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史--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4460803 上传时间:2021-10-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设计史--斯堪的纳维亚风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业设计史--斯堪的纳维亚风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业设计史--斯堪的纳维亚风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一、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北欧是政治地理名词,特指北欧理事会的五个主权国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 包括欧洲北部的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 5个国家,以及实行内部自治的法罗群岛。北欧西临大西洋,东连东欧,北抵北冰洋,南望中欧,总面积 130 多万平方千米。地形为台地和蚀余山地,冰蚀湖群、羊背石、蛇形丘、鼓丘交错是主要地貌特征。北欧的绝大部分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气温较低,夏季短促凉爽。冰岛等地属极地苔原气候,丹麦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北欧国家的人口密度在欧洲相对较低,经济水平则最高,丹麦、瑞典等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遥居世界前列。林业、水力发电、铁矿开采、渔业、造船业和航运业,均为北欧的传统经济部门。二、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设计得以发展的社会背景20世纪四五十年代,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的发展是与政府对于设计的重视和扶持分不开的。大概是受英国的影响,战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为提高工业设计水平均纷纷成立专门部门,控制产品质量与标准化生产。如瑞典,在1900年成立的瑞典设计协会这一时期不仅成为官方机构,专门从事工业设计国民教育,解决工业设计师与厂商之间合作与联系的问题,而且鼓励当时的一些大企业,如陶瓷企业Gustavsberg和Rorstand,以及玻璃企业Orrefors等设计人员都参加了协会组织的活动,这样一来,使得设计协会能够及时掌握、了解企业产品设计与生产、市场之间的联系情况,及时通过政府的干预,而使设计与企业、产品、市场、消费者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丹麦的设计受到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丹麦在德军占领时期,曾出现了一股重新恢复手工制造家具的手工艺复旧风,但这种风气在战后由于政府通过对工业设计与家具设计订立严格标准,促进手工艺与现代生产有机结合等措施,而被刹住。战后丹麦成立了一个专门部门丹麦家具生产者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丹麦家具的产品质量并订立标准,并对新产品进行抽样质量检验。与此同时,丹麦还成立了丹麦手工业与工业设计协会(Society of Arts and Crafts and Industrial Design),该协会的测试中心对所有丹麦的工业产品进行严格的破坏性质检测,以保证丹麦所有产品的高质量,从而在国际上树立起“优质产品”的形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设计就相当发达的芬兰,战后的设计恢复、发展很快,功能主义的原则与严格控制的设计风格上的典雅与人情味,很快使其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的重要国家。战后芬兰成立了一系列与工业设计有关的机构,这些机构有政府的,也有民间自发的。如芬兰工业设计师协会、芬兰对外贸易协会、芬兰手工艺与设计协会等,这些机构从组织宣传、质检、标准化等方面对芬兰工业设计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总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政府对技术,尤其是工业设计的重视、引导与投入,是这些国家设计事业恢复和最终形成地区、民族风格特征的前提条件。三、什么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这种风格与艺术装饰风格、流线型风格等追求时髦和商业价值的形式主义不同,它不是一种流行的时尚,而是以特定文化背景为基础的设计态度的一贯体现。这些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在设计上也有所差异,形成了“瑞典现代风格”、“丹麦现代风格”等流派。但总体来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风格有着强烈的共性,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对于形式和装饰的克制,对于传统的尊重,在形式与功能上的一致,对于自然材料的欣赏等。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一种现代风格,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美学,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四、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发展1、1900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在1900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同时也标志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从地方性的隔离状态激烈地转变到面对国际性竞争。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设计师和厂家就在积极为1925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做准备。在这次博览会中,瑞典玻璃制品取得了很大成功,获得了多块金牌,并打进了美国市场。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丹麦的工业设计,由汉宁森(Poul Henningsen,1894-1967)设计的照明灯具在博览会上获好评,被认为是该届博览会上惟一堪与柯布西埃的“新精神馆”相媲美的优秀作品,并获得了金牌。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了极为成功的PH系列灯具,至今畅销不衰。这类灯具具有极高的美学质量,它是来自于照明的科学原理,而不是由于附加的装饰,因而使用效果非常好,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工业设计的特色。PH系列灯具的重要特征:所有的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到达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1930年斯德哥尔摩博览会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为包豪斯所推崇的功能主义也影响到了斯堪的纳维亚各国。