气体腐蚀和灰尘影响的自动火灾监控报警 系统。79、 专职消防队应建立 建立值班、接警 等制度,包括建立接警台帐、规定接警和与外部公安消防队联系的流程。8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报警阀组应有注明 系统名称和保护区 的标志牌,压力表显示应符合设定值。81、 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 向疏散方向开启 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82、 常闭防火门和防火卷帘应经常保持关闭;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有信号反馈的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功能。83、 动火作业应实行分级管理,凡屋顶、各类仓库库内、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及其他易燃易爆场所动火,应定为 高风险动火 动火;室内动火应定为 中度风险动火 动火。,其他动火作业可定为 一般风险动火 动火。84、 生产车间安全出口门应完好无破损,能 关闭自如 ;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禁止堆放物品,保持畅通。85、 灭 火器材应定置存放,宜有器材编号;灭火器应在检验有效期内,并有 并有每月 检查合格的现场记录,并明确记录责任人。86、 根据CB50016-2006生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卷烟生产车间火灾危险性为 丙 类。87、 根据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化,设备更新、产品调整、生产工艺改变、原辅材料变化等情况及时组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88、 正常情况下,企业及下属各部门每年年初应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内容的评审和更新,并保存更新记录。89、 危险源控制措施的各类文本应下发到各班组或岗位,并保存发放记录; 90、 危险源辨识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紧急状态91、 危险源辨识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92、 对于到企业现场工作的相关方,与其签订的服务协议中应规定职业健康安全要求,或同时签订安全协议。93、 相关方在一个服务期内首次进场作业前,应对相关方的负责人或安全员进行作业安全知识告知交底,然后由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并保存交底和培训记录。94、 相关方交底和培训内容应包括:企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规程等要求;在企业作业可能接触的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发生事故的应急处置要求;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95、 参观等临时性外来人员进入生产现场、库区等区域,应由厂内业务部门相关人员陪同。96、 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日常维护保养,并应由具有资质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97、 危险化学品特性说明书简称MSDS。98、 危险作业每次审批的时限在人员和作业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宜不超过3天;更换人员或条件变动时,应重新审批。99、 企业综合安全检查每年应不少于四次。100、 班组一班三检是指:班组开展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101、 空压机每级排气均应装有排气温度超温停车装置,停车后只能手动复位。102、 在冷却塔上进行动火作业时,应采取拆除易燃材料或隔离、喷雾等措施,防止冷却塔易燃材料起火。103、 通风空调系统风管检查每2年不少于一次。104、 锅炉间的外墙或屋顶至少应有相当于锅炉间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105、 燃油、煤粉或以气体为燃料的锅炉应装设点火联锁保护和熄火联锁保护装置。106、 锅炉压力表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107、 锅炉安全阀运行时每周应进行一次手动排气试验。108、 进行锅筒、炉膛或管道等有限空间检修时,设专人监护;进入锅筒或管道内,照明灯具应使用12v电压。109、 乙炔气瓶应为白色,氧气瓶应为淡蓝色。110、 同一地点放置的气瓶数量不应超过5瓶;超过20瓶以上时应设置瓶库。111、 氧气瓶与明火的间距不小于10米。112、 在室外当风力大于 六级时,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应停止起重作业。113、 建筑施工中“五大伤害”指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事故。114、 高处作业是指坠落高度基准面在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115、 安全应急预案,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116、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在投入使用前应先修订或重新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随工艺或设备的变更情况,及时进行更新,保持有效版本。117、 各类文件应有编制人和批准人,文件发布前应经过评审;并保存评审和批准记录。118、 文件评审应针对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并保存记录。119、 需企业跨年度经常执行和长期执行的外来文件,包括上级职业健康安全文件应纳入受控范围。120、 记录填写应标明填写人、填写日期等;记录填写应字迹清晰,填写规范,不应随意涂改;如已经上报归档后需要修改的,应办理更改手续,并在更改处作出明显标识。121、 企业及下属部门的各类记录应明确保存部门及保存人;记录保存期应大于内容要求的可追溯时间,并符合法规的要求;其中事故调查记录、重大隐患相关记录等,应长期保存。122、 工会、员工代表对安全的监督职责应符合下列要求:企业工会组织内应明确负责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督职责的人员,明确规定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名单;工会安全和劳动保护监督负责人员和员工代表名单,应向员工公示。123、 车间各项安全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车间确定安全分管领导,并配备专兼职安全员。124、 车间各项安全管理应建立车间需编制的各类台帐或清单,包括设备安全装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电动工具、特种设备及其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台帐或清单。125、 车间各项安全管理应制定车间开展各项安全活动的计划,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专项治理、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安全活动等各项内容。126、 车间安全活动应每年应针对本车间重点/重要危险源所在部位或班组,组织危险源控制的相关安全活动,内容可包括案例教育、合理化建议、控制措施改进等,每年宜不少于2次。127、 班组各项安全管理应有班组长、班组安全员、生产工人的安全生产职责文本,且下发各班组。128、 班组安全活动应每月至少组织二次安全活动,内容可包括传达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布置、检查、交流、总结安全工作;学习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和作业规程。129、 班组安全活动应按车间的计划,结合本班组特点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活动,宜开展每日的班前安全教育活动、建立班组安全园地或看板等。130、 维护和检修应车间应建立设备设施及其安全装置台帐;其中应包括安全联锁装置、安全报警装置、职业危害现场通风和现场除尘装置等,并明确管理和检修责任班组或责任人。131、 设备设施安全警示标志应完好,清晰,不被遮拦;外文的安全标识应翻译后张贴中文标识。132、 特种设备登记应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当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13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时应随身携带证件,或将证件或复印件放置在作业现场。134、 33、电梯应当至少每15日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等日常维护保养,并应由具有资质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者电梯制造单位进行。135、 常用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周期中、电梯每年进行一次;场(厂)内机动车辆每年进行一次。136、 变配电所应配有适合扑灭电气火灾的干粉或其他类型的灭火器材。137、 变配电所门应向外开,高压室门应向低压室开,相邻配电室门应双向开。138、 变压器室、配电室等通向变电所外部的门和窗、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空洞等敞开部位,均应加装防止小动物进入的金属网或其他建筑材料,网孔应小于10 mm10 mm。139、 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应配置验电器、绝缘夹钳、接地线、标示牌、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拉杆等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应编号并形成清单,明确保管责任人。140、 各种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应完好无损,正确存放,并在实物上张贴定期检验合格的标志。141、 变压器室、车间内及露天变压器安装地点附近,应设置标明变压器编号和名称、电压等级的标牌,并挂有国家电力统一标准的、明显醒目的“高压危险”警示标志。142、 变配电室内高、低压配电柜的操作和维护通道应铺有符合标准的绝缘垫或绝缘毯。143、 变配电装置中计量、指示仪表显示符合实际情况;安全连锁装置、继电保护、灯光信号等显示正常有效,无异常气味和声响。144、 变配电技术资料和运行检测资料,保存日常运行记录和检修记录,保存期至少3年。145、 变配电操作运行、维修人员应经过有资质单位培训,取得电工特种作业人员证书,证书应在有效期内,由本人随时携带或保存在工作地。146、 有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内的变配电装置,每班巡视2次。147、 变配电停电或部分停电检修应执行“工作票”, 停电、验电、接地等作业时,应悬挂标示牌;进行低压带电作业、高处作业的,应设监护人。148、 变配电的正常倒闸操作应执行“倒闸操作票”,并设监护人。149、 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应遵循送电时从电源侧往负荷侧送;停电时顺序相反,送电时先合刀闸。150、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应接近故障点4 m以内;室外不应接近故障点8 m以内。