其中瑞典受到的影响最大,因为瑞典相对来说工业较发达。受到包豪斯 启发的一些最富成果和艺术性的思想体现在1930年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之中,这标志着功能主义在斯堪的纳维亚的突破。这次展览是由瑞典工艺协会主办 的,它成了现代主义的国际性广告,标准化、合理化和实用性被应用到建筑和设计中,改变了先前国际博览会炫耀和虚饰的惯例。在这次展览中,包豪斯的设计思想 戏剧般地体现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揭示了一种革命性的设计哲学,特别强调居住建筑和装修,反映出对于实用、卫生和灵活性的关注。展出的家具和日用品都十分 简洁而轻巧,向世人展出了瑞典富于个性的现代主义。斯德哥尔摩博览会在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引起了反响,新的功能主义迅速传播到了各个国家。在这个过程中,极端形式的功能主义并未深人大众,钢管金属 家具和严格的几何形式只是宜于公共建筑,各种家具和家用产品需要一种比功能主义更为柔和并具有人文情调的设计方法,即所谓“软性”的功能主义。那些与国际潮流并驾齐驱的设计师一方面保持革新的功能主义精神,同时又以一种能够批量生产的方式应用木材等传统的材料。这一阶段的家具清楚地展示了这种新风格的特 点:即以直线为主的简洁的结构技术,视觉上和实际上的轻巧形状以及使用皮革、木材等天然材料,同时又不失功能主义的实用原则。五、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中的代表人物除了之前介绍的汉宁森,还有马姆斯登、马特逊、克兰特、阿尔托等。、 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和马特逊(Bruno Mathsson)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和马特逊(Bruno Mathsson)是瑞典现代设计师的代表人物,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为创立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哲学基础做出了很大贡献,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计的发 展产生重要影响。他们的家具设计思想建立了瑞典居家环境轻巧而富于人情味的格调,为家庭成员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提供了重要的心理依托。马特逊喜欢用压弯成型的层积木来生产曲线型的家具,这种家具轻巧而富于弹性,提高了家具的舒适性,同时又便于批量生产。对于舒适性的追求也影响到了材料的选择,纤维织条和藤、竹之类自然而柔软的材料被广泛采用。、 丹麦的克兰特和芬兰的阿尔托(Alvar Aalto)20世纪30年代还有两位在斯堪的纳维亚很有影响的设计师,一位是丹麦的克林特,另一位是芬兰的阿尔托(Alvar Aalto)。克林特并不标榜自己是功能主义者,但他早期对于设计的研究关注于标准化、模数结构和实际功能要求,而不是风格上的自我表现。他十分尊重材料本身的特点和手工艺传统,并善于吸收不同文化和不同历史阶段的精华。他设计的椅子能满足用户在实用上和美学上的需要。通过采用不上油漆的暖色木材,不着色的皮革和素色织物,他创造了一种接近自然的设计语汇,成了斯堪的纳维亚风格的重要特点。克林特在20世纪30年代重新设计了一把折叠椅和一把躺椅,两者都是经典性的作品。在芬兰,阿尔托以用工业化生产方法来制造低成本但设计精良的家具而著称。特别有创见的是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他于1928年设计的扶手椅是采用胶合板和弯木制成的,轻巧而适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点,既优美雅致而又毫不牺牲其舒适性。 阿尔托的其它家具设计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亚的功能主义可以在阿尔托的作品中看得最清楚,他所爱好的有机材料不仅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而且也有助于降低成本,因为木材在芬兰是取之不尽的。阿尔托也长于玻璃制品设计,他在1937年设计的花瓶采用了有机形态的造型,其创作灵感来自于他的祖国的湖泊边界线。他的设计还在英国、美国有较大影响,这推动了国际家具设计的“软”趋势,并预示着20世纪50年代的“有机现代主义”的 基本特征。六、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设计风格特点丹麦:在木制家具中,全世界首推丹麦设计最为经典。丹麦设计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如设计一把椅子,丹麦的设计不仅仅追求它的造型美,而是更注重它的曲线如何与人体接触时作完美的吻合。 瑞典:瑞典风格并不十分强调个性,而更注重工艺性与大众化。瑞典的设计更追求便于叠放的层叠式结构。 芬兰:芬兰设计师追求将山水的大自然灵性融入室内,使其拥有一种源自自然的艺术智慧与灵感。进入20世纪60年代,芬兰人渐渐将设计风格沉淀为平实、实用,与生活密切结合,逐渐形成芬兰室内设计的现代特色。 挪威:挪威家具处处渗透出厚重与质朴,富有浓郁的北欧气质。在挪威风格的设计中,成型合板和金属运用几乎达到了极致,常常给人以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并起到强化风格的作用。就风格而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但又不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严格和教条。几何形式被柔化了,边角被光顺成S形曲线或波浪线,常常被描 述为“有机形”,使形式更富人性和生气。20世纪40年代为了体现民族特色而产生的怀旧感,常常表现出乡野的质朴,推动了这种柔化的趋势。早期功能主义所 推崇的原色也为20世纪40年代渐次调和的色彩所取代,更为粗糙的质感和天然的材料受到设计师们的喜爱。1945年后,另一种怀旧的趋势丹麦精良的手 工艺传统在瑞典和挪威也得到了加强。七、观点斯堪的纳维亚从30年代开始探索自己的现代主义方式,他们既强调现代主义功能至上的原则,同时也强调图案的装饰性,以及传统与自然形态的重要性,既满足人的物理需求,更重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柔性功能主义。 斯堪的纳维亚柔性功能主义的共生创新观,更多的时候是对传统的改良和重新诠释,是在对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悠久纯熟的传统手工艺足够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所作的创新和改革。斯堪的纳维亚柔性功能主义以人为中心,关注人的情感,立足于人类根本需求和利益,因此成为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师的信条。 设计师们擅长使用木材、砖、瓦、青铜、黄铜等北欧人民熟悉和喜爱的传统材料,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创造出既满足工业化、标准化生产需要又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作品。斯堪的纳维亚家具实用,结构严谨,谦逊朴实,考虑周到且优雅别致,可以自然地融入周围环境当中。北欧当今的家具生产已完全有能力满足广泛且截然不同的 品味与需求。从历史悠久的手工木制家具到工业化生产的极其现代的金属和塑料家具,各具特色,应有尽有。家具种类形式的多样化表达反映了致力于给予人们个性 自由的社会中的人的内在细微差异,这样避免了严重违背个性化生活方式的一致性所带来的束缚。一家中的家居产品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