151、 安全用具和防护用品检测周期按国家和地方相应标准执行;其中绝缘手套、绝缘靴、高压验电器每半年由供电部门或其指定的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一次检验,保存记录。152、 三相五线制系统的低压电缆应采用五芯电力电缆,三相四线制系统的低压电缆应采用四芯电力电缆;不应采用另加一根单芯电缆或以导线、电缆金属护套作中性线。153、 金属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或接零(PEN)干线相连接。154、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 m100 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或标桩。155、 固定设备和照明使用的电源线应采取穿管敷设;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管道、水管、暖气管、蛇皮管等作为PE线使用。156、 用电设备接入处PE标识应明显,明敷的接地导体(PE干线)的表面应涂15 mm100 mm宽度相等的绿、黄相间的标识条纹。当使用胶布时,应采用绿黄双色胶带。157、 配电箱、柜、板配置除办公场所以外的生产车间、食堂等场所均应采用封闭式箱、柜;除尘房、库房等应采用密闭式的箱、柜。158、 配电箱、柜、板都应有其本身的编号;配电柜、箱、板应标识所控对象的名称、编号等,且与实际相符合。159、 箱、柜、板内插座接线正确,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右极接相线,左极接零线;单相两孔插座必须上下安装时,零线在下方,相线在上方;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上孔接PE线,右极接相线,左极接工作零线;四孔插座只准用于380V电源的电气设备,上孔接PE线。160、 箱、柜、板外不应有裸带电体外露;应装设在箱、柜外表面或配电板上的电气元件,应有可靠的屏护。161、 防雷装置的检测,防雷接地网与电子设备接地、电气设备接地采用共用接地网时,电阻值应小于1,采用独立设置的防雷接地网不应超过10,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设计值。162、 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应无悬挂在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及低压架空线等情况。163、 企业应结合企业实际,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具体内容转化为企业规章、制度、规范和标准等文件;每年合规性评价中,重点对文件的合规性进行评价。164、 合规性评价应形成合规性评价表或报告;评价人应在合规性评价表或报告上签字,并保存评价记录和资料。165、 合规性评价表或报告应由企业安全主管领导或主要负责人批准,并下发各部门。166、 对已到保存期限的记录,应认真审查,重新评价其保存价值;无保存价值的记录,经过批准,统一销毁,并保存销毁记录。167、 剧毒品存储和使用部门,分别建立剧毒品台帐或清单,登记其品种、数量,购买日期,领用人及日期等。168、 放射源闲置三个月或废弃后,应当在一个月内交原生产单位回收,确实无法交回原生产单位的,应当交有相应资质的放射性废物集中贮存单位贮存或回收。169、 企业下属部门设置专兼职职业危害管理员或由专兼职安全员同时承担职业危害管理工作。170、 熏蒸杀虫、放射源、剧毒品等可能发生职业危害紧急情况的作业和现场,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具体执行本部分4.18的相关要求。171、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172、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政府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173、 建立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定点登记台帐或清单,登记各危害作业场所的位置、所在部门、危害分级及其达标情况、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周期和要求、作业场所接触危害人员数量等;并保存各场所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记录,形成各作业场所的管理档案。174、 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175、 生产现场的微波设备泄漏、噪声、粉尘、化学物、高温等场所应对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情况进行日常监视,每月至少一次,并保存记录;宜配备检测设备进行日常测量。176、 职业危害作业人员所在岗位的作业指导书或安全操作规程等文本中应包括职业危害控制和现场防护、劳动防护用品等内容。177、 劳动防护用品应从具有资质的生产和销售单位购买;其中特种防护用品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特种劳动防护用品LA标志;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经过主管部门或安全管理人员检查验收后,方可入库,并保存记录。178、 管理评审宜与企业年度或定期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总结同时进行,解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资源及结构性问题,以实现绩效的持续改进。179、 对蓄水箱、塔和池的定期清洗应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清洗时防止窒息和中毒。180、 除尘间宜单独设置并位于生产厂房外;如确因条件所限,也可设于生产厂房内,但应与其他生产设备防爆隔离。181、 液化气瓶和灶台相距应1.5 m以上或实墙相隔;食堂内应配置灭火毯并完好有效。182、 食堂搅拌操作的容器应加盖密封且盖机联锁;盖机行程限位开关的联锁装置应固定在容器本体上,启盖(以手能抻进去为准)即应断电。183、 冷库应有安全警铃或可以从内部打开的保护装置;定期检查保养,确保完好。184、 冷库由专人管理,放假期间应安排巡检;进入冷库应有人监护,穿上棉衣、棉裤等。185、 从事餐饮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合格健康证,持证上岗;从事餐饮人员不应在工作区域内佩戴金银首饰等饰品、挂物并保持个人卫生。186、 对每天采购的食品品种及其原料进行登记,并保存肉类的检疫证明。187、 绿化喷撒农药杀虫作业应在周围环境无人条件下进行,操作人员应站上风,避免喷撒农药时随风漂回身上,造成毒害。188、 使用电加热茶桶烧开水应经常观察,保持进水阀常开,避免水箱烧干发生事故,并当心烫伤。189、 需进入地下井内、池、管道等疏通、清除杂物等时,应按有限空间作业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保存批准记录。190、 办公场所使用的空调器、饮水机、插座板等电器应具有“3C”认证标志;电器插头无松动、电源线无裸露、老化等现象。191、 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存放,并实现定点、定位;垃圾存放点有防吹散、防污染措施。192、 危险固体废弃物应有专门存放点,存放点有防渗漏措施,且应按照国家规定由具有资质的单位回收。193、 道路土建施工应有警示牌或护栏,夜间要有红灯警示。194、 跨越道路上空架设管线距离路面的最小净高不应小于5 m, 跨越道路上空的构建筑物距离路面的最小净高,应按行驶车辆的最大高度或车辆装载物料后的最大高度另加(0.51)m的安全间距采用,并不宜小于5 m。195、 厂区门口、危险路段应设置限速标牌和警示标牌;厂区门口、危险路段的最高车速宜规定为5km/h。196、 制定车间定置图,并根据现场变化及时更新;产生相同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相对集中,且与其他作业区域分开;员工休息间、会议室等聚集场所与作业区域隔离,疏散通道保持畅通;推车等简易搬运工具应明确规定放置地点;对安全通道和堆放物品的场所要划出明显的界限或架设围栏;堆放物品的场所应悬挂标牌,写明放置物品的名称和要求。197、 车间车行道、人行道上方的悬挂物应牢固可靠;当人行道上方有移动物体时,应设置安全防护网;处于危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置防护栏杆,并有警示标识;地面平坦,高低差不超过5cm;无绊脚物;坑、壕、池应设置盖板或护栏;排水管网畅通,路面无积油积水;主干道及人行安全通道无占道物品。198、 宿舍住宿人员不应使用除宿舍配备的热水壶、电风扇、电视及个人电脑等以外的电气,如有特殊需要,应经过宿舍管理员和安全管理人员批准;不应在宿舍区域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199、 车间建立应急器材配置清单;并规定定期检查检测的周期和要求,其中应包括固定式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探头、手持二氧化碳检测仪、报警装置、自动/人工切换排风系统、空气呼吸器、灭火器材等;二氧化碳检测仪每半年定期校准,急排风系统每半年定期检查,空气呼吸器定期检验,并保存记录。200、 CO2法膨丝热端建立燃气或一氧化碳浓度检测系统和应急器材配置清单;并规定定期检查检测的周期等要求,其中:应包括固定式燃气浓度检测探头、手持燃气检测仪、报警装置、自动/人工切换排风系统、空气呼吸器、灭火器材等;气体检测仪每半年定期校准;急排风系统每半年定期检查;空气呼吸器每年定期检验;并保存记录;201、 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应依据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性能、操作方法及工作环境制定。202、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在投入使用前应先修订或重新制订安全操作规程。203、 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设备和作业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穿戴要求。204、 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其中内容应包括:安全培训的管理职责、组织要求、各类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周期与学时要求、培训计划的编制、实施、记录、培训效果评价要求等。205、 各级培训应保持记录,记录中应有参加人员签到、培训内容、考试或考核方式等内容。206、 外来务工人员的聘用和培训教育,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台帐或清单,登记其身份证、进入企业时间和离开时间、工种、内外部安全培训和取证情况、岗位劳动保护要求等。207、 企业直接聘用的岗位临时工、季节工、治安保卫人员、消防人员等外来务工人员,按企业职工管理。208、 企业应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或与劳务工派遣机构签订用工合同。209、 企业应与外来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内容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210、 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新进人员和转复岗人员,其三级安全教育要求同企业员工。211、 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要求应与企业员工相同,由企业、所在部门、班组对其进行各级各类安全教育;对由派遣机构派遣的外来务工人员,应将安全教育情况向派遣机构反馈。212、 参与、协商和沟通管理制度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要求:内容应包括工会和员工代表职责、企业内外部安全信息沟通职责,安全信息沟通交流方式、传递渠道,安全重要事项的员工参与和协商,重要安全信息的告知要求、工会员工代表的安全监督管理等。213、 参与、协商和沟通管理制度的建立应明确内外部安全信息的归口管理部门、各类安全信息及时收集、处置、反馈的流程和记录要求等。214、 信息沟通应符合下列要求:各类信息可采用书面文件、口头报告、电话、电子信息等形式传递,但其中有关安全隐患等内容的重要信息应以书面方式传递和记录处置结果。215、 信息沟通应符合下列要求:应确保安全的重要信息能传达到每个员工,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216、 信息沟通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及时与安全的相关方沟通,确保其执行企业的安全要求。217、 信息沟通应符合下列要求:涉及职工权益的安全信息,应由接收部门以书面形式立即向安全主管部门和工会报告。218、 安全事项的员工参与和协商应符合下列要求:每年至少应有一次以上协商活动,并保持记录;重大安全事项形成决议后应以适当的形式告知相关员工。219、 参与和协商的内容应包括:重点/重要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建立与评审;商讨影响其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安全管理文件的评审;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会议;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节假日和日常职业健康安全检查;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其他需与员工协商的事项。220、 运输线路下方的行人通道净空高度不应小于1.9m,不足时应该张贴警示标识;221、 运输线上坡、下坡段净空高度超过2m以及跨越人员和通道处应设防护栏;人员需跨越输送线的地段应设置通行过桥,通行过桥的平台、踏板应防滑,222、 垂直提升机应设置上升、下降限位装置及止挡器;四周加装防护网,并悬挂警示标牌;穿越楼层而出现孔口时应设护栏。223、 上空架设管线距离平台地面的距离应大于5m;平台上方建(构)筑物距离平台地面的最小净高,应按装卸车辆或装卸货物后的最大高度另加0.5 m 1 m的安全间距;224、 装卸平台应有车辆、货物的定置线或区域标志;应保证装卸人员、装卸机械和车辆有足够的活动范围和安全距离,两台车辆同时作业时沿横向两车挡板间距大于1.5m;车身后挡板与建筑物的间距大于0.5m,装卸危险物品时应大于2.5m;225、 高出地面的装卸平台或平台内有车辆行驶的,应有警示线或标识;平台边缘处宜设置高度200mm400mm的安全防护栏。226、 装卸人员穿戴工作服,严禁穿滑性鞋和高跟鞋;装卸货物使用吊车时,现场人员应戴安全帽,严禁在吊车作业下面随意走动;227、 进入厂(场)区主干道最高行驶速度为30 km/h,其它道路最高行驶速度为20 km/h;道口、交叉口、装卸作业、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和设有警告标识处,最高行驶速度为15 km/h;进出厂房、仓库大门、停车场、危险地段和生产现场,最高行驶速度为5 km/h;228、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警告标志应当设置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 m以外,车上人员应当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229、 单段直梯梯高宜不大于10 m,攀登高度大于10 m时宜采用多段梯;230、 直梯高度大于3 m时,宜设置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 m时,应设置安全护笼;当攀登高度小于7 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大于7 m时,也应设置安全护笼;231、 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 m及其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其中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物品场合,应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232、 平台地面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 m;233、 防护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立柱间距应不大于1 m;在扶手与踢脚板之间应至少设置一道中间栏杆,其与上、下方构件的空隙间距应不大于500 mm;234、 当平台距基准面高度小于2 m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900 mm;距基准面高度大于等于2m并小于20 m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050 mm;距基准面高度大于20 m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200 mm;235、 活动轻金属梯梯长应小于8 m,不应超过10 m,两节梯子梯长比为1:1,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150 mm。梯宽不应小于300 mm。踏板间距为270 mm300 mm,顶节梯子和底节梯子最下一个踏板与梯梁底端距离均为275 mm;工作角度为755;236、 升降台在升降过程中自然偏摆量、支腿回缩装置、防止工作台失控下降的安全装置、锁定装置、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等符合要求;237、 无固定站立部位或站立部位无防护的高处作业应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应悬挂在建筑物设施或固定装置上,禁止悬挂在移动物体上;登高时无固定站立部位或站立部位无防护的部位,宜设置悬挂安全带的固定装置; 238、 电瓶叉车、电瓶托盘车运送材料、成品时不应超过一个平板单位,夹包车装卸烟叶包时夹运高度不应超过2包、总数不应超过4包;239、 机房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应符合二级耐火等级;240、 配电箱、柜前方1.2m的范围内无障碍物(因工艺布置、设备安装确有困难时可减至0.8m,但不应影响箱门开启和操作),宜在箱、柜前方范围处划警戒线;241、 设备电气线路绝缘和接地完好,设备电气箱、柜除维修外,不应打开用来散热或其他用途; 242、 所在车间各部位安全出口和疏散标志齐全,并宜张贴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示意图;243、 安全出口门应完好无破损,能关闭自如;安全出口和消防通道禁止堆放物品,保持畅通;244、 安全出口严禁堵塞或变相用作其他用途;安全出口、楼梯和走道的宽度应当符合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有应急照明。245、 所在车间有室内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示意图或清单,包括配备位置、型号和数量等;246、 凡传动外露于设备外部,距操作者站立平面2 m的旋转部件,均应装设有效的防护罩(门)、网或禁止人员入内的防护栏;网罩及与设备运转部位的距离应符合要求;247、 地面的防护栏的高度应不低于900 mm;距地面高度大于等于2 m并小于20 m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050 mm;248、 防护罩(门)打开后,绿色准备灯应立即熄灭,红灯应该亮起,或操作显示屏上显示报警信息,设备相应部位应立即停止工作;关闭后,人工在控制程序上进行复位,确认故障消除后才能重新运转;249、 设备所带的安全标识完好、清晰,不被遮拦;外文的安全标识应翻译后张贴中文标识;250、 生产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251、 卷包生产现场设备操作人员和其他车间噪声点人员应佩戴防噪声耳塞; 252、 车间粉尘作业点操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253、 进入筒体、柜体内作业前,应先进行通风后方可进入,作业时应设监护人,严禁关闭门、孔等通风口;属于有限空间作业的,应办理审批手续。254、 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及防治要求、操作规程;车间应公示当年各类职业危害监测结果,并把接触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结果告知本人。255、 所在车间应建立设备安全装置台帐;其中应包括安全联锁装置、安全报警装置、职业危害现场通风和现场除尘装置等;并明确管理和检修责任班组或责任人。256、 污水处理场应制定地下水池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处置方案,并有演练和效果评价记录。场内配置硫化氢浓度报警仪,备有防毒面具、安全带、绳索等应急防护用品。257、 除尘管道应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接地电阻符合要求;管道上不应设置端头和袋状管,避免粉尘积聚;管网拐弯处和除尘器入口处应设置泄压装置;各通风除尘支路与总回风管连接处应装设自动阻火阀;258、 进行磷化氢熏蒸杀虫的库房内,应安装使用抗磷化氢气体腐蚀和灰尘影响的自动火灾监控报警系统;每年检查检测合格;259、 烟草及烟草制品堆放,每垛占地面积不应大于100 m2,垛与垛的间距不小于1m,垛与柱、梁间距不小于0.3m,垛与墙的间距不小于0.5 m;高架库内堆放应符合设计要求;堆垛与灯的距离不应小于0.5 m;260、 露天、半露天烟叶堆场的最大储量不应超过20000吨;分场堆物,堆场与堆场之间不应小于40 m,每垛占地面积不宜超过100 m2,堆高不宜超过m,堆垛与堆垛之间不应小于1.5 m,五垛为一组,组与组之间不应小于15 m;261、 露天堆场应当安装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堆垛每组之间应保持防火间距;堆场设置消防水池;二、选择题262、 库区围墙与库区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 ) m,库区应采用围墙或围栏与外界形成有效隔离;A、4米 B、5米 C、6米263、 库区(含露天堆场)周围( ) m内张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周边不应堆放任何易燃物,周围的杂草应及时清除;A、50米 B、100米 C、150米264、 地面积超过500 m(含500 m)或建筑面积超过1000 m(含1000 m)的烟草库房应安装();每年检查检测合格; A、火灾自动报警装置B、自动灭火装置 C、室内消火栓装置265、 烟叶库区应设专人巡查,有人值守的库区,至少每小时巡查一次,无人值守的库区,至少每2小时巡查一次;A、1.5小时 B、2小时 C、3小时266、 库房灯具不应使用碘钨灯和超过( )以上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A、60W B、50 W C、80 W267、 库房明灯具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不应小于()米。A、0.3米 B、0.5米 C、1米268、 企业应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 )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发现事故征兆立即发布预警信息;A、每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269、 危险化学品和一般化学品同点存放时,根据储存品性质不同,保持物与物之间不应小于( )米的安全距离;A、0.3米 B、0.5米 C、0.8米270、 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m以下的墙面上,通道疏散指示灯的间距不应大于( )米。A、25米 B、20米 C、18米271、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堆场及油罐区、加油站、锅炉房、地下室等场所( )检查一次;现场悬挂保存月度检查记录,现场人员不应挪动和破坏记录;A、每周 B、每月 C、每半个月272、 厂房的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50 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 )人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A、100人 B、50人 C、20人273、 室外疏散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 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 )米,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A、1米 B、1.2米 C、0.9米274、 疏散通道应设置应急照明,通道内吊顶及装饰材料应防火登记不应低于( )级。A、A B、1 C、甲275、 1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应当便于消防车的停靠和操作,距水泵结合器的位置不小于15 米,不大于( )米。A、25米 B、30米 C、45米276、 干粉灭火器( )检查干粉是否结块。A、每季度 B、6个月 C、每一年277、 消火栓水带应选用( )以上的型号,外观应当完整无损、无腐蚀、无污染现象,与接头应当绑扎牢固。A、10 B、8 C、13278、 ( )火灾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A、B类 B、C类 C、A类279、 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 )米;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米。A、100米 B、110米 C、120米280、 存放易燃易爆油品的库房,机动车辆进入油库区应配戴灭火罩,并严禁( )进入库区。A、电动车 B、拖拉机 C、叉报车281、 储存甲、乙类油品的固定顶油罐和地上卧式油罐的通气管上应装设呼吸阀,阀芯应呼吸正常,每月外观检查( ),检查、养护内容记录齐全;A、1次 B、2次 C、3次282、 危险化学品库房与明火间距应大于( )m、电气线路不应跨越库房,平行间距应不小于电杆1.5倍。A、20、B、25 C、30283、 翻盖型灭火器箱的翻盖开启角度不应小于( )度。A、60、B、90 C、100284、 香精糖料配料间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禁止火种入内,室内不得混放其他类物品;现场设置温度计,室内温度不应超过( )。A、30、B、35 C、40285、 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现场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 )、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等警示标志。A、放易燃物 B、堵塞安全出口 C、入内286、 应急预案应至少每( )年修订一次;保存修订和重新批准的记录;A、1 B、2 C、3287、 下列哪些属于安全技术文件?A、安全操作规程B、作业指导书、C、安全技术标准D、安全管理制度288、 应将重要的、需长期保存的安全相关资料归档管理,并建立归档资料清单;下列哪些资料应长期保存:A、安全技术措施实施和验收资料、特种设备技术、检验等资料B、安全“三同时”资料;C、职业健康监护资料、D、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的资料;事故调查处理的记录;三、判断题:( )289、 烟叶仓库实行出入库区登记制度,进入库区的外来人员,应进行登记。汽车、拖拉机不应进入库房。290、 烟叶仓库除装卸货物的厂内机动车,其他机动车辆装卸物品后,不应在库区、库房、货场内停放。291、 库房内敷设的配电线路,应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料管保护;未经批准不准架设临时线路;292、 危险化学品出入库前均应按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并保存记录;验收内容应包括:数量、包装、危险标志等,经核对后方可入库、出库;293、 烟草及烟草制品库房、危险化学品库房、油库的每个库房应当在库房外单独安装开关箱,并有防潮、防雨等保护措施,库房无人时应拉闸断电;294、 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向厂部报告后并在第一时间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295、 消防控制室应由专人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保存监控和检查记录。296、 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消防控制室的检测计划,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297、 企业每季月度至少对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消防电话、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供水、消防电源及其配电、消防电梯、防烟和排烟设施、防火门和防火卷帘等进行一次检查,全年应覆盖全部设施;检查应保存记录。298、 疏散用楼梯间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